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按课文原文填空
(1)悠哉悠哉,______。

(《诗经•关雎》)
(2)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
(4)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诗人摆下饯别筵席来款待即将回京朋友的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希冀.(yì)聒.噪(guō)断壁残垣.(yuán)
B. 诡.秘(guǐ)酬酢.(zuò)耀熠.夺目(yi)
C. 蓦.然(mò)藻.饰(zhǎo)面面厮觑.(qù)
D. 慰藉.(jì)槐.树(huái)惴惴.不安(zhuì)
3.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践约僭害一泻千里
B. 敦厚阐珊相濡以沫
C. 豁免号锻变幻多姿
D. 饶恕驻足随声附合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籍华育女作家张纯如在1997 年出版了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历史著作
《南京大屠杀》,震惊了世界。

将“揭露”改为“表现”
B. 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设计的大型客机CO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平稳起飞、
安路落。

将“设计”与“研制”调换位置
C. 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农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民间反
殖民斗争的场景。

删掉“在…中”
D. 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被梁实秋称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
成就就之高、一时无两”。

在“无两“后面加上“的文坛巨擎”
5.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松一征讨方腊(《水浒传》)
B. 唐僧一一状告李靖《(西游记))
C. 陆逊一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D. 甫志高--被捕版变(《红岩》)
6.(情境)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王小红的妈妈就已经替她报了好多寒假中的课外补
课班,让她从早到晚地上课,把她的假期时间几乎全占满了。

作为王小红,想劝阻妈妈最为准确、得体的说法是()
A. 妈妈,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假期,您给我报了这么多课外补课班,这一假期连
喘口气的时间都没给我留,还让不让我活了呀?
B. 妈妈,谢谢您为我的学习煞费苦心,我一定利用初中这最后一个假期刻苦努力,
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殷切希望
C. 妈妈,您给我报这么多补课班我都会去上的,但是如果我上了这么多课成绩还
是提不上来,您可不能怪我了!
D. 妈妈,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是需要个人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补课却让我没有时间
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不是也很难提高成绩吗?
7.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好一块无字碑,好一个武则天,她为自己留下了一点空白,由别人书写。

虽然功大过大皆由后世千秋评,但她在那片空白上描绘出了一个女子的广阔胸襟与明智。

她知道。

一切尽在不言中,留一点空白,让后世子孙揣摩她内心的骄傲与哀伤。

摘自《无字碑》有改动。

A. 她得到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她也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
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
B. 她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她也得到了太多,
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
C. 她得到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她也失去了太多,
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
D. 她失去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都忌妒;她也得到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文明
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8.阅读《岳阳楼记》选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薄:______ ②景: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从这两段文字来看,这些“迁客骚人”在不同时候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呢?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9.阅读
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
卢国斌①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有些在温带地区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

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大多数穷国还都在热带地区呢?
②首先,炎热给人身体带来不适远远大于寒冷带来的不适。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
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暖,而在热带,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其中以热能
体现出来。

人体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

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

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

③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必须
不时停下来休息散热。

人类更发展出一种社会化的适应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动。

就像印度的那句谚语:只有疯狗和英国人才在中午的骄阳下外出。

而在温带,工作节奏非常快,人们充满了活力,很少休息。

④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和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
和传播。

热带国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虫、疟疾、锥虫病等,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

⑤如非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采采蝇,这是以吸食哺乳动物的鲜血为生的小飞虫。

即使今天有了强效杀虫剂,飞虫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无法在非洲热带的大片地区存活。

人类的生存也步履维艰。

在热带医学和药理学出现以前,庄稼也曾长期被这种灾害破坏,经济的发展难以为继。

且不管诗人如何评判冬季,冬天确实是人类的好朋友:寂静的白色杀手,正是害虫和寄生虫的天敌。

⑥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

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
且多为暴雨。

计算平均降水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里的降水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悬殊。

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
个月的降水量。

爪哇的降雨更为急迫,全年的降水时速为60毫米。

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丛林和雨林杂生,种植颇为不易。

这些物种多样的宝库滋
养着各种生物,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

结果,人和自然都成了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者。

倘若人们砍伐了丛林,种植农作物,炙热的阳光直射而下,因为没有枝叶的阻隔,倾盆大雨冲走了土壤的营养,造成土地大面积荒芜和沙漠化。

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很快就休耕了,不久,藤蔓和卷须爬满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则吞噬了废弃的干旱农庄,而依赖周围地区食品供应的城镇也因此难以兴盛。

