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金属的磨损与接触疲劳
材料力学性能第十一章
4/17/2014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2
根据纤维与基体轴向串联模型所得到的切变模量:
根据纤维与基体轴向并联模型所得到的切变模量:
4/17/2014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四)泊松比
单向复合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决定了材料在纵、 横两个方向呈现的泊松效应不同,所以有两个泊 松比。 纵向泊松比:当单向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受到拉 伸时,在横向产生收缩,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 之比为纵向泊松比,即:
10
4/17/2014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第二节 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连续纤维在基体中呈同向平行排列的复合材料,称 为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4/17/2014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单向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钢度都随方向而改变,有五个特 征强度: (1)纵向抗拉强度、(2)纵向抗压强度、 (3)横向抗拉强度、(4)横向抗压强度、 (5)面内抗剪强度。 有四个特征弹性常数: (1)纵向弹性模量、(2)横向弹性模量、 (3)主泊松比、(4)切变模量。
4/17/2014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4/17/2014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横向泊松比:当沿垂直于纤维方向弹性拉伸时,其纵向 应变与横向应变之比:
4/17/2014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二、单向复合材料的强度
(一)纵向抗拉强度 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 维、陶瓷纤维增强的热固 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变形 特性只有I、IV阶段; 金属基和热塑性树脂基复 合材料,包含第II阶段; 脆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观察不到第III阶段,而韧 性纤维复合材料有第III阶 段。 27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储罐的日常检验工作,包括静态检验、动态检验、设备维护检修期间的检验等。
第三条储罐检验工作主要包括储罐壁厚测量、焊缝检测、金相分析、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涡流探伤等技术操作。
第四条所有从事储罐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和经验,并严格按照本规程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第五条所有检验设备和仪器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第六条上级领导单位必须对储罐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储罐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储罐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任何违章操作和个人行为。
第二章储罐壁厚测量技术操作规程第八条储罐壁厚测量是储罐检验中的重要环节,用于检测储罐的磨损程度和残余壁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
第九条储罐壁厚测量必须在空罐状态下进行,储罐内必须完全排空,并严禁进行任何焊接和热操作。
第十条储罐壁厚测量可以采用超声波测量方法或放射性测量方法,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使用各种测量设备和仪器,并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
第十一条储罐壁厚测量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每个测量点必须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第十二条储罐壁厚测量结果必须在测量后及时记录,并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
第三章焊缝检测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三条焊缝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储罐的焊接质量和缺陷情况,包括焊缝的裂纹、气孔、夹渣等。
第十四条焊缝检测可以采用目视检测、磁粉探伤、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等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十五条焊缝检测必须在焊缝表面进行,操作人员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六条焊缝检测结果必须在检测后及时记录,并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焊缝的质量和修补情况。
第四章金相分析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七条金相分析是用于分析储罐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的方法,通过分析金相图像来评估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一、填空题1.蜗杆传动是用来传递两____轴之间的...
本文档由无尘大哥上传至豆丁网第十一章、蜗杆传动一、填空题1.蜗杆传动是用来传递两____轴之间的运动。
2.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大,效率低。
3.蜗杆传动的主平面是指____蜗杆轴线并____蜗轮轴线的平面。
4.在主平面内,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蜗杆齿形是____齿廓。
5.在主平面内,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蜗轮齿形是____齿廓。
6.在主平面内,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相当于____的啮合传动。
