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手少阴心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缘疼痛
(六)手少阴络脉
1、原文: 《灵枢.经脉》: 手少阴之别, 名曰通里,去腕一寸, 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 中,系舌本,属目系。 取之去腕后一寸, 别走太阳也。
其实,则支膈; 虚,则不能言。
2、词解
支膈——胸膈间胀满、支撑不适
小结与思考:
1、心经的循行; 2、9个腧穴的定位; 3、心经的病候; 4、重点腧穴的主治。 思考:通里穴何以常用于舌强不语?
3、体表路线
起于腋窝的(极泉穴) → 上肢内侧后缘→ 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 穴)。 (交小肠经)
4、体内联系
属心,络小肠。 并与肺、食道、眼、
脑等有联系。
5、经脉特点
①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唯一起于本脏的经脉)
②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
(三)病 候
1、原文 《灵枢.经脉》:
其支者:从心系, 上挟咽,系目系。
(二)经脉循行
其直者:复从心系, 却上肺,下出腋下, 下循臑内后廉,
行太阴、心主之后, 下肘内,循臂内后廉, 抵掌后锐骨之端,入 掌内后廉,
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2、词解:
[1]心系—指心脏的系带,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 功能性联系。
[2]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接的组织 。 [3]掌后锐骨—手腕豆骨,其后方为神门穴。 [4]掌内后廉—指掌心的后边(尺侧)。
(四)腧穴的特性与常用腧穴的主治
1、极泉 主治:①上肢瘫痪 肩臂痛 胁肋疼痛
②心痛 心悸 ③瘰疬 刺灸: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 0.3—0.5寸。可灸。
2、少海(曲节)
特性:合穴 主治:①肘臂挛痛、麻木 腋胁痛
②心痛 ③瘰疬 ④癫狂痫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3、通里 4、阴郄 5、神门
是动则病:嗌干, 心痛,渴而欲饮, 是为臂厥。
2、词解 [1]嗌---咽也。 [2]臂厥---指本经经
脉所过部分气血 阻逆。
(三)病 候
是主心所生病者: 目黄,胁痛,臑 臂内后廉痛、厥, 掌中热。
3、病候归纳
脏腑病:心痛 渴而欲饮 经脉病: 嗌干 目黄 胁痛
臑臂内后廉痛、厥 掌中热
二穴均为治疗心的病证的常用穴。 通里偏于治疗心实证和舌体、小肠病。 神门既能治心实证,又能治心的虚证。
6、少冲(经始)
特性:井穴 主治:①心悸 心痛
②癫狂 昏迷 ③热病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五)主 治 归 纳
1、心胸的病变:心痛 心悸 怔忡等 2、精神神志病变:失眠 健忘 癫痫等 3、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变:上肢内侧后
特性: 主治:
络穴
郄穴
输穴 原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心悸 怔忡 心痛 心烦
共性 ②健忘 失眠 癫狂痫 ③腕臂痛
④暴喑 哑症 ④吐血 衄血 ④胸胁痛
舌强不语 ⑤骨蒸盗汗
刺灸:直刺0.3—0.5寸。可灸。
通里
明 徐凤《针灸大全》天星十二穴之一,认为 此十二穴是人体十二经脉最重要和常用的穴 位,其治疗病症广泛,疗效明显 。
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影响的观察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 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电针刺激 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刺激神门主要引 起颞叶的激活。结论: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不同的脑区,电针内关和神门穴激 活脑区的功能与智能有关 。
《中国针灸》2005
神门与通里功能比较
手少阴心经
The 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
针灸基础教研室 何新芳
(一)经脉概述
心经——在体内属心,络小肠 。 手少阴——从胸走手。
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 在胸部接足太阴脾经, 在手端交相表里的手太阳小肠经。
(二)经脉循行
1、原文
《灵枢.经脉》: 心手少阴之脉: 起于心中, 出属心系, 下膈,络小肠 。
(六)手少阴络脉
1、原文: 《灵枢.经脉》: 手少阴之别, 名曰通里,去腕一寸, 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 中,系舌本,属目系。 取之去腕后一寸, 别走太阳也。
其实,则支膈; 虚,则不能言。
2、词解
支膈——胸膈间胀满、支撑不适
小结与思考:
1、心经的循行; 2、9个腧穴的定位; 3、心经的病候; 4、重点腧穴的主治。 思考:通里穴何以常用于舌强不语?
