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试题答案及解析
1.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句话告诉我们
A.集体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B.个人利益等同于集体的利益
C.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D.个人利益高于集体的利益
【答案】C
【解析】“一个和尚挑水喝”,因为他没有依赖,不得不做。

“两个和尚抬水喝”,因为他们都不想吃亏。

“三个和尚没水喝”,因为他们相互依赖,又不肯付出。

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的发展离不开
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
献才智。

这样的集体才会是优秀的集体,否则将成一盘散沙。

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表述均有误,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狄更斯说: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
消了。

刘易斯却说:责任有时使人厌烦。

对此我们应该这样认识()
A.狄更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能获得回报
B.刘易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C.两个人的话都是错误的,因为快乐与否与责任无关
D.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因为承担责任既会得到回报,也会付出代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有回报也有代价的理解。

狄更斯的话体现了承担责任的回报,刘易斯的话体现了承担责任的代价,两个人的话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对承担责任的理解。


担责任,意味着代价和回报,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综合题意,正确答案是D。

3. 2008年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邱光华积极请战参加抗震救灾,主动承担急难
险重飞行任务,在气候复杂多变、通信联络不畅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频繁执行汶川、北川、茂县等重灾区的飞行任务,先后飞行63架次,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输送救灾人员87人,转
移受灾群众234人,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

5月31日,邱光华同志率机组执行运送受伤群众任务,因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撞山失事,与机组成员一起不幸
遇难,以身殉职。

社会各界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为英雄邱光华送行。

(1)邱光华为救人失去了生命说明了什么?
(2)邱光华牺牲后,社会各界群众为其送行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3)邱光华的事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
【答案】(1)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

(2)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比如人们的赞许和认可。

(3)要增强责任意识,要勇于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做一个对社
会有益的人;等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

回答此题首先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明确关键
知识点“责任”,然后回归教材,只要对责任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把握好了,此题就好回答了。

包括
责任的内涵、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代价、为什么承担责任和怎样承担责任等等。

4.我们的班集体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共同的班集体,我们要关爱自己的集体,就要()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④敢于同破坏集体利益的言行做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的知识。

回答此题时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解
和把握,如:什么样的集体是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级体有什么作用、怎样维护集体的荣誉和
利益等等,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就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5.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向警予读书是“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任弼时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表达了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

他们想要承担的是()A.家庭责任B.社会责任C.职业责任D.工作责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

责任是多种多样的,始于生而终于死,在家庭
中有孝敬父母、抚育子女等家庭责任,在工作中有爱岗敬业等工作责任,同样作为社会公民有服
务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等责任,结合题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处可以看出是承担的社会责任,故选B。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面对外敌入侵,林则徐毅然在虎门销烟。

“敢于面对淋漓
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毫不犹豫地把刀与枪投入茫茫黑夜。

从林则徐和鲁迅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
A.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肩负起振兴国家、民族的责任
B.做人应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C.对国家、民族负责任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D.凡是成功的人士,一定会肩负起他的社会责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国家民族负责的品质。

回答此题时,首先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的诗
句及人物的言行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是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问题,再结合选项进行排除,排
除ABD,就可做出选择。

7.“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我得到了什么”
②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③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必须高于个人利益
④关爱集体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为集体做贡献的相关知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所以①
是错误的;尊重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也要尊重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所以③是错误的;结合
材料“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的表述,可以看出关爱集体首
先要为他人和集体做贡献,是每个人的责任,所以④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故选A。

8.责任是我们一生都不可回避的话题。

台湾著名国学大师耕云先生说“人活在责任和义务里”。


列对责任认识正确的是()
①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②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③责任就是法律规定的我们必须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情
④责任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责任的相关内容。

这需要对责任的相关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

责任是对一
个人坐或不做某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承
诺是责任的一个重要来源,责任既包括道德责任,也包括法律责任。

依据这些内容就可以做出正
确的选择,选D.
9.对漫画中“某主管领导”的言行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是认真追究责任、严格管理的表现
B.这是缺乏责任感,推卸责任的体现
C.这种做法不利于查找工作中的失误,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D.这位“主管领导”应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反省自己的不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某主管领导”的言行是在推卸责任,不利
于工作的开展容易造成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漫画警示了主管领导要积极自我反省,增强责任意识。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认识不正确”,综合题意,正确答案是A。

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

当时,教师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

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1)班的学生
紧紧地掩护在身下。

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年仅51岁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
保护下成功获救。

谭千秋,用双臂将死神拦在自己胸前。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谭千秋老师忠实地履行了一名教师的职责
B.无私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C.履行责任就要有时付出生命的代价
D.只有在遇到危难时才要求我们承担责任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责任的相关知识。

首先要理解身份不同,责任不同,责任始于生而终于死,涵盖了人们生命历程的全部,任何时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承担责任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会牺牲生命。

