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 或对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 是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 是引导学生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是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能有效组织和检查教学,教师通过有效发问, 可以获取教学双方信息、反馈。
在课堂发问的情景下,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旧课的掌握程度和新课的理解程度, 借以衡量授课得失;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出及时调整,从而收到教学实效。
学生通过回答老师的发问, 获取学习的信息、反馈, 找出学习的疑点和弱点, 有利于自我调控。
其次, 有利于加强课堂互动。
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产物。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力创设真实情景, 设计出能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目前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以下问题
1、问题无意义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要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和教学效率,唯其如此问题才有意义。
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以下无意义问题常常可以听到。
如:
(1)What lesson are we going to learn today?
(2)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3)What’s your job?
以上例子反映出无(低)效问题的一般特征:问题回答与教学目标和文本主题并无多少关联,可能误导学生脱离所学内容,产生负迁移,或者仅对活跃气氛产生效果,与本课内容无实质联系。
学生在答问的过程中没有获得知识再现的强化迁移。
2、问题过易
许多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单一,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回答问题内容已被陈述出来,问题本身对学生的回答方式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往往只需在“Yes”,或“No”, “Right”,或“Wrong”, “True”或“False”等肯定或否定的两极范围内选择。
这类问题只需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需要推理分析。
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触及深层的智力活动。
对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创造性的思维,发散性的思维极为不利。
3、问题过难
所谓的问题难度,是问题实施中学生应对机率,答案达标水平反映的问题操作和适度。
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原因是教师凭空设想确定的,它的评判使学生造成了认知的困难。
例如:How can we solve the population problem in China?
这一问题偏难,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滞教学进程,还破坏了教学氛围,不利后续教学。
4、问题指向不明
课堂提问教学行为中,问题的指向不明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有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句式,包含了很多小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很清楚地表现出实质的人物、数量、事件而提出的问题。
有的一次接连提出多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不同认知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这么多的问题,还有的当提问一个问题A时,实质上他们要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是他们讲的问题B;有的教师问完一个问题后,随后又重新表述时,学生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
这种情况常产生两种后果:首先,学生思考最初问题的思路被打断;其次,重新表述的问题常常与最初的问题不同,这使得学生纳闷,它是不是又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5、提问对象的选择不合理
从调查情况来看,教师们比较喜欢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这样即节省时间,也可以保证教学顺利的进行,但是不利于考查个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于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没有予以鼓励,而是一味采取点名的方式,但是提问对象也只局限于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
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多学生大脑不会积极主动思考,参与不到课堂中来。
从提问中,没有看出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区别地设计和安排所问问题。
而会出现学优生回答的问题难度不够,个别学生又对回答的问题力不从心的情况,这样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效率。
6、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馈不足
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回答的评价过于简单,使用的词语基本局限在“Good”、“Right”和“OK”上。
很少对学生进行表扬、称赞或者鼓励。
学生因而没有回答正确后应有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反而因为答错问题受到教师的指责而懊恼,自尊心受到伤害。
7、候答时间过短
尽管教师多数问题都给了学生定的思考时间,但是待答时则普遍偏短。
研究表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秒钟,如果学生在短暂的1秒内不能足够快地思考以形成一个答案,那么教师会变换问题或重述、或点答另外一个学生。
对较难的问题来说,这一时间显然是不够的。
这种现象在赶进度的高年级教学中更是屡见不鲜。
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1、问题要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则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语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尽量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 巧妙地利用教材,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有意识地设
计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
2、问题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提问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得到提高,根据这些要求,能够提出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是提问的关键所在。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所学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较高思维水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尽力避免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同时要注意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避免在学生尚未想好该问题如何做答, 教师就重复该问题, 或请别的学生来回答。
这样不仅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 而且损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减少教师和学生间, 学生与学生间高层次的交流。
3、问题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差异,接受能力、反应速度也有快慢。
教师要按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设计问题。
稍难的问题让比较聪明的和自信的学生回答; 稍容易的问题留给缺乏自信的、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
这样,优生会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认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程度相对滞后的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努力程度会提高。
提问学生时教师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每次都叫同样的学生,每次都提问前面的几个学生等等。
要考虑到全体学生。
同时尽力避免提问有规律,如横向或纵向或从第一个或从最后一个学生问起等(所谓开火车),时间久了,学生掌握了规律,能猜出来下一个问题谁回答,这样剩下的学生就不认真听了。
所以教师不仅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活动。
4、教师提问态度要和蔼
教师提问时的态度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提问时用充满责备和威胁、强硬的态度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恐惧心理,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提问时态度要和蔼,应该是喜悦、友好、轻松的、充满信任和期待,在提问时可以尽量使用像“Can you try?””Don’t be afraid.”“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Would you like to…”“May I ask you...?”等委婉而友好的语气。
教师提问时尽量多使用体态语言。
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教师的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教师鼓励的眼神可以让学生消除恐惧,产生安全感、教师的手势可以
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好地思考答案。
若发问时适当变化姿态、面部表情、声音频率及音调, 将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5、问题反馈要及时
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明确、有效的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 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赞扬,这样对增强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非常有益。
学生对问题做出错误的回答, 教师应立即纠正, 纠正速度越快, 越有效。
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完善的回答时, 教师可用鼓励性的方式启发学生答题, 也可以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Well done!”“Very good!”“You did a good job!"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 “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Just have a try.”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
6、提问要包含发散性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师可提一些发散性问题, 使学生的思路从一点发散到四面八方, 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 重新组合已有知识经验,找出新的答案。
在英语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活泼, 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如: When was he born? Where did he live? How many house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ich house will you choose to live in? Guess what he is going to do next? Why? Do you like traveling? Why or why not?
后几个问题的设计更能启发学生的心智, 解答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整合大量已学知识, 想象和设计自己的解答方案, 因而可为学生提供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敢想敢说, 主动质疑。
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知识重难点,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的问题,又要设计出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已有认知结构重新组合、编码、提高思维水平的问题。
英语课堂提问--开放式提问案例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和进行课堂活动的纽带,也是向学生输入语言信息的一种途径。
而开放式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既多又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接受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在这种提问方式的推动下,学生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
例如:【If I am free, I will go to the party教学片段】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课文的学习之后)
T: Is it important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 people?
S:Yes.
T:What will you do if somebody doesn’t understand or hurt you ?
S1: I think I will be unhappy and cry.
S2: I’ll get angry but I will say nothing.
S3:Calm down first, talk to him and then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S4: I will do nothing and say nothing. Let it be. Everything will be OK.
S5:Argue with him.
S6:I will fight against him. If he is stronger, I will ask someone to help m e.
(引起全班一片哗然)
T:You have different ways to deal with your problems. But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hy?
S7: I agree with S4. I think we should learn to forgive other people.
S8: I agree with S3. I think people should understand each other.
S9:I don’t agree with S5 and S6. They will make things even worse whe n they get very angry.
T: I am very glad to see you can share your ideas in class. Different stu dents have different ways to face troubles. Well done!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全场一片沉默,一个学生胆怯地站起来)
T:Be brave. If you have questions and different ideas, just speak out, don’t be so shy.
S11: What would you do if somebody doesn’t understand you, Madam?
……
小结:这是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结合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句型,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巧妙的通过三个开放式提问(即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
)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遇到个别偏激的看法,并不直接加以驳斥,而是让其他同学就此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同时更鼓励学生质疑,向老师和同学提问,让他们在讨论中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
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学生相互探讨、倾听,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真正成为了合作的伙伴、
学习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挚友。
在如此民主、平等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就如插上了翅膀自由飞翔。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的知识,锻炼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