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吟诵哪一首?
《游子吟》
1 古诗三首
看到天上的月 亮就会不由想起哪 位大诗人写的哪首 古诗?
《静夜思》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 (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 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传 世。
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写了梅子黄透了的时候, 作者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 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 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 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1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三 梅子黄时 小溪泛尽 山行 黄梅天

舍舟登岸
道 中 绿荫 黄鹂四五声
绿树浓阴 黄鹂鸣啼
1 古诗三首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本课 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课后第二题)
《绝句》一诗写了沐浴着春光的江山,多么 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 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描绘出 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1 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写了在竹林外两三枝 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 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 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我们可以看到一 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老师范读,然后齐读。思考: 1.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 古诗三首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 古诗三首
一起解诗意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迟日江山丽,
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水,到处都
1 古诗三首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 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
绿色圃中 小学教 育网
绿色圃中 小学教 育网
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 坡乐府》等传世。
1 古诗三首
曾几(1085-1166),字 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 人。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 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 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 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 《茶山集》。
1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yuān yāng
鸳鸯
tún
海豚
huì
优惠
jiǎn
减少
chóng
崇明
1 古诗三首
我会写
融燕 鸳鸯惠崇
芦芽

绿色圃中 小学教 育网 绿色圃中 小学教 育网




1 古诗三首
加一加:木+每=梅
识字方法
央+鸟=鸯
字理识字:鸳 水鸟
崇 本义:山大而高
1 古诗三首
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
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朗读这首古诗时,要定准欢快的语调, 读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一边读一边想象春 天里百花竞放,燕子在空中飞,鸳鸯在沙滩 上并卧,鸭子在水中游泳的美好景象。
1 古诗三首
春风花草香。
触觉
春风
温暖柔和
香:花草飘香。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 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根据划分的节奏,有感情地读出 古诗的韵味,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
1 古诗三首
指两三枝
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 诗意: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生字归类
左右 结构
融 短梅 溪泛减
上下 结构
燕 鸳鸯 惠 崇芦芽
1 古诗三首
chóng

易读错
不要读成“cóng”。
崇山峻岭
1 古诗三首
róng

易写错
不要多写一横。
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 本义: 炊气上升。
1 古诗三首
yàn

不要少写点。
字源演变:
1 古诗三首
绝句
1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1 古诗三首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融”体现了泥土
潮湿松软的状态。“暖”
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睡鸳鸯”展现了鸳鸯 的慵懒之态。
诗意:燕子街着湿泥忙 着筑巢,暖和的沙洲上睡 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1 古诗三首
写燕子和鸳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 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 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 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 一静,相映成趣。
1 古诗三首
一起解诗意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 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 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小练习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 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 面两句诗。齐读后两句。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 不但 )绿阴不减来时路, ( 而且 )添得黄鹂四五声。
1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 三衢山道中的_见__闻__感__受__。表现了诗人__愉__悦____的 心情。
1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描写其他季节的诗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1 古诗三首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竹子桃花水暖河豚生机勃勃的春景结构梳理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之情
1 古诗三首
古诗是我们文学艺
术瑰宝,流传千古、家
喻户晓的古诗很多。比
如,当我们看到这幅图,
绿色圃中 小学教 育网
绿色圃中 小学教 育网
想起自己的妈妈时就会
拓展延伸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古诗三首
通过《绝句》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 大好春光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接下来我 们继续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1 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
1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lóu hāo tún
1 古诗三首
•1、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3:52:46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1月 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7、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11/42021/11/4November 4, 2021 •8、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2021/11/42021/11/42021/11/42021/11/4
1 古诗三首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绝句》的作者是__唐___朝的诗人 __杜__甫___,被称为___诗__圣___。《惠崇春江晚 景》的作者是__宋___朝的诗人__苏__轼__。《三 衢道中》的作者是_宋___朝的诗人__曾__几____。
1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描写春天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刘方平《春怨》
1 古诗三首
早春的鸭子感受到了春水的温暖, 那山间的初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 习古诗——
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1 古诗三首
如果说《绝句》是一幅画的话,这 幅画中主要有哪些景物呢?
春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燕子
鸳鸯
1 古诗三首
小拓展 “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
到春天来了,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 筑巢
你知道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
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1 古诗三首
小拓展
鸳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 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 鸭子戏水
蒌蒿长势很旺 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1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惠 崇 竹子 桃花 水暖 鸭 春 江 晚 蒌蒿 芦芽 河豚 景
生机勃勃 的春景
1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 时节的_春__江__景__色__,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 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 _喜__悦__和__礼__赞__之情。
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 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 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 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草名。
蒌蒿满地芦芽短, 诗意:
那满地蒌蒿、短短的 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 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 欣欣向荣的景象。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 笋也开始抽芽。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二、把《三衢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1)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 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__小__溪__泛__尽__却__山__行____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__绿__阴__不__减__来__时__路_____
1 古诗三首
(3)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_梅__子__黄__时__日__日__晴__ (4)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 添了些幽趣。 _添__得__黄__鹂__四__五__声__
不会。它们睡在被太阳晒 得暖暖的沙滩上,很舒服呀!
1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燕子——飞 沙暖、鸳鸯——睡
喜爱春天 赞美春天
1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_美__好__动__人__的__景__色__,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__热__爱__之__情__。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一起解诗意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 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 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树荫。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游山归来的路, 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 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
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 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 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 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1 古诗三首
题解:
曾几在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诗。
《三衢道中》是诗人什么时间游于 三衢山中?你从哪里知道的?
诗人是初夏时在三衢山游玩的。从 “梅子黄时”得知的。
1 古诗三首
写出行时 间:五月
写天晴,也是 写诗人的愉快心情。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到了小溪的尽 头,又换走山路。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 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读完前三句,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桃花刚开,鸭子戏 水,蒌蒿长势很旺,鲜 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1 古诗三首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1 古诗三首
“正是河豚欲上时”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 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 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 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