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文化润泽我们的数学课堂(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文化润泽我们的数学课堂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递,还要重视数学文化内涵的渗透,更需要我们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文化的数学正以学生乐于认同的方式被传播着。
计算教学在中年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计算能力逐渐地下降,厌烦、冷漠、随便数学,而且随着计算知识的丰厚,厌倦的程度也在加剧。
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来反思计算教学教育的价值。
如何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教学,将数学文化浸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
一、阅读数学故事,了解数的产生,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很多事例反映了数学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文化底蕴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四年级数的产生中,教师可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史。
人类最初的数和形的观念,可以远溯到旧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的数十万年时间内,人类那时还处在穴居状态,生活和动物相差不多。
以后随着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寻找赖以生存的食物,于是就有打渔和狩猎等活动,在围猎与生存的斗争中,人类逐步发展了语言和早期的绘画,这加强了人类的相互交往与联络感情,有了一些简单的思维形式,但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中,还没有文字,还谈不上数学的概念。
直到距今大约一万年以前,当时覆盖在亚洲、欧洲的水源开始融化,地球上出现了森林和沙漠,于是寻找生存的食物和游牧生活也就慢慢地结束了,渔人和猎人逐渐在土地上定居下来,成为原始的靠农业生存的原始的农人,在水草丰满的牧区,当然也招引了大批的游牧民,从事畜牧业成为早期的牧民,在沿海一带,人类逐渐聚居,从事航运和贸易的事业。
人类的劳动逐渐地形成了一些区分,从仅仅为生存而采集食物到主动向自然界开挖潜力,发展农业、渔业、畜牧业和其它的各项生产,人类从此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游牧民族为了确定季节,首先需要从天象来找到答案,天文学就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需要,而天文学只有借助数学才能发展。
因为天文学是一门以科学方法研究日月星辰的学问。
数千年前,居住在现金伊拉克地方的人们深信,行星是法力高强的神祗,会主宰人的生活,认为将他们在天空中运行的情形却是记录下来,对人类生活关系非常重要,因此近乎狂热地对天体进行观测,研究天文学。
在我国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农作物的下种、收获,需要通过天象观
测来制订历法,在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象我国那样,从研究天文开始,制订了一百多种历法,实际使用过的也有四十多种,而历法的制订,没有数学的观测计算是不行的。
因此,古代的巴比伦人和加尔底亚人以及居住在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就产生了最早的天文学家、历法家和数学家,在我国,不少历法家实际上也是数学家,象刘徽、祖冲之等。
由于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于是商业自然产生,带来了货币制度,计数、计量、进位制,有了数字、计算工具与计算方法,算术就逐步形成。
恩格斯很概括地说明了数学的起源: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产生的。
通过多种途径带领学生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不仅增进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更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并不是一种神化的科学。
当数学沿着历史的台阶走下神坛时,也揭开了数学文化神秘的面纱。
翻开古今数学发展史,我们将会发现: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参与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意识的重新建构与反思,才能感受到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翻阅数学资料,体会数学发明的进程。
四则运算是计算中的重要内容。
数学符号是数学文献中用以表示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等的记号。
它们不仅随着数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而且也随着数学的发展不断完善。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系统地运用数学符号,可以简明地表达思想,从而简化数学运算或推理过程,加快数学思维的交流。
数学思维离不开符号的形式,这样可大大地简化和加速思维的过程。
其实,每一个符号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
在奇妙的数学王国中,那千姿百态的数学符号令不少人痴迷、兴奋,然而你是否知道,每一个数学符号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号的创造者是15世纪德国数
学家魏德美,他在一条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
“—”号的创造者也是这位数学家,他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
一种是“×”,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种是“•”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像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他自己还提出用“n”表示相乘。
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
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一个个数学符号故事,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1=2只有在十进制才有意义,离开了十进制就是另外一种符号系统。
300年前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次发明了二进制,仅仅用0、1两个数字就完全可以进行与十进制的对等运算。
只是由于它的长度太长、太麻烦,缺乏应用价值,只被人们作为一种游戏活动。
可是谁能想到,250年以后,也就是距今50多年前,二进制成了计算机的语言基础,成了方兴未艾的数字化的基础。
二进制将怎样改变人类的面貌,恐怕莱布尼次也没有想到。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之中,一切知识都在发展之中,一切科学都在发展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瞻前顾后,给知识的发展留有余地。
这样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数学阅读,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数学家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每个概念、法则和方法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汗水和智慧。
情感的升华使学生眼中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变得有血有肉,变得神圣而崇高,有的学生由衷地发出数学神奇,数学伟大,数学其乐无穷的感叹。
三、展现数学魅力,领略数学美的风彩。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 数学问题,浩如烟海,求解时很难找到一定的格式。
有时,在“美的号召”下,凭借美的感受,领悟问题显露的美,并以此为思维向导,另辟蹊径,常可获得别开生面的妙解。
并不是只有高深的数学领域,才能体味到数学的美,只有数学家才能追求数学
美。
小学数学是关于整数、小数、分数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也能领略和追求到数学中的美。
