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Microsoft Word 文档 (4)
八年历史知识梳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一、史前文明(石器时代)1、史前文明代表河姆渡人:长江流域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人:黄河流域世界上最早种粟彩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弓箭,过定居生活2、华夏祖先炎帝——教人们进行农耕炎黄部落——华夏族的主干3、禅让制:尧舜禹时期——推举贤人担任首领的方法二、朝代更替1、夏商周时代——青铜时代的王朝夏朝:时代特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建立者:禹商朝文明象征甲骨文: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青铜器:数量大、种类多、铸造工艺和艺术成就达到很高水平。
周朝西周:分封制东周春秋:老子、孔子、孙子等学派秋战国时间铁制器战国:百家争鸣具广泛使用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与巩固的重要时期秦朝时代特征:开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帝国时代政治特点: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延续2000多年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始皇帝:嬴政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皇帝的个人品德才干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汉朝西汉:汉武帝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国家指导思想形成“大一统”的政治格局3、三国西晋南北朝——分裂、对峙为主;民族大迁徒,大融合时期4、隋唐时期隋朝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实现大统一(时代特征)古代工程:大运河唐朝时代特征: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两个盛世局面对外交往:玄奘西行印度、鉴真东渡日本唐都城:长安,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5、宋元时代——是中国历上由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到大统一的时代北宋:与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并存辽——契丹、西夏——党项南宋:与金少数民族并存金——女真元时代特征: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蒙古族)人物: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开发,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疆域——最辽阔6、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帝国发展到顶峰明朝政治:废丞相、设内阁、强化皇权经济:商品经济空前发达,“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出现(明中后期)历史事件:张居正改革——顺应时代潮流,使社会得到进步郑和下西洋清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建立八旗制度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清朝对外政策:闭关锁国,影响是清政府对西方不了解,开始落后于西方民族政策:恩威并重三、民族融合(和同为一家)五、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西汉1、张骞出使西域影响:打通了西域和汉交流的通道,开辟了中国和欧州、非州大陆的通道,出现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路线:长安出发——河西走廊——中亚——罗马地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起来,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代名词唐朝1、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繁荣时期2、玄奘西行 目的:到印度取经影响:中国和印度往来频繁交流物品: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入印度向印度学习熬糖法3、鉴真东渡 目的:到日本传经影响:带去佛经、建筑、雕刻等都深深影响日本 4、唐在世界的影响:中国成为东亚文明的幅射源,在世界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宋元 1、海外贸易极为发达 2、出口物品:丝绸、瓷器3、影响:促进科技和文化交流,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州 明朝 郑和下西洋1、时间:1405—1433年 七次2、交流物品:带去丝绸、瓷器等商品3、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此举使中国在海外的影响扩大中国和西洋各国的贸易发展起来,也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 Word 文档
1.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刘禅,他是自然死亡。
2. 去世: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
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
乐地度过余生。
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
西晋末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3. 简介: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刘备
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
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公元263年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4张)(2024版新教材)
汉景帝 (前188-前141)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 第四子。刘恒为人宽容平和, 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 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 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
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第五子。刘启 在位16年,葬于阳陵。与其父汉文帝一起开 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 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 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 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 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 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 得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
文帝生前曾留下遗诏: “厚葬以破业,重服以 伤生,吾甚不取。”
秦始皇实行暴政,奢侈浪费,最终 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最后二 世而亡;汉文帝提倡节俭,出现了
文景之治的局面。
汉文帝灞陵
秦始皇陵
文景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增, 国库充盈
汉兴七十年间,……都(都城)鄙(边远地方) 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 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 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 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刘 邦
长期战争导致汉初人口减少、经济萧条;
背景:统治者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实 行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社会局势
