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LTCI及其改革
德国联邦经济部:数字化战略2025
2025德国联邦政府 : 数字战略2025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2016年3月,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宣布了旨在加速其数字化建设的德国“数字战略2025”。
这是继“数字议程”之后,德国联邦政府首次就数字化发展做出系统安排,预计总投资额将接近1000亿欧元。
该战略规划了未来发展的十个步骤,包括:建设光纤网络、支持新创企业、优化数字领域投资环境、推动智能网络建设、维护数据安全、推动中小企业和手工企业业务转型、强化工业4.0发展、促进高精尖技术研发创新以及普及数字化知识培训等。
德国政府计划在2018年前投入近100亿欧元,用于扩建和升级光纤网络连接,覆盖人口密集地区,并改善乡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条件。
报告内容如下:(一) 数字化改变游戏规则数字化带来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包括工作、消费、合作及通信方面。
与以往所有的转型相比,对于数字化进程来说,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这是一场速度的比拼,谁率先攻占市场并迅速制定出自己的标准,谁就将成为胜者。
德国必须将数字化转型视为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行动,并为如下紧迫问题找到全新的答案:•如何成功建造出必需的基础设施?(这些必需的基础设施是成功实现数字战略的根本前提。
)新的销售渠道和物流流程、物联网、无人驾驶和工业4.0——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基于千兆宽带实现实时通信。
因此,必须尽快着手在德国敷设广泛可用的光纤网络。
•如何在经济秩序框架内制定出竞争法、监管法及反垄断法,使得在数字化进程中,企业可以充满创造性且雄心勃勃地拓展业务,同时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强化个体权利?法规应当能实现投资和创新,防止市场力量结构的滥用,确保消费者的信息主权并保证互联网的开放性。
必须可以实现特殊服务,但是要伴随着更多网络容量的创造。
•如何鼓励和实现企业家精神以及创造力,使其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潜能,毫无保留地创办全新的企业,且已有的中小企业定位得到调整?•工业企业如何彻底转变并改善生产和增值过程,以与新的竞争者较量?后者(例如大型IT企业和平台提供商)不仅拥有生产能力、前端客户界面,同时还有卓越的数据处理专业知识的压倒性优势。
德国的创新政策和创新体系
线路共享、线路容量转售、网络 服务商预选等措施,为网络服务
商人网提供便利。优化调控手 讯技术在社会、经济、管理方面 的应用得到迅速普及。
段,在确保竞争有序的前提下,
逐步将政府调控的范围、强度降 低到最小。
・实施电子商务法和签名 法,确保与欧洲其他国家开展电 子商务。实施数据保护法、消费 者保护法以及著作权法,保障网
・实施“高校生存创业快速
计划”,在研究机构、创业基金的 支持下,为创业者提供一定时间 的生活费和咨询服务,对处于萌 芽阶段的创业想法给予支持。 ・实施“小型企业风险投资 计划”和“小型企业早期风险投
・继续实施绿卡计划,打通
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短缺的瓶 颈。通过修改移民法,为国外科 学家、高素质技术工人、大学毕 业生在德国居留、就业提供便 利。
息技术的继续教育方案,推广信 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4)企业创建政策
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
・改善各种教育形式之间,
企业创建政策的核心是:保
护、发展自主创业文化,鼓励小
特别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
间的’通性与透明度,开辟通过 职业教育、继续培训获得高等教 育的途径,系统发展依托电子信 息技术的继续教育系统。
(2)市场开放政策 市场开放政策的核心是:继
2002年,德国联邦教育研 究部与联邦劳动经济部联合发
表了由创新社会政策、市场开放
续开放国内、国际市场,完善必 要的法律法规,支持经济界利用 新技术开发市场,在研究、创新 政策中突出未来关键技术的重
要地位。 ・加强通讯市场竞争,通过
政策、人力资源政策、企业创建
研究方向。 ・取消高校教师发明成果
・实施“专业高等学校应用
研究开发计划”,对高等专科学 校的研究项目给予资助,支持中 小企业与高等专科学校在联邦 政府专业计划框架内开展合 作。 ・通过项目资助,支持东部 地区工业研究机构和研发服务
德国邮政改革启示录
德国邮政改革启示录尽管国情不同,商业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但德国邮政转型的成功经验仍然值得中国邮政借鉴。
中国邮政想要从德国邮政改革中得到启示的话,首先需要了解德国邮政改革过程中,在商业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技术方面做了些什么。
从1990年开始到2005年,德国邮政公司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重组和减亏阶段(1990年至1997年),在开始政企分离时,完全国有的德国邮政每年损达到四亿欧元之巨,而且服务态度极差,在社会上作为没有效率的公用事业案例而招致多方批评。
在这样的状况下,德国邮政希望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上市融资几乎没有可能,要么只能采用低价格的方式出售资产。
德国邮政通过管理层的积极组织和业务重组,在各家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实施了各种降低成本和进行改革的转型项目,安排和分流了十万名员工。
1997年德国邮政第一次出现了两位数15亿欧元的盈利,为进入第二阶段打下基础。
购并转型和全球扩展阶段(1998年至2000年),德国邮政许多重大的行动是在这三年完成的。
在2000年的整体上市中,德国联邦政府出售了25% 的股权资产,获得了丰厚的回报;1998年动用七亿美元收购了快递巨头敦豪公司(DHL)25%股权,并逐步通过增持控制了DHL股权,以此为平台打建全球物流业务;这个阶段前后,一共购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业务的公司达30多家(包括AirExpress、Danzas等著名品牌)。
至此,德国邮政完成了全球布局和服务产品结构的调整,这个后起之秀开始直接挑战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和联邦快递公司(FedEx)这两大巨头的全球地位。
实现合并效果和整合后台阶段(2001年至2005年)。
购并使得德国邮政从30万名员工成长为拥有50名万员工和超过500亿美元营业额的全球最大物流公司。
