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图片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课件
✉ 信息摘取
中国航天成就汇总
万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 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 造卫星成功发射,世界第五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我国载人飞 船发射升空并于次日6时23分成功返回着陆场,世界第 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课外练习
1.想象杨利伟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在太空中 的情形,写一个片段。
2.搜集中国航天事业相关资料,制作知识 卡,办一期“中国航天事业”黑板报。
谢谢观看!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同学们有没有为视频中 我国的航天成就感到骄傲和 自豪?如今的航天成就离不 开一代代人的努力,今天, 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华民族飞 天梦的发展历程。
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实施——又一座里程碑
课文主题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 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 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 勃发展。
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是神舟号系 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 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 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 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
拓展发散
拓展一
拓展二
课堂练习
一、划去括号中加色字错误的读音。
九天揽月(lǎn là\nɡ) 实践(jiàn j\ìn) 实施(s\ī shī)
1.2太空探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2024)
类竞争利用太空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②促进科技进步③
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④为争夺资源A.①②
D.②③
D
B.①④
C.③④
随堂检测
中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嫦娥”逐月、“天问”探火等深空探测技术不断创造新高度。图为地球卫星照片。完 成下面小题。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停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的重要平台。
空间站建设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过程
1971年 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1973年 美国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1986年 苏联开始建设和平号空间站,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供人类长期停留的空间站。
空间站建设 国际空间站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空探索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
新课标·新教材
目录
CONTENTS
01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02 探月工程 03 火星探测 04 空间站建设 05 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06 随堂检测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①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
及
等
、
以
。
②收集 。
。
探月工程 思考
人类为什么热衷于月球探测?
①
科学研究:月球是地球最接近的天体,研究月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②
探索与发现:人类天生对未知充满好奇,探索月球可以带来新的发现和认识,拓 展人类的知识边界。
③
资源开发:月球可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水、氦-3等,这些资源可以支持未来 的人类发展及太空探索。
新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7课探索宇宙
随堂练习
三、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为此建立
的研究天象的场所是( A )。
A.天文台
B.天星监
C.观天台
3.下列与我国主要的探月工程无关的是( C )。
A.“嫦娥”系列工程
B.“玉兔”号月球车
C.“天宫”空间站
拓展
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 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理解程度。
第三阶段:航天时代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火箭将望远镜、人造卫星、空间 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等送到太空。
人类还在太空建设空间站,航天员可以在空间站进行长时间的太 空实验和科学观测。
迄今为止,有 500 多 名 航 天 员 遨 游过太空,在太空 中进行科学研究。 但同时,也有十多 位航天员在发射时 以身殉职,为人类 的航天事业献出了 生命。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 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 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
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人类借助望远 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所观测的宇宙空间不 断扩大。现在,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更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 而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7课 探索宇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
聚焦
你知道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吗?科技的进步是如何帮助 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探索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世界航天史
America
从1961年开始实施“阿波罗”登月 计划,1969年7
