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非、余华的创作看先锋小说的蜕变与涅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格非、余华的创作看先锋小说的蜕变与涅槃
骆志方
【摘要】先锋小说是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产生的文学现象,昔日先锋小说作家格非和余华就是这样的代表.回顾先锋的探索之路,从完美创作形式的展现到张扬的
生命与人性内涵的宣泄,无不体现出先锋的探索精神,这也正是先锋小说创作的可贵
之处.曾经喧嚣的先锋浪潮渐趋平静,恰如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征兆,在成熟中孕育着蜕变,当旧有先锋覆灭,新的先锋必将涅槃.
【期刊名称】《南都学坛》
【年(卷),期】2010(030)002
【总页数】3页(P58-60)
【关键词】格非;余华;先锋小说;蜕变与涅槃
【作者】骆志方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先锋小说首先经历的是一场形式上的革命。
当时,几乎每个先锋作家都力图寻求新
的叙事方式,写作更多关注形式而远离了事物本身,实实在在地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
成分不多,模仿的痕迹较明显。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格非等人都在存在领域展开了新的探索,开始追求具有自由精神的存在的先锋。
余
华早期的先锋小说,如《古典爱情》、《十八岁出门远行》、《此文献给少女杨
柳》,格非的《褐色鸟群》、《迷舟》等作品应该说在形式和技术方面是对先锋小
说的一种实验和探索。
比如余华的《古典爱情》,这部由中国才子佳人作为故事主
体的作品,像梦境似的,而非写实性的。
从书生柳生走入后花园开始,小说的叙述就进入了朦胧虚幻的梦境,一切的事情都遵循梦的莫名其妙的原则展开,没有铺垫,没有假设和追问。
这样的探索在当时先锋文学创始之初是“先驱的”,十分有借鉴意义。
而余华、格非的中后期作品因其对人的存在、人的苦难命题的探讨而更受人们关注。
首先,作品的思想命题始终围绕人之存在,将表达命运的神秘性和复杂性作为共同目标。
先锋小说因其思想观念的先锋、叙述的先锋、技术操作的先锋,多数玄奥费解,
而余华、格非的小说无论怎样精心构结,都有明确“落点”。
这个“落点”就是始
终关注“人的命运”——人的存在。
如格非《褐色鸟群》中充满了荒诞、迷惑的
回忆。
其次,作品多专注于“人的命运”、“人性的弱化”等人生存状态的描写。
也许,格非是想通过苦难的悲剧性的场面描写,表达那种与习惯思维方式不一样的诗
意情感,有意促使叙述人或故事中的当事人的感觉发生强制性的错位,把那些苦难或
不幸的因素转化为“审美”[4]。
余华认为:人始终生活在自己无法摆脱的命运之中,如同俄狄浦斯一般,永远在属于自己的命运迷宫中打转,找不到出口。
无论他如何反抗,最终还是会跌入命运张开的血盆大口之中。
而可悲的是,即使人明知道对命运的
反抗都属徒劳,他还是无法抗拒反抗的诱惑,用尽一切办法,力图使自己脱离命运的轨道。
虽然这只不过是加快了自己滑向命运陷阱的速度而已。
格非的初期小说如《褐色鸟群》,以两条前后完全矛盾的情节为中心展开,使得小说
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效果。
其主题思想也更升华为哲学层面上关于“存在”的探讨,
在格非后来创作的《傻瓜的诗篇》、《迷舟》等作品中,格非更加关注中国社会特
殊时期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叙事更加成熟,主题也更加贴近社会。
同样,20世纪 90年代,余华创作的焦点集中转向了生存本能尤其是生存本能所衍生出的爱本能这一主题,从“暴力叙述”转向“朴素叙述”,对余华来说是一种突破,也是其对人性表达的
一种升华。
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使余华对人性冷峻的剖析和拷问、对人类
精神的苦难有更敏锐的省思和感悟,最终超越了自己对人性的感悟——由“人性之恶”转向了“人性之善”,随后的作品中有更多温情的画面出现。
在《活着》里,我
们更是可以直接看到人性的力量。
福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却始终坚信,即便
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应鼓足勇气,坚持熬过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在命运面前,福贵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容纳,学会了接受。
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同样也体现在他妻子家珍的善良、凤霞的贤淑、苦根的乖巧中。
如果说,余华、
格非是有着悲剧精神的先锋作家,那么,他们在为这些社会底层人物设置苦难命题的
时候,正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对人性中善良、坚韧的最好解读。
甚至到后来的《许
三观卖血记》,对苦难作了喜剧化处理,苦难既然是无法选择的,倒成了生活的馈赠,这已不能说是纯粹的“悲剧”了。
