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抗房颤、抗室速、抗室颤 无负性肌力作用:
阻滞ICa-L小,被APD延长纠正用于HF心律失常治疗
胺碘酮
(2)药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
减慢窦性心律 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传导
胺碘酮
(2)药理作用
抗心肌缺血作用
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 口服负性肌力作用轻或无 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阻力,从而维持心输出量
注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避免或使不良反应降至最小 治疗期间避免日照或采取保护措施 静脉用药必须在监护下进行,并尽量采用大静脉(或
中心静脉)滴注 静脉用药不得与其它制剂混合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评价
利多卡因优点 钠通道阻滞 频率依赖,电位依赖 增加细胞外K+、降低pH、Em(心肌缺血)增加INa阻滞
脂肪
脂肪
肝脏/去乙基乙胺 碘呋酮盐酸盐
肝脏/去乙基乙胺 碘呋酮盐酸盐
胆汁,粪便,肾排泄极少 胆汁,粪便,肾排泄极少
胺碘酮
(3)心电图改变
▪ RR间期延长 ▪ PR间期延长 ▪ QT间期延长 ▪ QRS波通常不增宽 ▪ 可出现独特的分裂双峰T波
胺碘酮
(4)适应症
(1) 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FDA批准)
II类药物: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 III类药物:基本为钾通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
有效不应期,如胺碘酮, 索他洛尔 IV类药物:阻滞钙离子通道,减慢窦房结和房室传导,
如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如:腺苷、阿托品、地高辛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几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胺碘酮
② 慢性电生理作用及生理效应
阻滞Ikr、Iks为主,并阻滞Iks>Ikr阻滞INa、ICa作用小 口服主要表现QT间期延长 不发生TdP的可能原因:
长阻滞Iks>Ikr,心外膜心肌APD90延长>M心肌APD90,延 跨壁复极离散减少,不发生2相折返内向电流阻滞,不发 生EAD、DAD 延长ERP,具抗颤作用:
与室上速易混淆 其特点是开始逐渐加快,好转时逐渐减慢,减慢后显现P
波可明确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任何原因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都可产生窦性心 动过速
疾病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一般都有原因: ——发热 ——心衰 ——缺血 ——血容量不足 ——休克 ——甲亢 ——……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极少见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三、衡量获益与风险
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对患者的主要效益——维持生命 ——采用较为积极的措施
对相对稳定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风险,用药的安全性 ——治疗过分积极,有时会欲速不达或弄巧成拙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四、治疗与预防兼顾
心律失常纠正后,要结合患者病情确定是否采用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
用利多卡因(普酰胺仅为IIb类C级推荐) ESC-CHF治疗指南(2005)合并室律失常不主张应用I类
AAD,因为I类AAD能诱发致死性室律失常、增加HF 死亡率 (III、B) ACC/AHA CHF治疗指南(2005)关于HF合并室性心律 失常猝死预防上不主张应用除了胺碘酮以外的其他 AAD ACLS2005指南,中止稳定型室速利多卡因不及胺碘 酮和普酰胺有效 用法 1.5mg/kg负荷,1—4mg/min 维持
此类心律失常指室颤(VF)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室速 (VT)
尤其适用于: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者 左室功能不全或慢性充血性心衰者 心梗或心肌病猝死高危不能植入ICD者 植入ICD频发电击者
胺碘酮
(2)房颤复律或维持窦律(未经FDA批准),但 共识为适应症,用于:
器质性心脏病AF 尤其心梗、心衰阵发性AF 既往使无器质性心脏病,但AF其他药物不能控制或 不能耐受
心律失常再发,化验T3↑、TSH↓ 治疗比甲减难,停药症状不消失,I131治疗无效,丙基硫氧嘧啶有
效,但疗效出现晚 不能停用胺碘酮者,甲状腺次全切除.
