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现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浙江省的幼儿教育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统计,2004年全省共有幼儿园11366所,在园幼儿127.85万人,但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相对滞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1.44%,提高幼儿教师素质迫在眉睫。
根据《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的“2010年基本实现小学、幼儿园教师专科化”的建设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承传近百年小学教师培养的经验,根据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在1960年招收幼师生(中专)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办两年制学前教育大专,2003年开办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04年,本专业成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所在学校被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学前教育招生专业考试主考学校,金华市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也正式挂牌。
至此,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成为浙江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主力军,基本确立了浙江中西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的地位。
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在改善教学基本条件、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深入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积累了较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效果。
二、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
1、专业建设理念
以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前就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以“五五制”办学特色为抓手,铸两代师魂,练两代师能,树两代师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专业建设目标
在进一步巩固浙江省中西部高职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一支全国一流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实验实训系统,产生一批全国一流的精品课程,编撰一批全国一流的专业教材,培养大批全国一流质量的幼教高技能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成特色鲜明、综合办学能力达到全
国领先水平、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示范专业。
3、专业群建设思路
明确提出“以学前教育为龙头,高标准架构‘一体两翼’专业群”的建设思路。
其中,“一体”就是以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主体,在全校范围内筛选性质相近或相关,资源共享度高,能最大限度产生联动作用的专业组成“两翼”。
其中,“两翼”是指以语文教育专业、数学教育专业构成的以资源共享为重点的“左翼”和以音乐表演专业构成的硬件共享为重点的“右翼”。
在这个专业群体中,学前教育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实训试点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其他专业具有明显的带动示范作用。
从教师角度分析,历经短短5年的建设,高级职称教师已经占教师数的30%,其中的建设经验对于专业群内的其它专业具有借鉴作用;从实验设施与图书资料角度分析,快速形成了有一定系统性的校内实验设施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全面双赢的合作方式,率先创办专业资料室,及时更新图书资料;从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角度分析,整个师范学院五个专业中共有学校重点建设课程11门,学前教育专业就占了8门,占总数的73%,师范学院唯一的一门国家精品课程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从实践教学角度分析,引进任务课程、模块课程思路,对原有理论体系进行大面积大幅度改造,彻底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大幅度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毕业教学环节,引进实证性研究思路,引导学生紧扣专业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模
培养品德高尚、文化深厚、技能精湛,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与道德观念,先进的幼教理念,扎实的保教能力,坚实的“说做弹跳画”技能,善于交往,勇于创新的基层幼教工作者。
根据对全省特别是金华市0-3岁幼儿数的测算,以能够满足幼儿园师资需求为原则,学前教育专业未来三年的在校生数量稳定在1000到1200名之间。
四、专业建设架构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基本状况
依托学校师资培养相关工程,根据“引培结合、以培为主”的方针,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本专业现有教师3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13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教师18名,兼职教师9名。
从总体上看,
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科与学源结构比较合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建设内容
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年龄、学科和学源结构更为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在师德师风方面,秉承百年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依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师范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试行)》,完善督导机制,强化过程监控,着力建设一支既能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又能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在专业带头人培养方面,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为方针,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争取在省内乃至国内主流和前沿的研究工作中有较大影响。
三年内,从华东师范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引进具有正高职称的专业带头人和博士各1名,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中遴选1-2名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三年内,遴选6-7名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
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从国内、国际对口院校聘请2-3位知名教授为客座教授,从学前教育工作第一线聘请10位学有所长、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数占总教师数的比例提高到2/5。
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未来三年内,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数占总教师数的比例不低于80%。
3、主要举措
(1)提升道德素养。
每月组织教师开展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讨论,构建“思政工作网”,引导教师强化“立德树人”意识;设立“教师助学专项基金”,引导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积极捐款,缓解贫困学生的学习压力。
通过多种活动,引导教师在政治思想、学识学风、为人处世等各方面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与专业发展的楷模。
(2)更新教育观念。
每月两到三次组织教师结合社会进步、学校改革、专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关专题的理论学习,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思想观念、质量评价标准等专题讨论,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
每年组织教师分赴全国各地了解学前教育动态,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经
验,研究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方法的成果,探讨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3)鼓励教改研究。
