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思茅港镇小学三年级数学组(二备)
一、教学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课本第
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第4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
1、
2、
3、
4、
5、6题。
二、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分析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体验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
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四、目标预段: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单位。
2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定位
重点:体验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根据长度单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 三备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
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一)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
(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第3页做一做
2、第5页练习一第
1、2题及第3题的前2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导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划出来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单位表示出来。
照片长:蜡笔长:
宽:宽:
(二)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小朋友。
(出示例2情景图)他们也参加了我们的测量活动,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看看他们是怎样测量的。
(有条件可用多媒体演示)
用学生尺测量。
方法一:15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二: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三: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四:2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用米尺或卷尺测量均可。
(4)针对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的方法,师提出:“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分米)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来表示。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一)观察测量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练习:2米=()分米
3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3.会选择分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1)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课桌的宽是分米厘米,课桌的高是分米厘米。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2、教材第
5、6页第
3、
4、
5、6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
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至24页
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体验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15 厘米,差2 个小格。
厚:不到1 厘米,只
有 6 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
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 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1 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1 厘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份就是1 个小格,长是1 毫米。
1 厘米10 毫米。
老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深刻感悟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 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
(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第3 页做一做
2、第5 页练习一第
1、2 题及第3 题的前2 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篇:苏教版《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会使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
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分别是多长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2、大家都测量过自己的身高,昨天明明同学去了动物园,他测量了一些高度,可是粗心明明没写长度单位,你能帮他填上吗?
动物身高或身长
长颈鹿5 松鼠20
斑马150 熊猫8 蚂蚁 5
蜜蜂10 揭题:对于一些动物的身高,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表示,需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板书:认识毫米与分米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
1、提问:那么1毫米究竟有多长?
出示银行卡或者会员卡,指银行卡或者会员卡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2、请同学们拿出磁卡,左手两个手指轻轻捏住,右手抽去磁卡,手指的缝隙就是1毫米长。
3、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你能找到吗?
指出:尺子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mm表示)。
4、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小格?(10),每1小格是1毫米,所以1厘米是多少毫米呢?
板书:1厘米=10毫米
5、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请大家想一想身边或者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毫米?(五角钱硬币厚度、10张纸的厚度)
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活动:测量数学书的厚度。
(二)认识分米
1.自学教材,认识分米。
生独立学习课本上关于分米的介绍,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分米的知识。
(1分米=10厘米、dm)
2.用手指在直尺上摆一摆,1分米有多长,把尺子放下,把手举起来,比画一下1分米是多长。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个东西的长度是大约是一分米?(固体胶长度、牛奶吸管长度、手机)师:用分米可以测量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1:手臂的长度。
生2:铅笔盒的宽度。
生3:桌子的宽度,长度。
测量活动。
学生汇报:手臂长5分米左右,桌子宽3分米,长9分米。
4、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那么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10个10是100。
师:你的意思是10个10厘米是1米,所以10个1分米是1米。
得出:1米=10分米。
5、现在我们来确定最后三个单位应该填什么,熊猫8分米,比划一下大约多高。
蚂蚁和蜜蜂的身长呢?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第2题、第5题。
2、明明的日记。
谈话:学习了数学知识,就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明明写的一篇日记,记录了一天发生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2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
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50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做起笔记来。
三.小结。
加上今天学习的这两个新单位,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了,(4个)分别是,指名说。
那你能将它们排排队吗?
(米,分米,厘米,毫米从大到小;毫米,厘米,分米,米从小到大。
)
第四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会使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
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学生准备:1分硬币、直尺、橡皮、磁卡、大头针、订书针
教师准备:磁卡、直尺、米尺、测量记录单、1分硬币、卡纸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回顾1厘米和1米:
师:大家好,今天这节课就由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如在上课中有什么不会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举手问,让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你记忆的宝库,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呢?请举手说一说。
生:厘米、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找一找1厘米,并且用手势比划一下?(学生比划)
师:在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米尺,伸开你的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教师举起1米长的米尺验证)
2、故事设疑:师:好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1厘米和1米长度,今天森林里的动物也开展了测量身长的活动,可是粗心的狐狸大姐忘记了写长度单位,你能帮他填上吗?
动物身长(幻灯2)
长颈鹿身长5 鸽子身长20
蚂蚁身长5 蜜蜂身长10
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1:长颈鹿5米,鸽子20厘米,蚂蚁5厘米,蜜蜂10厘米。
师:有不同意见吗?蚂蚁和蜜蜂的单位你们同意吗?
生:5厘米的蚂蚁太大了,不可能的。
是的。
(你是一个会借助比较发现问题的小朋友,这种学习方法老师非常喜欢。
师:那同学们就在直尺上找一找5厘米有多长?生:在直尺上找5厘米。
师:是不是太长了呀,在第一排中的动物身长可以准确的用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来表示,
但对于第二排一些动物的身长来说,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就不能表示了,需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3、量数学书的宽的,引出课题(幻灯3)
师:在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前先请同桌合作用直尺量一下数学书的宽的。
(同桌合作测量18厘米多一些)师:在你测量时遇到了什么问题?生:不够整厘米。
师:那怎么办?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来表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毫米这个新朋友吧。
板书:认识毫米
二、毫米教学
1、借助硬币感知1毫米,认识1毫米。
师:请看,张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硬币
师:几分的硬币?请你看一看生:一分硬币
师:这个1分硬币的厚的就是1毫米。
(出示一分硬币,指出一分硬币就是1毫米。
)
同学们拿出你的硬币,让我们一起感知一下1毫米,请将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右手抽去硬币,手指的缝隙就是1毫米长。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大屏,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幻灯4)
生:直尺上两个相邻的较长刻度之间是1厘米,两个最短刻度之间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就是直尺上最小得1小格。
也就是直尺上的每小格都是1毫米。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在请你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一找身边的1毫米吧?(幻灯5)
教师提示:在在学具带的橡皮上开一开
生:大头针、订书针的宽度,磁卡、直尺的厚度。
2、同桌合作:验证1张纸的厚度。
师:1张纸的厚度呢?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一张纸的厚度没有1毫米,可能3张
师:同桌合作拿出数学作业本验证一下,看一看几张纸叠放在一起约是1毫米呢?
