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6)

初三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6) 时间:2015年5月10日

周次:第十周

主题:作文复习——审题、拟题、构思、立意

主备人:马丽琴

过程与内容:

我执教的是九年级的作文课《风中的歌》。上课背景是:学生已写好这篇以“风”为话题的作文,并进行同学间互批,对于精彩的作文,我已打印并分发给同学们,并自选一篇写文学评论。

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节课逐一加以说明。

一、说学习目标的确立

作文重要,作文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文难,不仅是学生的心病,也成了教师心头解不开的结。作文教学到底从何切入,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话题。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指导文章很多,但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很少。教师普遍的感慨是学生的作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学生天赋使然。很多学生谈到自己的写作情况时也常常提及自己的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影响,似乎教师的作文指导与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关系不大。教师在作文教学面前真的是无所作为吗? 不。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云:“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如果把生活比作写作的源泉,那我们就应该认识到,感悟生活是写作的生命。

作文教学不能只是写作知识的讲解和写作技能的训练,还要指导学生正确思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提炼有意义的内涵。因此,我把《风中的歌》列为中考作文

总复习系列之中的一课。这节课要解决的作文理念与写作手法方面的问题是:确定写作的方向要从审题开始,要有一定的思维技巧,作文要注意表达自己的感悟,要善于“亮”出自己的感悟。基于此,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在审题、拟题的过程中确定写作的方向;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联想、想象创设独特的氛围,表达对学习、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观察、思考中体悟生活中那些总是被人忽略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我说拟题”、“我评作文”、“我谈感悟”、“我来构思”这几个环节来完成作文课的学习与训练,由学生的实践入手,到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对写作方法的探讨,再由此基础上去指导实践。一切设计都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我的一个指导原则就是,能交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在这节课中,学生品析、讨论、评点的时间占整个学时的一半以上。

三、说教学过程

1、找准一个切入点

面对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在第一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如何准确而有效地切入到这节课的中心上来呢,我反复思考,还是从提问学生“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开始。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写作经验,以及一定的写作审美,话题容易展开,也容易迅速的引导到如何审题,如何拟题的中心上来。

2、抓住一个着力点

作文教学要避免理论式空洞说教,要结合实例或者实践让学生真切感受。我让学生们对自己当初拿到这个话题以后的思维过程进行回忆,并进行理性的梳理。在畅所欲言审题、拟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从下意识的想法去总结一些有意识的思维方法。并把优秀的拟题罗列出来,引导学生去整理,去思考,把如何审题,如何拟题的方法形成一个规整的系列。从而抓住这样一个着力点,真正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

3、凸现一个精彩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前一个环节抓审题、拟题来指导学生开启文思,这一个环节我准备借助刚刚学习的文学评论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们对他们所佩服的同学的作文也来作一个文学评论,让同学们看到别人的长,也认识到自己的短;在分析别人习作的过程中,领悟一些写作技巧,总结一些思维方法,感受一些为文、为人的道理。设置这个环节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写评论文章这样的实践中总结写作的实用理论,在哪怕是不成熟的粗糙的理论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能有目标的,有方向的,有针对性的努力,从而改变自己,或许这样能让进步来得更快一些吧。

承接评论,再来谈此次作文带来的感悟,我觉得便能顺理成章、瓜落地熟了。我觉得这应该是这节课的闪光点。

最后的写作训练,我选择比较热门的话题,作文的形式改为命题作文,题目为《我眼中

要求是:扣住“眼中的”,对你听到的和看到的要有详尽、细腻的描绘;的“江南style”》。

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写出你的独特感受。这个要求,我是承接这节课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在进行教学设想的时候,给自己这节课的定位是:一节真实的、常态的、正行走在从传统教学到课改路上的有效的作文指导课,不敢说高效。

希望各位同行能够多提宝贵的意见,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