胺碘酮
其他不良反应:
肝酶正常值高出3倍,考虑停药 光敏皮炎(4-9%),避免暴晒 共济失调(<1%),减少剂量 角膜微粒沉着(>90%),不治疗 皮肤兰染(<9%),减少剂量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六、急性期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原则
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选择抗心律失 常药物:
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首先审查用药是否规范、剂量是否 足够,不应立即更换或合用其他药物。
序贯或联合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谨慎
窦性心动过速
1、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可以超过150次/分 在很快的窦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的P波可以看不清楚,
具高亲和力结合而失效 降低利多卡因抗室速疗效 为提高利多卡因疗效,增加剂量,而发生中枢中毒反应 AMI中应用利多卡因增加死亡率 利多卡因能引起心脏asystole(见于AMI、院外VF 复苏和 CABG中)
利多卡因
应用指征 既往用于各种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 STEMI 2004指南(ACC/AHA)VT/VF治疗中未推荐应
率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一、首先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
急性期根据血液动力学状态来决定处理原则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判断时间短,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过分苛求完美的诊断 流程 ——治疗措施要快,对快速心律失常多采用电复律
无或轻度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充分时间进行较为详细的诊断,可采用多种方法 ——处理余地较大,可选措施较多
胺碘酮
静注负性肌力小的可能理由 阻滞ICa-L减少钙内流被适时QT延长,增加钙内流所纠 正 对肥大、心衰心肌的ICa-L阻滞小于正常心肌
静注降血压的可能原因 直接扩血管和-阻滞 老年、低血容量者应注意
静注心动过缓 整体心脏影响小,离体心脏影响大 -阻滞心率减慢,被交感活性升高所纠正 老年病窦者应注意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异位心动过速处理流程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二、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凡是有明确基础疾病和诱因的,一定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处 理
要根据心律失常的危急程度和基础疾病处理的策略,决定 处理的顺序
心律失常病因不明者或无明显基础疾病者,适当采用β受 体阻滞剂,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远期治疗的建议: 应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有适应症的建议射频消融或 起搏治疗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五、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
终止心律失常:
——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室颤,无脉搏 室速 ——有些心律失常症状明显且易于终止,如室上性心动过速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 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 扑
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
2.按速率和部位 快速性
早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心动过速:窦性、室上性、室性 扑动、颤动:房性、室性 缓慢性 窦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房室交界性: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各种传导阻滞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I类药物:抑制快通道钠离子内流 Ia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 Ib类: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如利多卡因,美西律 Ic类:对动作电位影响极小或无影响,如普罗帕酮