月首次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 从1972年起,美国航天活动的重点转向开发和利用 近地空间,并 开始研制航天飞机。1982年11月航 天飞机进行首次商业飞行。 1968年间先后用“先驱 者”号探测器、徘徊者”号探测 器、“勘测者”号 探测器和“月球轨道环行器”等考察了月球,包括 拍 摄月面照片和分析月球土壤,为实现载人登月提 供了科学资料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 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 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 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美国紧随苏联,
America
1969年 7月20日由航天员N.A.阿姆斯特朗和
E.E.奥尔德林驾驶的“阿波罗”11号飞船的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静海区。
China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 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 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 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 行14圈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 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载着 两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发射升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秒,神舟七号载着翟志刚, 刘伯明,和景海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America
。 火星探测器主要有“水手”4号、“水手”6号、‘‘水
手”7号和“水手’,9 号以及“海盗”1号和“海盗”2号。 1962年发射的“水手”2号和 1967年发射的“水手”5号先 后在离金星35000公里和7600公里 处掠过,测量了金星的大 气密度和表面温度。 1972年3月2日和 1973年4月5日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 “先驱者”11号分别于 1973年12月和1974年12月掠过木星, 探测了木星的辐射带和大 气层,拍摄了木星极区的照片。 “先驱者”10号于1986年穿过冥王 星的平均轨道,成为飞 离太阳系的第一个航天器。1977年发射的 “旅行者”l号和 “旅行者”2号于1979年飞临木星,首次临近观80年和1981 年先 后飞近土星,拍摄了土星的照片,提供了关于土星环结 构的新资料 并发现了土星的新卫星。
航天英雄照片Microsoft Word 文档 (4)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经典图片神舟五号发射_图片_互动百科5神舟五号"神舟"五号飞进辽博新馆(组图) 神舟五号飞船整装待发. 神舟五号飞船模型-3杨利伟:神舟五号归来神舟五号_图片_互动百科4_"神舟五号"飞船图片_图片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注释:图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灯塔效应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3神舟五号转往 神舟五号飞天图片神舟五号 神州圆梦 发射时410x383 | 24KB 神舟五号的图片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50x205 | 10KB圆满完成"神舟"五号,六号载人神舟五号初定15日载人升空(组250x349 | 12KB神舟五号 飞天梦圆——中国成神舟五号图片及资料200x299 | 22KB 图文:神舟五号屹立在发射塔架550x376 | 42KB 10月16日凌晨6时许,神舟五号将450x302 |20KB "神舟五号"返回舱主伞等航天实450x446 |34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神舟五号500x367 | 22KB 神舟五号_图片_互动百科300x194 | 10KB中国神舟五号(杨利伟)首次航天599x433 |64KB 5_图片_互动百科250x175 | 8KB 神舟五号的在轨状态440x253 | 18KB图为中国首位乘"神舟五号"遨300x196 |10KB 图3,"神州五号"发射图片.150x109 | 2KB国外媒体关注"神舟五号"发射299x500 |18KB "神舟五号"整装待发600x407 | 56KB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540x594 |84K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人400x522 | 258KB 第3页神州五号(载人)190x106 | 4KB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即400x279 |24KB xn--54q391clos.xn--fiqs8s这也是我国首次对"神舟五号"和350x352 |12KB 神舟五号已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500x319 |622KB "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560x417 |46KB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400x300 | 16KB与"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不同200x126 |4KB "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559x500 | 74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精604x307 |34KB "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凌空雄583x668 |56KB "神舟五号"两年前的发射成功320x258 |26KB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450x310 |232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350x349 |34KB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600x410 |60KB 神舟五号安全着陆300x233 | 42KB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不同450x300 | 34KB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神舟五号载600x337 |42KB 神州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情景337x450 | 40K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500x566 | 52KB图5,"神州五号"发射图片.150x165 | 4KB 第4页"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3352x177 |16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经典图片-工342x212 |40KB 神舟五号400x297 | 16KB 神舟五号的图片100x140 | 2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400x308 |18KB 我们也坐神舟五号450x335 | 20KB神舟五号航天飞船绕地球14圈450x430 |20KB 神舟五号成功上天(组图)150x202 | 28KB中国将逐步建立 "神舟"五号在400x251 |8KB 神舟五号飞船正在进行第三圈飞200x200 |18KB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300x260 |6KB 有趣的动植物476x500 | 42KB执行神舟五号中国首次载人飞行600x396 |84KB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比较350x290 | 