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word版)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
伸》.docx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正如尼采所言,既然理解能阻止行动,那么借助弄懂
媒介——媒介使我们延伸,挑起我们里里外外的战争——我
们就可以节制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
”
——继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马歇尔
(赫伯特)麦克卢汉一、主要摘要:“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
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机
智。
”“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
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拖放出来一样。
” “任何媒介的
“内容”都是另外一种媒介。
”“任何一种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
新的尺度。
”“严肃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
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认识感觉变化方面的专
家。
”“印刷术以来的绝大多数技术和娱乐都是热的、分割
的、排斥的。
但是到了电视时代,我们看见向冷价值的回归,
向广泛、深度卷入和参与的回归。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的一种新的器官的
延伸。
报纸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觉
和听觉的延伸,互联网是人的中枢神经和其他感官的延伸,
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我认为可以说是人的综合
器官的延伸,因为手机综合了几乎所有大众媒介的功能,集视
听读写于一体。
”“印刷术的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条原则,压
倒了封建的、口耳相传文化的社会的纷繁复杂性。
” “因为每
一种媒介同时又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它可以用来打垮别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打垮别的群体。
”“古往今来的玩世不恭者,男人最痴情的,是反应他们自己形象的女人。
”“媒介即讯息’的
意思是,一种全新的环境创造出来了。
这一新环境的‘内容’,是工业时代陈旧的机械化环境。
这一新环境对旧环境进行彻底的加工。
”“有一个例子是贝都因人骑着骆驼听半导体收音机
的现象。
灌水般滚滚而来的观念使土著
人面临灭顶之灾,没有任何的东西侵犯他们做好准备去对
付汹涌而来的各种观念。
这就是我们的技术通常所发挥的
作用。
我们在读书识字的环境中遭遇收音机和电视机时所
做的准备,并不比加纳土著人对付文字时的本领高强。
文
字环境把加纳土著拽出集体的部落社会,使他搁浅在个体
孤立的沙滩上我们在新鲜的电子世界中的麻木状态,与土
著人卷入我们的文字和机械文化时所再现出来的麻木状
态,实际上是一样的。
”“事情越真实,诽谤越厉害。
”“每一种塑造社会生活的产品,都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种感觉的加温往往会产生催眠的效果,所有的感官的降温往
往会产生幻觉。
”“任何一种感官,尤其是视觉,加热到支配地位是时,都会排斥舒服的感觉。
”“只有站在与任
何结构或媒介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才可以看清其原理和
力的轮廓。
因为任何媒介都有力量将其假设强加在没有警
觉的人的身上。
预见和控制媒介的能力主要在于避免潜在
的自恋昏迷状态。
”“现在掌握媒介的当权者不都在运用这种力量吗,而谁愿意承认过热的媒介带来的弊端,也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正在昏迷吧。
也因此,对于更多问题的答案
则是模糊的,因为我们还无法与它保持距离。
”“媒介影响现存社会形式的主要因素,是加速度和分裂。
”“我们有了麻醉剂,这使我们能给人做最可怕的外科手术。
因为用新技术给社会动手术时,受影响最大的部位并不是手术切口。
手
术的冲击区和切口区是麻木的。
被改变的是整个集体。
”“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之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
们就必死无疑。
因此,这个焦虑和电力媒介的时代又是无意
识和冷漠的时代。
”二、主要思想内容及观点的整理和归
纳 1.媒介即是讯息“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
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
用。
”概念把将人、媒介、社会整合起来,符合汇流和联系
的观念。
“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
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
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
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 媒介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而改变,而人也因为媒介的形态而产生新
的尺度,因此改变着整个社会形态。
用“讯息”一词将其中的联系结合到一起。
它重塑着社会形态,因此,控制媒介的
人即可控制社会,是尺度和标准的把关人,即控制媒介就
体现着权力,给每个时代创造出了新的环境,使人们在新
的信息传递模式下形成新的习惯,新的社会结构,对应着
新的信息识别系统,新的符号,即也代表着新的讯息。
2.媒介是人的延伸泛媒介的概念。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
在经历内向的爆炸。
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
范围内的延伸。
今天,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之
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
球。
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和空间差异已经不复存在。
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好一个阶段——从技术上
模拟意识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
群体中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
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医
院。
刊登广告推销产品的客户长期以来所谋求的,正是人
的意识的延伸。
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