窦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肺毒性
最严重的心外不良反应,表现慢性间质性肺炎 肺毒性一般与积蓄剂量有关,但也见于治疗早期 诊断无特异性指标,最早症状咳嗽,诊断依据:靠
X线胸片,肺功能检查,胺碘酮服药史,靠提高警惕 可疑病例停药,诊断病例,皮质激素治疗
胺碘酮
甲减与甲亢
甲减:
有报告发生率高达32%, 4倍于甲亢。(HarjaiKJ: Ann. Intern Med 1997 :126:68-73)。
调整剂量 与洋地黄合用时,可增加后者的血中浓度,必要时减半量
服用 与苯妥英钠合用可提高苯妥英钠血药水平 术前应通知麻醉师,病人正服用胺碘酮
胺碘酮
(9)注意事项
ECG改变:QT间期延长,T波低平、双峰,可能出现U 波,此证明了它的药理作用而非毒性反应
可达龙含碘,可能使甲状腺功能的试验发生改变,但 诊断甲亢或甲减仍然要依据临床症状。用药后可出现 单纯T4增高(伴rT3增高),不要误为甲亢。甲状腺功 能异常或有家族史者慎用可达龙
利多卡因
(5)利多卡因地位
各指南不推荐利多卡因的可能理由 主要不是它的促心律失常作用(促心律失常作用小) 主要不是它的负性肌力作用(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主要是中止VT/VF的有效率不及胺碘酮、普酰胺 AMI中应用,死亡率升高,诱发asystole
利多卡因应用定位 利多卡因保留治疗VT/VF有效的药物 胺碘酮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可减少胺碘酮用量,增加有效
(FDA批准),列为首选药物 ④ 院外心脏骤停抢救中,胺碘酮替代了利多卡因,应用胺
碘酮存活率高于安慰剂和利多卡因
胺碘酮
(5)副作用
心血管不良反应
TdP发生率0-1%(EMIAT,CAMIAT) CAMIAT试验中安慰机组Tdp有5% 心动过缓,作用SAN、AVN;不能停药 者植入起搏器 血压下降 静脉局部:静脉炎源自胺碘酮(7)禁忌症
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阻滞 病窦综合症未安置起搏器者 高度传导障碍未安置起搏器者 甲状腺功能障碍 已知碘过敏 与可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合用 妊娠,除非特殊情况 哺乳
胺碘酮
(8)药物间相互作用
禁止与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合用 与华法令合用时,可增加后者的抗凝作用,需监测INR,
① 急性电生理作用及生理效应
抑制INa、ICa,频率依赖、电压依赖,对缺血心律失常敏 感
抑制多种钾流,包括Ik1、Ikr、Ito、Iks、Ik-Na、Ik.ACH 但阻 滞作用弱,阻滞Ikr大于Iks
减慢AVN传导,中止AVN参与的心动过速 延长QT间期,不发生TdP的可能原因
a. 静注QT延长轻 b. 静注抑制EAD、DAD
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
1.按发病机制 激动起源异常:窦房结
异位起搏点:被动、主动 激动传导异常:传导阻滞
捷近传导(预激) 激动起源异常和传导异常:并行心律 人工起搏器参与的心律失常
胺碘酮抑制外周T4脱碘,故T4,反T3 ↑, T3↓TSH 升高 基础代谢率降低,体重增加,具甲减临床表现宜停药,不能停药者,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个别停药后甲减不恢复者为甲状腺素合成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
炎
甲亢:
比甲减少,供碘正常地区发生率2-10%,缺碘地区发生率增加 发生于胺碘酮治疗3-5年之后,表现心率加快、体重下降、多汗、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心律平
胺碘酮
1 盐酸胺碘酮(III类药物)
▪ 电生理作用(多因素作用) ——III类药物:钾通道阻滞,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钠通道阻滞(轻度) ——钙通道阻滞(轻度) ——非竞争性抑制a、b肾上腺素能受体
▪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主要延长2相(平台期)
胺碘酮
(1) 胺碘酮电生理作用及生理效应
能力(使单向阻滞或双向阻滞) 有助于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 不影响正常窦律,但能抑制异位自律性和EAD、DAD, 促心律失常作用小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不足 对正常心肌INa阻滞作用弱,抗室速疗效不及普酰胺和胺碘酮 抗室速有效血浓度与中枢毒性反应浓度接近 AMI和HF血清1-糖蛋白酸增加,利多卡因与1-糖蛋白酸
胺碘酮
药代动力学特点:负荷期和半衰期长并且因人而异
达峰时间 (Tmax) 半衰期(T1/2β) 生物利用度 蛋白结合率 组织分布 组织蓄积
代谢/代谢产物
排泄
口服
静脉
2.5-5小时
15-30分钟
20-100天
最短可在数小时之内
50%
67%-98%
67%-98%
肺、肝、肾、心、脂肪等 肺、肝、肾、心、脂肪等
(3)非持续性室速或频发室早者,限用于:
左心功能不全,EF<0.35 心肌梗死,多形性室早 单用-受体阻滞剂不能控制者
胺碘酮
(4) 胺碘酮抗VT/VF总结
