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知识点和同步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
本文主题
本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
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它们写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
理解词语
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易错音、易错词
字音:窈窕(yǎotiǎo)弦(xián)
字形:搔(不要忘记又里的一点)庸(笔画较多,安排和各部件的位置)
多音字薄:(bó)薄弱;单薄。
薄:(báo)这张纸很薄。
内容概括
文章通过队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用途的描写,说明他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根根有力量。
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段(1自然段):写人的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段:(2-5自然段):写五根手指不同位置,姿态,性格和作用.
第三段:(6自然段):写五根手指如果成为一个拳头,就会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没有强弱,美丑之分。
重点语句理解
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作者介绍
丰子恺。
浙江人。
现代作家名仁,字婴行。
从小爱好美术。
代表作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教材解读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导:借助关键语句梳理出答案。
大拇指肯吃苦,不图名利。
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
中指养尊处优,工作往往是“略为扶衬”。
无名指和小指可爱,能力薄弱。
2.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一下,再抄写下来。
方法指导:一是从作者的用词来体会风趣。
二是从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来体会风趣。
①从作者的用词来体会风趣句子如例句。
体会:“曲线优美”一般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态,而作者用它描写中指“相貌最堂皇”,显得十分有趣;“养尊处优”通常是指人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用它来形容中指的地位,也特别形象。
②从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来体会风趣句子: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体会:说中指的地位之优,作者由中指、无名指、食指的样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联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公、关平和周仓,手指和人物之间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样比作新颖、贴切,语言也更生动、活泼。
3.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与同学们交流。
大拇指:社会上吃苦耐劳的普通劳动者,老实憨厚、为集体为他人默默付出的同学等。
食指: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消防战士,班集体中的活动积极分子,家里的“顶梁柱”等。
4.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方法指导:这次小练笔,重在运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把事物当作其他事物来写”的表达方法。
选定好对象后,先确定用第几人称来写;再把选定的五官之一当作其他事物来写时,考虑清楚它们的相似之处。
落笔时,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举例时,要围绕想表达的意思来写,不要随意举不相关的例子。
范例:耳朵就像是一对侍卫,在脑袋的两旁各自守卫。
当危险来临时,它们立刻抖一
抖精神,竖立起来。
一丁点儿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们的“法眼”。
有一次,我在马路上行走。
突然,耳朵们听到车铃声。
耳朵们马上向大脑首长报告。
我才能迅速躲开,逃过一劫。
它们的作用真是不容小觑。
【练习一】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成语。
mǔzhǐsāo yǎng huìwù
()()()
tàng shāng yàshāng nǐng kāi
()()()
luósī miǎo xiǎo yǎng zūn chǔyōu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语。
喷pēn()pèn()血xuè()xiě()
薄báo()bó()拧níng()nǐng()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舒服—()薄弱—()渺小—()
四、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堂皇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附庸形容气势宏大。
养尊处优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薄弱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五、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五个手指的特点
B.五个手指的特点
C.五个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
一、拇指瘙痒秽物烫伤轧伤拧开螺丝渺小养尊处优
二、喷水喷香血液流血薄被薄弱拧干拧开
三、复杂难受雄厚庞大
四、(1)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2)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3)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4)薄弱: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形容事物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坏或发生动摇的状况。
五、C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niǔ kòu miàn mào miǎo xiǎo xiǎng shòu fù yōng
()()()()()
ài zēng mào xiǎn chā yì xiàngmào tánghuáng
()()()()
二、读一读,把加点的词语换成别的词语,意思不变。
1.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
2.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
3.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
三、我读懂了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1.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1)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
①对比②拟人③夸张
(2)突出食指、的外形特点。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人的全体,阐明“”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答案】
一、纽扣面貌渺小享受附庸爱憎冒险差异相貌堂皇
二、1.用力使劲 2.秀美 3.体面
三、1.(1)①(2)突出食指直落、强硬的外形特点。
2.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练习二】
一、比一比,组词语。
拇()瘙()秽()汤()
母()搔()岁()烫()
扭()享()曾()康()
纽()哼()憎()庸()
二、我读懂了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1.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1)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
①对比②拟人③夸张
(2)突出食指、的外形特点。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人的全体,阐明“”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三、课文整体梳理:按照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填空。
《手指》是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和。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四、重点段落品析。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屏障”的意思是,在这里,“屏障”是指。
2.“养尊处优”的意思是。
联系文段,中指养尊处优,体现在。
3.文中说中指“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表现在哪里?
4.这段话运用了的手法,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中指的姿态和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拇指母亲;瘙痒搔痒;污秽年岁;汤水烫伤;扭动纽扣;享受哼哼;曾经憎恨;健康附庸
二、1.(1)①(2)突出食指直落、强硬的外形特点。
2.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三、《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