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
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及价值1.课题的提出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的今天,未成年人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媒体影响和争夺的主要对象。
文化渗透往往是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渗透,如近年来“韩流”、“日流”、“过洋节”和“跨国界追星”在我国未成年人群体中越来越流行。
这些一方面为我们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伴随着MP3、卡拉OK、VCD光盘、卡通读物、网络视屏等一起扑面而来的高强度的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文化根基薄弱、生活阅历浅和鉴别能力弱的未成年人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成为文化缺失的一代。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使之拥有 5000 年的文明史。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拥有开放的文化心态的同时拥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弘扬中华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人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 课题界定【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标志,而民族传统文化则是特殊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它是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自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活化石”。
民族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艺术、民族文字、民族文学、民族工艺、民族文物、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节庆、民族饮食、民族宗教,还有社交礼仪、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渗透】“渗透”是指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
渗透的一端是汩汩的倾注,渗透的另一端是真诚的吸收。
科学、艺术、哲学情感的震颤渗入学生的肌体,学生的血液。
【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是帮助学生确立全面的文化选择观,对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文化导向,从多学科多角度多方面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家政策的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4年,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2)中外学者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解读。
夏威
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东西方哲学》杂志编辑安乐则指出中国正在发生社会巨变,但是中国的未来还将依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向正确方向继续发展,并影响世界。
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传统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在吸取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应该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创建新中国文化。
(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国内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整个社会层面或是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基础课堂教学研究甚少。
针对传统文化进课堂,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研究观点,有极少数的论文提及到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综上所述,从国家政策、专家学者研究到课堂实践运用,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内大中小学等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但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还未全面展开,特别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4.意义及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优秀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
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学校语文教育不仅在个体与社会价值实现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作用,而且还与国家的发展大势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因为众多的个体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一个大家庭,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学语文教育与个体中华民族思想精神联系密切。
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使当代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与弘扬,而且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加深。
因此,我们将会具体详细的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如何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以便能够促进语文教学将传统与时代潮流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散发其魅力。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1、研究目标(1)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品味广博厚重的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保证学校培养目标的落实。
(2)促进教师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转变工作方式,体验到民族教育的乐趣和价值,唤醒教师们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努力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形成一批既具备新课程理念,又具备新课程教学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形成课程特色。
生成一批由师生共同创生的课堂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综合实践性课程方案等新资源,探索形成我校教育特色的活动模式。
2.研究内容营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挖掘教材传统文化内涵、拓展课外阅读和开展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品读、实践中增强传统文化底蕴,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个孩子心中,浸润孩子的心灵。
(1)打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欣赏着墙壁上张贴的名人画像、书法、名言警句,营造出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
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将其内化为求知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
(2)立足教材,播撒传统文化种子。
a.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利用教材中的历史故事明理、从历史笑话中得智、从成语典故中积知,从对联猜谜中获趣,多渠道入手。
b.强化诵读,加强积累。
c.挖掘教材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课文阅读提示、课文注释、阅读链接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传统美德;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人物背景、文化背景、哲理境界;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导出作品情感特征,陶冶高尚情操。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
a.引领学生走进名著,品味经典。
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范围,如古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等,让学生感受经典,从而夯实他们的文化基础,提高人文素养,感受民族情感,陶冶高雅情操。
B.走进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
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基点进行语言实践。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1.研究方法(1)诵读经典法。
研究如何把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是教学资源的开发的主要途径。
(2)调查研究法。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案例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属于应用性实践研究,来自于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实践。
教学案例是研究的基础和样本,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
分析研究,反思成败得失,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实践检验,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和可鉴性。
(4)行动研究法。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不仅是一个行动者,而且是一个研究者。
要通过行动研究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认识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各种因素,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5)实践经验总结法。
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并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可利用和借鉴的规律,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2.实施步骤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是纯理论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发课内外课程资源。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
我们将在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教材传统文化内涵、拓展课外阅读、开展实践活动中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视野。
本课题研究周期预计为五年(2018——2022年)。
计划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研究申报资料,开展论证调查,拟写研究方案,参加开题培训,组织研究力量。
2.实施阶段(2018年7月——2021年7月)按照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开展专项研究活动,并分阶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检察、评估;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施工作。
2018年12月,举行开题论证;2019年1月一2021年7月,撰写中期报告,交流研究论文、开展教材内传统文化教学及主题阅读的课堂教学展示、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调整和改进阶段研究工作。
3.总结阶段(2021年8月—2022年12月)撰写课题终结报告、
工作报告、展示各类传统文化教学及主题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结题鉴定。
编写论文集、传统文化教学案例集。
召开结题鉴定会:课题工作报告、研究报告,接受专家评审。
课题编号: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