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优化语文作业】立足单元整体 统筹设计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双减"优化语文作业】立足单元整体统筹设计作业作业,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从教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向没有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过渡的过程,是学生锻炼独立学习能力,理解、内化课堂知识的重要工具。
但长期以来,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较为突出。
“双减”政策落地,让更多一线教师重新审视作业问题。
作者认为,我们能够打破以往布置作业零碎杂乱的习惯,根据双元组线的单元特点,统筹设计和优化一单元的课前、课中、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差异弹性分层,重视教师指导与伙伴合作,切实减轻作业对于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一、精简导学单,统筹单元预习
近几年,很多老师习惯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提供导学单。
借助这个思维支架,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其意义在于“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并由此组织和指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
但是,因为导学任务思维含量往往较高,以往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每篇不同导学作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很多负担。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单元内容统整于相同的主题和要素,并以螺旋梯度式编排。
我们就能够以单元整体为单位,精简调整预习单,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较为统一的导学任务,从而最大程度地给学生和家长减负。
1.统整内容,迁移使用有方法
围绕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参考课后习题,改进单元中每一课的预习内容及形式,形成单元中基本统一的导学单。
以五上第一单元为例。
本单元主题是“万物有灵”,语文要素为“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编排了四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一和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第一条,都精楚地指向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感
知。
1.我会把觉得有喧度的字词或句子摘录下来。
2.读课后第一题(阅读提示第一条),试着完成思维导图。
3.我觉得这爲课文作者是想表达的感情是o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在文中園圈画画。
I ------------------------------------------------------------------------------------------------------------
一个单元的导学任务相对统一,学生能够将方法进行迁移使用。
虽然预习作业有较高的思维含量,但学生在举一反三的使用中逐渐提升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2.示范引路,首次预习有指导
不同的单元,导学单中表现的作业内容及形式都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首次面对这样的导学任务,缺乏思考的切入点及方法。
所以,每个单元第一次引导学生利用导学单进行预习,教师都有必要进行指导。
仍以五上第一单元为例。
当学生面对第一篇课文《白鹭》的预习时,教师给予了这样的引导:
第一步:阅读篇章页,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发现了什么?
第二步:读导学单,你觉得较难的是哪一条?
第三步:针对第二条,教师提问:“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紧接着带领学生以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
第四步:提供一些思维导图形式,你能够选择不同的形式完成你的导学单第二题。
这样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课后习题的意图,引导学生尝试梳理,使后续的预习作业有章可循。
3.课堂评估,诊断反馈有保障
很多家长出于负责,常常会去检查孩子的作业。
面对具有思维含量的导学任务时,常常会产生焦虑情绪。
将预习时完成的导学单作为教学支架,在课堂学习中反馈和解决,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以四上第一单元为例。
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我们设计了较为统一的一个预习任务,如下表:(因篇幅关系,表格中的句子作了删减)
而在课堂上,我们就以“读读课文,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为核心任务展开教学,随着学生的交流,作业中涉及的句子自然也得到了反馈和交流。
值得指出的是,预习时的思考为课堂上的思考预热示范,打开了思路,保证每一位学生都亲历了思考的过程。
二、优化作业本,落实弹性分层
伴随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全面铺开,浙江省小学《语文作业本》也投入了使用,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但是,学生是不同的个体,面对统一的作业,每个学生的负担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立足单元整体视角,精心选择、适当调整与拓展,从而使得作业减负有效落地。
1.精选,避免重复无效
《语文作业本》的编排涵盖了基础知识、文章脉络梳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表达使用、语言积累等多个方面,比较系统。
但是,这些作业不可避免会与课后习题、生字词抄写、小练笔等基本作业有所重合。
所以,统观单元范围习题,进行精心挑选,同时给予学生一定自主选择权,也是减负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五上第二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例:
在《语文作业本》上安排了以下题目
因为生字抄写本上已经抄写过本课需要识记和掌握的生字词,所以第一题属于重复抄写。
第三题与语文书的课后习题二重合。
第四题则在导学单中请学生完成过,且在课堂上已经通过小组合作作了反馈。
所以,我作了下列要求:
2.调整,实施因人而异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但是对于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弱。
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但是缺乏答题的经验与技巧。
根据学生差异调整题目形式,能够确保每位学生在自我能力范围内达成学习目标。
以五上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短文阅读的第(4)题为例:
(4)短文第6自然段中,作者将“大多教鸟丿L”的生活与麻雀的生活进行
了—,写出了麻雀的生活特点。
如果你是一只鸟儿,你会选择哪种生活方式?请写一写理由。
这个习题,其实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很多学生往往在回答理由时,会套用第(3)题中的(2)这个答案,这就使得对于文本的感悟变成了一种口号式的泛泛而谈。
