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活着”的中国法制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测试
1.隋唐时的死刑主要包括哪几种?
A:车裂
B:斩刑
C:俱五刑
D:绞刑
答案:BD
2.从社会心理看,哪种刑罚古人畏惧当代人并不担心?
A:宫刑
B:墨刑
C:腰斩
D:髡耐刑
答案:D
3.隋唐时徒刑最多为几年?
A:三年
B:一年
C:二年
D:五年
答案:A
4.隋唐时流刑的流放距离最远为多少?
A:二千五百里
B:三千五百里
C:三千里
D:二千里
答案:C
5.隋唐时杖刑最高可以打多少下?
A:一百
B:六十
C:八十
D:四十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古代统治阶级为何重视门当户对?
A:实现强强联合
B:阻止寒门上位
C:保持血统高贵
D:控制社会资源
答案:ABCD
2.某人在嫁女儿时,明确表示彩礼相当于父母养育女儿的抚养费,在古代,这
种思想是一种共识。
A:对
B:错
答案:B
3.对普通百姓来说,门当户对主要追求什么?
A:力攀高枝
B:良性传承
C:家庭和睦
D:生存无忧
答案:BCD
4.现代社会“门当户对”会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生活习惯和经历
B:属相和星座
C:理想和追求
D:财富、社会地位
答案:ACD
5.彩礼嫁妆在古代承担的功能不包括那个?
A:缔结婚姻
B:给丈夫预备私房钱
C:构建小家庭基础
D:潜在的“分家产”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在宋代,县令购买鸡蛋也需要按照市价付钱,体现了古代民事规则中的什么
精神?
A:等级性
B:平等性
C:自主性
D:公权力主导
答案:B
2.宋代经常出现为了田土纠纷打官司的举动,这体现了什么意识的兴起?
A:国家意识
B:团体意识
C:私权意识
D:家族意识
答案:C
3.宋代土地买卖可以按照卖主心意随意处置?
A:错
B:对
答案:A
4.当代民法的制定与地方习惯不存在关系。
A:错
B:对
答案:A
5.在古代,买卖房屋只需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即可。
A:错
B:对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张释之为冲撞车驾的路人与汉文帝力争,主要反映了清官的哪种品质?
A:兴利除弊
B:轻徭薄赋
C:不畏权贵
D:廉洁自律
答案:C
2.清官就像是神灵一样,代表着完美无缺的一面。
A:对
B:错
答案:B
3.清官文化的诞生代表着民众的什么心理?
A:期待正义
B:反抗权贵
C:渴望权势
D:渴望公平
答案:ABD
4.清官文化的局限性体现在哪里?
A:清官离不开皇权
B:清官代表民心
C:清官被神圣化
D:清官代表正义
答案:AC
5.迷信清官对法官形象塑造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A:影响司法独立行使
B:迷信法官个人魅力
C:造成法律信仰缺失
D:相信法官会公正裁决
答案:ABC
第五章测试
1.符合调解内涵的表述有哪些?
A:依据社会共识和一定规则操作
B:第三方主持
C:须有纠纷发生
D:当事人独自行使
答案:ABC
2.据史料记载,西周时负责调解的官员是什么?
A:司徒
B:调人
C:御史
D:司寇
答案:B
3.明代法律规定,民间“耆民”可以主持调解事宜,这里的耆民指的是?
A:聪明的儿童
B:干练的妇女
C:稳重的成年人
D:智慧的老年人
答案:D
4.明代在民间设立的进行调解的公共场所叫做什么?
A:白虎堂
B:学堂
C:申明亭
D:祠堂
答案:C
5.目前,下列哪些法律中有关于调解制度的规定?
A:民事诉讼法
B:刑法
C:立法法
D:人民调解法
答案:AD
第六章测试
1.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封驳制主要指什么?
A:弹劾官员
B:劝谏皇帝
C:审核法律
D:参与审判
答案:C
2.古代监察制度可以有效阻止皇帝肆意妄为?
A:对
B:错
答案:B
3.在宋代,张御史发现王尚书有贪赃枉法行为,写奏章向皇帝揭发其行为的举
措属于哪种监督模式?
A:弹劾制
B:谏诤制
C:推事制
D:封驳制
答案:A
4.在唐朝,门下省认为中书省起草的法律不合适,要求其重新起草属于哪种监
督模式?
A:推事制
B:谏诤制
C:封驳制
D:弹劾制
答案:C
5.在明代,海瑞抬棺上书,指责嘉靖皇帝种种问题的行为属于哪种监督模式?
A:封驳制
B:谏诤制
C:弹劾制
D:推事制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唐代选官的标准包括哪些?
A:书
B:身
C:判
D:言
答案:ABCD
2.明清科举制的主要流程包括了哪些?
A:乡试
B:殿试
C:会试
D:院试
答案:ABC
3.明清科举制的选人模式主要是?
