自考04729《大学语文》重点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笔记
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
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
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第二课:《秋水》
1、本文的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
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2、论证方法颇有特色。
(1)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
(2)大量排比句(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⑤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和反诘句(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③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第三课:《五代史伶官传序》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全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全文共过对比进行说理: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
格言名句: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满招损,谦得益”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五组对比词:1.“满与谦”2.“损与益”3.“忧劳与逸豫”4.“兴国与亡身”5.“盛与衰”
第四课:《论毅力》
1.总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作者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3.说理方法: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方法。
4.层递句式、其表达作用:第二段五种人用层递法中的递进法。
第三段中“操舟”的比喻,写“我”几种不同情况用层递法中的递进法。
5.比喻意义:作者用“操舟”做喻,说明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孟子用“掘井”之喻,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最终成功。
第五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演说所阐发的“三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
“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
由的理念。
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
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
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
二、演说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方法。
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行文有破有立,观点鲜明,加强论证力度。
文中强调的几件事,都含有匡正时弊的目的。
当时北京大学校风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文中列举之各种腐败现象在校中确实存在。
演讲中虽
说对“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但实际上却是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猛醒之势。
三、本文说理不仅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
演说中有痛心的指陈,有激越的阐发,也有设身处地的忠告。
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最后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可谓语重情长。
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诚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
第六课:《容忍与自由》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
1、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2、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
3、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显然,这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
二、论证方法:
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
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
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
3、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
第七课:《咬文嚼字》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
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例如《史记》李广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例如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
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强调语言应该贵在创新。
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
二、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1、归纳法
关于史记中李广射虎和韩愈贾岛推敲的故事用的是归纳的方法。
2、演绎法
作者在论证语言贵在创新时用的是演绎法。
3、比喻法
为了说明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作者分别把它们比喻为月轮、月晕。
更加形象直接,容易把握
三、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1、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2、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3、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因此易用,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因此难用。
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第八课:《吃饭》
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2、同时,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本文由“吃饭”而引发的议题广泛,涉及社会人情世态诸相,在针砭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二、使用了类比的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
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
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三、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
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
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
第九课:《我的世界观》
一、爱因斯坦提出自己的人生观,政治理想,宗教情感的内容各是什么。
1、“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他的人生基本理念,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
2、他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很快就会腐化堕落”的专制制度的极度反感和对“罪恶渊薮”的战争的深恶痛绝。
3、他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
第一部分可作为选择题考试大家。
二、这篇文章的主要特色。
1、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
2、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
3、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
上面三点是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也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
第十课:《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一、文章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
分三个层面来讲的
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
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
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二、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三个办法
1、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2、听取不同社会圈子的人所持的种种看法,摆脱武断,也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测,要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自己设立一个假想敌反驳自己也防止自以为是。
3、提防那些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时刻提醒自己,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而人是渺小的;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这一基本理念。
三、作者采用了议论文很少用的第二人称“你”
通过你我对话的形式进行论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打动人。
从而也成为这篇文章形式上的突出特点。
四、语言中用了很多“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虚拟语气。
说明作者谨慎的作风,谦和的态度
作者在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采用这样的文风,正好使风格与主旨相协调。
使人感觉非常亲切,娓娓道来。
容易为人所接受。
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第十一课:《冯谖客孟尝君》
一、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市义,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二、重点掌握冯谖的形象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
性格特征: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
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
这是先抑。
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
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
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重点掌握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
性格特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表现手法: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
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
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
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第十二课:《垓下之围》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
这里所节选的垓下之围部分,主要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
注意: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
“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
“瞋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
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
最
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史记》语言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羞见江东父老”等含义丰富的成语。
第十三课:《张中丞传后叙》
一、张巡、许远镇守睢阳的背景及韩愈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安史之乱初期,叛军攻势凌厉,气焰嚣张,唐军则屡遭败绩,形势危殆。
在这种局面下,张巡、许远以万余部众坚守孤城睢阳,抗击强大的敌人,“蔽遮江淮,沮遏其势”,为日后唐军的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尽管最终英勇牺牲,但他们的气概和功绩,可歌可泣,深受人们景仰。
平乱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张巡儿子的幼稚,散布谣言,混淆视听,以为藩镇割据势力张目。
韩愈对此愤慨万分。
他所以写作本文,既是补李翰所为《张巡传》之缺憾,更是为了说明事实真相,驳斥小人谬论,歌颂英雄以宏扬正气,打击邪恶以维护朝廷政权的统一。
二、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并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共同“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
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
两个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着内在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从而使文章显得神气凝聚。
三、本文几个英雄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重点。
可以用选择题、简答题或问答题1、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
南霁云深明大意、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选择题、简答题或问答题,例如给出一段描写,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本文能够塑造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1)使用了肖像描写,如写张巡,“须髯辄张”。
(2)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写南霁云的拔刀断指,南霁云去贺兰将军那儿请求发兵,贺兰强留霁云,南霁云为了走,于是就抽刀断指,表示自己回去的决心。
如此贺兰就不能够再留了。
再如南霁云抽矢射塔,他对于贺兰拥兵坐视,不去支援非常愤怒,所以他抽出箭射到佛塔上说,有朝一日我破了贼兵,我饶不了你贺兰。
抽矢射塔表现了南霁云的嫉恶如仇。
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都是文中精彩的片断。
(3)语言描写。
例如贺兰强留南霁云,宴请他,南霁云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4)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的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的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深明大意、嫉恶如仇、忠贞刚烈,一经互相辉映,就更加光彩照人。
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又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四、韩愈为许远辩诬的驳论的着眼点
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韩愈针对污蔑许远的两种错误论点进行批评。
用的是事实作为论据。
第十四课:《种树郭橐驼传》
一、中心思想
这篇人物传记带有寓言性质,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二、文章总体上采用了类比的方法。
(1)种树与治民相类比
①种树道理与为官治理百姓的道理相对比。
种树提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和“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对比。
②种树“其莳也若子”,类比对百姓要关怀爱护;种树“其置也若弃”,类比不要打扰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
(2)他植者对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来类比当官的、长人者好烦其令。
表面上是说种树的道理,实际上每一个都类比着一个治国养民的道理。
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
三、多重的对比
(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人对比。
郭精于种树,其他人窥伺而不得。
(2)他植者中特别粗心、马虎、过于疏懒者,若不过焉则不及、与爱之过殷,忧之过勤相对比。
这一系列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
(3)种树的道理与做官的道理相对比。
四、剪裁上祥略得当
和理民治国相关的详细讲,和这个关系不大的就简单讲或略去。
例如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写“他植者”种树的两种错误态度时,略写态度马虎方面,详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方面,这是为了与后文中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相对应,体现了本文详略得当、前后照应、脉络贯通的艺术特点。
第十五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一、文章出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早见于《战国策》,后《史记?赵世家》中也有记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作了简练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二、赵武灵王采取的改革措施
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
(1)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2)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