结合专业特长,探索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引导教师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幼儿园教学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幼儿园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确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在原有两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基础上,继续申报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
(4)完善监控机制。
第一,专家监控: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督导小组成员以及其他知名教授对专业教师教学状态实施质量监控;第二,管理者监控:通过学校与学院两级管理者对教师实施过程监控;第三,学生监控:通过“每周之星”评比、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实施效果监控。
(5)优化队伍素质。
从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新加坡绿荫学院等高校聘请专家、教授为本专业的兼职教授,并与这些高校互派教师,对口交流,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实训指导等方面迅速提高水平,与国内、国际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对接;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从幼儿园等相关部门聘请一批敬业爱岗、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水平,有创新精神,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教师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和提升专业有关的各种技术技能及证书,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训和进行社会服务的能力,其中,2006年选送4名教师参加“蒙氏”证书培训与考核,2007-08年选送4名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培训与考核;组织全体专业教师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教学科研管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为幼儿园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其中,2006年选派2名教师到幼儿园挂职锻炼,其他教师一律以小组形式到幼儿园观摩活动,参与教改研究,2007-09年再选派5名教师到幼儿园挂职锻炼。
(二)实验实训条件
1、现有状况
本专业建有幼儿活动设计等专业实践实训室与特种教室21个,专业资料室1个;拥有较为完善的校内、校外实训和实践基地网络,构建了以金华市为主体,辐射省内7个地区的包括1所附属幼儿园和2家紧密型合作单位在内的20个实践实训基地。
2、建设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实力,必须花大力气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一套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师生专业发展为基点、在全国具有示范价值的实验实训系统。
基础实训系统:通过“远程教学观察室”,实施远程案例教学;通过“幼儿园仿真实验室”,实施仿真教学;通过示范性幼儿园,实施现场教学。
校内实训系统:技能实训室包括:琴房、舞蹈房、形体训练室、语音室、书法教室、美工技能训练室、微格教学室、文艺排演厅等;仿真实训基地包括奥尔夫音乐教室、幼儿潜能开发实验室、蒙台梭利教室、育婴实训室、儿童健康检测与保健指导室、儿童科学发现室等专业实训室、幼儿活动设计室、仿真实训基地等。
校外实训系统:建立一定数量的以幼儿园为主体的见实习基地,包括附属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
2006年,追加100万元扩建“远程儿童心理与行为观察室”与“幼儿活动设计室”,投入60万元新建“幼儿潜能开发实验室”,新建紧密型实训基地1家。
2007年,追加20万元扩建“蒙台梭利教室”,投入120万新建“儿童健康检测与保健指导室”、“儿童玩具馆”和“奥尔夫音乐教室”,新建紧密型实训基地1家。
2008-2009年,投入200万元新建“手工艺制作室”、“多功能演示厅”、“自然科学教育室”等;新增紧密型基地2家,新建附属幼儿园1家。
3、主要措施
(1)积极培养相关人才。
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在筹建某项实验实训设施之前或同时,选送合适的教师参加各种专项进修培训。
2006年,选派4位教师参加“蒙氏”培训,1位教师参加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2007-09年,选派4位教师参加“蒙氏”培训,2位教师参加“育婴师”培训,1位教师参加“营养师”培训,2位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
(2)逐步加大经费投入。
在原有1000多万投入的基础上,2009年底之前再向学前教育专业群投入实验实训建设经费1000万元。
(3)不断更新合作途径。
在原有的紧密型合作基础上,与金华一流幼儿园合作,在校内创办分园,为创办校内附属幼儿园打下基础。
(三)教学与课程改革
1、现有状况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完善课程体系,增加技能训练比重,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课时达到1:1;以教材建设为基点,更新课程内容,满足课程改革需求。
目前,通过承担国家级精品课程《研究性学习》和校级精品课程《声乐》
以及院级精品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成功申报省哲社规、国家教育部等在研项目为代表的教学改革与科研项目3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9部。
基于市场调查及毕业生的反馈,经过多年积累与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强调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双方人员(双方的教师以及本专业的学生)深入对方的实践教学之中,推行实施“五环实训”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内部结构,培育能够零距离适应岗位要求的幼教高技能人才与技术应用人才。
2、建设内容
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
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方式与过程评价方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建设9门以上核心课程,包括现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门,核心课程配套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申报校级以上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各1项,开发有特色的校本教材7册(套)。
3、主要措施
(1)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首先,把《研究性学习》的成功经验渗透到“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在“社会”、“科学”、“艺术”、“健康”和“语言”等五个领域的活动设计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路。
其次,把《研究性学习》的成功经验渗透到“毕业教学环节”,设置“双导师制”和“小先生制”,引导学生全面介入实证研究。
再次,深化远程观摩教学模式,建立远程网络教学收视系统,学生不需要到幼儿园也可以看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景。
在网络教室里,师生共同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表现、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游戏等,在这基础上师生进行讨论学习。
最后,深化实践反思教学模式。
通过《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系列课程的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推广这种模式,能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真正把学生摆到主体的位置上。
(2)优化完善课程结构。
通过与幼儿园进行零距离接触,了解社会需求,以此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把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实训和隐性课程六大模块。
其中,职业能
力拓展通过开设英语、音乐和美术三大方向的选修课来实现,隐性课程通过多年探索形成的系列活动、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人文关怀来实现。
(3)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幼儿园普遍希望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制作课件,2006年下半年增开课件制作课,同时取消原有的选修课《现代教育技术》;为能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幼儿教学的需要,提高幼儿教学技能,在声乐课中增加“幼儿歌曲”的课时量,在钢琴课中增加“即兴伴奏”的课时量,在舞蹈课中增加“幼儿舞蹈创编”的课时量,在《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中增加“幼儿故事编讲”的课时量;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从2006年开始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时间做出调整:由以前的第五学期开设改为从第一学期开始就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每学年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任务,三年内,要求学生完成三项紧扣自身专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4)积极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良性发展。