生:叠好了以后汇报4张,8张,12张,7张.
师:看来1毫米不只1张纸或3张纸的厚度,大概在8--10张左右。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身边的1毫米。
请看大屏幕。
(幻灯6)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
铅笔尖的宽度大约1毫米。
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电话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找5毫米,并画线段(幻灯7)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毫米,现在开始画一画,画毫米比较难画,那么大家能画一条5毫米长的线段吧?画之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
a:一般从0刻度起。
b:数5个小格。
c:画完线后不要忘了点两个小实点。
现在咱们开始画吧。
生:画5毫米的线段。
4:求证1厘米=10毫米,画线段45毫米
师:我们再画10毫米的线段。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10毫米就是1厘米。
(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
师: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幻灯8)
请看大屏幕,这里出示的是一个从0到1刻度的1厘米,让我们一起来随着铅笔的跳动数一数吧。
生:学生数。
师:从0到1的刻度1厘米里有10个小格,那其他相邻刻度的1厘米是不是也是1厘米呢?那么就请同学们在直尺上任意选1厘米,数一数中间有( )个小格。
(幻灯9)
生:每1厘米中间也就是每1个大格中间都有10个小格。
生::刚才我们验证1厘米=10毫米时,发现尺子上面每厘米中间都有一条稍长一点的刻度线,它的左边有5毫米,右边也有5毫米,这样数起来快。
师:你的回答真精彩!同学们,人们在尺子上每厘米中间设计一条稍长一点的刻度线,就是为了方便看尺子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再画一条45毫米长的线段,最先画好的请起立描述一下你的画法。
(幻灯10)
生:学生开始画,并描述画的方法。
45厘米=4厘米5毫米(你的语言组织能力真好,描述的非常清楚。
)
5、达标练习
师:现在已经会画线段了,那么我们开始测量物体了,测量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幻灯11)
生:比较小的物体。
师: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非常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幻灯12)
请看大屏。
测量之前先判断一下上述两种量法对吗?(幻灯13)师:测量环形针铁钉的长度(幻灯14)
6、小组合作估测实测(幻灯15)
请用厘米为单位先估测下列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在实际测量一下。
完成物体测量记录单。
(幻灯16)
(幻灯17)注意合作要求:
1、先请每个组员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再用手势比划一下。
2、估一估物体的长度,在小组内商量一下,由组长在表格内填上一个合适的数。
3、小组长合理分配测量物体,由组长填写测量结果。
4、测量结束的小组请保持安静,耐心等待。
数学书的宽度橡皮的长的卡纸的长度估测:实测:
师:(幻灯18)那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最后两个小动物身长应该填哪个长度单位?
生:蚂蚁5毫米、蜜蜂10毫米
四、练习:(幻灯19)
小狐狸为了感谢我们,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刚坐下,他又滔滔不绝的讲起了今天他上学的情况。
听!
早上,我们坐在长约8毫米的教室里,等着老师来上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毫米的认识”,老师来了后发给每个人1枚厚度约是1厘米的1分硬币。
我估计了一下老师手里拿的粉笔的长度约为7米,我手里刚开始用的铅笔长度约为15毫米,我估计铅笔盒的高度大约为20厘米。
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橡皮的长度,约为4毫米。
学生读完后可能会大笑,你们为什么笑啊?那就请你来帮他师:同学们都笑了,说说笑得理由吧?可以边说边比划。
(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小朋友,观察的真细心。
)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幻灯20)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说一说你的收获? 生1:认识了毫米
生2:知道1厘米=10毫米。
生3:学会了根据物体的实际数据填写恰当的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知识,那我们应该感谢谁呢?生:老师。
师:不是的,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同学,是他借助比较的方法发现了蚂蚁、蜜蜂的长度单位不对,一起带领我们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两位同学。
六、布置作业: 师:今天有一项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看,这是我儿子在科学课上为了了解种子发芽、生长过程而种的,这颗小小的种子给他带来很多的惊喜和快乐。
(幻灯21)
我想请同学们也回去用纸杯和豆子在家人的帮助下一起种上几颗种子,等种子开始冒芽,然后每天记录一下他们长得高度。
三个星期后将你们记录的结果叫给你们的数学老师,并把你的惊喜和快乐介绍给大家,好吗?(幻灯22)
第五篇:《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孙悟空图片)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谈话:同学们,我们试着在刻度尺上找出1毫米,看看谁找的对。
(课件出示:直尺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巩固交流。
(课件出示:一分钱硬币)同学们,这是一枚一分钱的硬币,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汇报,然后课件出示银行卡、纸张等物品)(3)画出3毫米、5毫米。
同学们,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3毫米和5毫米。
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换,用你手中的直尺测量一下,看看别人和你画的一样吗?如果他画对了,就向他竖起你的大拇指夸夸他;如果她和你画的不一样,请把你的想法告诉他。
(4)探究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课件演示:1厘米=10毫米(5)动手测量
先让学生们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厚度,再用刻度尺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课件演示),小组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