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稿

一、说教材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上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文章截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毛泽东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认识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⑵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强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快速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

⑶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

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由于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走近毛泽东,让学生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所以“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以读为主,“读──议──悟”结合: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促成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2、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三、说学法

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不越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写写等学习方法。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议、写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掌握写人方法,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文中情景。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1950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如果朝鲜失败,美军进逼鸭绿江边,中国当时在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将完全暴露在美军面前,毫无屏障,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派出志愿军赶赴朝鲜进行的战争。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在这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2.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初读感知

1.介绍毛主席: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介绍毛岸英: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音频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4.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儿子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最终他决定将毛岸英安葬于朝鲜。

5.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拟定勋鉴殉职奔赴踌躇黯然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悟

1.播放音频,请同学们动笔画出表现毛泽东心情悲痛的句子,并思考是怎么描写的?表达了什么?

(1)动作描写:

A.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B.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师:毛主席一天没说话,说明了他不想说话只想哭,但是他不能哭,他不仅是父亲还是国家的领袖,他只能通过吸烟来摆脱自己的悲痛。主席希望通过那黯

然的目光将此时的悲痛可以稍微转走一些。

(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A.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B.“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师:主席情不自禁地喊着儿子的名字,希望像从前一样,只要喊儿子的名字,儿子就会回应。可是从此以后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声音,表达了一位父亲此时的痛不欲生。

(3)侧面描写:

A.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B.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师:毛主席茶饭不思,深深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联想到这一个晚上,10多个小时,主席辗转反侧,无声流泪。

2.毛泽东作为父亲心里是如何想的?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3.毛泽东作为领导人心里是如何想的?

“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争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4.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

“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自然神情,“转”、“指”、“示意”,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了毛泽东仍然沉浸在对儿子死去的悲痛中。一旦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5.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表现了主席什么样的情感?从哪里看出的?

A.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展现的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6.毛泽东为什么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