30KB 16日凌晨,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大450x310 |98KB 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500x333 |26KB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600x453 |38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144x200 |16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200x277 | 92KB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413x450 | 44KB 第5页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神五返回舱350x237 |16KB 图片标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98x168 |2KB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430x308 | 80KB神舟五号飞行中,杨利伟吃的是450x338 |66KB 组图:神舟五号飞船准备就绪 垂258x400 | 20KB [转帖]神舟五号全球布点测控示458x492 |28KB [组图]电脑演示神舟五号升天400x330 |34KB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450x358 | 18K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狗400x300 |14KB 如同在"神舟五号"上执行任务一300x200 |28KB 解密神舟五号一室一厅(图)400x266 | 48KB 现场特写:"神舟"五号飞船著陆400x297 |28KB 神舟五号_图片_互动百科500x202 | 20KB10月15日是"神舟"五号载人飞360x268 |14KB 快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477x350 |184KB 电脑演示神舟五号飞船飞天400x329 | 16KB神州五号火箭 第5张图片 - pq500x375 |46KB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首300x230 | 6KB 我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400x280 | 18KB 第6页神舟五号飞行程序图1097x763 | 144KB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神舟六500x309 |26KB 神舟六号飞船比神舟五号在重量296x222 |10KB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1024x768 |230KB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312x353 |28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诞生内幕450x366 | 22KB为即将升空的"神舟"五号载人飞300x234 | 26KB 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500x321 |26KB "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按预定626x518 |88KB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5年3次340x210 |26KB 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模型600x450 | 68KB神舟五号_图片_互动百科500x250 | 26KB太空中的神州五号210x160 | 28KB快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506x358 | 96KB 快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497x376 |206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0x186 | 86KB" 神舟五号实际上是在内蒙发射588x453 |40KB 神舟五号的图片342x167 | 8KB 第7页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神舟五号_图579x235 |26KB "神舟"五号在四子王旗杜尔伯特450x284 |26KB "神舟五号"福州开展450x298 | 28KB 图为神舟五号的在250x143 | 8KB发射任务,协助完成"神舟五号""306x400 |58KB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400x585 | 18KB搭载"神舟五号"飞天的个性化邮300x177 |62KB 神舟五号_唐山昊翔鸽业-中信网2400x1799| 186KB 神舟五号_图片_互动百科300x199 | 8KB神秘之旅——"神舟五号"上天后246x280 |28KB 神舟五号"返回舱模型被一辆运450x338 | 32KB 神舟五号手抄报480x639 | 102KB "神舟"五号发射背后的一些趣事350x233 |14KB 神舟五号168x209 | 12KB 5时35分,当"神舟"五号260x360 | 30K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00x278 |24KB 神舟五号安然着陆650x905 | 120KB神舟五号_互动百科300x194 | 10KB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276x181 | 2KB 第8页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上海押运武450x292 |116KB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400x282 |24KB 在"神舟五号"安全返回地球之后400x258 |56KB 神舟五号400x219 | 40KB 神舟五号-历史版本-互动百科300x150 |10KB 由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拍摄的550x366 |38KB 中国航天航天神州五号模型768x1024 |268KB 相比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400x265 |70KB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神州"五号飞200x150 |10KB 神舟五号图片-橡树林343x400 | 22KB中国神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可398x265 |28KB 组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258x400 |16KB 查看源网页300x254 | 16KB 中国航天事业神舟五号宇航员93x140 | 2KB图为中国首位乘"神舟五号"遨400x320 |40KB 杨利伟展示国旗神舟五号载人176x232 | 40KB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中国法院400x282 |16KB 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神舟五号300x399 |92KB 神舟五号纪念画册1227x1701 | 322KB上校军衔,曾进入神舟五号,神舟667x950 | 148KB 第9页"神舟"五号发射背后的一些趣事300x300 |34K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人400x324 |24KB 神舟五号返回舱揭开面纱(图)450x228 |12KB 神舟六号飞船比神舟五号在重量296x222 | 12KB 神舟五号胜利返回_神舟_科技316x233 |14KB 神舟五号2006-08-1127061500x1166 |186KB 杨利伟神舟五号图片300x402 | 98KB神舟五号--钱晨957x609 | 168KB神州五号运载火箭 神州五号运150x221 |6KB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中国法院400x282 |16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295x409 | 42KB 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看地400x300 |18K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视频报250x180 |12KB "神舟"五号飞船安然回到祖国400x553 |106KB "神舟五号"今天9时整发射升空400x251 |80KB 神州五号火箭模型418x477 | 28KB科学人杂志- 神舟五号升空!407x283 |46K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650x939 | 86KB 神州五号发射发功335x450 | 22KB神舟五号升空360x480 | 18KB神舟五号的资料300x206 | 106KB 为给您提供最相关的图片结果,百度已省略与以上结果相类似的图片,您可点此查看更多搜索结果。