如何管理这个迅速变大的巨人、打造新的公司文化和理念?如何通过销售网络的整合和品牌组合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如何整合各家公司原有的后台应用系统、结合新技术实现供应链流程的无缝连接?为了迎接这三大挑战,德国邮政股份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克劳斯•祖文克尔(Klaus Zumwinkel)和他的管理团队启动了名叫“星”(STAR)的整合工程,该计划花费八亿欧元的管理整合成本。
LTC概述(基础介绍)_20120613
合同激活
ATB/ATC阶段
代表处/系统部SDT团队
投标经理/合同商务经理
代表处合同商务经理
合同商务经理
创建投标书/销售合同
代表处SDT团队
ATI决策
①
②
①代表处CC3创建/更新机会点②销售业务经理复核立项信息③相应SDT决策机会点等级(项目级别和资源)
③
代表处CC3
ATI阶段
④
SR
负责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
客户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负责解决方案策略、规划解决方案、保证解决方案质量、标书总体质量以及提升竞争力制定满足客户需求的恰当方案,引导客户接受我方方案确保解决方案与华为产品/服务组合和战略保持协同准备报价清单,识别解决方案风险以及风险规避措施负责与客户共同解决有关技术与服务方案的问题支持客户关系的维护
主要变化
AR, SR, FR的具体职责及关键变化点
AR
负责总体客户关系和盈利性销售
客户关系负责建立并维护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在各种机会点活动中的期望盈利性销售驱动盈利性销售,确保合同成功 负责财务概算和预测、定价策略、融资策略、条款及相关风险识别制定合同谈判策略,并主导合同谈判确保交易和PO签署、回款以及尾款回款
④
⑤
⑥
④完成四专业评审(可向上级评审人求助),必要时启动商务测算,进行盈利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⑤代表处决策组织人将评审结果及其他决策材料发送给代表处SDT⑥代表处SDT进行项目决策,发现/商务或条款等超代表处授权,请求升级到大T系统部SDT决策,升级前代表处SDT需要给出决策意见-。⑦大T系统部SDT团队参考代表处SDT意见,以及相关部门评审意见等支撑材料,给出最终决策意见
ATI
Authorize to Invest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发
2013.09学教育121教育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得到恰当和完整的诠释。
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该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到会文化的特殊性,在解决“上不了学”的问题以追求“上好学”为根本目的。
让传统文化内容与学校教学直接发生关系,使得孩子在享受中找到学习新课程的知识固定点,使学校成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乐园。
通过乡村教育协作委员会,多渠道的将民族文化纳入学校课堂。
3、增强教师配备,优化教师结构让每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自觉地投入到学校发展与教育变革的工作中去。
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民族地区教师应该参加培训掌握现代化教育技能,通过教师水平的提高来改善学校教育“孤岛”现状,力求使文化产生地的多有成员都能够理解自己的学校教育,让毕业后的儿童是拥有前人文明并懂得现代化的新型牧民或者农民,而不仅仅是培养干部,培养“城里人”。
教师还应该进行本地民族文化知识普及,融会贯通,掌握民族学生心理。
只有理解当地特色文化,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当地人,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
充分理解民族特性,给民族教育机构配备充足多元文化课堂教师。
例如在藏区可以配备专业的声乐、舞蹈、绘画等专业老师。
4、加强校内外教育力量互动,为民族教育争取更广泛的支持通过各方面努力,争取当地政府、国内外关心民族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和帮助,借助各种科研项目、学术交流、捐助捐款等争取各层面的支持。
同时从社区中聘请民间艺人传授民族手工艺,藏区还可以请寺院僧人传授藏语、藏文化历史知识。
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教师配备和教学条件改善不够及时的时候,将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行动常态化。
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和专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民族地区的学校作为地方实习教学实践基地或者青年志愿者支援地,专业院校定期选送优秀专业学生到地方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
根据实际情况,专本科院校实习生或者志愿者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普及,高水平实习生或者志愿者进行强化专业指导。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引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一直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过去几十年中,德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1.1 重工业时代德国的工业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以重工业为主导。
德国的钢铁、煤矿、化工和汽车等传统重工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产业位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如鲁尔区、巴登-符腾堡州等地,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
1.2 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20世纪后半叶以来,德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这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包括全球化、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等。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德国的传统重工业在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下逐渐衰落。
