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系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台PID三作用式控制器,如果将比例度调到100%,积分时间调到最大(∞),微分时间调到零,则此时调节器的作用为:( C )
A PI
B PD
C P
D PID
2雷达跟踪系统属于(B)
A 定值控制系统
B 随动控制系统
C 程序控制系统
D 前馈控制系统
3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 B )变量一般是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变量。

A 操纵变量
B 被控变量
C 干扰变量
D 中间变量
4 如果被控过程的变化小,仪表指针移动量很大,则该仪表的( C )
A 精确度高
B 精确度低
C 灵敏度高
D 灵敏度低
5 某二阶系统采用了PID控制方法,若比例度低于了临界比例度,系统将出现( C )
A 衰减振荡
B 等幅振荡
C 发散振荡
D 不振荡
6 微分作用具有“超前调节”的特点,所以它可以用来克服( B )
A 纯滞后
B 调节通道的时间常数过大
C 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过大
D 调节通道的放大倍数过小
7 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对象特性改变了,并由此导致过渡过程曲线变差了,为了获得较好的过渡曲线,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 A )A 重新整定调节器的参数 B 更换调节器 C 重新设计控制系统 D 要求工艺做调整
8 检测仪表的品质指标为(A )
A 变差
B 余差
C 最大偏差
D 过渡过程时间
9 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情况中( B )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 C )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A 等幅振荡
B 衰减振荡
C 发散振荡
D 不振荡的非周期性过程
10 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的方法是基于( B )原理
A 浮力压力
B 静压
C 电容原理
D 动压原理
11 聚合釜的温度控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为了保证控制效果良好和较高控制精度,一般选用( C )控制规律。

A 比例
B 比例+积分
C 比例+积分+微分
D 比例+微分
12当阀前后的压差较大,并允许有较大泄漏量时,选择下面哪种阀较为合适。

(B )
A 直通单座调节阀B直通双座调节阀C隔膜调节阀 D 三通调节阀
13 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的确定是依据:(B )
A 实现闭环回路的正反馈
B 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
C 系统的放大倍数恰到好处
D 生产的安全性
14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 B )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系统误差
D 最大偏差
15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为(B )
A 单闭环控制系统
B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C 开环比值系统
D 均匀控制系统
16下列控制系统中,( C)是开环控制。

A 定值控制系统
B 随动控制系统
C 前馈控制系统
D 程序控制系统
17 对于成品油储罐的压力控制系统,只需维持罐内压力为微负压,可初步判定采用( A )控制规律。

A 纯比例控制
B 比例积分控制
C 比例微分控制
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18串级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二次干扰来源于它的(B)
A 主回路
B 副回路
C 主副回路都有
D 不能确定
19 一个DDZ-II型的温度控制器,其测量范围为0~1000℃,控制器的比例度δ为50%,当指示值变化100℃时,控制器的输出相应变化值为( B )
A 1mA
B 2mA
C 4mA
D 8mA
20如图所示的储油罐氮封压力控制系统,其采用了(C )的控制方案。

A 串级控制
B 选择性控制
C 分程控制
D 均匀控制
(a)
储罐氮封控制系统
21如果被控过程的变化小,仪表指针移动量很大,则该仪表的(C )
A 精确度高
B 精确度低
C 灵敏度高
D 灵敏度低
22 具有(D )调节规律的控制器能消除控制系统中的余差。

A 微分
B 比例
C 双位
D 积分
23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D )
A 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
B 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
C 扰动通道时间常数
D 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
24 调节阀气开气关方式的选择是从( A )角度出发考虑的。

A 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B 工艺的合理性
C 构成负反馈的控制系统
D 操作人员的习惯
25调节对象在动态特性测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典型输入信号是( A )
A 阶跃函数
B 加速度函数
C 正弦函数;
D 指数函数
26以下不属于过程控制的是(B )
A温度控制系统B加速度控制系统C压力控制系统D成分控制系统
27 系统过渡过程中的最大偏差是指调节过程中出现的( C )最大差值。

A 被控变量指示值和给定值的B被控变量指示值和测量值的
C 新的稳态值和给定值的
D 操纵变量指示值和测量值的
28 当控制器送入调节阀的信号最大时,阀全开,则该阀为(A )
A 气开阀
B 气关阀
C 直线阀
D 快开阀
29控制流程图中圆圈符号中含有TC表示其为( C )。