7.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蜗杆的____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等于蜗轮的____模数和压力角。
8.在垂直交错的蜗杆传动中,蜗杆中圆柱上的螺旋升角应____蜗轮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
9.蜗杆传动中蜗杆直径等于____与模数的乘积,不等于____与模数的乘积。
10.蜗杆头数越多升角____,传动效率____,自锁性能越____。
11.蜗杆的直径系数越小,其升角____,____越高,强度和刚度____。
12.蜗轮常用较贵重的有色金属制造是因为青铜的____和____性能好。
13.蜗杆传动的主要缺点是齿面间的____很大,因此导致传动的____较低、温升较高。
二、选择题1. 蜗杆与蜗轮正确啮合条件中,应除去____。
(1)m a1=m t2(2)αa1=αt2(3)β1=β2(4)螺旋方向相同。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____在螺旋线的法截面上具有直线齿廓。
(1)阿基米德蜗杆(2)渐开线蜗杆(3)延伸渐开线蜗杆3.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装置,宜采用____蜗杆。
(1)单头、小升角(2)单头、大升角(3)多头、小升角(4)多头、大升角4. 阿基米德蜗杆的____模数,应符合标准数值。
(1)端面(2)法面(3)轴面5. 蜗杆特性系数q的定义是____。
(1)q=d1/m (2)q=d1m (3)q= A/ d1 (4)q=A /m6. 减速蜗杆传动中,用____计算传动比i是错误的。
(1)i=ω1/ω2(2)i=Z1/Z2(3)i=n1/n2(4)i=d1/d27. 下列蜗杆直径计算公式: a. d1=mq b. d1=mz1 c. d1=d2/I d. mz2/(itgλ )e. d1=2a/(i+1)其中有几个是错误的。
金属力学性能培训心得体会doc
金属力学性能培训心得体会篇一:金属力学性能总结金属力学性能一、拉伸实验条件:滑腻试样室温下进行的轴向加载静拉伸。
二、屈服强度:许多金属拉伸时会出现物理屈服现象,而又有许多金属没有物理屈服现象。
把规定产生0.2%残余伸长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3、抗拉强度:是试件拉断以前的最高载荷除以试件原始横断面积,用σb表示4、弹性模数的物理意义:(1)弹性模数是弹性应变成1时的弹性应力;(2)弹性模数实际是原子间静电引力的表征,其数值反映了原子间结合力的大小;(3)弹性模数是弹性变形时应力和应变的比值,或比例常数;五、包申格效应:试件预加载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然后再同向加载σe升高,反向加载时σe下降,咱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包申格效应。
六、弹性后效:当试件沿OA加载时,呈线性。
在A点维持负荷不变,随时间延长变形在慢慢增加,产生变形AB。
到B时卸曲线落到D点。
这时可以看到变形OD。
OD称为正弹性后效。
随时间的延长,又从D慢慢回答到O,DO为反弹性后效。
咱们把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变形称为弹性后效。
7、金属在加载和卸载时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形成一个封锁的环,这个环叫做弹性滞后环。
八、布氏硬度计:软材料,如低碳钢、铜合金、铝合金、铸铁等。
洛氏硬度计:淬火,硬材料。
维氏硬度计:涂层,硬度梯度转变的材料。
九、金属强化方式:细晶强化,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形变强化。
10、物理屈服现象: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应力不增加,时而有所降低,而变形仍在继续进行的现象。
产生机制详见P53。
1一、形变强化的意义:(1)形变强化可使金属机件具有必然的抗偶然过载能力,保证机件安全(2)形变强化可使金属塑变均匀进行,保证冷变形工艺的顺利实现(3)形变强化可提高金属强度,和合金化、热处置一样,也是强化金属的重要工艺手腕(4)形变强化还可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1二、颈缩实际进程:塑性变形→形变强化→塑性变形不断→塑性变形转移不出去→不断塑变→颈缩。
第十一章_压焊工艺
压力焊是指通过加热等手段使金属达到塑性状态, 加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再结晶和扩散等作用,使两个分 离表面的原子接近到晶格距离(0.3~0.5nm),形成金属 键,从而获得不可拆卸接头的一类焊接方法。 热源形式为:电阻热、高频热、摩擦热等。
力的形式为:静压力、冲击力(锻压力)和爆炸力等。
固结晶,形成组织致密的焊点。移动焊件,依次形成其他焊点。
1. 点焊时的分流现象
因已焊点形成导电通道,在焊下一点时,焊接电流一部分将 从已焊点流过,使待焊点电流减少的现象称为分流。(图 11-4), 分流减小了焊接电流,使焊点品质下降。
5
从上式中可见,焊件愈厚,导电性愈好,则分流愈严重。因此,为 防止分流,对不同的材质和板厚的材料,应满足不同的最小点距要求。 见表11-1
先将工件夹紧并加压,然后通电使接触面温度达到塑性温度 (950 ~1000℃)。在压力下塑变和再结晶形成固态焊接接头。 电阻对焊要求对接处 焊前 严格清理, 所焊截面积较小。
一般用于钢筋的对接焊。
11
2. 闪光对焊
先通电,后接触,因个别点接触,个别点通过的电流密度 很高,可使其瞬间熔化或汽化,形成液态过梁。由于过梁上存 在电磁收缩力和电磁引力及斥力而使过梁爆破飞出,形成闪光。 闪光一方面排除了氧化物和杂质,另一方面使对口处的温度迅 速升高。
2
(1)接触电阻Rc+2Rcw:
因接触面上存在的微观凹凸不平、 氧化物等不良导体膜,使电流线弯曲
变长,实际导电面积减小。
(2)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工件表面状态 表面愈粗糙、氧化愈严重、接触电阻愈大。
电极压力 压力愈高、接触电阻愈小。 焊前预热 焊前预热将会使接触电阻大大下降。
2.压力
7 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7.3 磨损试验方法
实物磨损试验:以实物零件在机器实际工作条件 下进行试验,或者用实物零件在模拟机械使用条 件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结果可靠性高,但时间 长,难于掌握和分析. 试样磨损试验:将欲试材料制成规定试样,在规 定的试验条件下在专门设计的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时间短,成本低,易掌握和控制,但可靠性不高. 通常用秤量法或测长法确定磨损量.
氧化磨损
过程:氧化膜形成又除去,机件表面逐渐 被磨损. 宏观特征:在摩擦面上沿滑动方向呈匀细 磨痕,其磨损产物或为红褐色的Fe 磨痕,其磨损产物或为红褐色的Fe2O3或为 灰黑色Fe 灰黑色Fe3O4.
五,微动磨损
定义:接触表面之间因存在小振幅相对振动或往 复运动而产生的磨损微动磨损.通常发生在一对 紧配合的零件. 特征:摩擦副接触区有大量红色Fe 特征:摩擦副接触区有大量红色Fe2O3磨损粉末. 微动磨损量与材料性质,滑动振幅和施加载荷有 关. 滚压,喷丸和表面热处理都可因为表层产生压应 力,能有效地提高微动磨损与疲劳的抗力.
