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教什么》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教学教什么》读书心得
当我拿到王荣生教授《写作教学教什么》这本书时,前言中的一句话:“这是值得你慢慢读的书,这是需要你用笔来读的书”,引起了我的深思。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从教以来最怕涉足的板块内容,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技巧可以授予学生。

看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真的有真真实实地教过孩子作文吗?我为曾经的自己感到羞愧!我意识到,设计出对学生有益,对自己专业提升有帮助的一堂堂作文课,值得我们用毕生去努力。

这本书是王荣生教授主编,但里面的内容不限于王荣生教授的写作教学观,其中还有上师大郑桂华教授、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特级教师邓彤等关于写作教学的看法,不仅涉及小学的写作教学,还有初高中的写作教学。

其实无论哪个学段,都或多或少可以有一些养分可以汲取。

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场写作教学的研讨活动。

本书共分为主题学习工作坊和课例研究工作坊两个板块。

在主题学习工作坊这一板块中,王荣生教授对当今写作教学作了检讨。

其中谈到写作教学的三大套路——题目+范文;情境+活动;教写作技法——几乎也是我平时使用的招数。

可学校大多数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呀,当然,语言能力好的孩子教与不教一样好,能力差的孩子教与不教依然只能咬笔头。

我们抱怨孩子理解力差,孩子上课不听,孩子平时阅读量不够……家长一询
问如何提高孩子写作能力,许多老师也会马上回答多看看书。

对于阅读与写作的相关性,郑桂华老师在“写作教学的新进展”有进一步的阐述,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孩子爱看书,可写作能力依然很差。

那问题在哪里?王荣生教授指出,这三大套路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过程性指导。

一、备课前不能忽略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
学生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条件,学生的“写作内容背景经验”是写作的前提性条件。

教师备课前必须考虑学习任务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按照学生的认知建构的规律来进行安排。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写作实际设计写作教学方案。

在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班内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确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现在最想做什么——学习期待。

作文教学指导和训练,一定要确定哪些知识对学生的作文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对于重要知识,不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就了事的,而应该重锤敲击,反复落实。

因为“知道”是一回事,“学会”又是另外一回事。

钱梦龙先生说得好,“重点知识一定要敲实,实得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

当然,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围绕一个中心有变化地推进。

应该围绕这些“知识”,设计出若干个可以操作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步骤。

在平时的备课中,我感觉自己常常会忽略学生的需求,更多的是从教师对文本把握的角度入手。

读完此书后,我恍然大悟,忽略学生去备课,往往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共鸣。

二、采用项目化学习,创设真实情境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利用交际性写作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语言、音乐、图片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写作的氛围,尝试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大项目,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给学生搭建袒露心灵的支架、搭建写作情境的支架。

看完书后,我有意识将此运用在写作教学实践中。

记得在教学《抓住细节》这一课时,我根据班级学生刚刚经历过的篮球赛,设计了以下项目情境:
持续了接近半个月的“团结杯”篮球赛已经落下帷幕,为了铭记本次比赛中那些精彩而感人的瞬间,七(12)班决定集体评选出大家心目中的“MVP”人选。

通过设计项目情境组织建构学习内容,可以将无目的、无对象、无情境的文章写作转变为“有写作目的”——推荐MVP;有“写作对象”——班级师生;有“写作情境”——MVP评选活动的任务型写作。

且课堂情境就来源于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团结杯”篮球赛,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能充分调动学生观察生活、寻找生活细节的兴趣,驱使学生愿意学写细节、提高细节描写的源动力,使学习活动的开展更为顺利。

三、巧用慢动作,把动作放慢拉长
描写某一情景时,将人物动作进行细化,延长过程,就能把事情写具体,也更有画面感,给人深刻印象。

同时,精心锤炼词语,选择恰当的修饰语,做细节的刻画,才有感染力。

①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擦,向人们低声絮说,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②睡觉时她又伸出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③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④她却立刻伸出手,将我按住。

——出自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⑤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此片段中扫、露、撒、系、牵、看、拉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冬天雪地捕鸟的过程
《写作教学教什么》这本书是基于作者理论学养与实践经验的原创之作,穿插了很多中小学案例。

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在课堂实践中会主动去思考反思借鉴。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能有更多自己的见解,而不再总是“拿来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