A 温度传感器
B 温度变送器
C 温度控制器
D 温度显示
30 给定值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是一个(B )系统。

A 定值控制
B 随动控制
C 程序控制
D 前馈控制
31在纯比作用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已整定好,加入积分作用后,为保证系统原有的稳定度,此时应将比例度(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32图示温度控制系统,当物料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操纵变量为过热蒸汽,系统设计时调节阀的类型和调节器的作用形式应选为( A )。

A 气开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
B 气关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
C 气开调节阀,正作用调节器
D 气关调节阀,反作用调节器
33如图所示为丙烯冷却器的控制方案示意图,图中采用了(B)的控制方案。

A 串级控制
B 选择性控制
C 分程控制
D 均匀控制
34一个间歇式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制方案如图所示,图中采用了(C)的控制方案。

A 串级控制
B 选择性控制
C 分程控制
D 均匀控制
35如图所示的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被控对象为(A )
A 流体出口温度
B 蒸汽加热器
C 冷凝水出口温度
D 流体
36流量、压力控制系统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一般选为()
A PI
B PD
C PI
D D P
37具有(D)调节规律的控制器能消除控制系统中的余差
A 微分
B 比例
C 双位
D 积分
38对于干扰频繁且滞后比较大的对象采用串级控制方案与采用简单控制方案,其中(A )控制效果会更好
A 串级控制方案
B 简单控制方案
C 两种方案
D 无法进行比较
39在均匀控制系统中不应该有的控制规律是()。

A 微分
B 比例
C 双位
D 积分
1、什么是对象特性?为什么要研究对象特性?
对象特性指对象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控制系统时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对象的特性,了解它的内在规律,才能根据工艺对控制质量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变量,选用合适的元件。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控制作用发生时间方面:反馈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作用的发生,是一种“不及时”的控制;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

(3)控制结构方面:反馈为闭环控制,存在稳定性问题,即使闭环环节中每个系统都是稳定的,但闭环后稳定与否,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前馈属于开环控制,各环节稳定,系统必然稳定。

(4)校正范围方面:反馈对各种扰动都有校核作用;前馈,只对被校核的前馈扰动有校正作用,其他则没有。

(5)控制规律方面:反馈通常是P PI PD PID等典型规律;前馈控制规律较为复杂,不好掌握。

3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1)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
(2)操纵变量应是对被控变量影响诸因素中比较灵敏的变量,即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要大一些,时间常数要小一些,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
(3)操纵变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4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答:(1)用于具有较大纯滞后的过程;(2)用于具有较大容量滞后的过程(3)用于存在变化剧烈和较大幅值扰动的过程;(4)用于具有非线性特性的过程
5 通常在什么场合下选用比例(P),比例积(PI),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
规律?
答:(1)比例调节规律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纯滞后不太大而工艺要求不高又允
许有余差的调节系统。

(2)比例积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对象调节通道时间常数较小,
系统负载变化不大(需要消除干扰引起的余差),纯滞后不大(时间常数不是太
大)而被调参数不允许与给定值有偏差的调节系统。

(3)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
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纯滞后不太大,不允许有余差的对象。

6什么是控制器的基本规律?常规控制器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

常规基本控制规律有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

比例控制:反映速度快,控制作用及时,但控制的结果存在余差
积分控制:能够消除余差,控制作用缓慢;(
微分作用:具有“超前控制”作用,不能消除余差。

7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那些环节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起控制作用的全套自动化装置,对于常规仪表来说,它包含检测元件及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另一部分是受自动化装置控制的被控对象。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检测元件及变送器用来感受被控变量的变化并将它转化成一种特定的信号(如气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

控制器将检测元件及变送器送来的测量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设定值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偏差,根据偏差的大小及变化趋势,按预先设计好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后,将运算结果用特定的信号(如气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发送给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相应地改变流入(或流出)被控变量的物料量或能量,克服扰动的影响,最终实现控制要求。

8有一流量调节系统,信号传输管线很长,因此,系统产生较大的传送滞后。

有人设想给调节器后加微分器来改善系统特性,试问这种设想合理否?为什么?若不合理,应采取什么措施合理?
答:这种设想不合理,因为信号传送滞后是纯滞后,而微分作用不能克服纯滞后。

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的措施是采用1:1继动器加在信号传输线之间,以增大信号流速,从而减小传输滞后,改善系统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