余华作品主题意义的先锋性也正是体现在超前的哲学关怀,通过人的世俗生命故事,指向人的“存在”这一终极。
格非的作品对生活黑
暗面的描写,张扬那种不幸的阴暗场面是想通过一种逆向化的思维方式,对对立性的
存在状态和价值观念作出揭示和反讽,从而来关照生活中某些缺失,达到对某些人类
优秀品质的呼唤,最终的指向仍然是人的“存在”这一终极。
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担任何义务;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的奥秘、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
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5]。
先锋小说对历史偶然性与随意性的
大胆揭示在我们这些笃信本质论的人们眼前打开了一扇迥异的奇幻之门。
先锋小说家执意要做的就是把历史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还原为一种原初状态,他们认定没
有人看见历史,就如同没有人看见草是怎样生长的一样。
所谓的先锋,其实就是创造、革新、反抗和怀疑的化身,是创造精神和文学抱负的美妙结合,离开了这个起点,先锋
小说将不复存在。
先锋性是文学创造中永恒而根本的命运,先锋小说的生命力便在于对原有秩序的革新,对自我的超越。
这也是格非、余华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点。
他们的许多作品不仅是对新时期文学的文学命题的探索,而且也是对自己原有形式的超越。
当然,先锋小说的当代文学地位及其对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人甚至认为先锋作家在短短几年中,将西方近 100年的现代主义文学道路重温了一遍,如此囫囵吞枣,未免急功近利。
先锋精神的体现性是文学创造中永恒而根本的命题,先锋小说的生命力便在于对原有秩序的革新,对自我的超越。
这正是余华、格非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点。
他们的许多作品不仅是对新时期文学的文学命题的探索,而且也是对自己原有形式的超越。
当然,早期先锋小说中只青睐奇崛的形式法则而远离真实的生活,肯定是背离了先锋精神的内在意义。
先锋小说尽管有他的历史局限,但是先锋小说之前,小说创作都把个体在历史中的不幸遭遇纳入到历史理性的宏大叙事与现实补偿的世俗叙事之中,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性的符号。
而先锋小说之后,个体开始了更多的自主思考,关注到人本身,人性本身,命运本身。
因此,先锋文学的魅力关键在于其带着人性气息、存在品质和理想色彩,在于其从此时此地的生活出发,讲述人类自己的命运。
在现实中的求索也使“先锋小说”成为先锋精神的守望者。
不少曾经热衷于先锋实验的作家们如今已逐渐回归传统,曾经喧嚣一时的大规模的先锋浪潮在近几年来也渐趋平静,但这并不意味着先锋小说已经寿终正寝。
事实上,这正是先锋小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征兆。
丹尼尔·贝尔认为,先锋只“存在于对流行方式的反抗中,它是对正统秩序的永不衰竭的愤怒攻击”。
说到底,先锋是一种自由,是一种怀疑,是一种反叛,其潜在前提必须是它与既定的文学精神和主流的文学价值形成一种对抗的态势,除了政治的禁区,这种对抗可以是藐视世俗潮流的无畏反叛,可以是对审美戒律的突破与颠覆,甚至可以是异端精神的追逐与冒险。
这种反叛、颠覆和追逐是没有边界的。
边界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旧有先锋的覆灭,意味着新一轮突围的开始。
[1]孟繁华.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 60年 [J].作家,2009,(4).
[2]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 [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4.
[4]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49.
[5]张清华.中国先锋当代文学思潮论 [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249.
【相关文献】
[1]孟繁华.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 60年 [J].作家,2009,(4).
[2]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 [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4.
[4]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49.
[5]张清华.中国先锋当代文学思潮论 [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249.
中图分类号:I2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