还是脚的延伸,对整个心理的核社会的复合体都
产生影响。
3.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
冷媒介是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他提供的信息相当匮乏。
”
冷:少信息,参与性强。
比如,今天在商务和管理中的所
谓“扩大权限”,就允许雇员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和确定自己的作用。
同样,读侦探小说时,读者要参与进去和作者共
同创造。
原因很简单:它的叙述略去的东西太多。
需要带
着自己的思考去弥补略去的内容,所以麦将电视划归为冷
媒介。
热:完全表达,丰富的信息量影响受众。
一方面可
以变得有人情味,至少在有的情况下是这样,然而,至于
用炸弹和抱负作为威慑手段,任何长期恐怖的结果,
都只能是麻木。
任何热媒介容许的参与程度,比冷媒
介容许的参与程度都要少。
热媒介有排斥性,冷媒介有包容
性。
“至于对付冷战和热弹的恐惧,我们急需的文化策略是
幽默和游戏。
通过模仿实际生活中火辣辣的情景,游戏可以
给它们降温。
”如今流行的真人秀节目模式和湖南卫视
娱乐定位的成功,其社会公用也能归因于此。
4、印刷媒介与社会在麦克卢汉看来,书籍是一种个人的自白形
式,它给人以“观点”。
报纸是一种群体的自白形式,它提供群体参与的机会。
书籍和报纸以准确一致的可重复性对公
众讲话,并且带有很高的强度,正是由于这个印刷形态的
特征,才使书籍和报纸都具有公众仟悔室的特征。
麦克卢
汉说,印刷技术不仅使生产和市场机制的整个过程理性化,
而且被用于法学、教育和市镇规划,印刷技术衍生出来的
连续律、同一律和可重复律,在英美两国已长期渗入
公众生活的一切侧面。
印刷媒介还使大企业大公司认识到,
他们的运转形象,是一种需要仔细刻画在公众感觉系统上
的图案。
在此之前,报纸已将社区的形象塑造成一系列连
续发生的行动,这些行动靠报头的日期统一为一个整
体的形象。
5、麻醉剂每一种媒介给个人和社会造成麻木——加速是根源。
速度快会使人本身感官麻木,神
经系统的自我保护,是种潜在的自恋昏迷状态。
而速度也
为了满足人们期望发展和追求效率的需求。
“我们有了
麻醉剂,这使我们能给人做最可怕的外科手术。
因为用新
技术给社会动手术时,受影响最大的部位并不是手术切口。
手术的冲击区和切口区是麻木的。
被改变的是整个集
体。
”“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之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
否则我们就必死无疑。
因此,这个焦虑和电力媒介的时代
又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
”三、读后感: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 —1980 )可能是传播学史上最难评价的一位学者,但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自施拉姆在达尔文、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等先驱的思想基础上创立传播学以来,就
先后有来自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
学者投身到传播学的事业中,不断拓展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从而使传播学迅速成长、日趋成熟。
可以说,传播学史上的
一些重要理论都是其他学科的学者贡献的。
因此,从这个角
度讲,作为英语文学教授的麦克卢汉闯入
传播学界并不为奇。
麦克卢汉如先知先觉般独自“理解”着媒介,同时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疑难:我们当如何去理解麦
克卢汉呢?麦克卢汉的书的确难读、难懂,其思维之跳跃、
话语之艰涩、结论之突兀,常常令人如堕五里雾中。
如今,
人们引用麦氏的只言片语已属难得因而成了学术上的时髦。
然而,即便是今天,能够真正理解麦克卢汉那堆“乱麻”的
又有几人?20 世纪五十年代,技术革新速度惊人,其带给
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
而当时的很多传播
学者一直在执着于“内容研究”和“效果研究”。
拉斯韦尔在20 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五 W 模式”,一方面确定了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对具体的研究范
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限制。
以媒介效果理论为例,“注射论”
在1964 年前一直被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当时的传播
学研究思潮,但它是不正确的,宣传效果远没有那么容易达
到。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的出现则宣告了这个理论的
破产。
在他看来,效果的重要性并非人们一般认为的信息的
传播或观念的表露,而在于信息通过媒介作用于理解和观察
世界的方式。
麦克卢汉用泛媒介的观念解释种种现象。
在他
眼里,媒介如影随形,似乎无所不在,凡是使人与人、人与
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东西,都可称
作媒介。
他把人类任何技术进步、任何工具的发展都看作媒
介的成长,看作人体的延伸。
按照他的
点,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石斧是手的延伸,是脚的延伸,
是声音和耳的延伸,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是耳和眼睛的同延伸,子技是人整个中枢神系的延伸
之,人要同周的境生关系,就得通媒介。
麦克分析了
机械代和力代各种媒介人的影响。
籍、路、
、打字机,造成了人的肢解和分裂,各种感官的分离,社会的集中制,非部落化。
而力代,机、自化、广播、、,重新使
人的感官融合,一体化,非集中制。
在代交融段,媒介共
存并互相争。
改造了新媒介后,新媒介就揭开了“人的趣”的。
于是了院,正如打了影和夜会。
但麦克否他之有因果关系。
麦克,中国的入,促使欧洲教育和商从11 世开始的步快速展,“ 12世的复”提供了基,使印刷物开始普及,并且最使 15 世活字机器印刷成可能。
印刷的生,成中世欧洲由黑暗的封建社会向本主社会的重要因素。
有一度的印刷文字,冲破了中世体性行和修道院的束,造了极端个体性模式的企及断象。
印刷在16 世造就了个人
主、民族主、工主、大的市、普及字和普及教育。
印刷
品把个人从的群体中解放出来,同又
提供了一个如何把个体凝聚成一股强大力量的模式。
麦克卢汉认为,电影以波动起伏的形态世界和印刷技术联
系在一起。
可以说,读者看书时是在用一种投射的方式使
文字形象化,他必须追踪印刷物中黑白序列的“静物照”,边看边给自己提供一条声道。
印刷文字和电影之间的联系,
就其使读者或观众产生幻觉的力量而言,是怎么说也不过
分的。
伴随电影,美国生活的整个格局作为一则连续不断
的广告被搬上银屏。
美国的卫生间、厨房和汽车,被当作《天方夜谭》来处理,结果使一切报刊上的广告都必须像
电影里的场景。
麦克卢汉认为,与其说电视是视觉媒介,
毋宁说它是一种触觉――听觉媒介,它使我们的一切感官
深刻地相互影响。
电视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感知生活和脑力
活动过程。
我们所经历的书面文化对人的影响与改造,
其实质就是人顺应技术的要求的过程。
只不过到今天,这
一过程已经让位于电子时代的互联网。
网络将怎样改变世
界和人类,而人类反过来会怎样影响网络世界及更新的技
术?这又是一个迷一样的待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