由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标准的限制,德国的传统产业难以与低成本国家竞争,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转移和裁员现象。
其次,科技进步对德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和研发的先驱者,尤其在汽车、机械工程和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德国的经济开始向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也对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德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医疗服务和老年护理等服务业的需求增加。
同时,面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德国政府加大了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1.3 地理分布差异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地理分布的差异。
传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而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地区。
在东部地区,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遗留问题和转型的需要,德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积极推动了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欧委会新纲领:“绿色”与“数字化”的双转型
欧委会新纲领:“绿色”与“数字化”的双转型作者:曹慧来源:《世界知识》 2020年第1期文/曹慧2019年12月1日,冯德莱恩领导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正式就任。
就在不久前的11月27日,她的施政纲领在欧洲议会获得通过。
未来五年,新一届欧委会的工作将聚焦绿色发展、经济增长、数字化、共同安全、全球伙伴关系与促进民主等六大优先领域。
冯德莱恩出任欧委会主席后,在欧洲议会发表的首次演讲中将其政治主张归纳为“绿色与数字化的欧洲经济双转型”。
“绿色”与“数字化”带来增长2019年1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政“欧洲绿色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在“协议”中,冯德莱恩确定的首个优先领域是“绿色”,其核心目标是欧洲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至零。
“协议”明确规划了未来五年欧盟的绿色增长路线图。
欧盟希望增强市场监管,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等产业投资,使欧洲企业更具国际竞争力。
“协议”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具体规划包括:制定能源密集型产业和这些产业所在地区发展转型的机制,包括设立专门的投资基金。
提议订立赋予2050年气候目标法律效力的“气候法”,使欧盟走上一条不可逆的“碳中立”之路。
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使之与新产业政策相辅相成。
将欧盟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上调至55%。
建议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框架内设置能源和工业部门排放配额。
尽可能将道路运输、海运、建筑业等部门也纳入EU-ETS。
制定包括清洁燃料、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税收和促进铁路货运等方面的清洁智能交通发展战略。
制定“从农场到餐桌”战略,提高粮食生产和分配系统的可持续性。
制定调动公共和私人就发展绿色经济进行可持续的投资的战略及相关措施。
EU-ETS机制是“协议”的关键环节。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在2019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贯彻EU-ETS应做到四点:一是应覆盖所有行业和部门,使市场“充满活力”;二是碳排放价格的设置应与可持续性投资战略挂钩;三是通过技术创新振兴欧洲产业;四是将气候政策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纳入欧盟层面考虑,以加强有针对性的补偿措施,帮助能源密集型行业及这些产业分布的地区和国家实现绿色转型。
英国德国reits的发展历史
英国德国reits的发展历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英国和德国是欧洲两个重要的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发展最为成熟的REITs市场。
REITs,即房地产投资信托,是一种以房地产为基础的证券投资工具,它允许投资者通过购买REITs股份来间接投资于房地产市场。
在英国和德国,REITs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试点阶段到今天的成熟市场,REITs在房地产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英国REITs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的英国政府引入了房地产投资信托法案,为推动住房市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英国的REITs市场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税收制度和监管规定的限制。
直到2007年,英国政府推出了新的REITs制度,对REITs股份的纳税进行了优惠政策,同时放宽了监管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如今,英国的REITs市场已经成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成为了英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的REITs市场相较于英国较晚起步,直到2007年德国政府才开始推出REITs制度。
