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国民政府的 财政金融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南京国民政府的
财政金融改革
摘要: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对中国的短期统治,我们的认识一般局限于其政治上的独裁专制、外交上的屈辱妥协、经济上的萧条混乱等等。
然而在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由于列强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国民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中,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鉴于当时的中国国民经济的种种问题,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财政和金融货币的措施,旨在稳定经济发展,巩固政权。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财政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关税自主、盐税改革、裁厘改革、币制改革、发行纸币、废两改元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由于列强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国民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中,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鉴于当时的中国国民经济的种种问题,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稳定经济发展,巩固政权。
很多措施确实是很好的考虑到当时的国情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鉴于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很多措施并没有很好地实施。
另外,由于国民政府内部高层的意见分歧和高层间的争权夺势以及腐败,有些政策甚至成为官员谋私的工具,这些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危害。
总而言之,对于国民政府的那些财政金融政策,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不能一味的全盘否定。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第一件事推行财政改革。
在这次财政改革中,宋子文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子文推崇的理财“第一要义”——统一国家财政。
宋指出,“财政为国家经济之命脉,尤贵彻底统一,方能顺利进行。
”他认为,当时普遍存在着的各地军队和非财政机关办理税收,截夺税款的状况是整理财政的最大障碍,也是导致国民政府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
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他指出,“破坏告终,建设开始,建设着中财政,财政宜统一,统一的要素有二:1、中央与地方权限宜分清;2、中央与地方协同清理”。
这个主张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在1928年11月通过了《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将财政收入划分为国家和地方两部分,并且具体划分了国家税与地方税的来源。
《标准案》的公布,结束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混乱局面,使地方税和国家税有了明确的界限。
对人民而言,减少了许多的苛捐杂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关于财政统一的措施,宋子文在全国财政会议指出:“统一财政应从规章、用人、行政、收支四方面入手。
”
1931年,南京方面正式废除厘金,开征统税,从而标志着财政统一的基本实现。
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完全的,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军事原因,为了维持这种统一,宋子文对各省军费的开支作了某些方面的让步,另一方面,这种让步是必须的,它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财政的统一。
财政改革之二——确立预算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刚成立时,既要及时偿还巨额外债,又要支付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所以,其财政状况总是入不敷出,赤字问题严重。
宋子文希望通过建立预算制度,对各项开支精打细算,从而达到收支的基本平衡。
这是一个针对军费“以需定支”的状况所做出的政策。
他认为,在预算制度下,财政的支出,必须严格按照制度、程序,一步步来,通过层层审核,以免财政胡乱支出,使每一笔支出都落实到国民经济的关键上。
宋子文还明确提出了确立预算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由国民政府设立预算委员会来核定财政收入,财政部据此标准整顿收入,统由国库经理;第二步,由预算委员会核定由财政部预定的军费,然后由财政部据此支拨;第三步,是由预算委员会来解决中央与地方在国地收支上的意见;第四步,收入不足时,由预算委员会先就预算金项下填补,仍有不足时,按预算数匀派,一面偏畸。
简而言之,就是将收入、支出、政令、分配统一起来。
这其实与前面所述的统一财政的观点是相辅相成的。
财政改革之三——税制改革。
这是宋子文在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期间所推行的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关税自主、盐税改革、裁厘改革等三项内容。
第一,争取关税自主,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具有多种功能和意义。
从政治上讲,它可以提升国民党在国内外的政治地位;从经济上讲,实行关税自主,是增加中央财政收入与振兴民族经济的一大举措。
关税自主原则,最主要的体现时修订税率。
宋认为,税对不同的商品是有所区别的,他曾经指出:对“发展国内工业所必需之原料,减轻其进口税”,因此,对国民经济发展比较重要的商品,如机械、动力机、车辆等,实行了低关税。
为了鼓励出口,保障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也对出口税进行了修订。
第二,盐税改革。
盐税一直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项重要税收来源。
国民政府通过一系列外交内政工作,重新掌握了盐税的征收、保管及使用权。
盐务管理体制中,并行着两套平行的系统。
在1930年,南京政府对盐务管理体制进行又一次改革,即将缉私权、盐务行政权归稽核机关兼管,使盐务稽核所职权获得扩张。
1931年5月又颁布了《盐法》,对盐税征收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并以法律的形式将稽核所和盐务署的职权划清。
第三,裁厘改革。
厘金是地方政府在主要的水陆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向过往的商人征收的货物通行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厘金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国内的商品流通,增加了工商业者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国内商品的竞争力,使工商业发展极为艰难,因此国内资本家废厘金的呼声极为强烈。
国民政府的裁厘措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财政部为了严格管理同说的课征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统税政策。
统税因制度比较健全,又避免了厘金的诸多弊端,应当说是进步合理的,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统税收入越来越增加,成了政府第三大税源。
统税的不断增加,说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伴随着财政改革,国民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
重中之重就是币制改革。
这主要包含两大方面。
一是整理发行纸币。
当时中国发行纸币的银行多如牛毛,并不能一下子把纸币的发行权收归国家银行所有。
因此,宋子文凭借财政部长的权威,对不同的纸币发行机构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宋子文对纸币发行的整理,为1935年法币政策实施后国家银行垄断纸币的发行创造了条件。
采取了发行法币、关金券、金圆券和银元券等一系列措施。
二是废两改元。
1933年,国民政府鉴于统一币制,巩固金融,当以废两改元为先决条件,遂由财政部长宋子文下令从该年4月6日起,全国所有公私款项
的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
同时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鼓励铸造新币。
纵观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措施,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所采取的措施还是相对积极的,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其统一财政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对全国政权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完整的市场。
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如关税改革的某些措施,对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裁厘措施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商品流通,降低了生产者成本,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外,正是得益于这些财政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后来的八年抗日战争打持久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币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有些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起到过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金融、安定社会的作用;有些则违背和阻碍了历史进程,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并最终导致了其统治政权的灭亡。
废两改元是中国近代财政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币制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废两改元的实施,初步改变了中国近代币制混乱的状态,不但为1935年取消银本位币制,推行法币政策奠定了基础,而且促进了当时国内市场的统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总的来说,国民政府的那些财政政策总体上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以及战时军事体制的局限性,再加上国民党内部官员的贪污腐败争权夺利,很多政策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服务于官僚资本的倾向(这些在四大家族中充分反应)。
另外由于中央政权和地方势力的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全国政局的动荡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导致一些政策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这些原因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