从2001年开始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试点来看,以发展性理念为指导的过程性评价对于专科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从2006年开始,这种评价方式进一步向相关课程推进,未来三年内,有条件的课程全部推行过程型评价方式。
(5)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在加大课程建设投入的同时,各级精品课程配套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有效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
平台主要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指导、考核评价以及其它相关成果等要素以及互动空间。
通过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实施互动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2006年,建成《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除部分录像之外全部资源上传互联网;2007年上半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构建“教学平台”并上传校园网,同时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五大领域全部构建“教学平台”并上传校园网;2008年,《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平台》、《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平台》上传互联网,《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申报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学前教育课程教学理论与设计》建立教学平台,申报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6)鼓励校本教材开发。
在课程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同时,从政策经费等多方面鼓励教材开发。
2006年编写出版《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环保教育》、《浙江礼俗音乐》、《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读本》,07-09年规划出版《研究性中成长》、《环保你我他——生活中的环保教育》、《理解生命——生命教育读本》等教材。
与已经编写出版的《研究
性学习论》、《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和孩子一起来玩吧——亲子活动100例》、《女声演唱歌曲集》等教材形成一个实践操作型自编教材体系。
(四)人才培养质量
1、基本状况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落脚点,着眼“五个氛围”的营造,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方案”,强化技能培养,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通过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93%的用人单位的评价在“良好”以上;在文化素质方面,90%的用人单位给出“良好”以上评价;在教育素质方面,91.3%的用人单位给出“良好”以上评价;在实践能力方面,92%的用人单位给出“良好”以上评价。
从近三年的招生情况看,我院全日制招生数达到872人,一志愿率平均90%以上,招生人数及一志愿率均居省内同类专业第一。
生源涵盖宁波、温州、杭州、金华、嘉兴等全省各地,近三年学生就业率分别为100%、98.5%、100%。
2、建设内容
以全省定点招考单位为窗口,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招生质量;以百年教育教育经验为依托,开展各种活动,促进职业技能发展;以最新理论为背景,开展创业教育,完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3、主要措施
(1)完善反馈机制。
定期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研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升委员会的指导能力,监督规范办学;加强教学质量督导组的建设,从2006年到2008年,增加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督导专家3-5名,形成针对性更强的督导队伍。
(2)加强学风建设。
本着“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肯学的学生”的理念,深入推进学风建设;借助过程型评价机制,践行发展性评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实施创业教育。
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在做好就业指导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学生创业教育,为学生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在《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开辟“创业教育”与“生涯设计”专栏,定期发布创业教育有关信息,介绍生涯设计要领;每年举办一次创业教育论坛,宣讲创业理论与技巧,邀请往届毕业生讲解创业历程与创业经验。
(4)开展系列活动。
通过文化节、科技节、技能周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素质内涵;通过参与各级文艺汇演与迎宾礼仪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兴味;通
过“五项技能”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
(五)社会服务
1、基本状况
自专业开办以来,一直以立足社会、服务地方为己任。
先后与金华市黄宾虹艺术馆、金华南苑二幼、义乌三元教育集团、慈溪慈吉教育集团、金华市新华幼儿园等单位签订了紧密合作协议,立足双赢,共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其中,学校与义乌三元教育集团、慈溪慈吉教育集团紧密合作,由两个集团提前一年吸纳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53名,采用边实习边学习边提高的思路,设置相关研究项目,共同探索学生技能发展的优化模式;与黄宾宏艺术馆紧密合作,共同举办艺术展览,共同培训礼仪人才,共同开发相关课题;与金华南苑二幼合作,共同开发幼教课题22项;与金华市电业局合作组成艺术团,参加中国七艺节开幕式“风从东海来”大型演出。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逐步探索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004年,金华市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在本专业所在学院挂牌,主要承担全市幼儿园园长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先后举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共10期,培训园长近1500名;组建金华市幼儿园骨干教师信息库,制订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方案;参与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的相关工作。
自1960年以来,以培训和函授的形式培养幼教人才2000余人,目前已在全省各地区共设立学前教育师资学历提升教学点9个,招收学员近1000人。
2、建设内容
提升服务相关专业的辐射能力,主动出击,构建资源有效共享的专业群,引领专业群走向共同繁荣;通过有效途径,提升专业教师对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指导介入能力;通过资源共建,推动与幼儿园的资源共享;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服务能力;新建高标准的附属幼儿园,为学前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幼教办学模式;提供多种机会让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大面积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三年努力,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领域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3、主要举措
(1)积极开展培训。
专业教师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活动中承担主要课程,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推进幼儿园教师专项技能培训,2006年,开展“蒙氏”培训等,2007-08年,开展“五项技能培训”、“手工、工艺培训”、“奥尔夫”培训;积极开展拓展性培训,如向前学前期延伸的“育婴师培训”。
(2)推进挂职服务。
每年选派两位以上教师到紧密型基地参与教学与管理工作,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推进全面有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