�
4,改善粘着磨损耐磨性的措施
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 避免或阻止两摩擦副间直接接触; 为使磨屑多沿接触面剥落,以降低磨损量, 可采用表面渗硫,渗磷,渗氮等表面处理 工艺等.
二,磨粒磨损
1,磨损机理 摩擦副的一方表面存在坚硬的细微凸起或 在接触面向存在硬质粒子( 在接触面向存在硬质粒子(从外界进入或从 表面剥落) 表面剥落)时产生的磨损. 特征:摩擦面上有擦伤或因明显犁皱形成 的沟槽.
一般发生在表面强化的材料中如渗碳钢接触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目前国内接触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单面对滚式双面对滚式和常用的主要有单面对滚式双面对滚式和接触疲劳寿命首先取决于加载条件特别接触疲劳寿命首先取决于加载条件特别是载荷大小
习题1
※<第一章习题>1. 解释下列名词:(1)弹性比功,(2)滞弹性,(3)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5)解理刻面,(6)塑性、韧性和脆性,(7)解理面,(8)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9)韧脆转变2.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3. 决定材料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4. 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
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5. 断裂强度与抗拉强度有何区别?5※<第二章习题>1.解释下列名词:(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2)缺口效应,(3)缺口敏感度,(4)布氏硬度,(5)洛氏硬度,(7)维氏硬度。
2.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σbc,(2)σbb,(3)τs,(4)NSR,(5)HBS,(6)HBW,(7)HV,(8)HK,(9)HS,(10)HL3. 试综合比较单向拉伸、压缩、弯曲及扭转试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 试述脆性材料弯曲试验的特点及其应用。
5. 试说明布氏硬度、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试验原理,并比较布氏、洛氏与维氏硬度试验方法的优缺点。
5※<第三章习题>1. 解释下列名词:(1)冲击韧度,(2)冲击吸收功,(3)低温脆性,(4)韧脆转变温度,(5)韧性温度储备。
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A K、A KV和A KU,(2)FATT50,(3)NDT,(4)FTE,(5)FTP。
3. 试说明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4. 简述根据韧脆转变温度分析机件脆断失效的优缺点。
5※<第四章习题>1. 解释下列名词:(1)低应力脆断,(2)张开型(I型)裂纹,(3)应力强度因子K I,(4)塑性区,(5)有效裂纹长度,(6)裂纹扩展K判据,(7)裂纹扩展G判据。
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K IC和K C,(2)G IC,(3)J IC。
3. 试述低应力脆断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11章-齿轮传动解析
材料、热处理、精度 1、设计 模数、齿数
2、准则:
闭式软齿面——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后按轮齿弯曲强度校核
解: 1.选择材料并确定许用应力
小齿轮:40MnB、调质—— HB241-286,σHlim=680-760 ,σFE=580-610 取: σHlim=730 ,σFE=600 大齿轮:ZG35SiMn、调质—— HB241-269,σHlim=590-640 ,σFE=500-520 取: σHlim=620 ,σFE=510
模数: m=d1/z1=2.8(取m=3mm) 中心距: a=m( z1+z2)/2=225mm 齿宽:b=dd1=71.8mm(取b2=75, b1=80) 其它几何参数:……
3.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F
2KT1YFaYSa bm2 z1
[ F ]
齿形系数:YFa1=2.56,YFa2=1.63 应力校正系数:YSa1=2.13,YSa2=1.81
矩。
O1
Fn
γ
P
rb
O
O2
危险截面:齿根圆角30˚ 切线两切点连线处。
Fn
F1
γ
FF21
Fn Fn
cos sin
弯矩:M=F1 ·hF
= Fn cos ·hF
Fn
F2
hF
= KFn cos ·hF
A 30˚ 30˚ B
弯曲截面系数:W = b ·sF2/6
弯曲应力:
SF
F
M W
KFn coshF
齿宽系数d:
d=b/d1: d越大,则b越大
若结构的刚性不够,齿轮制造、安装不准确, 则容易发生载荷集中现象,使轮齿折断。
对称布置取大值; 刚性大时取大值; 齿面软时取大值;
第十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结焦和膨胀剖析
第十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膨胀和结焦第一节循环流化床锅炉各部件的磨损由于机械作用,间或伴有化学或电的作用,物体工作表面材料在相对运动中不断损耗的现象称为磨损。
按磨损机理不同,磨损一般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冲蚀磨损、微动磨损等。
流体或固体颗粒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对材料表面进行冲击所造成的磨损称为冲蚀(或冲击磨损)。
冲蚀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叫冲刷磨损,另一种叫撞击磨损,这两种磨损的冲蚀表面的流失过程的微观形貌是不完全相同的。
冲刷摩擦是颗粒相对固体表面冲击角较小,甚至接近平行。
颗粒垂直与固体表面的分速使得它锲入被冲击物体,而颗粒与固体表面相切的分速使得它沿物体表面滑动,两个分速合成的效果即起一种刨削作用。
如果被冲击的物体经不起这种作用,即被切削掉一小块,如此经过大量、反复的作用,固体表面将产生摩擦。
撞击磨损是指颗粒相对于固体表面冲击角度较大,或接近于垂直时,以一定的运动速度撞击固体表面使其产生微小的塑性变形或显微裂纹,在长期、大量的颗粒反复撞击下。
逐渐使塑性变形层整片脱落而形成的磨损。
