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23T03:05:23.2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周磊
[导读]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中血液分析仪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观察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对象,均采取
周磊
(泗阳县中医院江苏泗阳 2237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中血液分析仪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观察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对象,均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比较每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采血后3hRBC(红细胞计数)水平比较,观察组3hRBC(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中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急慢性白血病;检验效果;分析;研究
白血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较高,一旦患病将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各项指标严格检测。在白血病患者中,血液分析仪检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技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40例与40例健康体验者,40例白血病患者中,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2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检测法分别采取常规法检测以及血液分析仪检测,比较各组的检测效果。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与此次研究患者;(2)合并心肾疾病的患者;(3)精神疾病的患者。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2)确诊为急慢性白血病患者。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基本资料收集归纳,根据病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对两组患者采取全自动五类血液分析仪检测,空腹取2ml血液为样本,并将其置于真空抗凝采血管当中,摇匀后在2h内完成检测。对患者各项检测结果详细记录,如若出现异常的现象需及时进行二次复检。
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后,分别比较各组的检验结果。
1.3统计的方法
把本次统计所得相关数据的结构记录至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以便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后,应用()来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t进行检验;应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x2检验,然后比较所得数据,如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采取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的指标则高于对照组,数据表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3hRBC(红细胞计数)水平
两组患者采血后3hRBC(红细胞计数)水平比较,观察组3hRBC(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白血病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毒因素,化学因素,放射因素,遗传因素等,根据分化程度,可讲其分为急,慢性白血病,一旦患病便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白血病患者及时诊断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优化与发展,在临床医学中的血液分析仪的应用逐渐广泛,为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在白血病患者疾病诊断中采取血液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出准确结果,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的判断。为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在采血过程中,还需加强巡视,履行自身的职责,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鼓包,渗血等,一旦发现需及时处理。同时与患者及时沟通,从而了解不同人群对采血需求的具体差异,满足各项护理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对检验仪器设备质量加强管理,确保标本质量的提升。首先应对患者饮食合理指导,按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标本采集的最佳方式与采集时间,提高采样的合理化。如若患者存在特殊症状,应保持禁食8小时后开展标本采集工作。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对患者进行采血,及时对样本进行检测,避免样本受污染,提高血液检测的有效率,避免误差的发生。
研究认为,人员操作直接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因此医院需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与管理,对检验流程有效规范,提升临床检验的质量。在随后的检验工作当中,相关人员应严格控制血液样本的存放时间,温度以及稀释比例,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合理选择检验的方式,确保检验时间的合理性,对各个检验缓解加强管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奠定基础,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另外,医院应定期开展技能考核活动,对人员严格筛选,只有合格者方能上岗。医院应将血液检查中的质量问题放在首位,为提升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水平,应以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理念为指导依据,对检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一一明确。通过质量管理制度
对血液检验人员的行为加以约束,从而保障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的指标则高于对照组,数据表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白血病患者当中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可提升检测的效率,降低误诊率。
综上,在白血病患者疾病诊断中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法,可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充分降低误诊几率,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常海波.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5):157-158.
[2]王婷婷,蔡禾辉,吴玮.血液分析仪技术对急慢性白血病进行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9,5(05):38-40.
[3]汪盈.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4):51-52.DOI:10.19738/ki.psy.2019.04.037.
[4]盛福德,汤勇.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