211161100_图片报道
2023年4月24日,南京,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学生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天象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9
2 0 2 3 年 4月2 4日,以“ 格 物 致 知叩问 苍穹”为主 题 的 2 0 2 3 年“中国航 天日”主 场 活 动 在安 徽 省合肥市举 办。活 动 期间, 30多场系列活动陆续进行。同时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航天开放日、科普讲堂、知识 竞赛、有关交流与研讨 等 4 0 0 余项活 动。在第八个“中国航 天日”到来 之际,中国航 天 以勃发 之气,巡天 探宇叩问苍穹,向着 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勇毅前行。
8SCENE“中国源自天日”:一起追“星”!2 02 3 年 4月2 3日,中国国 家 博 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 中 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 迎来参观热潮
2023年4月24日,西安,亚洲最大推力液体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的试验台完成,首次大推力试车台考台 试车成功(视频截图)
2023年4月16日9时36分,中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 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 发 射升 空,卫 星 顺 利进 入 预 定轨 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航天科普知识
人造地球卫星名目繁多,按运行轨道不同可分为低轨道卫 星、中高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 星、大椭圆轨道卫星和极轨卫星。
人们更多地是按用途把人造卫星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 和技术试验卫星。
卫星通信是航天技术与电子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通 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 球上各点之间的通信。实质 上是把地面微波中继站,搬 到了赤道上空的地球静止卫 星轨道上。
运载火箭是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在 导弹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通常把发射人造卫 星的火箭称做运载 火箭,把带有弹头 的火箭称做导弹。 因此,导弹与运载 火箭主要是运载对 象不一样。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利用洲际导弹,或者是 在中程导弹的基础上增加末级火箭。
原苏联就是利用这种办法,从1957 年开始接二连三地发 射各种卫星、飞船,当时实在令人感到深奥莫测。
联盟号飞船,是原苏联最初为登月飞行设计的,由于美国 抢先登月,原苏联便转而改设计为地球轨道飞船
④有害辐射关。
如果没有大气中的臭氧层对 紫外线的强烈吸收,地球上 的生物将无法生存。此外, 地球磁场对射向地球的粒子 辐射也起到屏蔽作用,如太 阳射出的称为“太阳风”的 带电粒子流,由于地球磁场 的屏蔽而不能直入地面。但 是,人类一旦进入大气层外 的空间,就将暴露于这些有 害辐射之下。
一、运载火箭架起通天桥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利用已有的中程或远程导弹,改装 成组合型多级运载火箭,几乎任何 一种火箭或导弹,都可以作为多级 运载火箭组合体的组成部分。
美国就是以“雷神”中程导弹, “大力神”、“宇宙神”洲际导弹 为基础,配置新研制的“德尔它” 型固体推进剂、“阿金纳”型液体 推进剂、“半人马座”型液氢液氧 推进剂的三种通用性末级火箭,进 行积木式组合,派生出许多种性能 不同的运载火箭。用这些火发射 了各种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金星、水 星、火星、月球等的探测器和载人 飞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由全球位网民共同编写而成。
共计 词条, 文字。
∙ 首页∙ 百科 ∙ 图片∙ 任务 ∙ 小组∙ 论坛 ∙ 百科建站 ∙更多 ∙ 帮助∙ 快速了解| ∙ 注册| ∙登录|∙ ∙ ∙∙搜索排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所属分类: 美国 航天飞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是一个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负责太空计划,于1957年创立。
目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年度预算为160亿美元,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视野是 “改善这里的生命,把生命延伸到那里,在更远处找到别的生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目标是“理解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
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宇宙研究。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的领头羊。
目录[隐藏]∙• 概况∙• 科研活动∙• 组织机构∙• 组成∙• 太空竞赛∙• 计划∙• 现状与将来∙• 参考资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概况研究项目1958年10月1日,美国正式把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NACA) 改组为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原来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在1915年成立,它之所以要改组成国家航空航天局,是为了扩大这一机构在航天方面的职责,以加速实现美国赶上苏联卫星的计划。
根据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1958年4月2日向国会提出的咨文,成立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目的是:①扩大人类对大气层和宇宙空间方面的知识。
②改进飞机的用途、性能、安全性和效率。
③发展能携带武器、设备和生物进入宇宙空间的飞行器。
④保持美国在航空和空间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⑤向政府部门提供有军事价值或军事意义的研究成果。
⑥与其他国家合作,从事空间研究成果的和平利用。
⑦最有效地利用美国的工程力量,以及避免设备建设的重复。