一般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和耐火材料的磨损种,床粒颗粒与受热面和耐火材料的冲击角度在0~900之间,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和耐火材料的磨损是上述两种磨损基本类型的综合结果。
磨损与固体颗粒浓度、速度、颗粒的特性和流道的几何尺形状等密切相关。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受热面和耐火材料受到大量固体物料的不断冲刷,下表给出了各种锅炉典型的固体物料浓度和烟速的范围。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固体物料浓度为煤粉锅炉的几十倍到上百倍,因此受热面和耐火材料的防磨问题应特别重视。
通常情况下CFB锅炉再如下部位磨损比较严重,应设计防磨衬里(如图):178金属件和耐火材料的磨损现象。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金属件的磨损(一)布风装置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的磨损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风帽的磨损,其中风帽磨损最严重的区域发生在循环物料回料口附近。
材料力学性能论文
《材料力学性能》学习之收获与体会通过开学至今近两个月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学习,对本课程学习内容作出以下总结:一、材料的拉伸性能:拉伸试验虽然是简单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可以测定材料的弹性、强度、塑性、应变硬化和韧性等许多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这些性能指标统称为拉伸性能。
它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根据拉伸性能可以预测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
本章主要介绍了在室温大气中,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用用光滑试件测定的具有不同变形和硬化特性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拉伸性能参数。
二、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任何构件在服役过程中都要承受一定的应力,但又不能产生塑性变形。
对于某些零构件,例如精密机床的构件,即使是微小的弹性变形也不允许,否则就会降低零件的加工精度。
零构件的刚度决定于两个因素:构件的几何和材料的刚度。
表征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是弹性模量。
当应力超过极限,金属就开始塑性变形。
塑性是材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力学性能。
正是因为金属有塑性,才能利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将其制成各种几何形状的零件。
在加工过程中,应当提高材料的塑性,降低塑性变形应力——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
在服役过程中,应当提高材料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使零构件能承受更大的应力,同时也要有相当的塑性以防止脆性断裂。
本章联系金属的微观结构讨论了弹性性能、弹性不完善性、塑性变形、应变硬化及有关的力学性指标和测定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中的实用意义。
三、其它静加载下的力学性能:机械和工程的很多零件是在扭曲、弯矩或轴向压力作用下服役的。
因此,需要测定材料在扭转、弯曲和轴向压缩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作为零件设计,材料选用和制订热处理工艺的根据。
若不考虑零件服役时的力学状态,采用不恰当的力学性能指标来评价材料,很有可能造成材料选用不合理,热处理工艺不当,以致零件的早期失效。
在工程中往往还应用一些低塑性、以至脆性材料,如高碳工具钢、铸造合金和结构陶瓷等,制作工具和零件。
第十一章-材料的选用
第一节 选材的一般原则
选材时,不仅要保证零件在工作时有良好的 功能,使零件经久耐用,而且要求材料有较好的 工艺性和经济性,以便提高伸长率,降低成本。
一、材料的使用性能
在设计零件进行选材时,必须根据零件在整 机中的作用,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工作环境, 找出零件材料应具备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材料的相对价格
材料
相对价格 材 料 相对价格
碳素结构钢 低合金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易切削钢 合金结构钢 铬镍合金结构钢 滚动轴承钢 弹簧钢
1 1.2~1.7 1.4~1.5
2 1.7~1.9
3 2.1~2.9 1.6~1.9
碳素工具钢 低合金工具钢 高合金工具钢 高速钢 铬不锈钢 铬镍不锈钢 普通黄铜 球墨铸铁
1.从工艺性出发
如果设计是铸件,最好选择共晶合金;如果设 计的是锻件、冲压件,最好选择在加工时呈固溶体 的合金;如果设计是焊接结构,则不应选用铸铁, 最适宜的材料是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而铜合金和 铝合金的焊接性能都不够好。
2.在机器制造中,绝大部分的机械零件都要经 过切削加工,因此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的好坏 对提高产品生产率,降低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便于切削,一般希望材料的硬度在 170~230HBS之间。
粗磨 滚铣花键 花键淬火 精磨
二.YJ – 130汽车半轴
一) 工作条件: 1.该轴在上坡或启动时,承受较大扭矩。 2.承受一定的冲击力和具有较高的抗弯能力。 3.承受反复弯曲疲劳应力。
二) 技术要求: 1.杆部硬度HRC37~44;盘部外圆硬度HRC
24~34 ;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回火屈 氏体。 2.弯曲度:杆中部<1.8mm;盘部跳动<2.0mm。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11章答案