⑧大自然就是这样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
.....变成了文明的诅咒。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穷国多位于热带的原因。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每括号内只能写一种)。

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常说“瑞雪照丰年”。

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解释一下这句谚语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4)选文结尾处加点的“天使的福音”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0.爱是一朵无声花
葛闪二十三年前,我在家乡里的一个邮局工作。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

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

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

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叫脚不停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

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

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

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

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我点点头。

“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

”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愣。

接着,又一边摩娑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

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

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我心里一暖,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

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
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

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

”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

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

”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

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

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

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

”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

”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

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

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1)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到怎样作用?
(2)在画浪线的句子中,老大娘听到“我”说的拍电报价格之后,为什么会“短暂的一愣”?
(3)在选文倒数第四段中,“我”为什么特意在“六毛”上加重了语气?
(4)结合加点词语,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现的老大娘的心理。

①“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②老大娘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5)文章结尾,“我”为什么会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没了踪迹”?11.学会放弃
冯晨①放弃安逸的童年,雕鹰才有鸟王的威猛;放弃舒适的生活,凤凰才有浴火重生的辉煌;放弃璀璨的美玉,子罕才有清风两袖的懿德;放弃温馨的家庭,重耳才有称霸诸侯的伟业;放弃井冈的摇篮,红军才有星火燎原的长征;放弃国门的闭锁,华夏才有龙腾虎跃的生机。

②学会放弃,因为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③三闾大夫,怀石投江。

你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怀着一腔怨恨与满腹豪情,纵
入这冰冷的汨罗江。

你本可以带着你的一腔热血、满腹经纶,离开这喧嚣的世俗,匿于山水之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生活。

可你在隐忍与节操之间,选择了这苍凉的江水,来摆脱污秽,永葆你的察察之身
....,皓皓之白,与日月争光。

留下你那千古之绝唱,豪迈之壮举,惊风雨,泣鬼神。

④屈大夫,你失去了你年轻的生命,却留下了千古不倒的丰碑。

⑤青莲居士,飘逸于世俗之外。

本有报效国家的鸿鹄之志,却怀才不遇,你唾弃
高官厚禄,蔑视权贵,视钱财如浮云,你原为一名翰林待诏,为皇上写诗作词,但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不是你人生追求的目标。

于是,忧愁,成为你生命的主题,用借酒浇愁,醉生梦死来排遣你心中的愤懑。

最终,你选择离开黑暗的皇宫,去体味人间清欢,你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响彻云霄,震动天地。

⑥李白,你失去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却铸就了亘古恒新的潇洒。

⑦放弃,意味着失去,没有失去的痛苦,就没有得到的喜悦。

⑧放弃,意味着付出,没有付出的艰辛,就没有收获的芬芳。

⑨放弃,意味着宽广,没有宽广的心胸,就没有海纳百川的壮阔。

⑩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将欲夺之,必因与之。

”放弃,是另一种拥有,是来自舍弃的拥有。

孟子因“舍生取义”而获,陶潜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得,韩信因“胯下之辱”而拥有……
⑪学会放弃,你就会懂得“舍得”的真正意义,升华了生命那悠扬的旋律,开垦出一片花艳,一片芳菲。

(1)写出本文中心论点
(2)第三段中加点的“豪迈之壮举”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将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句话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4)选文中第三段中加点的“察察之身”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五、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12.命题作文
在冬天,一提到大雪,我们往往就会想到刺骨的寒冷。

然而,你是否想过过,正是这皑皑白雪,正在温暖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呢?在一场场的大雪中,你是否曾经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给你带来的温暖呢?
你活血也曾被严厉地批评过,有些尖刻的语言让你觉得无法接受。

然而,回头再仔细想来,那些批评是否也像一场大雪呢?貌似寒冷,实则温暖这你的内心世界……
请以“那场温暖的大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少于600字
(5)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13.给材料作文
有个老太太总觉得一堵墙马上就会倒塌,只要看见有人走过去,他就提醒对方:“那堵墙要倒了,离它远点吧。

