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09-12初中语文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yùn)花苞(bāo)烘托(hōng)发髻(jì)
B.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唱和(hé)
C.粗犷(kuàng)水藻(zǎo)娇媚(mèi)看护(kàn)
D.酝酿(liáng)干涩(sè)薄雪(bó)竦峙(sǒng)
2. 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B.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撩亮地响。

C.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D.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场阔别已久的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虽说伴有些许寒凉,但仍然是最轻柔的乐
章。

B.“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对“立春”
都非常重视。

C.贸易圈内人士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咄咄逼人的举动正在毁掉他达成任何长期贸易协议
的机会。

D.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
4.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
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艺术境界相近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共2题)
5. 综合性实践活动。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

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古诗•春天】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6.
【小题】【摄影•春天】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

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如图照片内容。

(40字左右)
【小题】【励志•春天】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舍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鬓儿白花,好
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看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题】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内容。

【小题】选文第二段和第四段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请摘录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小题】从写作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小题】“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有什么作用?
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精彩
汪新军①春天,姗姗地来,柔柔地充满这个世界,渗入人们的心田。

②“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季里,人们便开始翘首期待春天的到来,这种渴
盼的情结集中体现在热闹的春节里,人们用一年积蓄的欢腾与喜悦迎接春天,声声爆竹、欢歌劲舞、笑逐颜开、嬉闹欢腾、互致问候、祝福新岁,其中融入了盼春迎春的无尽情怀。

③春天,在人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中轻柔地飘来,好似待嫁的村姑,娇羞、忸怩、含蓄、恬静。

她将自己化作细雨,在静谧的夜间细细地、密密地织着一层又一层雾一般的网,这张网缠绕着尚未吐绿的花草树木,悠悠地回荡在山腰、深谷之间,如梦如幻地演绎着春的性情。

人们乐于徜徉在这样的雨雾中,愿意让细雨浸湿自己的头发、皮肤和心情,深深地吸入春的气息,一股淡雅、清爽、悠远的滋味荡漾在心头。

春雨细细地下,蕴藏“润物细无声”的功力,穿透冬季的冰封,拓开一片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④最让人爱惜的是春雨,往往是在夜间,从遥远的天际静悄悄地滑落而下,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轻轻地润湿你的头发、皮肤、衣裳,那种清凉的感觉如同你的口中含着的一块槟榔,一股凉意、一丝甘甜,交替着、融合着渗入心脾,光滑而细腻。

春雨淅淅,如网如织,如梦如幻,将甘露赠给小草,传给树枝,洒给旷野。

⑤春天的讯息是由春风拂面来传递的。

春风柔柔,来自远方,穿越崇山峻岭,驱走冰雪严寒,让柳枝飘摆,让河水涟漪,让彩旗舞动,让风筝盘空,让鸟儿展翅,让花儿吐蕊,让云彩绵延。

春风拂过,好似母亲的双手抚摸,饱含着醇厚而无私的爱恋,暖暖的,让人心醉。

春风与寒流的对抗,又让人们看到“以柔克刚”的坚韧和毅力。

洋溢在春风里,把心情自由放飞,寄托给风筝,翱翔于天际,展望世界的辽阔。

此时,春风给你无边的力量和美好的向往。

⑥春天的暖阳优雅宁静,酣畅柔和地照耀着大地,让经过一个冬季严寒洗礼的土地悄然解冻,变得松软,吐露出生机。

春天的阳光,既无盛夏的暴戾,又无寒冬的凄凉,有的是温顺轻柔的滋养。

这样的滋养催开淡黄的嫩芽,催开粉色的花瓣,催开绿色的枝条。

有生命的万物闭上眼睛,沉浸其中,尽情地享受着天然的恩赐,开启复苏的旅程,重返奋争的轨迹。

⑦春天的精彩荡漾在旷远的田野上,这里发生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嬗变。

登高望远,绿色印染,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花烂漫。

最让人心动的是半山腰上那尽情绽放的油菜花,一柱柱、一畦畦、一层层,璀璨如金黄的锦缎,映在辽阔的天际之间。

勤奋不倦的蜜蜂汇聚于这片甜蜜的自然乐园,采摘甘醇的果实;五颜六色的蝴蝶扇动着斑斓的翅膀;惬意的鸟儿欢快地舞蹈……万物生机盎然,一同编织春天的梦幻。

⑧春天最嘹亮动听的歌声来自峡谷间的溪流。

经过整个冬季的冰封,溪水凝固,歌声闭息。

在春天暖阳的照耀下,冰体融化,溪流重新演奏出快乐的歌谣。

这歌声悠扬,纯正自然,随着山谷地势的变化,变换着相应的节奏,演绎出万种风情,抒发着逢春应时的激昂与豪迈……
⑨春天,就是这样把精彩奉献给人间,人们又该如何回应这场精彩的表演呢?
(选自《作家选刊》,有删改)
【小题】选文的标题是《春天的精彩》,那么“春天的精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选文在第②段中写人们欢度春节的场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甲]最让人爱惜的是春雨,往往是在夜间,从遥远的天际静悄悄地滑落而下,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轻轻地润湿你的头发、皮肤、衣裳,那种清凉的感觉如同你的口中含着的一块槟榔,一股凉意、一丝甘甜,交替着、融合着渗入心脾。