休
养
解甲归田、释奴为民、
生 息
内容:鼓励生产、轻徭薄赋
政 策
作用: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了下来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
汉高祖 (前256-前195)
【最新2018】解析汉朝推恩令的内容及作用介绍-word范文 (2页)
【最新2018】解析汉朝推恩令的内容及作用介绍-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解析汉朝推恩令的内容及作用介绍“推恩令”是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的一项重要法令,“推恩令”吸取了因为晁错削藩的计划从而导致七国之乱的前人教训,“推恩令”的规定是诸侯王除去自己的嫡长子可以继承侯位以外,其他庶子在本国原有的封地内也可以封侯,新封侯国从此不受本国王的管制,而是直接隶属于各郡的管理,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县。
那么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汉武帝的这种办法使诸侯王国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被实行任何的削弱,避免了各诸侯王一起联合抵抗的可能,这其实也就是推恩令的巧妙之处。
在经历了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武帝刘彻吸取前人的教训,就想着必须要遏制和削弱日益增大的各个诸侯王势力,但是一直到了武帝初年,有些比较大的诸侯国依旧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不听中央的命令,公然抗命。
他们的势力大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汉武帝刘彻为了削弱他们的势力,于是就颁布了推恩令。
所以说关于推恩令巧妙在哪里这个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推恩令表面上看起来是国家对其他各个封侯的厚待,而事实上是为了瓜分诸侯国以及削弱各个侯王的势力,这一重要法令不仅符合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巧妙的避免引起各个侯王的反抗。
诸侯国的公子们一个个都整日想着如何才能将父辈的土地分的更合理,或者说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封地,这样一来,不仅仅削弱了各诸侯国力量,而且使各地方的矛头也不再指向中央。
推恩令的内容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针对诸侯势力过大推行的一部令法,那么推恩令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汉武帝想要看到的局面出现了吗?推恩令的内容其实总结起来主要的就是那么一个方面而已,那就是在关于诸侯的爵位继承这个问题上的整改,在推恩令还没有推出的时候,按照之前汉朝颁布的法令,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诸侯其他的儿子们是得不到任何封地的赏赐的,而推恩令就是针对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新规定,新的规定是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别传给几个儿子,虽然依旧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但是诸侯其他的儿子们可以分别得到候位以及各自的封地,而且新封的候国就不再隶属于原本的诸侯了,而是由地区所在的郡来进行管理。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X
X
读读看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什么是“大一统”和“大统 一”?
“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 要广得多。 “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 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比如秦朝的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还做到 了经济上的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 “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 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 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 多于京师。 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外戚宦官专权(东汉中期以后)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比较辩别
俗话说,功过自有后人评,秦始 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一 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 个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汉朝 经历了百余年后才走向衰亡,你怎样
看待这两位皇帝?
如果你是汉高 祖刘邦,你将 如何来扭转局 势?
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 役和赋税负担。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汉高祖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lǐn,yǔ)尽满,而 府库余财。” ——《汉书· 食货志》
文景之治
民富国强
“文景之治” 为汉武帝的大一统 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汉朝官职Word版
汉朝官职汉朝将军位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
以上为四征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
以上为禁卫军)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
以上为禁卫军)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以上为杂号护军)护军都尉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
完整word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堂导入:1、你知道西汉共经历了多少个皇帝吗?最为有名的有哪些?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2、以电视剧《汉武大帝》导入。
3、利用导入框汉高祖宴群臣的故事一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怎样治理天下?)你认为汉高祖的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败项羽。
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
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文景之治1•休养生息政策: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2.文景之治2、措施:①政治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思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果: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东汉的统治1、西汉灭亡于____________ 年。
2、东汉建立于___________ 年,定都_____________ ,建立者 ___________ 。
3、光武中________ 在位时的局面。
4、东汉衰落5、东汉瓦解合作探究:1、课本68页“动脑筋”。
2、汉武帝和秦始皇分别是怎样对待儒家学说的?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精讲点拨:1、解释休养生息的含义。
2、通过学习,给我们的启示:文景两帝----节俭治国----盛世秦始皇-----奢侈残暴----亡国3、汉武帝摧尊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以儒家学说为主,又经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最新文档】汉朝宫廷礼仪制定者叔孙通生平-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汉朝宫廷礼仪制定者叔孙通生平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下令废除秦的仪法。