① 不主张在HF、MI、心肌病猝死一级预防中应用胺碘酮 ② 胺碘酮在冠心病、心衰中应用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中性的 ③ 胺碘酮在治疗和预防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疗效肯定
阻滞ICa-L小,被APD延长纠正用于HF心律失常治疗
胺碘酮
(2)药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
减慢窦性心律 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传导
胺碘酮
(2)药理作用
抗心肌缺血作用
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 口服负性肌力作用轻或无 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阻力,从而维持心输出量
注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避免或使不良反应降至最小 治疗期间避免日照或采取保护措施 静脉用药必须在监护下进行,并尽量采用大静脉(或
中心静脉)滴注 静脉用药不得与其它制剂混合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评价
利多卡因优点 钠通道阻滞 频率依赖,电位依赖 增加细胞外K+、降低pH、Em(心肌缺血)增加INa阻滞
脂肪
脂肪
肝脏/去乙基乙胺 碘呋酮盐酸盐
肝脏/去乙基乙胺 碘呋酮盐酸盐
胆汁,粪便,肾排泄极少 胆汁,粪便,肾排泄极少
胺碘酮
(3)心电图改变
▪ RR间期延长 ▪ PR间期延长 ▪ QT间期延长 ▪ QRS波通常不增宽 ▪ 可出现独特的分裂双峰T波
胺碘酮
(4)适应症
(1) 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FDA批准)
II类药物: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 III类药物:基本为钾通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
有效不应期,如胺碘酮, 索他洛尔 IV类药物:阻滞钙离子通道,减慢窦房结和房室传导,
如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如:腺苷、阿托品、地高辛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几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胺碘酮
② 慢性电生理作用及生理效应
阻滞Ikr、Iks为主,并阻滞Iks>Ikr阻滞INa、ICa作用小 口服主要表现QT间期延长 不发生TdP的可能原因:
长阻滞Iks>Ikr,心外膜心肌APD90延长>M心肌APD90,延 跨壁复极离散减少,不发生2相折返内向电流阻滞,不发 生EAD、DAD 延长ERP,具抗颤作用:
与室上速易混淆 其特点是开始逐渐加快,好转时逐渐减慢,减慢后显现P
波可明确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任何原因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都可产生窦性心 动过速
疾病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一般都有原因: ——发热 ——心衰 ——缺血 ——血容量不足 ——休克 ——甲亢 ——……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极少见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三、衡量获益与风险
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对患者的主要效益——维持生命 ——采用较为积极的措施
对相对稳定的心律失常: ——多考虑风险,用药的安全性 ——治疗过分积极,有时会欲速不达或弄巧成拙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四、治疗与预防兼顾
心律失常纠正后,要结合患者病情确定是否采用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
用利多卡因(普酰胺仅为IIb类C级推荐) ESC-CHF治疗指南(2005)合并室律失常不主张应用I类
AAD,因为I类AAD能诱发致死性室律失常、增加HF 死亡率 (III、B) ACC/AHA CHF治疗指南(2005)关于HF合并室性心律 失常猝死预防上不主张应用除了胺碘酮以外的其他 AAD ACLS2005指南,中止稳定型室速利多卡因不及胺碘 酮和普酰胺有效 用法 1.5mg/kg负荷,1—4mg/min 维持
此类心律失常指室颤(VF)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室速 (VT)
尤其适用于: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者 左室功能不全或慢性充血性心衰者 心梗或心肌病猝死高危不能植入ICD者 植入ICD频发电击者
胺碘酮
(2)房颤复律或维持窦律(未经FDA批准),但 共识为适应症,用于:
器质性心脏病AF 尤其心梗、心衰阵发性AF 既往使无器质性心脏病,但AF其他药物不能控制或 不能耐受
心律失常再发,化验T3↑、TSH↓ 治疗比甲减难,停药症状不消失,I131治疗无效,丙基硫氧嘧啶有
效,但疗效出现晚 不能停用胺碘酮者,甲状腺次全切除.