依据这些知识,就可以做出选择,D项错误,正好符合选择要求。

11.我们的班集体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共同的班集体,我们要关爱自己的集体,就要()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④敢于同破坏集体利益的言行做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的知识。

回答此题时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解
和把握,如:什么样的集体是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级体有什么作用、怎样维护集体的荣誉和
利益等等,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就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12.下列对信守诺言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信守诺言,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
③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④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⑤在大事上要信守承诺,在小事上可以无所谓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信守承诺的相关知识。

承诺意味着责任,有承诺就有责任,不守承诺就是不负责任,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信守承诺还反映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只有信守承诺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信任,所以②是正确的;信守承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做到,所以⑤是错误的。

13.责任是我们一生都不可回避的话题。

台湾著名国学大师耕云先生说“人活在责任和义务里”。

下列对责任认识正确的是()
①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②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③责任就是法律规定的我们必须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情
④责任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责任的相关内容。

这需要对责任的相关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

责任是对一个人坐或不做某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诺是责任的一个重要来源,责任既包括道德责任,也包括法律责任。

依据这些内容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选D.
14.有人在一首名为《责任》的小诗中写道:工人的责任是建造高楼大厦;农民的责任是种出粮食、鲜花;军人的责任是保国卫家;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消除伤疤;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千里马;学生的责任是陶冶情操、学好知识文化。

据此回答问题。

【1】小诗说明()
A.承担责任只是职业的要求
B.社会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C.承担责任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未成年年人无关
D.责任只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
【答案】B
【2】从诗中可以看出,我们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

那么,谁首先对“我”负责?()
A.国家B.学校C.家长D.自己
【答案】D
15.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就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

下列诗句或格言能够体现着一点的是()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宋)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宋)
④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

回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关键词句,明确答
题的方向,仔细阅读发现,本题中在题干上还进行了相应的提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其中忧国忧民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那么就可以从选项中选择含有忧国忧民的诗句或格言就
可以了。

16.“我愿是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在寒冷的夜空中飞舞,停留在你心灵的窗户,为你的梦添上绚
丽的色彩;我愿是一滴轻柔的雨滴,为你荒漠的心灵送去甘露,滋润你孜孜的期盼,为你的梦送
上甜美的祝愿。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有()
A.中学生要学会负责,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
B.中学生要学会负责,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C.中学生学会负责,有助于实现远大的理想
D.中学生学会负责,有助于获得幸福的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爱集体和他人的相关知识。

从诗歌中“停留在你心灵的窗户”“为你荒漠的
心灵送去甘露”等处可以看出是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内容,由此可以明确最符合题意的是B项,体现自己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

17.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
名也无名。

”这表明()
A.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B.集体与个人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C.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密不可分的,既要维
护个人利益,又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坚持集体利益,必要
时要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结合题干中关键句“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的表述,是强
调以集体利益为重,所以选D。

18.“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我得到了什么”
②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③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必须高于个人利益
④关爱集体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为集体做贡献的相关知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所以①
是错误的;尊重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也要尊重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所以③是错误的;结合
材料“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的表述,可以看出关爱集体首
先要为他人和集体做贡献,是每个人的责任,所以④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故选A。

19.下列镜头里有你吗?
镜头一:一位同学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


镜头二:一位同学拿着物理试卷,心里暗暗地埋怨:“物理老师讲课特没劲儿,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能考好才怪呢。


镜头三:放学后进行大扫除,一位男同学抱着球对正在打扫卫生的同学说:“你们替我干吧,我要
镜头四:一位女同学在实验室里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就当不知道。


(1)上述镜头中的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3)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应当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答案】(1)镜头中几位同学的做法都不对。

因为他们没有自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2)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该题。

(3)例如,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当我们做错事时,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自觉、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地承担责任;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积极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

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事的要求,承担责
任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积极承担责任,不随便推卸责任,结合材料中几个同学的做
法可以看出他们都是遇到问题推卸责任的做法,这样就额可以回答第(1)问;第(2)问结合自
身实际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教材“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表述,再联系材料中的问题整
合一下答案回答。

20.学习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一课后,思想品德课老师准备组织同学们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科代表陈明着手为此次活动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2)请你说明:明确活动目的、进行活动总结有什么作用。

【答案】(1)①活动目的:继承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服务社会,培养爱心,增强社
会责任感。

②活动准备:如了解敬老院的有关情况,购买或制作小礼物,排练文艺节目,准备好
劳动工具等。

③活动过程:与老人们聊天谈心、交流思想、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向孤寡老人赠
送礼物、帮助打扫卫生等。

(注意活动准备与活动过程要大体一致,不得有矛盾之处。

)④活动
总结:略。

(2)①明确活动目的,有助于我们认识此次活动的积极意义,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②进行活动总结有助于我们了解活动的得与失,检验活动的效果,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
践能力。

【解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有公共精神、公民意识;以及责任一板块中,让学生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体
现活动目的中的继承尊老爱幼的美德等。

对于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按课程标准要求,应切合学
生的生活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