[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选自朱自清《春》)
五、诗歌鉴赏(共1题)
9. 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小题】请简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

六、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

不止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

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唯有时时感恩,不断
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请你就“人与自然”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解析】
B.“和”读作“hè”;
C.“犷”读作“guǎng”,“看”读作“kān”;
D.“酿”读作“niàng”;
故选A。

2.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识错别字的能力。

嘹亮:声音圆润而响亮。

由词义可知,“撩亮”应为“嘹亮”。

故选B。

3. 【答案】
D
【解析】
A.淅淅沥沥:指小雨落下的声音。

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B.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

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D.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此处用于形容“哥哥小明”,不正确;
故选D。

二、名句名篇默写
4. 【答案】
小桥流水人家秋风萧瑟-年之计在于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句子的能力。

第(4)题是理解性默写,根据“愿逐月华流照君”可确定所填的诗句。

注意“萧瑟”“夜郎”的正确写法。

三、其他
5. 【答案】
答案:
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积累。

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即可,比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并对知识进行分类记忆,这样解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6. 【答案】
【小题1】答案:
(1)示例: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天来临的消息。

那簇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小题2】
【解析】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画,然后从两个方面来作答,一是图画的内容,二是图画的意义。

这幅图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色,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本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题目,联系生活实际,从珍惜时间角度进行鼓励,合理即可。

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

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四、现代文阅读
7. 【答案】
【小题1】(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能力。

细读第二段,此段运用总分总结构写作,先以“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总起,然后分别描写小雪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不同景象,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

最后再进行总结,表现小山的柔弱及作者的怜爱之情。

据此可见本段重点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2)本题考查写景顺序的判断与信息筛选能力。

文章第二段,描写小雪覆盖下的小山,根据段落中的“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等词,可见运用的是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来写景。

第四段写济南冬天的水,先写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再写“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再以“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将读者的视线带到空中,据此可见此段是按由下到上的空间顺序来写景的。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细读句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句中“不忍”使水人格化,把水写得脉脉含情,水的心理和神态得以完美展现,水给他物以美的享受,同时,其他的东西又来衬托水的清澈,足以使人感受到济南冬天的和谐之美。

(4)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

根据本文的标题,联系全文的内容,即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答案:
(1)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2)第二段按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写景,表示顺序的词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第四段按由下到上的空间顺序写景,表示顺序的词有:空中、半空中、天上。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和、水藻和柳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水温暖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照应题目或呼应前文;抒发赞美之情;总结全文。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
选文出自课文《济南的冬天》,按顺序分别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和济南冬天的水。

选文运用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济南冬天的美,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

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8. 【答案】
【小题1】(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可知本文按总分总式结构全文,第一、二段交代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盼,接着三至八段,具体描写春雨、春风、春阳、春天的各种事物、春天的歌声来表现春天的精彩,最后总结全文,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所以此题根据三至八段描写的具体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四段写春雨,表现春雨的绵柔;第五段写春风,表现春风柔柔;第六段写春阳,表现春阳的温暖;第七段通过春天田野中各种事物的描绘,表现春天万物生机盎然;第八段写“春天最嘹亮动听的歌声来自峡谷间的溪流”,表现这歌声的激昂与豪迈。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

细读第二段,根据其中的“冬季里,人们便开始翘首期待春天的到来,这种渴盼的情结集中体现在热闹的春节里”,“人们用一年积蓄的欢腾与喜悦迎接春天,声声爆竹、欢歌劲舞、笑逐颜开、嬉闹欢腾、互致问候、祝福新岁,其中融入了盼春迎春的无尽情怀”,可见作者描写人们欢度春节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

(3)本题考查文段内容与写法的比较分析能力。

通读两个文段,可以看出两个文段描写的都是春雨,“从遥远的天际静悄悄地滑落而下,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轻轻地润湿你的头发、皮肤、衣裳”“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都表现了春雨到来的悄无声息、轻柔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甲文段以“那种清凉的感觉如同你的口中含着的一块槟榔,一股凉意、一丝甘甜,
交替着、融合着渗入心脾”写了人对春雨的具体感受,乙文段则没有此内容;还有就是写法上也有所不同,甲文段描写春雨,同时以人的感受来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而乙文段只是单纯的描写春雨,没有抒情。

