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夯实“四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用教材,夯实“四基”
摘要:教科书的编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线教师不仅是教教科书,而是
教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诠释编者理念,培养学生“四基”。
关键词:教学素材合作探究内容体系
一、感知新教材,把握新教材
函数一直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一次函数》一章的学习是学生
函数内容的起点,所以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
1.教学内容创新性。
传统教材中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图像、性质和简单应用等。
而新教材强调“数学有用性”,在应用中增加了分
段函数、方案决策问题,最优化问题等典型应用题,使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进一
步得到巩固和深化……
2.教学手法多样性。
新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启迪思维。
教材
启发学生不断“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
结合具体实际问题,去
探究、发现数学世界的奥秘。
在习题编排上,将问题归结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托广探索”等三个层次,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努力攀登,提高学生的了解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方法深刻性。
一次函数是研究显示世界变量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
教材创造了许多机会鼓励
学生运用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调运总运费多少”的例题中,关键在于从复杂的已知数量关系中
分析,提炼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有了解析式后,再求出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
总运费的最小值也就显而易见。
另外,教材重视“数形结合”的
思想方法。
在函数的基本方法,解析式与图像相结合等方面都作了细致的编排。
注重数形互补,突出了两者之间的转化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
学知识的灵魂,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比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更加重要,新教
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4.例题习题应用性。
新教材选取了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知识,把
现实世界生动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知识这个世界。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新颖别致的例题习题编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认识世界,将来超出世
界。
二、探索新教法,尝试新教
法
在知道了“学什么”以后,接下来就是“怎么教”的问题。
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
的重要数学模型。
它对研究数量关系的作用非常明显。
作为函数的起点教学,应
该有意识地体现函数的本质,使学生得到理解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
一次函数
的图像性质等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导入“一次函数的应用”,“用函数观
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的数形结合的探究方法。
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学习,真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知识体系。
重点、难
点和思想方法。
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注重学习教育新理念,尝试教学新方法,因而教学效果良好。
1.注重新旧知识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学生学过“正比例与反比例”有关知识,实际上这些知识就是函数思想的早期渗透。
例如当
汽车的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一边长随着另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学习“变量”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回顾
以前的科学体系,再提供一些实例启发学生相互学习和讨论,最终对“变量”形成
正确的认识和掌握。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的优劣,集中体现在
能否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能否主动参与知识的掌握过程。
在教学一些难
度较大的概念、规律、方法、例题时应逐步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去大胆猜想、细心思考、完整解答。
3.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应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引导并教会学生合作、交流求知,使学生
的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合作式探究活动的具体做法简述如下:可将全班学生按成绩均匀搭配分为8个小组。
探究活动开始,教师可用10
分钟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认真研读教材,提
出问题互相解答,最后安排10分钟作小结和反馈。
4.重视教学思想方法,提高应用技能。
教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规
律的本质,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在数学教学中,应始终重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应用数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表明数学教学的方向正向“应用数学”逐步转化。
深挖教学素材,密切结合
学生生活实际,诠释编者理念,由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工作者,那追求的过程,是
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
[2]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导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