由于过去德国对REITs的监管严格,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但随着政府的改革举措,德国的REITs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德国的REITs市场以其高度专业化和透明度而闻名,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德国的REITs市场发展迅速,迅速成为欧洲最具活力和潜力的REITs市场之一。
英国和德国的REITs市场在发展历程中都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监管要求的变化、市场波动等都对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市场主体的不懈努力,英国和德国的REITs市场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房地产行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英国和德国的REITs市场仍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REITs市场将更加开放和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市场主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风险管理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挑战。
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简述及启示
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简述及启示在电力产业链中,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是最主要的四个环节。
不同的国家在上述各个环节上的市场开放程度存在差异,也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电力市场结构和模式。
据此,Hunt归纳出了四种典型的电力市场结构模式,它们分别是: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模式、单一买方的发电竞争模式、批发竞争模式和零售竞争模式。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电力行业引入竞争所需要的条件。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电价形成机制问题因与电力成本和电力市场竞争密切相关,成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不尽相同,其推进速度和在不同阶段所选择的电力市场结构模式也存在差异。
德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德国最初采用的是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模式,为了推动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提升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德国政府随后将电力公司拆分为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和售电公司4个不同的市场运营主体,并制定和出台了如下的一系列措施:立法引导,在放开发电计划方面优先保障清洁能源地位;用高额补贴和全额上网的保障机制吸引资金,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将计划电量市场化;建立独立且匿名保密的交易平台(欧洲能源交易市场,EEX),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推动发电计划有序放开;完善交易机制,将电价结构细分为12项不同的税费;设立联邦网络管理局(FNA)来监督市场参与者和政府。
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德国的电力市场结构模式最终转变为零售竞争模式。
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相比于德国,日本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则相对稳健。
早在20世纪末,为了打破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模式,放开发电环节的竞争,日本政府于1999年开始先后三次对《电力事业法》进行修改。
进入新千年后,2011年日本国内的“3.11”地震事件证明了全面放开发电计划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在应对特大紧急意外时存在严重缺陷,这也从侧面验证了进行稳健型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通过多年的酝酿和稳中有序的推进,日本政府拟开始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这将是日本自1950年以来对电力行业最大范围的重组,改革的中期目标是实现发电和输电的分离,长期目标则是电力自由化和市场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社会保障措施,其发展状况和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挑战及发展策略,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背景,包括人口老龄化现状、老年护理需求的特点以及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在应对老年长期护理问题上的局限性。
接着,本文详细探讨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设计、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保障水平、资金来源、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制度设计、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促进服务体系建设等。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的理解,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老年人福祉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国际经验详细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探讨如何将这些经验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借鉴。
讨论国际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主要挑战,如资金压力、服务质量的保障等。