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朝宫廷礼仪制定者叔孙通生平,希望大家喜欢!叔孙通生平简介秦末时期叔孙通是薛县人。
在秦朝的时候因为精通儒术被召进了朝廷,作了个待诏博士。
几年后,陈胜在山东造反了,有东方来的使者向朝廷报告了这个消息,秦二世召集身边的博士和儒生们问道:“楚地派去守边的士兵半路造反,现已经攻下蕲县,攻入了陈郡,你们说该怎么办?”三十多个博士儒生们都一齐说:“做臣子的绝不能兴师动众,谁兴兵聚众那就是造反,对于造反的人绝不能宽恕,请陛下火速发兵前往剿灭。
”秦二世一听也跟着急了,脸色通红。
这时叔孙通走过去说:“他们刚才说的那些都是谬论。
如今天下归为一统,各郡各县的城池都已铲平,民间所有的兵器都已销掉,这就早已向天下人宣布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当今又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备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于职守,四面八方都像辐条向着轴心一样地向着朝廷,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什么人敢‘造反’呢!那些人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哪里还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郡尉们很快就可以把他们逮捕问罪了,有什么可担心的!”秦二世一听转怒为喜,说:“好。
”然后又挨个问那些儒生,儒生们有的人说是“造反”,有的人说是“盗贼”。
于是秦二世让御史把那些认为是造反的人都抓起来,投进了监狱,说这种话根本是他们所不该讲的。
而那些说是盗贼的人一律无事,都被放回。
与此同时赐给了叔孙通二十匹丝绸,一套新衣服,并把他提升为博士。
投奔刘邦叔孙通出了宫门,回到住所后,那些儒生们都斥责他说:“你怎么那么能拍马屁呢?”叔孙通说:“你们不了解,我差一点儿就掉进虎口出不来了。
”说罢就卷起行李逃走了。
大一统的汉朝PPT优秀课件8 人教版
思考:教材78页的“说一说”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 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动脑筋:
“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
教材78页的“说一说”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 “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王 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 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 的郡管理。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 削弱王国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 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 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 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 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在位的50多年,由 “诸不在 于他广泛任用有各种才能的人 六艺之科 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 孔子之术 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 了鼎盛时期。 者,皆绝 强大的汉帝国在政治、经 其道,勿 济、文化等各方面当时都居于 董仲舒 使并进。” 世界首位。
长 期 战秦 汉初经济萧条, 乱 的 造 暴 国家贫困的荒 成政 凉景象是怎样 的 、 。 造成的?
汉高祖
如果你是汉朝 汉 初期的皇帝,面对 汉 文 经济萧条,国家贫 景 帝 困的形势怎么办? 帝
措施: • 减轻农民徭役、兵役和赋 税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 推行轻刑慎罚的政策, 以宽缓的手段治理天下 • 君主自奉节俭,抑制奢侈。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出现了 怎样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看谁找得快:
•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呢?
1、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2、奖励农桑;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重视“以德化民”
• 他们的措施有何效果及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精选全文
[ dàn ]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社会状况?
[ chún sì ]
恢复和发展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政策
♟思考: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政策?
战争 战争 战争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1、背景(原因) 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②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
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斩去右脚) 改为弃市(死刑);
知识 拓 展
▲汉文帝·霸陵 (陕西·西安)
说说汉文帝有什么优秀品质?
第56页
薄葬
三、“文景之治”
♟根据壁画内容思考,“文景之治”有何作用?
2、表现
薅秧
舂米
◈政治__清__明__
◈经济__发__展__
定统治的政策。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2、措施
① “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 释放奴婢为平民; ③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结合55页第1段,找出汉高祖采用哪些措施?
♟汉高祖时期的田赋与秦朝相比有何差别? 第56页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汉高祖时期的田赋与秦朝相比有何差别? 第56页
①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三十税一”
③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④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人物 档 案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年)
刘邦第四子 在位23年
▲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
13课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13课两汉的经济【课堂导学】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知识梳理】一、农业成就: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二、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
三、冶铁: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一、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派王景主持修河。
农业的进步:西汉出现了犁壁(翻土碎土)、耧车(播种工具)、二牛抬杠的方法。
二、丝织: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也很高,丝绸得到外国人喜欢。
冶炼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治铁工具),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汉武帝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经济大一统)商业的繁荣:东西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专门的商业区:市。
(但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四、经济措施:1、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
【自我检测】一、农业成就:1、______和______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______时派______治理黄河。
二、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使用______。