美国航天轨道试验飞行器X-37B(OTV)(高清图片)
美国航天轨道试验飞行器X-37B(OTV)(高清图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11日,美国空军神秘航天飞行器X-37B在卡纳维拉尔空军基地成功发射,此次机密级的任务再次引发了广泛猜测。
12月9日,《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称,这吸引了从业余卫星追踪爱好者到反核抗议人士以及潜在军事对手-中国和俄罗斯每一个人的注意力”。
“神龙”验证飞行器报道甚至称,X-37B的用处,就是“让中国人一直猜测它的用途到底是什么”。
而美国军方官员试图淡化其军事用途,称它只是一个新技术的验证平台。
X-37B生产车间里的情况《今日美国报》网站的报道称,X-37B由一枚“阿特拉斯-5”火箭发射升空。
X-37B项目于1999年由美国航空航天署(NASA)催生,2004年转到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又于2006年转到美国空军名下。
此次发射是X-37B的第三次任务。
波音公司共制造了两架X-37B,第一架2010年4月发射升空,第二架则于2011年3月发射。
该航天器采用太阳能供电装置,设计在轨时间270天,第二架X-37B的在轨时间达到469天。
X-37B最独一无二的能力是,它能重返地球大气层,在没有飞行员情况下自动着陆。
X-37B测试车间,我们可以看到该飞行器的底部为黑色的耐高温材料X-37B采用下单翼和双垂尾结构,长约8.8米,翼展约4.6米,起飞重量超过5吨。
该项目总成本一直秘而不宣,自从X-37B项目2004年转交给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之后,一直被列为机密。
外界只知道,从1998年-2002年底,NASA、波音和美国空军共耗资2.08亿美元用于初始开发。
2002年11月,波音公司获得3.01亿美元合同继续研发。
整流罩内装载X-37BX-37B的机头安装有新型隔热材料,它的结构没有和机身作为一体,其用途仍然还是一个谜。
对于X-37B的具体任务,美国空军空间项目的副部长、前航天飞机指令长加里?佩顿说,这架航天器首先是技术验证平台,同时是用于进行空间实验的平台。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中国航天素材:天问、祝融、嫦娥、玉兔、广寒宫、悟空、天宫、北斗等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中国航天素材:天问、祝融、嫦娥、玉兔、广寒宫、悟空、天宫、北斗等中国航天浪漫无敌天问一号落火成功!火星首次留下中国印迹!很久以前,中国人抬头望的时候,满天神话。
天问、祝融、嫦娥、玉兔、广寒宫、悟空、天宫、北斗……直到,他们以这些名字将自己的航天梦一一照进现实!从此以后,当我们再抬头,当知——满天渐是中国人的浪漫!神话般的现实!01天问·篇从前,当我们抬头望——天问是中国人刺破鸿蒙的哲思从宇宙之本源,到昼夜之消长;从天地之构造,到星辰之往亘……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就以长诗《天问》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进行了大胆奇特气势磅礴的想象与发问。
郭沫若称,《天问》“要算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出自《天问》[战国] 屈原译文丨天上日月在何处会合?黄道天体又是怎样划分为十二区的?日月是怎样附着在天上而不掉下来?群星又是如何排列而井然有序?太阳从汤谷出来,歇息在蒙汜。
从早晨到傍晚,它走了多少里路?月亮又有什么高尚的德行,可以缺而复圆?它上面的黑色东西是什么?难道是一只蟾蜍在那里面?为什么天门闭上就是夜晚,天门打开就是白天?天门没有打开之前,太阳未出之时,阳光又藏在什么地方?而今,当我们抬头望——天问是我国行星探测任务之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为“天问一号”天问,天问,你每走一步,还世人以惊喜,还人间以理想,还光年以文明。
02祝融·篇从前,当我们抬头望——祝融是上古神话中的火神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
相传,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是祝融施行火政、管理南方事务的地方。
祝融死后,人们将衡山最高峰命名为“祝融峰”纪念他。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出自《山海经》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星星放大10000倍的图片
星星放大10000倍的图片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下了极为罕见的宇宙奇观——来自不同星系间的碰撞。
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太空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共同操控着哈勃空间望远镜,拍下了六张图片,作为庆贺新年的礼物。
两
个不同星系之间的碰撞是太阳行星环绕系统和整个银河系诞生的关键因素,研究员们称这是“一个星系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通过对星系碰撞现象的研究,人类追溯可以到银河诞生的最初状态以及找到星团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
在一些遥远的星系中,星团是如此的巨大,将我们的星系衬托得十分渺小。
银河系星团的大小约为太阳的一万倍,而这些撞击的遥远星系的大小则可能比银河系大几百万倍。
正是由于巨大星团在撞击时候散发出巨大的能量,才使得它们的亮光穿越亿万光年,令我们的高倍望远镜可以观测到。
在多数情况下,星系碰撞会损失一些外部的恒星,它们被撞击时产生的巨大牵引力带走,抛射到星系之外。
而如果两个星系直接撞击,结果则有可能是合并成更大更亮的星系。
航天科普知识.PPT课件
1961 年加加林乘东方1 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人 类实现了遨游太空的伟大 理想。
1969 年阿姆斯特朗乘坐 阿波罗11 号宇宙飞船登 月获得成功,创造了人类 涉足地球以外另一天体的 记录。
9
在大气层内或太空飞行的器械都叫飞行器。飞行 器分为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15
一、运载火箭架起通天桥
16
航天离不开火箭。在人类漫长的航 天征途中,中国古代发明的火箭功 不可没。
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本世纪 初曾被人们讥笑为古怪的梦想家。 但恰恰就是这位火箭鼻祖,最早从 理论上提出,用多级火箭或叫“火 箭列车”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而进入 太空
17
1926 年3 月16 日美国戈达德博士, 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 进火箭。尽管这枚小巧的火箭,只 飞行了短短的2.5 秒钟,到达12 米高,56 米远处,但是人类终于 找到了打开太空王国大门的金钥匙。
21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利用已有的中程或远程导弹,改装 成组合型多级运载火箭,几乎任何 一种火箭或导弹,都可以作为多级 运载火箭组合体的组成部分。
美国就是以“雷神”中程导弹, “大力神”、“宇宙神”洲际导弹 为基础,配置新研制的“德尔它” 型固体推进剂、“阿金纳”型液体 推进剂、“半人马座”型液氢液氧 推进剂的三种通用性末级火箭,进 行积木式组合,派生出许多种性能 不同的运载火箭。用这些火箭发射 了各种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金星、水 星、火星、月球等的探测器和载人 飞船。
5
这是卡西尼号 宇宙飞船于 2004年12月 14日拍摄到的 土卫四以巨大 的土星为背景 的照片。还有 几个椭圆形风 暴正沿着土星 大气的云纹运 行。
航天科学家有功劳
航天科学家有功劳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的航天城在甘肃的酒泉。
2、观察我国飞船和火箭的特征,并对航天事业产生向往。
3、了解我国的神州号飞船已经建造并发射了十艘。
活动准备:
神州号飞船发射的图片、模型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地图,找一找甘肃酒泉。
引导幼儿从地图上找出我国的甘肃的酒泉,让幼儿知道那是一片无人居住的戈壁,在那里建起了我们中国的航天城,许多科学家日日夜夜在那里实验,建造中国自己的火箭和飞船。