在撰写这一部分时,需要结合最新的数据和研究,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应着重分析国际经验对我国的适用性和可借鉴性。
3.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范围,为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德国金融监管一体化模式变革及其启示
兼 得多样化经济 与专业化经 济 ; 具有 内在稳 定性 , 使银 行和 整 个金 融制度更趋 于稳定 , 多样化 的经 营使银行 内部形成了
别 ,逐渐成 为了一些重要 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变革 的选 择, 如 英 国、 国、 韩 加拿大 、 日本等 , 中德 国实行一体化模 式犹为 其
引人注 目。 在改革前 , 国实行 的是全能银行模式 , 德 而监管上
代, 由于德 国近代 资本 主义发展滞 后 , 自有资本率较低 的工 商企业 在短期资金与 中长期资金上都高度依赖于银行 , 这种
特殊的市场需求与结构 客观上要求银 行必须提供多样化 的 金融服务 ; 同时德 国政府为振兴 德 国产业 , 允许银行 经营包 括证券 在内的各种金融业 务 , 以证券形式对企业进行长期 并 投、 融资 。 这种全能银行体 制 , 为德 国经济 的发展发挥了重要 作用。当大多数国家采用 了业务范 围受 限 的专业银行 制度 时, 德国以其独树一帜 的全能银行体制取得了一席之地。其 主要原 因在 于 。 能银 行体制具有独 特优势 : 全 能为客户提供 全面金融服务 ; 增强 了银行 对金融 市场变化 的适应性 ; 于 利
维普资讯
湖 北 社会 科 学 2 0 0 8年 第 4期
德国金融监管一体化模式变革及其启示
李长春
( 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 5 0 2 ) 15 0
摘要 : 近年 , 融监 管一体 化模 式 , 渐成 为 了一 些重要 国 家金 融监 管体制 变革 的选择 , 中包括 曾以全 金 逐 其 能银行模 式与分 业监 管并行 闻名 的德 国。 国一体化监 管模 式变革 , 与 英 国等 国模 式的 共性 , 德 既有 也在 组织架
闻名于世 , 国的金融体 系也成 为与美 国迥异而又运转 良好 德
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行政管理082班林洁 5302108072一、德国行政结构概况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除了柏林、汉堡和不来梅3个市州外,其余13个州的纵向行政层级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三级行政模式,分为州、行政专区和地方(县、乡镇)三个层级。
目前只有5个州采用三级行政模式,即只有5个州在州和地方之间设有行政专区这一中间层级。
二是二级行政模式,大部分州采取二级行政,州政府的各个部将行政职能直接委托给地方来履行。
第三种就是莱茵兰-法尔茨州的模式,它虽然保留了原有的3个行政专区,但赋予其新的职能,不再是行政区域的划分,而是各自分管不同的业务,有的管辖范围可以延伸到整个州,第三个区没有行政职能,只有监督和服务职能。
由此可见,德国地方行政层级的设置都是由各州自行决定的。
各州是具有国家权力的政体,有自己的州宪法。
各州宪法必须与基本法的共和制、民主制和福利制的法治国家的原则相符合,政府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行政管理体制。
二、德国行政体制改革背景所谓行政改革就是对公共行政的组织结构和内部体制进行重新布局。
它可以分为内部改革、职能改革、结构改革和管辖范围改革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国财政赤字和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东西德国的统一,为了支持德国东部的发展,联邦政府需要在财政上扩大支出。
为解决这一矛盾,德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增强德国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德国的行政也卷入了以“新公共管理”为理念的国际行政改革运动。
虽然现在已经鲜有人讨论“新公共管理”这个概念,但公共行政的透明度问题和行政质量与公众参与的关系问题显然是“新公共行政”国际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
因为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以公众参与和通过扩大公民的知情权来达到消除腐败的目标。
虽然我国与德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长期护理保险
残疾者在退休前购买的长期护理保险,在其退休后,保险公司提供给被保险人与失 能收入补偿等额的保险金。在投保时不需要核保,只是要比正常人多缴一些保费,实际 上是将失能收入保险自动转为长期护理保险。 4.医疗费用保险附约
四、发展状况
日本
2000 年4 月实施了强制性护理保险,年龄在40 岁 以上的人无论身体好坏均要参加。保险给付方式一般 采取实物护理给付为主,现金给付为辅的方式。护理 服务的提供分为两种: 一是居家护理,二是专门机构护 理。
四、发展状况
美国
20世纪末,美国开始实行商业性护理保险制度。 美国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承保范围很广,承保被保险人在任何
长期护理保险
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 简称LTCI) ,是一种能为被保险人因 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 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 要入住机构接受长期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 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健康保险。 这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 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
四、现有的养老模式、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提 供这种服务。
二、特点
产品特点 保费
理赔标准
• 从保障范围看,分为医护人员看护、中级看护、照顾式 看护和家中看护四个等级。
• 产品类型主要有日额津贴、费用补偿、服务提供等单一 或相互交叉的形式,给付期限有一年、数年、终身等几 种不同的选择,同时也规定有20天、30天、60天、90天、 100天或者说80天等多种免责期。
场所( 除医院急病治疗外) 因接受各种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护 理费用。 护理服务也很丰富,主要包括: 家庭健康护理、机构性专业护 理、非机构性专业护理,此外,还有一些机构提供老人的“日 托”服务,在被护理人的子女的上班时间代为照顾需要护理的 老人。