胺碘酮
其他不良反应:
肝酶正常值高出3倍,考虑停药 光敏皮炎(4-9%),避免暴晒 共济失调(<1%),减少剂量 角膜微粒沉着(>90%),不治疗 皮肤兰染(<9%),减少剂量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六、急性期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原则
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选择抗心律失 常药物:
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首先审查用药是否规范、剂量是否 足够,不应立即更换或合用其他药物。
序贯或联合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谨慎
窦性心动过速
1、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可以超过150次/分 在很快的窦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的P波可以看不清楚,
具高亲和力结合而失效 降低利多卡因抗室速疗效 为提高利多卡因疗效,增加剂量,而发生中枢中毒反应 AMI中应用利多卡因增加死亡率 利多卡因能引起心脏asystole(见于AMI、院外VF 复苏和 CABG中)
利多卡因
应用指征 既往用于各种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 STEMI 2004指南(ACC/AHA)VT/VF治疗中未推荐应
率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一、首先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
急性期根据血液动力学状态来决定处理原则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判断时间短,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过分苛求完美的诊断 流程 ——治疗措施要快,对快速心律失常多采用电复律
无或轻度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充分时间进行较为详细的诊断,可采用多种方法 ——处理余地较大,可选措施较多
胺碘酮
静注负性肌力小的可能理由 阻滞ICa-L减少钙内流被适时QT延长,增加钙内流所纠 正 对肥大、心衰心肌的ICa-L阻滞小于正常心肌
静注降血压的可能原因 直接扩血管和-阻滞 老年、低血容量者应注意
静注心动过缓 整体心脏影响小,离体心脏影响大 -阻滞心率减慢,被交感活性升高所纠正 老年病窦者应注意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异位心动过速处理流程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二、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凡是有明确基础疾病和诱因的,一定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处 理
要根据心律失常的危急程度和基础疾病处理的策略,决定 处理的顺序
心律失常病因不明者或无明显基础疾病者,适当采用β受 体阻滞剂,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远期治疗的建议: 应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有适应症的建议射频消融或 起搏治疗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五、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
终止心律失常:
——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室颤,无脉搏 室速 ——有些心律失常症状明显且易于终止,如室上性心动过速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 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 扑
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
2.按速率和部位 快速性
早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心动过速:窦性、室上性、室性 扑动、颤动:房性、室性 缓慢性 窦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房室交界性: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各种传导阻滞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I类药物:抑制快通道钠离子内流 Ia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 Ib类: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如利多卡因,美西律 Ic类:对动作电位影响极小或无影响,如普罗帕酮
窦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肺毒性
最严重的心外不良反应,表现慢性间质性肺炎 肺毒性一般与积蓄剂量有关,但也见于治疗早期 诊断无特异性指标,最早症状咳嗽,诊断依据:靠
