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译文
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高一语文的一个学习重点,学生必须在此阶段打好文言文的基础,下面必胜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译文,供同学们阅读练习。

高一文言文阅读原文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

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欲富。

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扁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暑篆,曰“琅嬛福地”。

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

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

”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

甫出,门石忽然自闭。

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

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

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李。

海外多名郭,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

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

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市。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

西晋文学家。

高一文言文阅读题目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肃茂先人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乘:车。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学.科.网的一组是
A. 茂先坐与论说
B. 若二十年外书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D.望石再拜而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毕礼而归之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

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

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高一文言文阅读答案
16.A
17.B
18.C
19.(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

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20.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解析】
16.试题分析:A项的错误在于,这里的“肃”虽然的确有“恭敬”的意思,但不能译为“的样子”,而只能是表示一种态度,应译为“恭敬地(请别人)”。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答题时应根据语境,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具体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文本语境,考察期同上下文语境是否吻合。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题中,B项的“若”,第一句作连词,相当于“至于、如果是”;第二句作动词,“好像”之意。

A项的“与”都作介词,相当于“同”。

C项的“所”都作助词,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短语。

D项的“而”都作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辨析文言虚词的题目,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对各选项中两个句子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认真加以比
较。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试题分析:题中,C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全文,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造漏,并没有批评秦王的意思。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

答题时应在读懂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各选项在文本中的区间,然后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认真仔细的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试题分析:题中,第(1)句中的“爽然”有“茫然、怅惘”之意;“自失”即自己感到失落;“饷之”即“给他吃”的意思;“鲜洁”即鲜美洁净。

第(2)句中的“方”即“才”;“见小”即见识浅陋;“春秋问蛄蟪”的典故出自《庄子逍遥篇》,蛄蟪就是蝉,蝉的寿命很短,不知道春秋季节的轮换。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试题分析:题中文段,“曰”“矣”“也”“者”都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动词“寝”的处所是“其上”,其后应断句;动词“燃”和“安”之后都既无宾语也无补语,后面应断句;“方今之势”是“何以异此”的主语,主谓之间应断句。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可以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
词,注意句子词语结构的对称,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高一文言文阅读译文
晋朝太康中年,张华担任建安从事,在洞山游览。

顺着小溪进入深山,有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板上,张华同他谈论。

张华看他头枕着的书,上面写的都是蝌蚪文,不能辨识,张华感到很诧异。

老人问张华说:“您读了多少书?”张华说:“我没有读过的书都是近二十年内的新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我早就全部读完了。

”老人微笑着,拉着张华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现一道门可以走进石壁,路径比较宽,到了一个精雅的屋舍,里边装了一万卷书。

张华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说:“这是世上的历史书。

”又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收藏的书籍更加丰富。

张华又问:“这里藏的什么书?”老人回答:“这是万国的历史书。

”后又到了一个密封的房间,用坚固的锁锁着,有两只狗守在门前,门上印有大印,写着“琅嬛福地”四个字。

张华问老人道:“这是什么地方?”老人说:“这里藏有玉京、全真、七瑛、丹书、秘籍。

”老人指着两只狗说:“这就是痴龙,在这里守了两千年了。

”老人开门躬身揖请张华进屋,张华看见这里收藏的书,全都是秦汉以前以及海外诸国的事,很多都闻所未闻。

比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桍杌》《春秋》等书籍,也全都在这里。

张华感到茫然失落。

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张华因此在这里停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以后我带着粮食再来拜访,观看全部书籍。

”老人笑而不答,送张华出来。

刚走出来,石门忽然自己关闭了。

张华回头一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生长在石头上,石板上苔藓也是一整块,一点缝隙都没有。

张华呆呆地注视着,朝着石板拜了两拜才离开。

秦始皇烧掉了诸子百家的书籍,咸阳城中烈火正熊熊燃烧。

这里却有保持完整的书籍,连一个字都没遗漏。

上溯到书契之前,连结绳
记事之时也有记载。

(唐太宗)怀揣一只鹞子,连看伏羲都变成了叔李。

海外有很多有名的城郭,它们多如牛毛就像九州里的一颗黑痣。

读书即使读了三十车,也只能是千万分之一二。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石彭和凫毛,它们所见的就如同小孩一样。

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却迷了路不能到达。

回头看悬崖绝壁之间,只有疯长的滕蔓和薜荔。

我懊悔遗憾,刚一出门就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我坐着躺在这里十多年,也许这中间会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