班 级成 绩姓 名任课教师学 号批改日期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一、选择题11—1与齿轮传动相比,___D____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 B 传动比可以较大 C 可产生自锁 D 传动效率高11—2阿基米德蜗杆和蜗轮在中间平面上相当与直齿条与_B _齿轮的啮合。
A 摆线B 渐开线C 圆弧曲线D 、 变态摆线11—3 在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___B___。
A 传动效率提高,蜗杆刚度降低 B 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 C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提高 D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降低11—4大多数蜗杆传动,其传动尺寸主要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决定,该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防止 ___D___。
A 蜗杆齿面的疲劳点蚀和胶合B 蜗杆齿的弯曲疲劳折断C 蜗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D 蜗轮齿面的疲劳点蚀和胶合 11—5在蜗杆传动中,增加蜗杆头数z 1,有利于___D___。
A 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 B 提高蜗杆刚度 C 蜗杆加工 D 提高传动效率 11—6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___A___。
A 增大蜗杆的直径B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作蜗杆材料C 蜗杆硬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值11—7 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ηl ,在良好润滑的条件下,可采用___B___。
A 单头蜗杆 B 多头蜗杆 C 较高的转速n 1 D 大直径系数蜗杆 11—8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__B__。
A 防止润滑油受热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B 防止润滑油油温过高使润滑条件恶化C 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机械性能下降D 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 11—9对于一般传递动力的闭式蜗杆传动,其选择蜗轮材料的主要依据是__A__。
A 齿面滑动速度 B 蜗杆传动效率C 配对蜗杆的齿面硬度D 蜗杆传动的载荷大小 11—10对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B__。
A 传动比不等于蜗轮与蜗杆分度圆直径比B 蜗杆直径系数越小,则蜗杆刚度越大C 在蜗轮端面内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D 蜗杆头数z 1多时,传动效率提高 11—11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 v 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___C____。
第十一章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
§11-1 常用金属材料 一 钢 1. 非合金钢(碳素钢) 碳素钢:含碳量<2.11%的铁碳合金。 按质量分数分类: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按质量等级分类: 普通质量、优质和特殊质量 按用途分类: 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
2. 合金钢 合金钢: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加入一些合金元 素, (如铬Cr、钒V、镍Ni、钨W)性能显著提高。
常用的黄铜 金奖黄铜 - H90
弹壳黄铜 -H70 ( H68 )
日用黄铜 -H62 ( H59 )
冷凝器管
法兰阀
闸阀
§11-1 常用金属材料
4) 青铜
1)定义 在黄铜中加入Al、Fe、Si、Cr、Ni、Sn、Mn 等元 素所形成的合金。
2)牌号
QSn4-3、ZCuSn5Pb5Zn5 3 轴承合金 用来制造轴承的特定材料。
用
途
举
例
铁素体 灰铸铁
低载荷和不重要零件,如盖、外罩、手轮、支 架等 承受中等应力的零件,如底座、床身、工作台、 阀体、管路附件及一般工作条件要求的零件
承受较大应力和较重要的零件,如汽缸体、齿 轮、机座、床身、活塞、齿轮箱、油缸等 床身导轨,车床、冲床等受力较大的床身、机 座、主轴箱、卡盘、齿轮等,高压油缸、泵体、 阀体、衬套、凸轮,大型发动机的曲轴、汽缸 体、汽缸盖等
Q235、Q275——拉杆、连杆、轴、齿轮、螺栓、螺母等
§11-1 常用金属材料
3)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编号及用途 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含碳量 * 45 --- Wc = 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 较高锰质量分数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45Mn --- Wc = 45%, WMn = 0.7%~1.0%
第十一章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
第十一章 钢的表面淬火
7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加热速度与奥氏体转变温度范围
在快速加热条件下非平衡相图
8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二、表面淬火的组织与性能
1、表面淬火的金相组织 其金相组织与钢种,淬火前的原始组织及淬火 加热时沿截面温度分布有关。
9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10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调质状态的45钢, 回火索氏体,会造 成回火组织的不均 匀,在C区温度低于 Ac1,但高于原调质 温度,因此发生进 一步回火,表面淬 火导致这一区域硬 度下降。
