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微课程设计方案精品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小学科学
所教学段
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选题意图通过微视频,把人类认识地球的漫长探索史化为短短的几分钟
内容来源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第18课航海家的发现
适用对象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第一学期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聚焦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艰难历
程;了解古代各文明古国对地球认识;了解从郑和下西洋到麦哲伦环球航海才证明地球是球体;对“孤帆远影碧空尽“现象模拟实验,探究地球的
形状,为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打下基础。

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本微视频课前导入使用,微课程从一开始的唐诗“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现象引入,让学生针对此现象思考,从观看卫星拍摄的地球开始,回顾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艰难过程;1、古代各文明古国对地球认识;2、介绍郑
和下西洋与麦哲伦环球航海的收获;3、对“孤帆远影碧空尽“现象的模
拟实验,探究地球的形状,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形状打下基础。

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9.9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思考唐诗“孤帆远影碧空尽“现象蕴含什么道
理?30秒
提问:你从诗句中了解一个事实:远航的帆船看不到船身,还能看到船帆。

为什么船身比船帆先消失?由此现象,你推想大地是什么形状?。

35秒从欣赏李白名诗入手,让学生在优雅的氛围进入科学探究之旅,聚焦“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这一探究主题单元主题
2、观看视频:观察卫星拍摄最美的地球照片对地球的形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问:你认为这是什么
天体?它有什么特征?(字幕:棕色的大地蓝色的海洋被白云缭绕的美丽球体)(30秒)
引导思考:古人在科技很不发达情况下,是怎样对
地球的形状做出神奇的猜想,他们观察大地只能靠
什么(眼睛),他们向四周看到什么(出示高山、丘陵、河流、盆地等四幅图片)对大地形状可能做出哪些猜想?你有什么想法?21秒提问与思考始终围绕“地球形状”,并
且让学生有亲身代入感,通过师生的资
料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和交流能力。

3、引导语:你说大地是平的,什么托着大地?日月星辰又到哪里去了?
让你和我一起沿着古人的脚步,追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观看视频,了解“古代人的地球观”
1)古印度人的认识
思考:这种想法你认为有没有科学根据
2)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说、“浑天说”
请思考:同古印度人看法比,古代中国天文观有什运用口语提问式讲解,用男声提问,女声回答的方式边播放、便提问、边回答的投放方式,尽量创设一对一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人的猜想与地球的实际形态存在巨大差距,从而反映出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么进步与合理地方? 90秒
4、引导提问:随着天文观测和航海经历,忽然有人认为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球体,你会怎么想?是
相信、还是质疑,怎么想法证明呢?你如果是在海
岸边遥望大海,会不会有所发现呢?请你用雨伞模
拟大地,小帆船模型在海面航行,亲自体会一下。

观看视频并操作:学生操作“帆船远航归来”模拟,撑开的雨伞模拟大地,小帆船模拟归来的帆船
同时选三生在讲台做视频中的模拟实验,亲自感受“孤帆远影碧空尽”和“帆船远航归来”的神奇现
象180秒面对新问题时让学生能够质疑和想法证明,培养科学意识
5、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的,航海家的
航行有什么发现。

自然过渡
6、郑和下西洋的新发现(网络资料)
1)英国人的研究结论:英国历史学家撰书称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地图、字幕、解说)
2)由于航海记录被销毁,郑和环球航行,现在缺乏证据资料,非常可惜(30秒)让学生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一项伟大创举,消弱对西方的崇拜,树立民族自豪感,对后人烧毁郑和航海图导致很多资料失传进行反思
7、麦哲伦环球航行(航线动态效果)(36秒)1)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时间、规模、航线
2)西方人给麦哲伦的巨大荣誉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规模、人数、航行路线,特别是西方给麦哲伦巨大荣誉,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8、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证明地球是球体呢?拓展延伸
设计亮点:
微视频《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它第18课《航海家的发现》的导入内容,属于青
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微课程一开始从唐诗“孤
帆远影碧空尽”这一现象为切入点,紧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主题,整个素材既有有
中华文化唐诗素材,也有选自课本的图片,又有从网络截取的视频素材,加工的文本资料,还
有3分钟学生亲自参与的模拟实验“帆船远航归来”,过渡则采用教师站在黑板前的照片及文
本转语音的提问、引导,语音清晰,语速适中,尽量创设一对一的氛围,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几个视频贴合主题,紧密聚焦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渗透了中华文明中的唐诗与科技探索,不仅是科学探究,也是一次民族自豪感的洗礼,东西方对郑和与麦哲伦的态度能引发我们
什么思考。

视频转换之间,通过恰当的图片和字幕、语音的提问来引导,构图比较合理、声音
非常清楚,整个环节紧凑、内容过度自然。

提问和引导有指向性,视频、图片、文本、配音组
织与编排,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简单清晰,特别是进一步活用微课程,
后四分钟是视频模拟实验演示,同时学生亲自参与的交互式模拟实验操作,视频实验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相整合,活动形式灵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