X线胸片,肺功能检查,胺碘酮服药史,靠提高警惕 可疑病例停药,诊断病例,皮质激素治疗
胺碘酮
甲减与甲亢
甲减:
有报告发生率高达32%, 4倍于甲亢。(HarjaiKJ: Ann. Intern Med 1997 :126:68-73)。
调整剂量 与洋地黄合用时,可增加后者的血中浓度,必要时减半量
服用 与苯妥英钠合用可提高苯妥英钠血药水平 术前应通知麻醉师,病人正服用胺碘酮
胺碘酮
(9)注意事项
ECG改变:QT间期延长,T波低平、双峰,可能出现U 波,此证明了它的药理作用而非毒性反应
可达龙含碘,可能使甲状腺功能的试验发生改变,但 诊断甲亢或甲减仍然要依据临床症状。用药后可出现 单纯T4增高(伴rT3增高),不要误为甲亢。甲状腺功 能异常或有家族史者慎用可达龙
利多卡因
(5)利多卡因地位
各指南不推荐利多卡因的可能理由 主要不是它的促心律失常作用(促心律失常作用小) 主要不是它的负性肌力作用(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主要是中止VT/VF的有效率不及胺碘酮、普酰胺 AMI中应用,死亡率升高,诱发asystole
利多卡因应用定位 利多卡因保留治疗VT/VF有效的药物 胺碘酮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可减少胺碘酮用量,增加有效
(FDA批准),列为首选药物 ④ 院外心脏骤停抢救中,胺碘酮替代了利多卡因,应用胺
碘酮存活率高于安慰剂和利多卡因
胺碘酮
(5)副作用
心血管不良反应
TdP发生率0-1%(EMIAT,CAMIAT) CAMIAT试验中安慰机组Tdp有5% 心动过缓,作用SAN、AVN;不能停药 者植入起搏器 血压下降 静脉局部:静脉炎源自胺碘酮(7)禁忌症
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阻滞 病窦综合症未安置起搏器者 高度传导障碍未安置起搏器者 甲状腺功能障碍 已知碘过敏 与可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合用 妊娠,除非特殊情况 哺乳
胺碘酮
(8)药物间相互作用
禁止与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合用 与华法令合用时,可增加后者的抗凝作用,需监测INR,
① 急性电生理作用及生理效应
抑制INa、ICa,频率依赖、电压依赖,对缺血心律失常敏 感
抑制多种钾流,包括Ik1、Ikr、Ito、Iks、Ik-Na、Ik.ACH 但阻 滞作用弱,阻滞Ikr大于Iks
减慢AVN传导,中止AVN参与的心动过速 延长QT间期,不发生TdP的可能原因
a. 静注QT延长轻 b. 静注抑制EAD、DAD
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
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
1.按发病机制 激动起源异常:窦房结
异位起搏点:被动、主动 激动传导异常:传导阻滞
捷近传导(预激) 激动起源异常和传导异常:并行心律 人工起搏器参与的心律失常
胺碘酮抑制外周T4脱碘,故T4,反T3 ↑, T3↓TSH 升高 基础代谢率降低,体重增加,具甲减临床表现宜停药,不能停药者,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个别停药后甲减不恢复者为甲状腺素合成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
炎
甲亢:
比甲减少,供碘正常地区发生率2-10%,缺碘地区发生率增加 发生于胺碘酮治疗3-5年之后,表现心率加快、体重下降、多汗、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心律平
胺碘酮
1 盐酸胺碘酮(III类药物)
▪ 电生理作用(多因素作用) ——III类药物:钾通道阻滞,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钠通道阻滞(轻度) ——钙通道阻滞(轻度) ——非竞争性抑制a、b肾上腺素能受体
▪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主要延长2相(平台期)
胺碘酮
(1) 胺碘酮电生理作用及生理效应
能力(使单向阻滞或双向阻滞) 有助于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 不影响正常窦律,但能抑制异位自律性和EAD、DAD, 促心律失常作用小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不足 对正常心肌INa阻滞作用弱,抗室速疗效不及普酰胺和胺碘酮 抗室速有效血浓度与中枢毒性反应浓度接近 AMI和HF血清1-糖蛋白酸增加,利多卡因与1-糖蛋白酸
胺碘酮
药代动力学特点:负荷期和半衰期长并且因人而异
达峰时间 (Tmax) 半衰期(T1/2β) 生物利用度 蛋白结合率 组织分布 组织蓄积
代谢/代谢产物
排泄
口服
静脉
2.5-5小时
15-30分钟
20-100天
最短可在数小时之内
50%
67%-98%
67%-98%
肺、肝、肾、心、脂肪等 肺、肝、肾、心、脂肪等
(3)非持续性室速或频发室早者,限用于:
左心功能不全,EF<0.35 心肌梗死,多形性室早 单用-受体阻滞剂不能控制者
胺碘酮
(4) 胺碘酮抗VT/VF总结
① 不主张在HF、MI、心肌病猝死一级预防中应用胺碘酮 ② 胺碘酮在冠心病、心衰中应用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中性的 ③ 胺碘酮在治疗和预防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