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奈尔的玉米地里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康奈尔的玉米地里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在康奈尔的玉米地里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密苏里大学决定把助理教授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扫地出门。
在院长看来,这个38岁的未婚女人虽然在玉米遗传研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却是个制造麻烦的人。
麦克林托克也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些疯狂:周末到办公室忘带钥匙,她爬上楼边的建筑物,从窗子里钻进去;学校明令禁止晚上11点后学生留在实验室,但她总鼓励学生继续干下去。
同事们也不大喜欢与她相处。
这个女人思路敏捷得让人跟不上,而她又缺乏耐心,不愿跟同事解释和争辩。
这让周围的人觉得麦克林托克自以为是。
当然,更让校方难以接受的是,每当她认为学生到其他地方更有发展前途,就会鼓励他们离开密苏里大学。
这是1940年的夏天,院长希望麦克林托克离开。
一年前,这位助理教授刚刚当选美国遗传学会副主席,在生物学界名声显赫。
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只能在密苏里做一名助理教授,这还有赖于朋友的帮助。
院长一年后就对自己的决定追悔莫及。
他听说麦克林托克已被提名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就劝说她回来并承诺为其升职。
但为时已晚,麦克林托克去了冷泉港实验室。
那里被视为生命科学的圣地,她已经在那里种了一块玉米地。
传言在不久就变成了现实。
1944年,麦克林托克不仅成为院士,还当选遗传学会的主席。
而她那身打扮,几乎不曾改变宽松的衬衫和裤子这身男人一样的打扮只是为了方便她在地里观察玉米。
我从来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我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有这种需求。
晚年,她曾回忆道。
这个短发女人的全部需求,就是从事遗传研究。
1927年,25岁的麦克林托克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
女儿奇怪的选择和行为,一度令父母非常犯愁。
几年后,忧愁的
父母前往欧洲度假,在船上结识了英国遗传学家克鲁。
他们这才知道小女儿从康奈尔的玉米地里,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此之后的10多年里,她更是成为遗传学界的中坚人物。
在女人被歧视的年代里,这可以给麦克林托克带来赞扬和尊敬,却不能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
只有在冷泉港的玉米地里,她还可以安静地做研究。
偶尔她会和实验室的人打网球。
一次与她打球的人叫谈家桢。
她当时发现了玉米的跳跃基因,这个中国年轻人则发现了瓢虫色斑镶嵌显性现象。
据说麦克林托克对谈家桢的发现极感兴趣,还向他提出了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
然而,在1951年冷泉港的夏季学术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与人分享她的发现时,发现精心准备的演讲被台下听众漠视。
很多人根本不懂她在说什么,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高声抱怨:这个女人在忙些什么呢?
这些后来被人评价为表达准确而优雅的论文,当时被一些遗传学家视为发疯之作。
这个遗传学界最耀眼的女人,开始被学界主流所不解和抛弃。
只有她自己在坚持。
我知道我是对的。
麦克林托克后来回忆说。
也正因为如此,在5年后的讨论会上,她又将自己的发现作了一次介绍。
这一次,换来的是比5年前更多的蔑视。
委婉一点的同行称她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则直接称她为冷泉港闲置了多年的旧手提包。
这也是麦克林托克一生中最孤立的时刻。
有人甚至怀疑,她是否还具有对科学的洞察力。
麦克林托克在此时保持了克制和沉默,不再谈论自己的发现,也很少发表文章。
而她对玉米的研究,一刻也不曾停止。
直到几年后,法国科学家在细菌中也发现跳跃基因并获得1965年诺贝尔奖。
固执的麦克林托克才再次赢来人们的赞扬。
18年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决定将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81岁的麦克林托克。
评委会评价她在不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的情况下,
独自一人完成了研究工作。
一个人坚持战斗的老人,此时不再觉得孤立,而是感觉一下子被关注得太多了。
坐在一屋子记者面前,她感到非常不自在,抱怨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只想躲进实验室的一个僻静角落里。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麦克林托克作为一位遗传学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她的特立独行和自以为是让院长和同事难以接受,他的父母也不理解她。
B.因为在玉米遗传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麦克林托克不仅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遗传学会的主席,还得到了到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机会。
C.麦克林托克选择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主要是因为只有在这里她才可以安静地做研究,并能够得到赞扬和尊敬。
D.本文通过对麦克林托克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
E.在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遗传学界的专家们虽然认为麦克林托克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她的研究成果。
(2)麦克林托克虽然被朋友和同事疏远,长期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但在科学研究方面她却毫不自私自利,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6分)
(3)文章详细叙述了两次学术讨论会上遗传专家们的表现,这些事实对人物形象的凸显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认为麦克林托克的行为是疯狂而不可理喻的,也有人认为这正是她专注于事业的体现和她的不同寻常之处,你如何看待这些评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参考答案:
(1)【答案】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
【解析】A项,自以为是评价失当。
C项,原因分析不准确,文末麦克林托克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
这里指代有误,应是冷泉港实验室的玉米地。
E项,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是委婉的讽刺。
(2)【答案】①每当她认为学生到其他地方更有发展前途,就会鼓励学生离开;②对谈家桢的发现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③在学术研讨会上与同行分享她的`发现。
(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本题要抓住有关麦克林托克的信息进行筛选,筛选出信息后要把信息分条概括出来。
(3)【答案】①从反面衬托麦克林托克的品格与成就;②突出表现了麦克林托克对科学研究坚定执著的信念和极强的自信心;③体现了麦克林托克研究内容的超前与伟大。
(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表现手法的能力。
这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得怎么样,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
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要结合文章主旨来考虑这种手法的作用。
(4)【答案】麦克林托克的行为表面上看确实有些古怪,甚至疯狂,但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她对事业的专注和执著(敬业精神),(2分)这正是她超出常人之处,也是她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2分)她忘带钥匙,从窗子里钻进去;不顾学校禁令晚上11点后留学生在实验室继续工作;不跟同事解释和争辩等行为都是怕耽误工作时间,这些行为体现了她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心无旁骛)。
她鼓励学生到其他地方发展,终生守在玉米地里从事遗传研究,不顾专家的蔑视,坚持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等也表现了她对科学的专一、执著和自信。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某些问题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这种题型重在学生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的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要求观点鲜明、准确,理由充分,从文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