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实践报告[五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社会实践报告[五篇范文]
第一篇:社会实践报告生态文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
调查报告
学院:班级 : 学号:姓名:
建设家乡生态文明,共筑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
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我的家乡在药都亳州市,这次实践,经过了解和实地调查,我发现近年来,亳州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走绿色、节约、科技化发展之路,在环境保护上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全区环保工作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基本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碧水蓝天“共舞”。
眼下的亳州正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抓好涡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水源保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生态亳州”渐行渐近。
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与生态相关的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我市也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
我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部门联动新机制。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对城区烟尘、油烟、噪声进行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我市还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实施了多项污水处理工程,较好的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
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着力建设美好乡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提高,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多措并举。
我市加强源头控制,防止工业污染,着力加大生态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了亳州绿色形象,争取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
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
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
这些问题对家乡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
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对我的家乡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且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的保护,使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碧水蓝天”的美景正从记忆中逐渐回归现实。
然而,虽然近年来亳州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对照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亳州还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按照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绿色行动,力争把亳州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首善之区。
为此,我们要根据亳州市在城市发展的定位,科学划分城市功能
分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优化国土资源开发;要加强经济生态系统和城市配套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重点整治市区内河水系和排污体系,保护城市水源,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动员,共同行动。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实行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大力提倡科学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此,政府和人民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二)政治方面: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
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
所以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方面: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
人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生态环境改善之时。
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
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
(四)社会方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
“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
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
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
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
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
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
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实现美丽家乡与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为家乡,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共筑我们美好的家园。
第二篇:保护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学前师范系杨娜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农村
实践目的:
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
相比起城市,农村生态基础更好,地域更广阔,治理调整的空间更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人口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半数左右,能够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善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低成本的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行动参与到建设美丽农村的的行动中去。
使广大农村能贯彻落实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村人民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为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
实践内容:
1.大学生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者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思想前卫,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
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与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休戚与共的关系,并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2.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大学生广泛开展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不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锻炼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体现在实践中。
3.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创新的推动者。
大学生群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主要内涵、建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使生态文明成为农业文明、工
业文明后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使生态文明更符合经济建设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要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大学生群体只有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自身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实践结果:
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时代和国家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
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利用大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
毫无疑问,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内容。
历史已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赋予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要光荣地承担起这项任务。
实践体会: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
生态文明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果,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缺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高校的德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人文和政治素质,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层面。
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强调更多的是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
学生们只是简单看一些数据罗列的现状,而缺乏实际感受。
由于目前的大学普遍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致使有的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肤浅,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重大职责就在
于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全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报告
学院:
班级 :
学号:
姓名:
建设家乡生态文明,共筑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
容。
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
个方面。
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理性的价值取向。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资
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
建设任重道远。
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才可
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我的家乡在药都亳州市,这次实践,经过了解和实地调查,我发现近年来,亳州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走绿色、节约、科技化发展之路,在
环境保护上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全区环保工作总体进
展情况良好,基本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碧水蓝天“共舞”。
眼下的亳州正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
机,不断抓好涡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环保基础
设施建设、重点水源保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生
态亳州”渐行渐近。
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与生态相关的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年
来,我市也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
局,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
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
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
伸。
我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部
门联动新机制。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对城区烟尘、油烟、噪声进行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此
外我市还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实施了多项污水处理工程,较好的改善
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
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着力建设美好乡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提高,促进了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多措并举。
我市加强源头控制,防止工业污染,着力加大生态
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了亳州绿色形象,争取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
赢。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大多采
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
其
次是大气污染严重。
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
这些问题对家乡经济的发展带来的
负面效应与日俱增。
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 ,采
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对我的家乡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而且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
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一
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
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的保护,使生态环境日益得
到改善。
“碧水蓝天”的美景正从记忆中逐渐回归现实。
然而,虽然近年来亳
州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对照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体
系,亳州还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按照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
绿色行动,力
争把亳州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首善之区。
为此,我们要根据亳州市在城市发展的定位,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确
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优化国土资源开发;要加强经济生态系统和
城市配套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重点
整治市区内河水系和排污体系,保护城市水源,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城市污水处
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
性和责任意识。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动员,共同行动。
要坚
持以人为本,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实行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大力提倡科学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
每个人、每个家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此,政府和人民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
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实现美丽家乡与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为家乡,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
境、资源意识。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共筑我
们美好的家园。
一: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七大标准表述)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环保产业。
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针。
二:保护动植物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超载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野人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我国的人参产地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野人参了。
我国许多中草药,一旦被证实对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原料植物就会很快被采挖一空。
物种的进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物种不可能退化成过去的物种,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现据国际捕鲸协会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6万头鲸被杀(平均每小时3头),其中俄罗斯和日本的捕鲸数占总捕鲸数的95%。
例如蓝鲸,是从古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在半个世纪前还有30万头之多,今天只剩下了大约2000头;非洲的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