答案:
(1)春雨绵绵、春风柔柔、春阳融融、万物生机勃发、春天的歌声悠扬豪迈。

(2)渲染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表达人们对春的热切期盼。

(3)相同点:内容上,都写出了春雨悄然而至和缠绵的特点,写法上都以简练的笔墨勾画了春雨的特点。

不同点:内容上,甲段比乙段多介绍了人的具体感受;写法上,甲段是描写和抒情相结合,乙段只是描写,没有抒情。

【小题2】
【小题3】
【解析】
本文描写春天到来的情景,通过春雨绵绵、春风柔柔、春阳融融、万物生机勃发、春天的歌声悠扬豪迈来展现春天的精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散文阅读答题的原则:①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中找出“题眼”,带着问题读文章;②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③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④答题时,要对具体题目涉及的相关段落反复研读。

五、诗歌鉴赏
9. 【答案】
【小题1】(1)本题考查诗句关键词的赏析能力。

阅读全诗,了解大意,可知此处的“闻”
表示听闻,有种吃惊和不相信之感。

“闻”字形象地描述了王昌龄跋涉之苦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

也表达出王昌龄被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列举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飘泊远方、旅途艰辛的担忧和慰藉之情。

答案:
(1)“闻”是“听闻、听说”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2)诗的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切之情。

【参考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小题2】
【解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诗歌赏析句子的切入点:
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从表达的情感角度赏析句子;
5、从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句子。

六、作文
10. 【答案】
呼唤绿色,留住乡愁是生命的蓓蕾,在白皑皑的雪地里从灰丫丫的枝头挣出,绽放了米粒大小的绿意。

这是每年严寒的冬季即将过去时,我在树梢上读到的消息--春的消息。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我们读着励志的《长歌行》,也如青翠挺拔的向日葵迎着阳光沐浴朝露,一日日茁壮起来。

绿色真的是一种很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颜色。

春天的
时候,你站在田野,一望无垠的绿意铺天盖地地向你席卷而来,绿的海洋,让你怡然,让你陶醉,身与心从头濯洗了一遍。

绿色似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千年间挺拔有节、谦和恭顺的竹。

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我们诗意地栖居着。

然而,现代化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严重威胁到这份优雅的绿。

它恶魔般践踏这片绿色,残忍地扼杀了那些春泥里正待破土的嫩芽。

大片大片的森林顷刻间覆灭,无数生灵在黄沙漫天里哭泣,然而比这更为可怕的是我们那颗被利益蒙蔽的心。

我们在漠视、在默许这种事情的发生!每每看到有人高高兴兴地从超市里拎走那些标志着“绿色食品”的商品时,我就没来由地感到悲哀,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绿,青青葱葱的绿,欣欣向荣的绿,充满生机意趣的绿就这样折损在我们手中了吗?
或许,你会摇摇头说,事情并没有你想得这么糟,你看那些防护林啊、绿化带啊不正在起到一些作用吗?再者,北京奥运还强调绿色奥运,注重环保呢。

但是,人总是在尝到苦头后才后知后觉地去采取措施。

家乡的天空从湛蓝变成灰蓝也就这些年吧,水泥地扼杀了原来长着嫩草的土壤,屋旁的大松树上再也看不到松鼠灵活的身影了,门前那一片绿野渐渐为工业废渣所吞没,为废气所污染,为酸雨所腐蚀,为沙尘所掩盖。

更有甚者,某地垃圾焚化的场地偷偷转移、谎报污染程度……
一系列的悲剧仍然发生在一些“鼓吹绿化”的光鲜外表之下!很多时候,我只能无奈地、眼睁睁地看这绿色逐渐从我身边消失。

习总书记说得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留住绿色,就是留住金山银山;留住绿色,就是留住亲切的乡愁;留住绿色,就是留住美好的未来。

梭罗曾经说过:“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最后的救赎。

”不要让绿色退出我们的眼帘,不要让世界成为土黄色,不要让我们的眼里常含悔恨的泪,不要让故土成为泛黄的纸页上一段冰冷的历史。

【解析】
“人与自然”这个话题,包含的范围很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立意写作。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华文明中自古便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的根基,人与自然的亲近与交融创造出无比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带给我们多少绝美的诗篇,这是文人的杰作,更是自然的馈赠!诗意田园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应当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永驻我们心中。

二、敬畏自然,顺应规律。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对大自然持敬畏的态度,视天地若神灵。

今天,我们以一个唯物主义者的眼光来看,自然运行亦有它的规律,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空间,才能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