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P110-111页例2及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体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展示电脑图片。
引入课前谈话:同学们家里有电脑吗?有的请举手向老师示意。
但是老师在9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能拥有一台电脑是一件特别稀有的事情。
(出示折现统计图:中山市1997-2003年每百户家庭电脑平均拥有量折现统计图。
)从这
幅统计图中你有哪些发现?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电脑话题引入本节课,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从该话题引入复习折现统计图的特点:折现统计图不仅能够显示数据的多少,而且还能显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二、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谈话:同学们今年几岁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父母有没有对你的成长进行记录呢?
出示例题2的统计表:妈妈为陈东记录了从出生到10岁的身高。
为了看一看陈东0至10岁身高的变化,应该绘制哪一种折线统计图呢?大家想亲手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绘制折线统计图)(1)出示没有横纵轴的网格:现在可以开始绘制了吗?
猜一猜要需要补充哪些部分。
(2)试一试:学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的数据,独立完成陈东
0-10的身高折线统计图。
(3)展示作品:请学生代表说说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
在
说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作品的对比,让学生发现绘制过程的要求。
(4)总结画法:四人小组讨论总结绘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第一:描点(横纵轴对应的交点)
第二:连线(规范利用直尺连点成线)
第三:标数据(让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一目了然)。
(5)解决问题:
问题一:陈东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长度最长斜度最陡的折线段判断长得最快的年龄,也可以通过计算差值得出结果。
问题二:陈东115厘米时几岁?
问题三:5岁半时陈东身高大约多少?
学生:从5至6岁身高变化上升的趋势和横纵的交点能判断出5岁半时的身高。
(6)提出问题:
根据折线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顺着学生的谈话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新知。
让学生动手动脑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从合作交流探究中自主总结绘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此时,学生还能够通过读懂点和线的变化,得到一些直接信息或间接信息,对事情的变化进行合理的预测。
同时也激发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情感。
三、活学活用
(1)谈话:水是生命之源。
四月至五月以来,学校五点半以后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跟水有关系的现象,你知道是怎么回事
吗?(学校的总水闸关闭,短时间停水了。
)老师找到学校的冯主任,他什么都没有说,他只是微笑着递给老师一个统计表。
出示雍景园小学2012年1月至5月水费统计表。
你能够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找找其中的变化,分析短时间停水的原因吗?(2)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
(3)展示交流。
代表说说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和方法。
(4)根据点和线的变化,学生自由发言,合理地分析原因,并合理提出问题和建议。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巩固练习,以学校水费变化问题出示练习,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在绘制的过程中巩固绘图的三部曲,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意义。
这一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回味课堂中的收获,在宽松的环境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多少线:增减变化步骤:描点→连线→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