德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恢复最快的体制与政策原因
德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恢复最快旳体制与政策因素史世伟由美国旳次贷危机开始,一场始料未及旳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这场金融危机在9月15日美国4大投资银行之一雷曼兄弟公司(LehmanBrothers)旳破产达到高潮,到第4季度开始明显地影响到世界各国旳实体经济,由于金融部门遭受严重打击,银行流动性局限性,金融危机在世界重要工业国家引起严重旳经济衰退,德国固然不能幸免。
与其他世界重要经济体相比,德国经济更加依赖于出口, 德国经济旳对外依存度(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旳比例)为47.2%。
因此德国遭受旳打击特别惨重。
德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4.7%,这是自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德国经历到旳最严重旳经济衰退。
出口下降了14.3%,记录失业人数增长了164000人,失业率从7.8%上升至8.2%。
一般觉得,经济衰退对就业旳影响有时滞,因此,危机爆发时,德国6大经济研究所和德国联邦银行预测德国旳失业率将增至10%左右,失业人数比增长100万,达到440万。
目前金融危机最严重旳日子已通过去,可是连最乐观旳经济预测机构都未能料到德国经济不仅不久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并且各项重要经济指标都发明了历史最佳水平。
,德国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这是自1991年德国来旳最高增长率;出口(得益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旳持续增长和美国经济旳逐渐回暖)增长了14.2%;失业率不仅没有上升,并且还浮现了一种就业旳高潮,登记失业率由7.8%下降到7.2%。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和德国“经济五贤人”旳预测,这种经济增长旳势头今年还会继续。
他们预测,德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2.2%,出口将继续增长6.5%;而失业率将降至7%,登记失业人数为294万,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降到300万如下旳水平。
考虑到1991-1992年正逢德国统一导致旳所谓“统一高涨”,增长率与就业率都达到了德国在“经济奇迹”旳1950-1960年代后前所未有旳高水平,这次旳德国“危机后高涨”不亟于是一次小“经济奇迹”。
德国高技术战略为什么能够成功
德国高技术战略为什么能够成功作者:刘琳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3年第9期在德国这样以知识为基础、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研究与创新有着相当重要的核心意义,在文化上创新意味着新道路,在科学上创新意味着新知识,德国高技术战略成为成功模式德国高技术战略集中了德国最重要的创新活动,其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加强德国的创新力。
创新力是拥有新思想并在生产和服务中将其实现的能力。
无论是过去印刷、汽车和青霉素的发明,还是今天可持续汽车、数字出版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这些大大小小的创新都在为人类的幸福而改变世界。
科学技术激励人们解决能源气候、营养健康、交通、安全和通信技术领域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适应气候变化,在健康领域研发新的解决方案,规划合理的人口变迁模式,研发价格便宜且可持续的移动交通工具,保持德国未来稳定的制造业领先地位,以及自由安全地畅游数字世界,这些都是德国研究与创新系统继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德国这样以知识为基础、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研究与创新有着相当重要的核心意义,在文化上创新意味着新道路,在科学上创新意味着新知识,在经济上创新意味着新繁荣。
官方不能对新道路、新知识和新繁荣作出规定,但是政策可以创造出一个创新友好型的环境,使之为有创造性的研究人员、具有好奇心的研发人员、优秀的科学家和已做好投资准备的企业家服务。
因此,高技术战略的目标首先是,通过创新来增强德国的竞争力:为创造力和创新活动提供助力和方案,打破创新壁垒,创造自由环境,刺激研发活动的创新与投资。
高技术战略以其总体、综合的部署已经在科学界和企业界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高技术战略都是促进研究与创新的典范。
这一点在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2013年发布的《研究与创新》报告中得到证实:德国高技术战略在国际上是“优秀的研发系统治理模式”。
另外,研发政策以任务为导向的新部署以及在关键活动上加强协调的做法,都得到了专家委员会的赞许。
德国学前教育主要政策及发展趋势(最新)
一、问题提出2003年,欧盟(OECD)公布了《国际学生评估测验》(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评结果,德国学生在语言与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上的成绩表现相当不理想,由此掀起了德国社会对整体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强烈呼声。
许多德国教育家认为,导致德国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在于学前教育出了问题,应该在学前教育阶段加强儿童的阅读以及语言能力培养;同时德国政府也意识到必须要重视学前教育改革,以改善学前教育的品质。
本文分析了德国学前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试从德国中央政府和各州地方政府采取的改革策略出发,对德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二、德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中央与地方各州权责分配问题德国共有16个州,实行联邦政府制度。
中央政府有行政、立法及司法权,各州则拥有《德国基本法》所保障的地方自治权利。
在教育方面,各州有文化独立自主权。
德国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度有其优点,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各地需求对教育作出及时反应和改革,但是太过强调教育地方化,各州可能会脱离全国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改革势必会遇到步调不一的困难。
