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拔高训练第二十一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拔高训练第
二十一篇
第1题【判断题】
读《忆江南》《望洞庭》判断对错。
“忆江南”“望洞庭”都是词牌名。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我可以给“庭”字去掉______偏旁,变成______字,组词______。我可以给“庭”字换上______偏旁,变成______字,组词______。我可以给“潭”字换上______偏旁,变成______字,组词______。我可以给“螺”字去掉______偏旁,变成______字,组词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巧对名句
十年树木,______
人无远虑,______
精诚所至,______
我喜欢的名句还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判断对错。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楚江”指的是楚国的一条江。______
②小红用抹布擦去了玻璃上的污物。“抹”的读音是“mā”。______
③《凉州词》的作者是杜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查字典填空。
“厌”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组词______。
A、厂
B、4
C、Y
D、yàn
E、厌烦
“螺”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组词______。
A、虫
B、11
C、L
D、luó
E、海螺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本诗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语言表达】
把《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答案】:
【解析】:
第13题【翻译】
用自己的话写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意思。
【答案】:
【解析】:
第14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勤奋好学的王冕
王冕是元代的画家和诗人,他的家乡在今天浙江的诸暨。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牛。路过学堂,琅琅的读书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跑了过去,躲在窗外听学生们读书,井把听到的内容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天黑了,王冕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可一看,牛却不知哪里去了。
王冕提心吊胆地回到家里,父亲一看儿子丢了牛,暴跳如雷,拿起棍子就打。可过了几天,王冕禁不住学堂的诱惑,又偷偷地溜了进去,把放牛的事儿又给忘了。看到儿子这么迷恋读书,心地善良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就随他去吧。”
这以后,王冕就来到一个庙里安下身来。每天夜里,他都偷偷地溜进佛殿,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昏暗的长明灯,读书直到天亮。佛殿里供奉着许多泥塑的佛像,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的狰狞可怕。可王冕对这一切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专心致志地读书。
后来,安阳有一个叫韩姓的学者,听到王冕专心读书的事,感到非常惊奇,便收他为学生。几年之后,王冕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找出下面两个词在文中正确的解释。
琅琅:______
①金石等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②响亮的读书声。
诱惑:______
①吸引,招引。
②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做坏事。
王冕夜里独自坐在佛像膝盖上读书,为什么不害怕许多面目狰狞的塑像?正确答案是______
①王冕知道那些像是泥塑的,认为不值得害怕。
②昏暗的灯光下,王冕看不见那些面目狰狞的塑像。
③王冕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读书之中,对其他的东西熟视无睹。
文章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王冕勤奋好学的?
王冕勤奋好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5题【诗歌鉴赏】
读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内容回顾
《望天山门》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写,古诗描述了______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______的思想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个比喻句是______。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______的赞美之情。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