2、出示我国飞船和火箭的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我国的飞船和火箭的特征:飞船下面捆绑在一起的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火箭上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四个大字。
3、观看发射火箭的视频
知道神州号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航天飞船已经建造并发射了十艘,即一号、二号……
4、出示航天英雄的图片
了解航天员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和选拔,知道杨利伟叔叔是第一个上月球的人。
由于现在我们经常让孩子观看新闻,所以孩子们对于这些都很熟悉与了解,上课时都很愿意发表。
航天图片喜欢他的理由
航天图片喜欢他的理由
我知道航天员叔叔是很辛苦的,他们能成功的飞上天,是因为他们平时刻苦的训练,我十分激动,他们工作非常认真,值得我学习。
我想:航天员叔叔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出来的,我要向航天员叔叔学习,不会的题要思考思考,上课认真听讲,不会的题及时向爸爸或妈妈求助。
爸爸和妈妈说:“不会的题,再认真思考思考,或翻书,或查字典,也许你就明白了。
”我现在还不够努力,跟以前差不多,以后要向航天员叔叔学习,改掉坏毛病,不向以前上课玩小东西,或者东张西望,写作业马马虎虎,总是写不好,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以后我要刻苦学习,才能有进步。
我许了个愿,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中国航天部的一员,为中国航天事业争光!。
航天精美手工教案
航天精美手工教案教案标题:航天精美手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航天事业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航天事业的基本知识。
2. 手工制作技巧和艺术创作。
3.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准备:1. 航天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
2. 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分组活动所需的团队合作指导。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航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
2. 介绍航天事业的基本知识,包括航天的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
主体:1. 分发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航天主题的手工作品,如太空船、火箭或宇航员等。
2. 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同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添加个性化的元素。
3.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鼓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团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等。
4. 鼓励学生在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总结:1. 回顾航天事业的基本知识,强调航天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总结学生在手工制作和团队合作中的收获和成长。
3.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并鼓励他们继续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索和创作。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航天科学家或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或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航天事业的前沿发展。
2. 组织学生参观航天博物馆或科技展览,增加他们对航天科学的实践体验。
3. 鼓励学生参加航天科学竞赛或创新设计比赛,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造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2. 听取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理解和兴趣表达。
3.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技巧。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并能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祝您教案撰写顺利!。
问天实验舱内部结构图
问天实验舱内部结构图
问天实验舱内部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相信有不少国人都比较好奇,毕竟这是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现在,问天实验舱内部布局的全景图片终于来了,跟天和核心舱的布局完全不同。
问天实验舱内部布局曝光
中国数字科技制作的“中国空间站全景虚拟漫游”的全景图片,详细地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所有舱室内部布局,包括了天和核心舱,神舟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画面非常精致。
我之前一直对天和核心舱内的睡眠舱和太空厕所很好奇,尤其是太空厕所,航天员一直没有对外展示,而“中国空间站全景虚拟漫游”的全景图片将天和核心舱内太空厕所完整的展示出来了,里面有一个太空马桶。
当然,问天实验舱内部布局也曝光了,问天实验舱内部的一边是实验操控台和大量实验柜,另一边是三个并排的备用睡眠舱和一些实验柜,看起来非常美观和整洁,相比俄罗斯的“科学号”实验舱简直是千差万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问天实验舱三个备用睡眠舱跟天和核心舱的三个睡眠舱不太一样,问天实验舱备用睡眠舱从外面看去就像一扇“门”。
天和核心舱内的睡眠舱有三个,分布在天河核心舱小柱段两边,神舟12号航天员汤洪波曾拍摄了一张显示睡眠舱内部的照片,航天员在睡眠舱内都是“躺”着睡觉,跟地球上的我们是一模一样的。
根据全景图片显示,问天实验舱内的三个备用睡眠舱应该是竖式睡舱,也就是说航天员将在睡眠舱内“站”着睡觉,这跟天和核心舱的睡眠舱的“睡法”是不一样的,一种是“躺”着睡,另一种是“站”着睡。
幼儿园中大班科学探秘航天教案
探秘航天中/大班科学活动目标●感受宇航员的艰辛及伟大,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感到自豪。
●了解宇航员到达太空的过程。
●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空间站的工作及生活。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宇航员在太空”图片;《宇航服》动画视频、《火箭发射》动画视频、“出发去太空”组图;“飞船对接空间站”图片、“太空中的工作”音频及图片、“太空中的生活-吃饭和洗脸”组图、《太空中的生活》动画视频;“中国航天”图片。
活动过程●出示图片“宇航员在太空”,组织幼儿讨论,引出活动主题。
——他是谁呀?你是怎么知道的?——猜猜这位宇航员现在在什么地方?——有谁知道宇航员是怎么从地球来到太空的吗?●播放动画视频《宇航服》、《火箭发射》,组图“出发去太空”,引导幼儿了解宇航员到太空的过程。
——上太空前,宇航员要做什么呢?一起去看看吧。
1.播放动画视频《宇航服》,引导幼儿知道宇航员上太空前要穿上宇航服。