正像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名言所说的那样,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只要我们稍加深入的挖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简洁与灵巧,对称与和谐,想象的丰富,逻辑的严谨等等无一不蕴于小学数学之中。
简洁性是美的特征,简洁是数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
小学数学中简洁灵巧的美到处可见。
通行世界的阿拉伯数学符号,可以说是当今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也只有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是全世界儿童都能认识的。
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有限的符号能记出无限多的数。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为上口成诵的“九九”歌诀,语言的精炼,形式的整齐,增一字嫌多,而减一字则感不足。
对称与和谐都是形式美的重要标志。
它给人们一种圆满、匀称、协调、平衡的美感。
在小学数学中,对称与和谐的美比比皆是,简单几何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都是对称美的直观而浅显的例子。
例如,加法交换律具有对称美,a+b=a+b是简单的对称美。
正是这种对称美,揭示了加法的可交换性,从而归纳出重要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回文数有许多如:2002年就是一个回文数,下一个回文数就要等到2112年,整数乘法中最有趣的一个回文数就是:1×1=1,11×11=121,111×111=12321。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巧算出: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学生对于回文数这一特殊结果,大都觉得非常惊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叹数的对称美。
只要一提起在孩子们中间传为佳话的高斯求和问题:1+2+3+•••+98+99+100=(1+100)+(2+99)+ •••+(50+51)=101×50=5050,更是令人为这构思的巧妙和方法的简捷而拍案叫绝,顿时感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这种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一切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地挖掘,将一些数学形式背后蕴涵的丰富的数学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从中体验那种曲径通幽的浪漫。
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并逐步养成了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联系科学知识,揭示数学内在的奥妙。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常常发生疑问或感到惊奇,对数学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还能不喜欢数学吗?教学中,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以其高度的抽象简洁地描述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精确的工具。
数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虽经形式化改造,但它仍然源于自然科学。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自然客观的需求是分不开的,它昭示着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历程。
知识的发生发展不仅包含了其本身的发生发展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们找到了有许多有趣的故事,通过课外书籍、网站查找到年、月、日的资料,也产生也很多疑问。
时间是怎么产生的?大月小月是怎样化分的?为什么会有闰年?……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体验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时间是怎么产生的?万物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水滴石穿,斗转星移,但是如何描述它呢,于是古人引进了"时间",从年月日,还有星期,直到小时分秒,时间的来由自然是源远流长。
从认识和测量时间的发展历史看,人类在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日”的概念;在观察月缺月圆的过程中认识“月”;当人类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后,通过望远镜观测地球自转及星星的位置,得出了天文时间。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
全长为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
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为什么4年中出现一个闰年?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
这样每4年就要多出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份。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
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关于阳历大月与小月的来历:据说,公元前四十六年,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其中一、三、五、七、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三十一天;其他月份定为小月,每月三十天。
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三六五天,因此得找出一个月扣去一天。
当时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
死,所以人们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
于是,就把二月扣去一天。
这样,二月就剩下二十九天。
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特的人做了罗马皇帝。
他发现恺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
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前一位皇帝有同样尊严,就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三十一天。
八月多出的这一天仍然从二月份扣除,这样,二月只剩下二十八天了。
只是每过四年,也就是闰年,二月才是二十九天。
这就是二月份天数少的来历。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是教师为学生参与学习所应创设的最佳心理环境。
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其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对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重要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人文因素,把人文教育惯穿于知识教学中。
我们意识到数学教育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套概念体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应当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
让数学教育在每个学生的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作为个人文化底蕴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伴随他们一生。
学好数学是一种能力,享受数学是一种体验,如果你还能将数学文化融入生活,那就是一种“独上高楼”的境界。
伴随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定会变得生机勃勃、光彩照人。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人文熏陶,产生文化共鸣, 领略数学的博大精深,把数学文化浸润到数学课堂成为新一轮数学改革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