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表面技术的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表面改性技术
1.喷丸强化: 冷加工方法
2.表面热处理:淬火
3.化学热处理:渗氮,碳,硼,金属 4.等离子扩渗处理:离子渗氮,碳,碳氮共渗
5.激光表面处理: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
6.电子束表面处理: 7.高密度太阳能表面处理:聚焦
8.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电离
四、 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离子喷涂与激光辐照复合 热喷涂与喷丸复合 化学热处理与电镀复合 激光淬火与化学热处理复合 化学热处理与气相沉积复合
金属的化学沉积
二、表面覆盖技术
8. 热喷涂 9. 热浸镀 塑料粉末涂敷 电火花涂敷 搪瓷涂敷 陶瓷涂敷 化学气相沉积 真空蒸镀 溅射镀 离子镀 分子束外延
10. 涂敷技术11. 气相沉 Nhomakorabea技术二、表面覆盖技术
12. 离子束合成薄膜技术: 离子注入与镀膜技术相结合
13 .化学转化膜:
14 .热烫印
15.暂时性覆盖处理
材料表面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材料表面工程是一门很新的边缘学科,它不但 涉及到诸如 表面物理学、 表面化学、 金属学、 陶瓷学、 高分子学、 传热学、 传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而且其本身也溶入 了诸多学科的新技术。
思考题
1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为什么能得到社会 的重视获得迅速发展? 2 表面工程技术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 为什么说表面工程是一个多学科的边 缘学科?
第三节 表面技术的应用
一、 表面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二、 表面技术在结构材料以及工程构件 和机械零部件上的应用 工具、模具、 主要起:防护、耐磨、强化、修复、装 饰等。
三、 表面技术在功能材料和元器件上的 应用 光学特性、电学特性、磁学特性、 热学特性、化学特性、工能转换 磁记录材料、双金属、防护涂层 四、 表面技术在人类适应、保护和优化 环境方面的一些应用 抗菌灭菌TiO2, 生物医学材料,
五. 表面加工技术
金属材料:电铸、包覆、抛光、蚀刻等。 在精细化上已从微米级、亚微米级发展到纳米级
微细加工 技术
六、 表面分析与测试技术
表面分析: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成分分析:X 射线,电子能谱,分子光谱
七 、 表面工程技术设计
思考题
1.请归纳出本节所讲的这些技术中,那些属于物理变化, 那些属于化学变化,那些技术二者兼有? 2. 按照作用原理分类,请将本节所涉及技术分类。
表面技术Matton分类法
按照作用原理,表面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基本类型(Matton分类法):
1) 原子沉积:沉积物以原子、离子、分子和粒子 集团等原子尺度的粒子形态在材料表面上形成覆盖 层, 2) 颗粒沉积:沉积物以宏观尺度的颗粒形态在材 料表面上形成覆盖层, 3) 整体覆盖:将涂覆材料于同一时间施加于材料 表面 4)表面改性: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 材料表面的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微观结构、 缺陷状态或应力状态。
材料表面工程 技术按工艺特 点分
电镀、化学镀、热渗镀、 热喷涂、堆焊、化学转 化膜、涂装、表面彩色、 气相沉积、“三束”改 性以及表面热处理、形 变强化和衬里等13类
表面技术的广泛的涵义,包括:
1) 表面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理论。 2) 表面处理技术。它又包括表面覆盖技 术、表面改性技术和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三部分。 3) 表面加工技术。 4) 表面分析和测试技术 5) 表面工程技术设计。
一、表面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理论
表面分析技术 基础理论: 表面科学 表面物理
表面化学 应用理论:表面失效分析、摩擦与磨损理论、表面腐蚀 与防护理论、表面结合与复合理论等
二、表面覆盖技术
1. 电镀 2. 电刷镀 3. 化学镀 4 . 涂装 5 . 粘结 6 . 堆焊 7 . 熔结 表面或边缘 特殊金属层
第四节 表面技术的发展
材料表面改性和强化问题引起国内外材 料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学术研究异常活 跃,旧的工艺被不断革新,新的工艺技 术相继问世,工程应用不断扩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 (1) 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机件质量的要求越 来越高,如要求高耐磨、强耐蚀、抗高温及 各种特殊功能。而现有的材料往往不能满足 需要。 (2) 器件的微型化,使表面问题更为突出。 (3) 人们希望通过表面改质,以普通材料 代替昂贵材料以降低成本。
三、表面改性技术
定义:采用某种工艺手段使材料表面获得与其基体材料的 组织结构,性能不同的一种技术。 作用:既能发挥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又能使材料表面获得 各种特殊性能。(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超导,润 湿,绝缘,储氢等。) 掩盖基体材料表面的缺陷,延长材料和构件的使用寿 命。 节约稀、贵金属。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第二节 表面技术的分类
按学科特点将表面技术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1) 表面合金化:包括喷焊、堆焊、离子注 入、激光溶敷、热渗镀等。 2) 表面覆层与覆膜技术:包括热喷涂、电 镀、化学转化处理、化学镀、气相沉积、涂装、 堆焊、金属染色、热浸镀等。 3) 表面组织转化技术:包括激光、电子束 热处理技术以及喷丸、辊压等表面加工硬化技 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