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综合探究一从“驱逐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一从“驱逐鞑虏”到“五族共和”
一、选择题
1.“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侵略与屈辱
B.救亡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2.“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3.为如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4.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

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推翻君主制度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7.在2017年5月1 日举行的“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开幕式上,有领
导指出,在中华文明的版图上,长沙担当着站位中心、引领潮流的历史使命,凝聚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下列各顶中,最能鲜明地揭示这种文化基因的是()
A.炎帝和蚩尤的传说
B.四羊方尊
C.马王堆汉墓
D.谭嗣同成为“变法流血第一人”
8.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虎门销烟
9.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10.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l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两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11.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12.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这里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3.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

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毛泽东
14.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

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间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16.“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

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改革最终失败。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17.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一一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2)根据材料二,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18.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

如今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已经走上了一条国富民强的道路。

探究一:民族伤痛
(1)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探究二:不懈探索
(1)洋务运动中前期的口号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探究三:英勇抗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抗日战争中,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战役的领导人是谁?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晟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2)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其中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探究四:创新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哪个地方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走上了富裕之路?
(2)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省的是哪一座城市?
探究五:辉煌成就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什么的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64年哪一科技成就的取得,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依据“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今年回归祖国20周年的是哪一城市?
探究六:感悟历史
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伟大巨变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A
6.C
7.D
8.A
9.B 10.B 11.C 2.C 13.C 14.C 15.A
16.(1)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应该否定: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而且其军事企业仍为封建的官办工业,主观上洋务派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其官办民营(封建买办性)的特点对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是不利的;应该肯定: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7.(1)洋务运动;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播了科学技术;传播了西方的思想观念。

(2)进化论。

(3)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作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探究四:创新发展
(1)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安徽风阳小岗村。

(2)厦门。

探究五:辉煌成就
(1)武汉长江大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香港。

探究六:感悟历史
①落后就要挨打;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③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④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⑤恰当的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⑥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创新;⑦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⑧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⑨增强综合国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