三冶铁:______发明水排,四、经济措施是:______ 2、商业区叫“______”。
巩固达标:一、单项选择题———明察秋毫1、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汉朝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明帝2、秦始皇与汉武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是()A.在全国统一货币B.对儒家思想的态度C.修建长城D.治理黄河3、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A.农业B.冶铁业C.冶铜业D.丝织业4、东汉明帝时,负责治理黄河水利专家是()A.王景B.李冰C.郑国D.杜诗5、20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丝织品,那么汉代的丝织品使用的是()A.提花机B.水排C.耧车D.印染机二、简答题———夯实基础快速记忆,快乐作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哪些?三、风险过关题———拓展思维拨云见日:两汉的经济发展中哪些是领先世界第一的?你怎样看待这些成就?领先世界第一的经济成就:①西汉的耕犁,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1000多年。
2024版汉朝历史课件ppt学习教案
蔡伦改进造纸术
使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出轻便、 薄韧、耐用的纸张。
造纸术的传播
汉朝以后,造纸术逐渐传播到朝鲜、日本、阿拉 伯等地,最终传入欧洲。
对文化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书籍的广泛传播,促 进了文化的繁荣。
2024/1/28
19
冶铁技术的进步
2024/1/28
冶铁技术的发展
汉朝时期,高炉炼铁、炒钢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汉代书法与绘画
汉代书法
汉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隶书、草书等字体。汉隶端庄大 气,草书飘逸洒脱,代表了汉代书法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
汉代绘画
汉代绘画以壁画、帛画等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山水、动物 等题材。汉代绘画注重形神兼备,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展现了汉代绘画的高 度艺术水平。
汉朝的建立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定都长 安(今西安),史称西汉。
4
汉朝的政治制度
01
02
03
皇帝制度
汉朝实行皇帝制度,皇权 至高无上,皇帝拥有最高 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
2024/1/28
三公九卿制
汉朝中央设立三公(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 (分管各项事务的官员), 组成中央政府。
郡县制
铁制农具的普及
铁制农具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对工业的影响
冶铁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汉朝工业的发展,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0
天文历法的完善
天文观测的进步
汉朝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发展,如浑天仪等天文仪器 的制造。
历法的制定与完善
制定了《太初历》等历法,以更准确地指导农业生产。
对后世的影响
汉朝简说PPT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文化、军事、外交
在政治上,汉武帝刘彻加强皇权,首创年号[42],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诸 侯王的势力,从此,诸侯王的势力不再能够对中央构成威胁;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 取消了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书上所称的“酎金失侯”事件。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权得到了 大大的加强。 文化上,废除了汉朝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的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开始重用儒术。尽管武帝时期兼用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人才,汉朝也一直“霸王道杂 之”,但汉武帝刘彻时期对儒家的采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视,并在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历经二千 年的主流思想。 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据记载,汉代边防军的最低工资是每 月600钱,而军 区司令级则高达每月16000钱。按物价折算,其军饷相当于今天的月薪4800元到12.8万元。薪水之 外还有补贴:汉武帝巡视北方时,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大幅提高军人的待 遇,在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领,终于击败匈奴单于,使得“漠南无王 庭”。又收复南越国和朝鲜,征服中亚大宛国,西域臣服,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 帝国。 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并先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 乌孙,而达到了离间西域和匈奴,进而控制西域的目的,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 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是汉朝疆域 最大的时期,也是汉朝的极盛时期。
•
本质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使中 国出现了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本 质不是对农民战争的让步,而是鉴于秦 亡于政所做的积极有为的调整,实施较 为开明的政治,以达到巩固专政的目的, 它是地主阶级求长治久安的意志表现, 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条 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勤俭治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
(A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
感谢观看
中石国五最千早的,人人类相,排食除,B项死;者半过坡居半民。距…今5…00天0年下,排既除定C项…;…河自姆渡天人子距不今6能00具0年醇,排驷除(D项ch。ún故s选ì四A项匹。
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
济发展推行了( C )
A.约法三章 B.方田均税 C.休养生息 D.均田免赋
西汉长安城
长安城已初具规模, 布局规整,街道上 车马行人熙熙攘攘, 热闹繁华。
三、“文景之治”
4.“文景之治”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四: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出现这样局面原因是 什么?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 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阳陵陪葬墓园出 土的陶仓
大意:①现在驱使百姓,让他们回到农田里,都从事农业这种本分生活。 ②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
原因: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 要财源。
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 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三、“文景之治”
2.成败原因及启示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二:研读相关史事,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刘邦胜出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了什 么启示?