”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她一眼后,依然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然而那堵墙没有倒。

几天过去了,老太太很生气,又有些奇怪,不由自主走到墙根下查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砖石中,气绝身亡。

这则材料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提醒自己比提醒别人更重要;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醒;对于可预知的危险一定要远离;应该尽量听从别人善意的提醒……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班级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辗转反侧;山气日夕佳;吟鞭东指即天涯;安得广厦千万间;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解析】
(1)辗转反侧;
(2)山气日夕佳;
(3)吟鞭东指即天涯(“涯”容易写成“崖”,需要重点记忆)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本题要结合古诗文名句作答。

(1)-(5)为理解默写,(6)为理解默写。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熟练背诵,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且能准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凡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能熟练背诵,对其中的重点句子还要做到准
确默写。

2.【答案】B
【解析】
A.有误,“希冀”的“冀”应读“jì”;
B.正确;
C.有误,“藻饰”的“藻”应读“zǎo”;
D.有误,“慰藉”的“藉”应读“jiè”。

故选:B。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3.【答案】A
【解析】
A.正确;
B.“阐珊”应为“阑珊”;
C.“号锻”应为“号段”;
D.“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

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

4.【答案】D
【解析】
ABC都对;
D.动宾搭配不当,“称为”改为“称赞”。

故选:D。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答案】B
【解析】
ACD.正确;
B.“唐僧一一状告李靖”错误,状告的是孙悟空,孙悟空状告李靖状告李靖放纵女儿下届为妖,不是唐僧;
故选:B。

本题要结合名著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名著内容进行积累,包括
名著的作者、人物、故事情节。

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6.【答案】D
【解析】
注意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作为王小红,想劝阻妈妈”,也就是说服妈妈放弃报课外补课班的想法,BC实际上没有劝阻,而是承认了妈妈的这种行为。

A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合文明礼貌的原则。

故选:D。

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注意表达的委婉、人物的身份,以理服人。

口语交际要注意语言的委婉、文明礼貌、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等等。

7.【答案】A
【解析】
本道题要注意根据横线后的“让后世子孙揣摩她内心的骄傲与哀伤”,可知应该先说骄傲,后说悲伤。

故应是“得到了太多”在先,“失去了太多”放在后面。

另外,根据话语自身的了逻辑,应该是得到了太多让人嫉妒,失去了太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这样才符合逻辑。

只有A满足。

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

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自然,保持语言连贯。

这方面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8.【答案】迫近;日光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
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②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

景:日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曜,光辉,光芒。

岳,高大的山。

潜,潜藏。

形,形迹。

句子翻译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②浮:波动;跃:闪烁;影:月影。

句子翻译为: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这道题需要回忆课文其他的内容,在文中作者提到了“古仁人之心”,也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迁客骚人”缺少“古仁人之心”,“以物喜、以己悲”。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就是:因为这些人缺少古仁人之心,因此,看到不同的自然景物就联想到自己当时
的处境,自然引发了不同的心情。

答案:
(1)迫近(2)日光
(2)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因为这些人缺少古仁人之心,因此,看到不同的自然景物就联想到自己当时的处境,自然引发了不同的心情。

参考译文: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
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
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
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
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
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
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今:准备)
8.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制度)
9.【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解析】
(1)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的能力解答此题抓住关键句子“③戴维。

S.兰德斯
对此给出了三个答案:”由此往下面段落找,找到段落的中心句稍加修改即可。

抓住以下关键句子:“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

”“在热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

使当地人的健康和
经济水平长期低下。

”“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

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

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

”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这个句子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还有准确的数字,并且
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与伦敦作比较,所以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

(3)本题考查考查对文章语段的理解。

根据第四五段的内容可知,冬季的大雪可以杀死空气中和土壤中的各种病原体和寄生虫,有利于牲畜和庄稼的生长,第二年自然就有好收成。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分析文本,结合题目的要求,根据文本中的关键性提示语句,即可作答。

本题根据第一段中的“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有些在温带地区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

“可以作答。

答案:
(1)在热带人们无法长时间保持劳动状态,效率较低;高温环境,大大加快了
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