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育学-第十一章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 进展的关键环节
返回
(二)世界各国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些发达国家如 美国、日本等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
当前,国际上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在进行不同程度、 不同形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总体趋势和基本 理念与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许多“不 谋而合”之处,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一)政治因素影响课程变革目标的厘定 (二)政治因素影响课程变革的内Hale Waihona Puke 选择 (三)政治因素影响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一)经济领域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 (三)市场经济对课程变革有重大影响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不能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说明了推进课程教 学改革的必要性与针对性。
返回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项):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 过程。
——课程功能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 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 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 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对学生进行前一天课外作业形式的调查发现,除个别项 目外,实践性作业的比例一般不到20%。初中年级各项实 践作业的比例比小学更少(见图2)
40% 30% 20% 10% 0%
小学
初中
读课外书 查资料 小实验 社会访问
图2 城市教师布置的实践性作业(学生报告%)
6. 在回答“课上,同学们有无发表与老师不同意见 和想法的机会”时,45%的小学生和 57%的初中生 回答“没有”或“很少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对课 上没有把握答对的题目选择“想答,但担心答错”。 “根本不想回答”的学生人数随年级升高而增长。
25%
20%
15%
10%
5%
0%
四年级
六年级
初二
初三
图3 城市学生课上不想回答无把握问题的比例(%)
7.调查中,学生们列举了许多科目,认为其中不得不死记 硬背的东西过多。
小学生认为需死记硬背的科目(%) ┌──┬──┬──┬──┬──┬──┐ │语文│数学│自然│历史│思品│地理│ ├──┼──┼──┼──┼──┼──┤ │55 │33 │28 │23 │18 │18 │ └──┴──┴──┴──┴──┴──┘
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使用频度(%)
从不
很少
经常
小学
43
36
20
初二
56
34
10
4.对课外作业形式的调查表明,教师经常布置的作 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 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 践性作业(见图1) 。
80%
60%
书面作业
40%
读课文
实践性作业
20%
0%
图1 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类型(%)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与世界各国课程教学 改革与发展潮流相一致的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即将实行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教育指导思 想突出了四个方面:
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提高国际意识; 2.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3. 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学习内容的前提下促进
(一)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忠 实取向”正在被“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所 超越
(二)课程实施中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 (三)学校的课程实施得到立法、经费、师资培
训等各方面的策略支持,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也受 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 侧重发展
分权化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一)注意各种科目、类型课程的配合,追求课 程结构的平衡性、整体性
(二)设置核心课程,夯实工具学科,强调基础 学力
(三)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走课程 综合化的道路
(四)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加强职业 技术教育,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 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 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预先安排学生自学预习本章的课程内容,布 置作业“请用第十章课程类型、课程的组织与 实施的知识和理论来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和老师总结。
第一节 影响课程变革 的主要因素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 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 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 战。最近还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 推行国家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1999年颁 布的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了四项发展目标: 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六项基 本技能: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 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二)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综合性、均衡性、选择 性
(三)新课程的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 面向社会(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一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增 加了“选修课”、“活动课”;
二是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 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 过于集中的状况;
三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 教改典型。
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 了经验。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社会实际分析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 2.掌握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熟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并结
合所学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现象 予以分析与探讨。
教学方法
1.第一、二节可以采用自学作业与教师精讲相 结合的方法。
2.第三节可以采用读书指导法与讨论法结合的 方法。
学生的个性发展; 4.鼓励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 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 中心的学习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引入“区分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 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 置分层课程;在11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第十一章 课程改革
本章教学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集中在课程实践的探讨。 主要内容涉及到影响课程变革的主 要因素、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和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认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难点: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
59
36
初中校 11
44
44

社会人 0 士
25
75
2.调查表明,不少校长和教师认为教材 内容过多(%)。
教材内容 偏少
适当
偏多
教师
12
31
57
校长
11
43
46
3.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查表明,学生很少有以查 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初中学生反 映没有或很少经历这种学习方式的人数比小学生 还多些。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现实要求的具体反 映
(二)世界各国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现行课程的不足
返回
(一)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现实要求的 具体反映
21世纪——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时代
素质教育——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应对
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初中生认为需死记硬背的科目(%) ┌──┬──┬──┬──┬──┬──┬──┬──┬──┐
│ │政治│历史│语文│外语│地理│生物│化学│物理│ ├──┼──┼──┼──┼──┼──┼──┼──┼──┤ │城市│85 │60 │54 │51 │45 │38 │26 │20 │ ├──┼──┼──┼──┼──┼──┼──┼──┼──┤ │乡村│77 │45 │43 │46 │28 │24 │22 │23 │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四、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五、教学过程的改进 六、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七、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八、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九、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十、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新加坡: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 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 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我国台湾地区:
2000年颁布新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把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整合
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在科技与资讯、
主动探究与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表达沟 通和分享等方面的十大能力。
└──┴──┴──┴──┴──┴──┴──┴──┴─
——以上内容均引自教育部内部资料《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 调查报告》
总结
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多
——教学方式主要是“授受式”,以教师的讲授为 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 得到发展;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 意见的机会
——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国家级 培训内部资料(一)
返回
(三)以往课程的不足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 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 代初期,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体系。
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三方面取得了重要 的进展:
(—)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 (二)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 (三)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一)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 (二)科技革新推进课程结构的变革 (三)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一)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二)学生的需要与课程变革 (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课程变革
第二节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已有的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1.中央集权型 2.地方分权型 3.学校自主决策型
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走向决策分享
集权化
均权化
课程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省、市对城乡 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校长和教师、部分社会 知名人士对基础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数据举例:
1.调查显示,人们普遍感到基础教育要求偏 高(%)。
对要求 偏低 的看法
适当
偏高
小学校 4 长
(二)在评价标准上,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 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
(三)在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 向对过程的关注
(四)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 与他评相结合
(五)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 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第三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三、新课程的内容与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