项羽:刚愎自用, 一味依赖武力
失败
刘邦:注重收揽民 心,善用人才
胜利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3.西汉建立
【优质】汉朝末代皇帝刘协的生平-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汉朝末代皇帝刘协的生平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的第十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作为末代皇帝,他的一生风雨飘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朝末代皇帝刘协的生平,希望大家喜欢!末代皇帝刘协的生平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的第十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汉灵帝刘宏的小儿子,生母是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荣,王荣被汉少帝刘辩的生母何氏毒死后,刘协由灵帝的生母董氏亲自抚养。
汉少帝刘辩登基后,将刘协封为渤海王,后又改封为陈留王。
不久,宫中发生了政变,先是何氏的哥哥何进杀了一直支持刘协的蹇硕,而后宦官张让等人杀死了何进,但遭到袁绍等人反攻,张让等劫持了刘协与刘辩逃出宫。
董卓带兵赶到的时候,刘辩被吓得语无伦次,而刘协则能对答如流,董卓认为刘协更为贤能,且抚养刘协的董氏又是自己的同族,于是有了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帝之心。
回宫后,在董卓的计划下,刘辩被废黜为弘农王,刘协顺利登基为皇。
刘协登基后为汉献帝,封董卓为丞相又加封太师。
董卓掌握重权后,其军队在洛阳城中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致使各地郡守都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自此天下战乱四起,百姓苦不堪言。
刘协命侍御史侯汶开仓济民,但侯汶假公济私,刘协发现后杖责侯汶,长安城中的百姓终于得到救济,然而天下的动荡却难以平复。
公元196年,刘协入驻洛阳,赐兖州刺史曹操节钺,而后刘协一直受到曹操的摆布。
刘协不满曹操,令车骑将军董承诛杀曹操,以失败告终,刘协皇后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要求伏完效仿董承,但伏完不敢行动,伏皇后的举措也被曹操发现。
曹操要求刘协废黜伏皇后,而后又逼刘协娶自己的女儿曹节为皇后。
公元216年,曹操被立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接魏王之位,彼时,曹氏势力平定了中原,刘协被迫禅位与曹丕,曹丕即位后封刘协为山阳公。
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被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主备:芮花萍 审核:初一历史组
【学习目标】
1、汉武帝的大一统(∨)
【知识梳理】(学法指导: 读课文,勾画要点,并填空。
)
一、文景之治
1、原因:吸取的 教训,轻徭薄赋,注重发展
2、人物:汉文帝、汉景帝
3、表现:重视“ ”,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称
文景时期的统治为“ ”。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重点)
1、政治:接受 的建议,实行 政策,削
弱诸侯国势力。
2、思想:接受 的建议,“ ”,
把 家学说作为封建 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3、文化:大力推行 教育,在长安举办 ,
以 为主要教材。
影响:汉武帝时期,西汉在 、 、 、经
济和军事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 时期。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汉初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历
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 )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3、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
了基本了解。
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 )
A .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4、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
地,侯之!‟”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始称皇帝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昭君出塞 D.创立科举制度
5、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所用教材分别是()
A.国学、道家经典B.府学、儒家四书五经
C.太学、儒家四书五经D.太学、法家著作
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7、以下西汉时期四位皇帝按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高祖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秦皇”在巩固统治的的措施中,在政治方面,除自称皇帝总览大权外,他还建立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
(2)材料中的“汉武”为完善“大一统”在思想上采纳谁的什么建议?
(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在维护统治时对某一问题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
【拓展视野】
1.(08四川成都卷)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A.汉高祖刘邦B.汉武帝刘彻
C.汉光武帝刘秀D.蜀汉皇帝刘备
2.(08南京卷)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D.盐铁官营
3.(08山东潍坊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4.(重庆卷)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 管仲
B 商鞅
C 张骞
D 董仲舒
【知识整理】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主备:芮花萍审核:初一历史组
【学习目标】
1、汉武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知识梳理】
1、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
2、东汉主持修河(东汉明帝时)
3、杜诗发明水排:杜诗发明水排,用于,比欧洲早年
4、汉武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措施:
作用:
东西二京:
“市”:
5、小结:两汉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发明水排的是()
A.西汉的王景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D.西汉的杜诗
2、亲临治河工地,治理黄河,使黄河在此后的80多年里没有发生过大水灾的汉代皇帝是()
A.汉文帝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明帝
3、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
A.李冰B.杜诗C.王景D.郑国
4、两汉时,人称东西二京的是()
A.咸阳、长安B、长安、洛阳C.北京、南京D、长安、北京
二、非选择题
5、结合前面所学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