23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导磁率μ和电阻率ρ随温度而变, ρ随温升而增大, 极值为10-4Ωcm, μ在A2点突变。 在20℃时, 20 20 f mm 冷态电流透入深度 800 500 f mm 在800℃时, 热态透入深度 感应加热时,由于表层高温区导磁率下降,涡流 移向内侧,使电流密度发生变化。
19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感应电动势: 涡流:
d e d
R ~~ 电阻 X L ~~ 感抗
e e If 2 2 I R XL
热量:
2 f
Q 0.24I Rt( J )
20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2)、集肤效应
电流沿截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电流主要沿工件表面 通过,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这种不均匀性越严重, 电流的密度集中于表面越多,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通入交变电流之导体截面上电流密度的 分布可由电磁场微分方程解得:
37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38
第11章 钢的表面淬火
3、火焰淬火工艺: 1)同时加热淬火; 2)旋架淬火法; 3)摆动淬火法; 4)推进淬火法 5)旋转连续淬火法 6)周边连续淬火法
机械设计(山东科技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机械设计(山东科技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下列零件中哪些零件属于通用零件( )参考答案:轴;离合器;螺栓;滚动轴承2.叶轮属于通用零件。
参考答案:错3.零件是最小的制造单元。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一部机器的设计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技术设计阶段;技术文件编制阶段;计划阶段;方案阶段2.机器的可靠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参考答案:对3.零件的表面破坏的主要形式有( )参考答案:磨损;接触疲劳;腐蚀4.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参考答案:寿命要求;结构工艺性要求;质量轻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5.机械零件最基本的设计准则是()参考答案:强度准则6.当零件可能出现塑性变形时,应按刚度准则计算。
参考答案:错7.金属材料广泛用于机械零件的原因()参考答案:能满足多用途要求;力学性能好;容易获取;价格便宜8.塑性材料适用于在有冲击的情况下工作的零件。
参考答案:对9.零件工作中若有磨损,要提高表面硬度以增强耐磨性。
参考答案:对10.对机器的经济性要求是( )参考答案:总费用最低第三章测试1.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截面尺寸增大,则疲劳强度将()参考答案:降低2.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相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参考答案:相等3.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构、精度及材料等相同时,精磨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的零件相比,其疲劳强度()参考答案:较高4.提高零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是提高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值。
参考答案:错5.零件的疲劳断裂不同于一般的静力断裂,而是与应力循环次数有关的断裂。
参考答案:对6.承受脉动循环应力的零件,其应力循环特性为r=0。
参考答案:对7.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提高。
参考答案:错8.机械零件应力集中的程度通常随材料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金属表面间的滑动摩擦状态有()参考答案:干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边界摩擦2.干摩擦与边界摩擦统称为不完全液体摩擦。
第十一章 机械制造中零件材料的选择
机架和箱体及支承类零件的选材
• 包括:
– 减(变)速器箱体 – 轴承座、支座 – 机床床身、床头箱、溜板箱、进给箱 – 气缸体
• 功用:
– 支承并固定机器 – 装配基准 – 承受压力及振动
机架和箱体及支承类零件的选材
• 结构特点:
– 形状复杂 – 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大
• 性能:
– 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刚度 – 具有足够的尺寸稳定性 – 良好的加工工艺性:
选材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 • • • 以综合力学性能为主进行选材 以疲劳强度为主进行选材 以磨损为主进行选材 其他性能:
– 物理性能:导电性、电磁性能、光、热 – 化学性能:化学介质/耐腐蚀性能
第三节 典型零件的选材 实例分析
齿轮类零件的选材
• 工作条件:
– 齿根承受大的弯曲应力; – 齿面啮合部位既有滚动摩擦又有滑动摩擦,并 且承受很大的接触应力; – 轮齿工作中还将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 – 汽车、工程机械等机器中的齿轮工作中偶有短 时过载。
齿轮类零件的常见失效模式
• 断齿:多由疲劳(低应力高周疲劳/高应力 低周疲劳)、静载过载、冲击引起 • 齿面剥落
– 麻点剥落(点蚀) – 浅层剥落 – 深层剥落
• 齿面磨损
– 摩擦磨损 – 磨料磨损
圆 锥 齿 轮
齿轮类零件的性能要求