3、体表路线
起于腋窝的(极泉穴) → 上肢内侧后缘→ 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 穴)。 (交小肠经)
4、体内联系
属心,络小肠。 并与肺、食道、眼、
脑等有联系。
5、经脉特点
①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唯一起于本脏的经脉)
②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
(三)病 候
1、原文 《灵枢.经脉》:
其支者:从心系, 上挟咽,系目系。
(二)经脉循行
其直者:复从心系, 却上肺,下出腋下, 下循臑内后廉,
行太阴、心主之后, 下肘内,循臂内后廉, 抵掌后锐骨之端,入 掌内后廉,
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2、词解:
[1]心系—指心脏的系带,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 功能性联系。
[2]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接的组织 。 [3]掌后锐骨—手腕豆骨,其后方为神门穴。 [4]掌内后廉—指掌心的后边(尺侧)。
(四)腧穴的特性与常用腧穴的主治
1、极泉 主治:①上肢瘫痪 肩臂痛 胁肋疼痛
②心痛 心悸 ③瘰疬 刺灸: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 0.3—0.5寸。可灸。
2、少海(曲节)
特性:合穴 主治:①肘臂挛痛、麻木 腋胁痛
②心痛 ③瘰疬 ④癫狂痫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3、通里 4、阴郄 5、神门
是动则病:嗌干, 心痛,渴而欲饮, 是为臂厥。
2、词解 [1]嗌---咽也。 [2]臂厥---指本经经
脉所过部分气血 阻逆。
(三)病 候
是主心所生病者: 目黄,胁痛,臑 臂内后廉痛、厥, 掌中热。
3、病候归纳
脏腑病:心痛 渴而欲饮 经脉病: 嗌干 目黄 胁痛
臑臂内后廉痛、厥 掌中热
二穴均为治疗心的病证的常用穴。 通里偏于治疗心实证和舌体、小肠病。 神门既能治心实证,又能治心的虚证。
6、少冲(经始)
特性:井穴 主治:①心悸 心痛
②癫狂 昏迷 ③热病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五)主 治 归 纳
1、心胸的病变:心痛 心悸 怔忡等 2、精神神志病变:失眠 健忘 癫痫等 3、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变:上肢内侧后
特性: 主治:
络穴
郄穴
输穴 原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心悸 怔忡 心痛 心烦
共性 ②健忘 失眠 癫狂痫 ③腕臂痛
④暴喑 哑症 ④吐血 衄血 ④胸胁痛
舌强不语 ⑤骨蒸盗汗
刺灸:直刺0.3—0.5寸。可灸。
通里
明 徐凤《针灸大全》天星十二穴之一,认为 此十二穴是人体十二经脉最重要和常用的穴 位,其治疗病症广泛,疗效明显 。
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影响的观察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 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电针刺激 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刺激神门主要引 起颞叶的激活。结论: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不同的脑区,电针内关和神门穴激 活脑区的功能与智能有关 。
《中国针灸》2005
神门与通里功能比较
手少阴心经
The 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
针灸基础教研室 何新芳
(一)经脉概述
心经——在体内属心,络小肠 。 手少阴——从胸走手。
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 在胸部接足太阴脾经, 在手端交相表里的手太阳小肠经。
(二)经脉循行
1、原文
《灵枢.经脉》: 心手少阴之脉: 起于心中, 出属心系, 下膈,络小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