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建二中1011高二年级周练试卷(地理四).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二中高二年级周练试卷(四)
地理试题
考试内容:地球运动大气命题:周昆审题:高二地理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每小题3分,共60分)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B.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2、读右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有:
A.图中四点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3、右图为北半球,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4、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C.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
D.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5、北半球一架飞机在高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是:
A.飞机在顺风飞行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7.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答案:1.D 2.B
8.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回答9~10题。
9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
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0.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
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11~12题。
1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12.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
完成13~14题。
13.该城市可能是()
A.重庆
B.广州
C.天津
D.哈尔滨
14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云量大小
C.空气质量
D.昼夜长短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
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1~2题。
15.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16.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据此完成17~18题。
17.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18.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19.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 、b 两月分别是( ) A .1月、2月 B .3月、4月 C .6月、7月 D .11月、12月 图示月份中( )
A .2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 .三地中1地昼长最长
C .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 月相等
D .三地中3地昼长变化最大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表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 是 。
(2)此风是在 半球,判断理由 是 。
(3)图中的a 表示 ,b 表示 ,c 表示 ,d 表 示 。
(4)图中a 的特征是 ,c 的 特征是
(5)图中A 、B 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22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月份
a
12
14
16
18
20
b
①
②
③
22昼长/时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
(4分)(5)Q地位于M的方向。
(2分)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
(2分)
—新建二中高二年级周练试卷(四)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每小题3分,共60分)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
21、(1) 1 (2分) (2)C (2分)
(3)从南纬南北两侧递减(2分)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2分) 14小时(2分)
(5)东北(2分)
(6)东南(2分)
24、(1)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4)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的大小与趋向方向与风向垂直,北
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5)B等压线较A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A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