• 齿面应有高接触疲劳强度和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 性——防止齿面损伤; • 齿根应有高的齿根弯曲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 度——防止齿根折断; • 心部应有适当的强度和韧性——防止冲击和偶然 过载引起断裂; • 齿轮副齿面硬度应有差异,即大齿轮齿面硬度< 小齿轮齿面硬度; • 应有好的机加性能——可获得好的表面粗糙度。
• 材料的焊接工艺性:
材料力学心得体会
材料力学心得体会篇一:材料力学性能学习与体会《材料的力学性能》之学习收获与体会转眼间半个学期就将过去,而《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即将结课,跟着孙老师学习这门课,真的让我收获不少。
不仅给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从孙老师那里了解到很多这方面的前沿科学,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等,而且还激发了我们做学问的兴趣与追求。
首先说一下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按课本的说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课本的前七章,主要阐述金属的形变和断裂过程,机制和基本理论,材料在一次静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在各种加载方式下,所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用于评价零件在服役过程中的抗过载实效能力和安全性。
第二部分,也就是第八至第十一章,论述了疲劳、蠕变、环境效应和磨损。
这是机件常见的四种失效形式。
材料对这四种形式失效的抗力将决定零件的寿命。
最后三章介绍了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我看来,所谓的材料力学性能主要就是说金属的弹性,塑性和强度等力学性能。
而本课程的内容就是运用《金属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材料力学》的进一步说明,补充和扩展。
通过对《材料力学》,《金属学》和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就本课程各章节学习的收获简述如下:第一章材料的拉伸性能本章首先学习的就是拉伸试验,记得在学习《材料力学》时已经做过拉伸实验,但那时只知道做实验,并不太清楚其意义之所在,现在才知道拉伸试验的重要性,因为通过拉伸试验不但可以测定材料的弹性、强度、塑性、应变硬化和韧性等许多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而且还可以预测材料的其它力学性能,如抗疲劳、断裂等性能。
要想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就必须做拉伸试验,做出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曲线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材料的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等。
应当指出,应力——应变曲线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是应为那是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与《材料力学》里所说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是有区别的,且真应力比工程应力大,真应变比工程应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界变动负荷影响下,有小振幅的相对振动 (一般小于100μm),此时接触表面间产生大 量的微小氧化物磨损粉末,因此造成的磨损称 为微动磨损。
微动以三种方式对构件造成破坏;
如在微动磨损过程中,两个表面之 间的化学反应起主要作用时,则称 微动腐蚀磨损。如果微动表面或次 表面层中产生微裂纹,在反复应力 作用下发展成疲劳裂纹,称为微动 疲劳磨损。
ε 11.3 磨损试验方法
(11-1)
11.4 磨损机制及影响因素
11.4.1 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又称擦伤,咬合磨损。由于零件表面 某些接触点在高的局部压力下发生粘合,在相 互滑动时,粘着点又被剪切分开,接触面上有 金属磨屑被拉拽出来,这种过程反复进行很多 次,便导致了表面的损伤。
形成机理:
由于表面存在微观不平,表面的接触发生在微凸体处,在一 定载荷作用下,接触点处发生塑性变形,使其表面膜被破坏, 两摩擦表面金属直接接触形成粘结点(固相焊合);摩擦热 产生使接触点处熔化和熔合(热磨损)。 由于粘着点与摩擦副双方材料机械性能的差别,当粘着部分 脱离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⑴外部粘着;粘着点的结合强 度比摩擦副双方材料的强度低时,从粘着点分界面脱离,机 体内部变形小,没有明显粘着现象。气缸壁与活塞环润滑不 良时,将或多或少产生此种磨损; ⑵内部粘着;粘着点的 结合强度比摩擦副的一方强度高,此时脱离面发生在原子结 合力较弱的金属内部,大块磨粒从基体被撕裂后而导致粘着 磨损。发动机的拉缸、抱瓦等。
表面被划伤
磨料硬度的影响
材料的硬度:
为减少磨损当 材料表面硬度 是磨粒硬度的 1.3 倍 时, 磨 损 量是最小的。
磨料尺寸的影响
磨料尺寸增大, 磨损量增加,但 当尺寸增加到一 定值后,磨损量 不再增加,过大 的磨粒可以凸出 于表面,起到阻 止其它磨料对表 面进行显微切削 的作用。
特点
普遍存在于机件中; 磨损速度较大,0.5~5
11.5 接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劳
接触疲劳也称表面疲劳磨损,是指滚动轴承、齿轮等 类零件,在表面接触压应力长期反复作用下所引起的 一种表面疲劳现象。
11.5.1 接触应力概念
两物体相互接触时,在表面上产生的局部压力叫 做接触应力,一般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1)两接触物体在加载前为线接触(如圆柱与圆柱、 圆柱与平面接触) (2)两接触物体在加载前为点接触(如滚珠轴承)
⑵油楔理论-裂纹起源于摩擦表面(滚动带滑动接触)
在滚动带滑动的接触过程中 (如齿轮啮合面),由于外 载荷及表层的应力和摩擦力 的作用,引起表层或接近表 层的塑性变形,使表层硬化 形成初始裂纹,并沿着与表 面呈小于45°的夹角方向扩 展。 形成油楔,裂纹内壁承受很 大压力,迫使裂纹向纵深发 展。裂纹与表面层之间的小 块金属犹如一承受弯曲的悬 臂梁,在载荷的继续作用下 被折断,在接触面留下深浅 不同的麻点剥落坑,深度 0.1~0.2mm。