A:考算术
B:考法律
C:考四书五经
D:考诗词
答案:C
4.科举时代的另类入仕途径有哪些?
A:抽签
B:通过国子监求学
C:捐纳
D:封荫
答案:BCD
5.作为入仕途径,捐纳是指什么?
A:因学业优秀得官
B:因考试出色得官
C:因向国家捐献财物得官
D:因父辈当官得官
答案:C
第八章测试
1.下列哪些属于传统农业社会对于腐败的深层抵触因素?
A:社会观念要求人们贯彻中庸之道,减少内外矛盾
B:古代出仕难度大,成本高
C:仕途上有突破才能提高家庭家族的发展上限
D:农业社会需要人们降低个人欲望
答案:ABCD
2.哪些属于古代家族反腐的措施?
A:重视德行
B:贪腐者出族禁葬
C:奖励清廉
D:言传身教
答案:ABCD
3.“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乡,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这属于家族哪方面的反腐措施?
A:表彰其名
B:重视德行
C:奖励清廉
D:将贪腐者出族禁葬
答案:D
4.对于传统家风文化中的反腐措施应当无条件的继承和发扬。
A:对
B:错
答案:B
5.家风文化对当代的启示包括下列哪些?
A:以文化造大势
B:动之以情
C:晓之以利
D:以法治奠大局
答案:ABCD
第九章测试
1.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当代法治思想属于一脉相承。
A:错
B:对
答案:A
2.下列哪些法家观念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A:法律有助于解决人性恶一面带来的问题
B:法律应因时因地制宜
C:最高统治者应当位居法律之上
D:将社会安定寄托在管理者的个人品德上是存在巨大风险的
答案:ABD
3.随着儒法融合,德与刑的关系呈现出什么态势?
A:刑主德辅
B:德刑并重
C:德主刑辅
D:以刑去德
答案:C
4.法家的法治理念与当代法治理念的共性在于?
A:都强调了要顺应时代变化立法
B:都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都以保障人权为目的
D:都强调尊重法律
答案:AD
5.传统法家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百姓权利的充分保护。
A:错
B:对
答案:A
第十章测试
1.“立家相。
不拘支庶、贫贱,但优于德行、文艺者立之,……其职得与族长、
宗子相抗,议辨曲直”,此条族规涉及到的是什么方面的问题?
A:族学兴办
B:合族祭祀
C:族产经营
D:管理机构
答案:D
2.宗族子孙,士农工商各尽其职务,这条族规是关于哪方面的规定?
A:从事正途
B:男女有别
C:禁止游荡
D:尊卑有分
答案:A
3.当代家法族规应当强调尊长的特殊地位和权力。
A:对
B:错
答案:B
4.当代家法族规应该避免下列哪些问题?
A:违背人人平等的理念
B:强调男尊女卑
C:成为宗族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D:强调家族利益忽视国家法律
答案:ABCD
5.为保障当代家法族规的顺利实施,应当允许其在法律之外获得一定的自由空
间。
A:错
B:对
答案:A
第十一章测试
1.古人对于复仇的态度更多是从情理角度而非从国法角度。
A:对
B:错
答案:A
2.东汉时,宁叔与张昌是好友,张昌为河南大豪吕条所杀,宁叔杀死吕条后自
首。
这种复仇行为属于哪种类型?
A:侠义型
B:孝悌型
C:善友型
D:尽忠型
答案:C
3.张三的父亲被李四暗害,因后者势大,无法报仇,乡人王五听闻后,基于义
愤,将李四杀死,这种复仇行为属于哪种类型?
A:孝悌型
B:尽忠型
C:侠义型
答案:C
4.听闻有人为父复仇后,下列哪些反应更接近于当代人的思维?
A:私下对复仇者感到佩服
B:认为法律应该为复仇者网开一面
C:不主张因此赦免复仇者
D:希望能在法律范围内从轻处罚
答案:ACD
5.现代社会,对于复仇者的态度,原则上还是要从法律出发,而不能过多考虑
情感因素。
A:错
B:对
答案:B
第十二章测试
1.救助他人只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无需精神上的帮助。
A:对
B:错
答案:B
2.社会救助是国家的事情,私人无需参与。
A:对
B:错
答案:B
3.下列哪些属于社会救助需要精神层面救助的原因?
A:精神救助有助于被救助人自力更生
B:精神救助给被救助人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支撑
C:精神救助有助于被救助人的可持续发展
D:精神救助给被救助人提供了“精神麻醉剂”
答案:ABC
4.某地推出奖励措施,若有人愿意抢救落水群众,可奖励5000元,受这种奖
励鼓舞,张三抢救了一名落水儿童,这种为利益而救助行为不可取。
A:对
B:错
答案:B
5.唐代法律规定,“授田之制,…老及废疾者,人四十亩”,“若老及男废疾、笃
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这属于古代救
助的哪种方式?
A:医疗丧葬
B:赋田减税
C:收养弃婴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