同时中央无法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作出监控,各州依据不同的教育方针及教育计划运作,教育质量、教育政策、班级大小、师生比、教保人员的继续教育等皆会产生差异。
各州的财政分配以及对家庭的支持和补助、学费高低也各不同,难以保障全国各地幼儿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尤其对来自社会低阶层家庭的幼儿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财政问题1.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2005年,德国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109亿欧元,其中91%来自政府公共投入,8.7%来自私人、父母或其他非公立机构的投入,6岁以下每名幼儿的教育经费投入为3793欧元。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在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相对较低。
2002年,德国学前教育总经费仅占其GDP的0.2%;2005年,占GDP的0.53%,低于1996年“欧盟幼儿照顾网络”(EuropeanCommission'sChildcareNetwork)的建议: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应占GDP的1%。
德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政策环境和主要成就
德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政策环境和主要成就摘要: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ECCP)、德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EEAP)、德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I ECP)三大成套政策框架,共同主导促进德国经济低碳转型。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生态税等能效措施表现出明显促进效果。
德经济低碳转型成就持久而显著,主要体现在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经济碳密度等持续下降。
德低碳转型经历对我国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三大政府中长期行动计划起主导作用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德国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德国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等三大成套政策框架,共同提供强力政策支持。
需注意,在这些计划实施前,有的节能减排措施已在推行,这些计划框架提出后,以前已开展举措被继续纳入到框架之中。
(一)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ECCP)。
欧盟委员会2000年开始实施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ECCP),其中2000~2004年为第一期。
该计划致力于形成系列政策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并保证欧盟按《京都议定书》要求实现减排目标:至2012年(原)欧盟15成员国相比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
ECCP 和欧盟第6期环境行动计划(2002~2012年),在目标和内容方面有重合之处。
第一期ECCP实施后,到2 003年,当时欧盟25国都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比基准年(大部分为1990)减少8%或更多。
2005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起第二期ECCP,目前第二期计划仍处实施阶段。
连同第一期在内,欧委会将ECCP已经和正在实施的措施分归到交叉减排、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运输、包括废弃物管理在内的工业、农业林业、研究和开发(R&D)、结构和团结基金等8个类别之中(各类别具体措施参看附录)。
(二)德国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EEAP)。
为贯彻欧盟“能源最终使用效率和能源服务”指令(2006/32/EC),2007年9月27日,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简称经济部)提出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EEAP)。
德国电信业监管与启示
德国电信业监管与启示林涛泰尔网2007-01-17 16:07:07 来源[当代通信]【关键词】电信监管德国电信业改革历程德国邮电系统在1989年7月以前一直由国家垄断经营,德国邮电系统一度拥有50余万行政人员,其中管理人员约有32.5万。
德国电信产业改革发展历程展示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其电信业由垄断走向竞争、由国有控股逐步走向民间投资、由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基本脉络。
从大的方面来说,德国电信产业的改革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邮电分设、政企分开(1989年~1995年)自1989年7月1日起,德国邮电部门开始实施改革,德国邮电系统一分为三,成立了德国联邦电信公司(Telekom),邮政服务公司(Mail Service)和邮政银行(Post Bank)。
接着德国联邦电信又以西德模式为基础对原东德国电信部门加以整合,联邦邮电部(BMPT)代表政府对邮电系统进行监督、协调和管制。
从此,德国电信从一个国家行政机构转变为政企分开的国有企业。
第二阶段:市场化与私有化阶段(1995年~1999年)德国作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迫于欧盟的压力以及受到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竞争的促进和影响,电信业的私营化以及打破垄断等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德国开始推行第二阶段改革,其核心内容是把上述三个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控股公司,即德国电信股份公司、德国邮政公司、德国邮政银行股份公司,同时决定逐步向国内外开放邮电市场。