——上太空前,宇航员为什么要换上宇航服呢?小结:宇航服是专门为宇航员设计的服装,可以保障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安全。
2.播放动画视频《火箭发射》,引导幼儿了解火箭发射的过程。
——换好宇航服,宇航员准备出发去太空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火箭发射升空后,发生了什么事?(火箭一节一节脱落)小结:宇航员乘坐的载人飞船是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中的。
火箭由多节组成,当燃料用完后,会一节节脱落,最后,载人飞船便载着宇航员脱离地球引力飞向太空了。
3.出示组图“出发去太空”,引导幼儿回顾宇航员去太空的过程。
——还记得宇航员到达太空的过程吗?谁想来说一说?——看图片再来回顾一下宇航员到达太空的过程吧。
●出示图片“飞船对接空间站”、音频及图片“太空中的工作”“太空中的生活-吃饭和洗脸”、动画视频《太空中的生活》,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太空空间站及宇航员在太空的工作与生活。
1.出示图片“飞船对接空间站”,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太空空间站。
——最终,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到了目的地——太空空间站。
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主题班会
10月15日19时58分, 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 五号飞船上与家人通话 。
中国航天员 杨利伟出舱
这是10月16日6时05 分,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拍摄的“神舟”五号 返回地球的情景。
杨利伟在返回舱内向人 们招手 。
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杨利伟走出返回舱。
杨利伟出舱瞬间。
着陆场一片欢呼。
航天员杨利 伟在训练中
了不起(响板)
了不起,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 勤劳勇敢又智慧,奋发自强永不息。 张衡发明地动仪,冲之算出圆周率, 著《本草》有李时珍,译《几何》有徐光启。 苏武牧羊节不变,岳飞报国志不移。 雷锋精神代代传,铁人高举奋斗旗。 神州大地多英豪,定能开创新天地。
了不起(响板)
了不起,了不起,中华少年有志气。 民族精神我传承,要为祖国来争气! 树理想,立壮志,努力掌握新科技; 讲文明,讲礼貌,形成道德好风气; 勤动手,勤动脑,创造之花开满地; 又能文,又能武,全面发展德智体; 学英雄,学先辈,准备建设新世纪。 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人人夸我有出息。
谢谢
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主题班会
我去太空摘星星
星际探索
在土星上植树
奔向月球的梦想 彩色的星球
宇宙
到太空去
神舟五号载人航 天飞行精彩图片
10月15日,首次载人航天飞 行的航天员杨利伟登舱瞬间。
“神舟”五号发 射 升空精彩瞬间。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天地对话。
举 国 欢庆巡天骄子凯旋。
杨利伟走出返回舱。
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向即将 出征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挥手 致意。
航天员杨利伟在训练中。
“神舟”五 号发 射 升 空精 彩 瞬 间
10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升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图片美探测器疑拍到"火星人" 酷似裸女端坐岩石[图] 中国网 时间: 2008-01-23 发表评论>>箭头所指即是发现疑似人形物的地方图中圆圈内即是上图所示的人形物图中岩石上仿佛坐着一位女性,她正伸展手臂。
火星探测专题网不久前,美国宇航局“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发回一系列火星表面的照片,有天文爱好者竟在其中一张照片中发现一个类似女性外形的“火星人”。
难道真的有“外星人”?这张照片是“勇气号”不久前发回地球的,科研人员将照片传到了网上。
起初,人们并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但是一些业余天文爱好者仔细检查后发现,这张照片上的一块岩石上有个“人形轮廓”,外形非常像女性。
照片中,“她”坐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伸展手臂,那姿势好像正在等公共汽车。
一些人表示,发现“人形”物体并不稀奇,因为早就有人宣称,这颗红色的星球上真的存在生命;而其他人则认为,这个人形可能只是简单的幻觉。
一名天文爱好者在网上写道:“当我看到一个可能是裸体的外星人站在火星上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写道:“如果再有几张这样的照片展示出来,看起来也像这张照片这么自然,我可能会相信。
”另外一位网友的观点则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人类的眼睛非常容易被欺骗”。
NASA公布探测器传回的土星光环及卫星照片中国网 时间: 2009-04-22 发表评论>>“卡西尼”号拍摄到的照片“卡西尼”号拍摄到的土卫五照片中新网4月22日电据英国媒体报道,NASA公布了一批探测器新近传回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土星光环及卫星。
这项使命名为“卡西尼昼夜平分时任务”(Cassini Equinox Mission)。
在执行该项任务期间,“卡西尼”号根据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对土星光环进行极其精确的探测。
除了土星光环外,“卡西尼”号还对土星的卫星展开观测。
科学家发现首颗海洋型行星质量是地球7倍(图)中国网 时间: 2009-04-22 发表评论>>腾讯科技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日前,科学家发现首颗完全覆盖海洋的行星,它环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行,距离地球20.5光年,它是迄今发现最潮湿的一颗地外行星,其表面可能拥有数千公里深的海洋,在该恒星中还有另一颗行星质量非常小,仅是地球的1.9倍,它是迄今探测到的质量最小的地外行星。
Gliese 581恒星系统拥有迄今发现最潮湿的行星——Gliese 581d四颗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和质量数据最潮湿地外行星这颗潮湿行星被科学家命名为“Gliese 581d”,它并不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行星,之前天文学家对它产生了错误认识,现在发现它的轨道运行要比之前更接近恒星,它位于该恒星体系中“适宜生命居住区域”,能够在行星表面存在液体水。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迈克尔-梅厄(Michel Mayor)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颗位于适宜生命居住区域的低质量行星。
”梅厄和他的研究小组同事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智利3.6米直径的望远镜观测低质量恒星“Gliese 581”,并用叫做“HARPS”的精密分光仪分析了该恒星的光度。
他们发现了4颗行星的微弱踪迹,由于环绕的行星使恒星轻微摇摆,从而使该恒星的光产生轻微的“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除Gliese 581d之外,其他三颗行星之前曾被发现过。
表面海洋深数千公里,是否存在生命尚不清楚之前科学家认为,离恒星距离最远的行星——“Gliese 581d”公转周期为83天,由于其距离太远,对于小质量恒星的轻微热度而言难以在行星表面持续液体水,但这是一个错误。
梅厄告诉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说:“当初我们仅进行了有限数量的观测,目前经过三次以上的观测,我们发现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为66.8天,实际上它距离恒星更近,大约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四分之一,位于这颗红矮星的适宜生命居住区域。