同时,我们观察本单元的课内课外短文阅读,发现这样以问答形式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的题出现了三次,分别在《白鹭》《桂花雨》《可爱的小鸟》中。
所以,我将习题形式进行了调整,变成了这样的习题:
这样的比较,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了着力点,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而获得启迪,对于作业的兴趣也增加了,自然压力也减轻了。
3.拓展,保障学而更优
《语文作业本》的编排面向全体学生,题目的编排相对较为科学与合理。
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优等生完成这些习题往往显得轻松而迅速。
于是,针对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也设计了一些有助于他们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拓展题,作为加餐,从而保障他们学而更优。
还是以五上第一单元为例。
在这个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使用”板块,安排了几组句子的品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不但能了解对比写法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而且还
具备了迁移使用的能力。
所以,我在《语文作业本》短文阅读中增加了一个第(5)题:
读句子,想想它描写事物的方法,并照样子写一句。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情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大墙中间,脱落掉一两块砖的洞眼儿里。
发现句子表达方法,再迁移使用,放在短文阅读的练习中,自然贴切,呼应单元要素。
三、探索长作业,创新作业形式
平日里的作业,为巩固当日所学,总有短平快的特点。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尝试实践性长作业的研制。
此类长作业以紧扣单元内容特点,引导学生以伙伴互助的形式,展开主题式或项目式的活动。
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和项目式探究,巩固并深化单元所学知识,锻炼各项能力。
1.契合单元特点的阅读活动
统编教材通过快乐读书吧栏目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体系,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积极探索将课外阅读纳入作业体系,寻求契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趣味化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发进行深层阅读。
例如,三上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三单元童话单元之后,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结合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这个要素,布置了“童话里的画”这个作业。
要求学生一边阅读童话,一边画一画喜爱的童话人物、印象深刻的故事场景、倍感兴趣的事物等等。
又如四上第二单元为策略单元,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四下“快乐读书吧”中要求阅读的《灰尘的旅行》提前进行阅读布置,要求学生边读边提问,和伙伴合作梳理出问题清单并交流。
2.围绕单元主题的实践活动
统编教材选文文质兼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梳理三至六年级各单元主题,发现与自然和生活有关的的单元很多。
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将作业融于生活、融于实践活动,真正让做作业的过程成为获得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
如四上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等文章,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我们正好身处钱塘江岸,便家委会组织筹划了一次“跟着课本去观潮”的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分了几个内容:一是江边野炊,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发现问题或者发现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能够拍下照片。
二是观潮,在观潮时齐背《观潮》一文的三四自然段。
三是游玩梁家墩,寻找“我为梁家墩代言”的素材。
四是完成以“我为梁家墩代言”的练笔。
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四上第一单元课文背诵、口语交际和习作练笔,更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而家长在陪伴中也促进了亲子关系。
又如三上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学校生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
《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校园生活的不同状态。
根据这个单元的要素“注重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开展了“校园有新鲜”的综合实践活动,分成三个板块:寻找校园里的新鲜、我对老师说句新鲜话、我给教室添新鲜。
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主动了解陌生事物或词句,尝试用心表
达情感,主动思考装扮教室的好办法。
学生在活动中对“新鲜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3.体现单元文化的项目探究
中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在统编教材的选文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在三下册还特意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内容分别涉及中华传统节日、造纸术、古桥、名画等等。
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探究。
以这个单元的学习为范例,我们能够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内容中涉及的文化进行一个项目式的探究。
以六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是主题是“革命岁月”,分别以
《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反映了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在统编教材中,与革命文化相关的课文很多,比如《延安,我把你追寻》等等。
但是,这些课文所叙述的历史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往往仍然很难将其中的事件串联起来。
于是,在学完六上第二单元后,我尝试以“如果要根据小学以来学过的课文绘制一张从1931-1949的图,
你会怎么绘制?”为主要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们整理了一至六年级以来学过的革命传统类课文,梳理其中提到的主要历史事件,再以年份顺序进行了排列,并标注上相关的主要人物。
这样,一个轮廓在他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双减”仅仅导向,在未来的教学中,不但要提质课堂教学,更要把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纳入研究范围,使其变得有滋有味、有趣有效,真正实现教育教学向轻负担高效率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