11.2.3 耐磨性评价 表示磨损量的方法很多,可用摩擦表面法向尺寸减少 量来表,称为线磨损量;也可用体积和重量法来表示, 分别称为体积磨损量和重量磨损量。由于上述磨损量是 摩擦行程或时间的函数,因此,也可用耐磨强度或耐磨 率表示其磨损特性,前者指单位行程的磨损量,单位为 μm/m或mg/m;后者指单位时间的磨损量,单位为μm/hr或 mg/hr。还经常用磨损量的倒数和相对耐磨性(ε)表示 所研究材料的耐磨性。
失效原理:表面疲劳磨损是疲劳和摩擦共同 作用的结果,其失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⑴疲劳核心裂纹的形成; ⑵疲劳裂纹的发 展直至材料微粒的脱落。 对表面疲劳磨损初始裂纹的形成,有下述几 种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 - 裂纹起源于次表层; 油楔理论 - 裂纹起源于摩擦表面;(滚动带 滑动的接触) 裂纹起源于硬化层与芯部过度区;
第十一章
金属的磨损与接触疲劳
11.1 前言
任何机器运转时,相互接触的零件之间都将因相
对运动而产生摩擦,而磨损正是由于摩擦产生的
结果。由于磨损,将造成表层材料的损耗,零件 尺寸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11.2 摩擦及磨损的概念
11.2.1 摩擦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或物体与介质之间在外力 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时,在接触表面上所产生的阻碍作用称为摩擦。这 种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摩擦力(F)与施加在 摩擦面上的法向压力(P)之比称为摩擦系数,以μ表 示,即μ=F/P。
微动磨损通常发生在静配合的轴和孔表 面、某些片式摩擦离合器内外摩擦片的 结合面上,以及一些受振动影响的连接 件(如花键、销、螺钉)的结合面上。 微动磨损造成摩擦表面有较集中的小凹 坑,使配合精度降低。更严重的是在微 动磨损处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零件疲劳 断裂。
3· 影响因素
材料的性能; 滑动距离、载荷; 相对湿度;
μm/h
防止措施
提高表面硬度(从选材方面);
减少磨粒数量(从工作状况方面)。
耐磨材料及应用
常用耐磨材料与应用 (1) 常用耐磨料磨损材料:
1)低合金钢:
耐磨性中等,且耐磨性随硬度增加而增加。 2)工具钢: 含碳量及碳化物起主要作用,高合金钢(高速钢、 高铬钢等)优于低中合金钢。
3)锰钢系列:
相对湿度
微动磨损量随相对
湿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对湿度大于50%以 后,金属表面形成 Fe2O3.H2O薄膜,它 比通常Fe2O3软,因 此随着相对湿度的 增加,则微动磨损 量减小。
振动频率和振幅
在大气中振幅很小
(0.012mm)时,钢 的微动磨损不受振动 频率的影响; 振幅较大时,随着振 动频率的增加,微动 磨损量有减小的倾向。 当振幅超过 50~150μm时,磨损 率均显著上升。
11.4.2 磨料磨损
磨料磨损是指硬的磨粒或凸出物对零件表面的摩擦 过程中,使材料表面发生磨耗的现象。这种磨粒或 凸出物一般指石英,砂土,矿石等非金属磨料,也 包括零件本身磨损产物随润滑油进入摩擦面而形成 的磨粒。
磨料磨损的失效机理(假说)
以微量切削为主的假说; 塑性金属 同固定的磨料摩擦时:磨屑呈螺旋形、 弯曲形等; 在金属表面内发生⑴塑性挤 压、 形成擦痕; ⑵切削金属, 形成磨屑;
11.5.2 接触疲劳类型和损伤过程
接触疲劳破坏分为点蚀、浅层剥落、深层剥落三种 主要类型。
(1)点蚀 通常把深度在0.1-0.2mm以下的小块剥落叫做 点蚀。裂纹一般起源于表面。剥落坑呈针状或痘状。
(2)浅层剥落 其剥落深度一般为0.2-0.4 mm。
(3)深层剥落 这类剥落坑较深(>0.4mm)、块大。一般 发生在表面强化的材料中,如渗碳钢中。
振动频率和振幅;
温度。
材料的性能
一般来说,抗粘着磨损性能力
大的材料也具有良好的抗微动 磨损性能。
滑动距离、载荷
紧配合接触面间相对 滑动距离大,微动磨 损就大。滑动距离一 定则微动磨损量随载 荷的增加而增加,但 超过一定载荷后,磨 损量将随着载荷的增 加而减少;可通过控 制预应力及过盈配合 的过盈量来减缓微动 磨损。
以断裂为主的假说针对脆性材料,以 脆性断裂为主; 磨料压入和擦划金属表面, 压痕处的金属产生变形,磨料压入的深度 达到临界深度时,随压力而产生的拉伸应 力足以使裂纹产生。 裂纹主要有两种形式, 垂直表面的中间裂纹和从压痕底部向表面 扩展的横向裂纹。
金属表面 发生局部 塑性变形
磨粒嵌入金属 表面,切割金 属表面
介质含氧量对氧化磨损的影响
介质含氧量直接影响磨损率,金属在
还原气体、纯氧介质中,其磨损率都 比空气中大,这是因为空气中形成的 氧化膜强度高,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 的关系。
润滑条件对氧化磨损的影响
润滑油膜能起到减磨和保护作用,减缓氧化膜
生成的速度。 但油脂与氧化反应生成酸性氧化物时则会腐蚀 摩擦表面。 生产中有时利用危害性小的氧化磨损来防止危 害性大的粘着磨损。如汽车后桥采用双曲线齿 轮传动,因双曲线齿轮副接触应力较大,极易 产生早期粘着磨损。在润滑油中加入中性极压 添加剂,使油膜强度提高。
⑴最大剪应力理论 - 裂纹起源于次表层
裂纹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切应 力作用下因塑性变形而引起。 纯滚动时,最大剪切应力发 生在表层下0.786b(b为接触 宽度之半)处,即次表层内, 在载荷反复作用下,裂纹在 此附近发生,并沿着最大剪 切应力方向扩展到表面,形 成磨损微粒脱落,磨屑形状 多为扇形,在“痘斑”状坑 点。 当除纯滚动接触外,还带有 滑动接触式,最大剪切应力 的位置随着滑动分量的增加 向表层移动,破坏位置随之 向表层移动。
典型为 ZGMn13 ,高韧性,必须用于能产生强烈加工
硬化的工况,其耐磨能力和强韧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铬镍白口铸铁:
用于冲击负荷不大、韧性要求不高而耐磨性要求较高
场合。
5)硬质合金:
镶嵌或焊接于钢基体,如用于破岩工具。
11.4.3 腐蚀磨损
腐蚀磨损是摩擦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形成的腐蚀产物并在摩擦过程中被剥离出来而造成的磨 损。实际上,可以认为,它是同时发生了两个过程:腐 蚀和机械磨损。
局部接触
接触面积小 应力大 粘着处 被撕掉
润滑油膜、 氧化膜被挤 破 金属表面被划伤或 者金属屑粒脱落
局部粘着 (冷焊)
特点
在滑动摩擦条件上产生; 摩擦副的两种金属力学性能相 差不大; 磨损速度大, 10 ~ 15μm/h ,破 坏严重。
防止措施
合理选材,摩擦幅配对材料选
用硬度差较大的异类材料; 提高表面硬度; 合理设计减小接触压应力; 减小表面粗糙度。
滑动速度和接触载荷对氧化磨损的影响
氧化磨损量随滑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