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概说三次形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发生是 C
A. 黄河流域一元文化发展的结果
B. 黄河和长江流域二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C. 多区域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D. “三皇五帝”相承的结果
满分:2 分
2. 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守,这一治水故事突出体现了夏代文化
的 C
A. 遵命
B. 宗教虔诚
C. 尚忠
D. 实干
满分:2 分
3. 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甲骨文和( D )的发掘出土
A. 陶器
B. 谷物
C. 石器
D. 青铜器
满分:2 分
4. 在西周时期,赋予了“政道”内涵社会关系的维护及社会道德的养成行为是 A
A. 农耕
B. 商业
C. 宗教
D. 手工业
满分:2 分
5. 代表着劳动阶层思想,捍卫本阶层利益和财产的是 B
A. 儒家
B. 墨家
C. 名家
D. 法家
满分:2 分
6. “尚公义”是早期“法家”的思想的精义,即建立一种普遍的制度,上约君主,
下约民众。

其代表人物是 A
A. 秦国的商鞅
B. 韩非子
C. 李悝
D. 子产
满分:2 分
7. 自秦至汉武帝时期,经过百余年( C )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以确定,
并由此形成的政治大一统格局。

A. 分封制
B. 诸侯之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满分:2 分
8. 秦汉时期对官员选拔的方式一般采用 D
A. 世袭制
B. 任命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满分:2 分
9. 汉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税,发展农业,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这
被史家称为 A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汉朝盛世
D. 小农盛世
满分:2 分
10. 向汉武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家”的是 B
A. 谷永
B. 董仲舒
C. 晁错
D. 公孙弘
满分:2 分
11. 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 C
A. 道家的出世思想
B. 法家的权谋思想
C. 儒家的政治齐平思想
D. 墨家的兼爱思想
满分:2 分
12. 丝绸之路形成的最初原因是 D
A. 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
B. 向西方输也中国的丝绸
C. 从西方引进佛教等西域文化
D. 打通西域,打击匈奴
满分:2 分
13. 汉武帝为“独尊儒术”,观民风察得失,设立了( A )广采民歌
A. 乐府
B. 尚书
C. 太学
D. 公府
满分:2 分
14. 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是汉朝独尊儒术而形成的( B )开始的
A. 官僚阶层
B. 土族阶层
C. 太学生
D. 公卿阶层
满分:2 分
15. 东汉宦官集团对以太学生为主的年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行残酷打击,大肆捕
杀和禁锢,即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A )事件。

A. 党锢之祸
B. 焚书坑儒
C. 八王之乱
D. 王莽干政
满分:2 分
16. 魏晋时期内侵民族一般为所谓“五胡”之说,这五胡是匈奴、鲜卑、羯、氏、
C
A. 稽胡
B. 水胡
C. 羌
D. 山胡
满分:2 分
17. 中国人树立起牢不可破的羡慕读书的心理,是从(B )开始的。

A. 春秋孔子时代
B. 汉武帝独尊儒术时代
C. 魏晋门阀士族时代
D. 隋唐科举取士时代
满分:2 分
18. 东晋产生王羲之那样的大书法家,是与魏晋时期( D )的高涨有很大的关
系的。

A. 书法艺术
B. 清谈行为
C. 论法读书
D. 士族文化
满分:2 分
19. 佛教产生于印度,是从大约( B )传入中国的。

A. 春秋时代
B. 两汉之交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满分:2 分
20. 在佛教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之中最为著名的争论
是 A
A. 范缜的《神灭论》
B. 慧琳《黑白论》
C. 沙门之争
D. 夷夏之争
满分:2 分
、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
1. 简述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主要学说。

先秦诸子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点。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2. 简述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形成的原因。

一是学术原因。

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

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作品中。

二是政治原因。

秦王朝统一六国,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文化的措施。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

3. 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孔子思想的形成到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的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开始到程朱理学的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从程朱理学形成开始到五四运动时期
1、第一时期的儒家思想持续了五百年。

汉武帝之后的实践证明:儒家思想确实
能够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然而,五百年的儒家思想一直未能得到政治家的重视,难道五百年间的政治家都是蠢猪笨牛?非也,这种现象固然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但是,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内因一直被深埋了两千多年,这个内因就是:正法时期的儒家思想不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它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道德利益;正法时期的儒家思想关心的根本目标是广大人民,它试图通过提高统治阶级的道德修养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统治阶级利欲熏心,所以,他们不能够接受儒家思想。

2、第二时期的儒家思想持续了一千多年,“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可以人工操作
的两面性,即可以把它理解成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也可以理解成上级是下级的样板;故称为“骑墙时期”。

儒家思想通过这一次自我“革命”,向统治阶级妥协了思想,统治阶级就开始欢迎它了。

3、第三时期持续了七百多年。

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主题已经大幅度地倾向了统
治阶级的利益,它把正法时期的儒家思想全部颠覆,正法时期的儒家风味烟消云散。

故而可以称为灭法时期。

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纯粹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三、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30 分。


试论述产生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社会大动荡是根本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②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思想家。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
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