”Gliese 581d的质量是地球的7倍,因此它的质量非常小很难形成像木星一样的巨大气态行星,但或许它非常大很难形成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
梅厄说:“由于环绕着这颗小质量的红矮星,Gliese 581d很难在最远的距离持续太多的岩石物质。
这颗行星很可能非常类似于海王星或天王星,其表面受控于冰冷的海洋、氨气和甲烷。
”Gliese 581d处于一个温暖的可适宜居住区域,其表面能够形成数千公里深的海洋。
梅厄说:“Gliese 581d可能是我们观测到的第一颗海洋类型地外行星,这是我对这颗行星的最好定义。
但目前该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我还无法断定。
”它的“同胞兄弟”是质量最小行星在Gliese 581恒星体系中,科学家们还有了新的发现,环绕这颗红矮星运行的共有四颗行星——Gliese 581d、Gliese 581b 、Gliese 581c和Gliese 581e。
其中Gliese 581e的质量仅是地球的1.9倍,是迄今发现环绕一颗正常恒星运行的质量最小行星,Gliese 581b的质量是地球的16倍,Gliese 581c的质量地球的5倍。
由于Gliese 581e 距离恒星非常近,公转周期仅3.15天,因此其表面被认为非常炽热,难以维持液态水。
目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4月21日召开的欧洲天文学和太空科学周会上。
据悉,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在银河系内探测到300多颗环绕恒星运行的地外行星,其中多数行星都接近于木星的质量,或者比木星更大。
(悠悠/编译)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冷褐矮星仅100多摄氏度中国网 时间: 2009-04-22 发表评论>>最冷的褐矮星很暗淡据美国探索频道报道,科学家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一颗最冷的褐矮星,温度只有一百多摄氏度,距离地球40光年中,其大小如同木星,但密度是木星的20-30倍。
这颗褐矮星名为Wolf 940B,是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天文学家克里斯托弗·迪尼及其同事发现的。
迪尼说:"它肯定是至今发现的最冷的一颗天体。
"不像太阳这样的恒星,褐矮星质量太低,不足以燃烧核燃料,它们太冷太暗,因此很难研究。
幸运的是,迪尼及其同事在当地银河系内搜寻大范围最冷最暗天体时,利用夏威夷的一架小型望远镜发现了它,并观察到此褐矮星随着有名的褐矮星Wolf 940在天空中运行,因此给它命名为Wolf 940B。
科学家认为褐矮星Wolf 940B的形成如同一颗恒星,因为其红外线光谱和我们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类似。
迪尼表示,由于褐矮星太暗,一般很难测量它们的距离。
但对于褐矮星Wolf 940B来说,由于科学家知道其运行轨道的距离,因此他们马上能计算出此褐矮星的距离。
此发现有助于科学家观察其它低温低质量天体,如太阳系外行星。
(尼特)机遇号9台高清相机拍摄火星野鸭湾全景照片公布中国网 时间: 2008-01-30 发表评论>>“机遇号”拍摄的火星“野鸭湾”照片火星探测专题网据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报道,在美国探测器登陆火星四周年纪念日之前,美国宇航局操作“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对火星“维多利亚”陨石坑西部一个被称为“野鸭湾”(Duck Bay)的凹陷地带进行了4个月的科学探测。
在“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拍摄的全景图像中,右上部是“维多利亚”陨石坑的主体,陨石坑的远侧位于800米远处的地方。
“野鸭湾”两侧的陨石坑边缘上有两个突出的山岬,其左侧被称为“佛得角”,高6米,右侧的“Cabo Frio”山岬高约15米。
图像上除天空和探测器的部分都位于“野鸭湾”内。
“机遇号”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的探测目标是陨石坑内部周围暴露地带的岩层,离其边缘约6米。
在全景图像的前景中可以明显看见这一地带明亮的岩石。
科研小组为这一地带的三个部分分别取名为“斯特努”、“史密斯”和“莱尔”。
这张全景照片综合了“机遇号”全景照相机从第1332到第1379个火星日以来所拍摄到的所有图像。
全景照相机滤光镜所拍摄的图像主要集中在波长为753纳米、535纳米和432纳米的光,科学家们利用这些图像综合生成了这张全景照片,它通过假彩色展示出了现场中细微的色差。
受探测器照相机前面蓝宝石色窗上灰尘的影响,在暗色调和亮色调中有一些可见图案,这是综合画面的结果。
2004年1月25日,“机遇号”在维多利亚陨石坑北部6公里处的一个小陨石坑中成功着陆,在600米的范围内开始其预定为期3个月的表面探测任务。
“机遇号”探测器带有9台高清晰度照相机,装在桅杆顶部的照相机用于拍摄火星全貌,而装在车轮附近的照相机则用来拍摄局部特写。
控制人员收到“机遇号”拍摄的图像后,如果认为某块岩石有研究价值,就会发出指令,让它驶过去做进一步的探测。
火星表面惊现怪异图案酷似蜘蛛蜥蜴(组图) 中国网 时间: 2007-12-13 发表评论>>火星南极的“蜘蛛”火星地表的季节冰火星地下干冰逃逸留下的痕迹火星上发现的干冰图形.探测火星专题网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宇航局科学家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些由蜿蜒的沟槽形成的怪异图案,他们形象地这些图案称之为“蜘蛛”、“花边”和“蜥蜴皮”。
科学家表示,根据最新的观测结果,他们可能找到了火星上一些最为怪异的地貌形成的原因。
这些地貌特征是在火星南极一个被称之为“神秘地带”的区域形成的,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科学家还很难对其做出解释。
在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11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科学家公布了宇航局火星侦察卫星新的观测结果。
新观测结果为一些有关火星复杂地貌形成的理论提供了支持,这些理论认为,复杂的图案可能是春季时由冻结的二氧化碳形成的极地冰帽下方喷发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雕刻”的。
与地球一样,由于绕太阳轨道运行,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当南半球进入冬季时,火星大气中的一些二氧化碳冻结后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冰帽。
等到春季来临时,太阳光穿透冰帽,同时加热冰帽下方的红色地表。
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州帕萨迪那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科学家坎迪斯-汉森解释说:“阳光穿透冰帽并对地表加热,由于地表颜色较深,所以能够吸收太阳光的热量。
”升温的地表随后又从底部对冰帽进行加热,导致二氧化碳升华(类似电影中制造鬼屋烟雾时所用的干冰气体),随着冰帽下方气体的堆积,压力不断提高,在达到一定高度时,二氧化然气体便会突然喷发出来。
喷射出的二氧化然气体随后重返火星大气层,在此过程中,它们会携带地表的一些尘埃,尘埃随后在冰帽顶端成扇形散开。
汉森说:“这一过程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任何现象都是不同的。
”由于地表物质被急速流动的气体带走,火星表面便出现了由沟槽形成的复杂图案。
科学家将一些图案称之为“蜘蛛”——1个中心点向外辐射出细长的沟槽。
汉森称,其它图案则好像是花边或者带有鳞片的蜥蜴皮。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图案?现在还仍旧是一个谜。
汉森说,这种不同可能是冰帽下方地形不同决定的,也可能是冰帽下方二氧化碳气体的移动方式不同导致的,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定有什么东西创造了这些形态各异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