1996年11月18日,德国电信公司在纽约、东京、法兰克福三地同时上市,出售26%的股份,集资额达207亿马克(约137亿美元),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IPO。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2004年)自1998年1月1日起德国电信市场全面推行自由化以来,电信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业务的市场占有率日益下降,但德国电信发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随着欧洲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特别是1999年1月1日推出欧元后,整个欧洲迅速向单一市场演变,为了在即将形成的统一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德国电信加紧了一系列收购兼并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疾病保 险法 、 外伤 害保 险法和伤残老年保险法 。9 7 这 种基本保障 的内容则应发挥个 人创造 性 ”原则【。 意 12
艾哈 年 ,魏玛共和 国期间又 设立 了失业保 险 。1 9 年颁布 而将 这一理想模式付诸实施 的则 当推路德维希 ・ 94
了护 理 保 险 法 。 护 理 保 险 制 度 ( o g T r a e 德,他认为德 国市场经济 的 目标是 “ 愈来愈多的德 Ln em Cr 使
Ab ta t sr c :Th r wi g fe i l mp o e sa ec n r n n t e is e fs ca e u t ,e p cal e g o n lx be e ly e r o fo t g wi t su so o ils c r y s e il i hh i y
戴卫 东
(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 院,安徽 芜湖 2 10 ;中国人 民大 学中国社会保 障研究 中心 ,北京 10 7 ) 400 0 82
摘
要:介绍了德国的护理保险制度,探讨 了该制度对我国面临人 口老龄化 医疗保险政策制定的启示。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 8 0 (0 7 1 0 2 — 3 0 3 2 0 20 )0 — 0 9 0
12 社会舆论的推动与老年群 体困难 的加重 . 17 年德 国老年 救助委 员会发出一份鉴定书 , 94 该
借鉴一个 国家 的社会 、经济制度 ,必须建 立在对 鉴定书从那些生活在养老院 中无生活 自理能力、沦 为
该制度产生充分 了解 的基础之上 ,否则 ,无异 于 “ 缘 社会救助对象 的老年人 的经济状况 出发 ,对 老年保 险
h su f h ah i s r n e mo e sg i a .S n e t c e fh ah i s r e tr ei xb e t e is e o e t n u a c r in fc t i c e s h m e o e t n u a c a g t g fe il l i n h l n n l e l y e a n h s t ea h e e n a e n o ti e , u Ⅳm o r be s I r e o e s r e mp o e slu c e , h c iv me th sb e ban d b t、i s me p o lm . n o d rt n u et h d e e eo m o e t n u a c y tm , em e s e n sa dr s l t n o l ee po e . e p rr f r f rh ah i s n es se t a u me t e ou o ss u db x l r d l r h r n i h K e r s fe i l mp o e s h at s a c ; e il mp o m e t y wo d : x bee ly e ; e h i u n e f x b ee l y n l l nr l
| 收稿 日期 :2 0- 10 : 06 1— 7
作者 简介 :戴卫 东 ( 98 ) 男,安 徽桐 城人 ,安徽 师范 大学 社会 学 院讲 师 , 中国人 民大 学 中 国社会 保障 研 究 中心博 士 生, 16 一 , 主 要从 事长 期护 理保 险 、农村 社会 保 障研 究 。
维普资讯
第2 1卷第 1 期
20 0 7年 2月
卫 生 软 科 学
S f e c f at o t c n e o He l Si h
Vb . 1 NO 1 1 . 2 F b. 0 7 e , 0 2
德 国 L C 及 其 改 革 T I
木求鱼 ” 。所 以,笔者认 为, 究德国护 理保 险制度 实 系统要确保老年人从业 时的经济地位 与社会地 位 的功 研 施的渊源与背景有特别重要 的价值 。
11 “ . 社会市场经济 ”理论 的提 出 能提 出了质疑 。这份鉴 定书在社会上引起 了很大 的反 响,成 了德 国政治生活 中的一个 重要话 题。18 9 0年成
Ch l n e f e t s r n ep l yf rfe i l m p o e s a l g so a h i u a c o i x b ee l y e e hl n c o l
J NG Li n i - e r
( h ie s yo i a c n c n mis Be g u2 3 3 , i a An n Un v ri f n n ea dE o o c , n b 3 0 0 Chn ) i t F
I s r n e 国际上简称 为 L C )成为继养老保险 、医 国人 民有走 向繁荣 的可能 ”【。这 一理念被广泛 接受 , nuac, TI 3 l
疗保险 、事故保险 、失业保 险四大险种之 后的 “ 第五 成为包括反对党社 民党在 内社会各 界的一致共识:德 大支柱 ”险种 。这 是德 国社会保 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 国宪法第 3 则将 帮助社 会弱者和保障人的尊严与维 款 的里程碑 ,也 已经 对世界许多国家并将 对 中国的社会 护社会公正 并列 为国家 的基本义 务。 保 障制度发展产 生重要 的影 响。 1 护理保 险制度 实施的渊源与背景
二战 以后,联邦德 国的社会保险制பைடு நூலகம்得到 了恢复 立 的专 门小组在采 纳 了大量的建议后产生 了一项 以社
和重建 。14 9 7年米勒 ・ 阿尔马克正式提 出了 “ 社会市 会保 险为基础的解 决方案 。在 1 8 年 1 96 O月 9日联邦
场经济 ”模式 ,其基本 内涵是要把市场经济 的 自由原 政府 就通 过了关于改善护 理服 务的议 案。而且随着护
关键 词:德 国;护理保险 ;老龄 人 口; 医疗保 险;改革
中图分类号 :R 9 1
德 国是世界上第一个 以社 会立法 形式实施社会保 则和社会 的平等原则 结合起 来【,并提 出 “ l J 为每一个 险的国家 ,先后于 1 8 年 、18 83 8 4年和 18 8 9年颁布 了 公 民提供 基本 的生活保 障是国家 的重要任务 ,而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