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总结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章末总结
第二章
开始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专题一 逆温现象
1.逆温现象的含义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 低,大约高度每升高 1 000 米,气温降低 6 ℃。这主要 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高,受热 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题型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例 1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回答(1)~(2)
题。
(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
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高纬度的平流层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解析:(1)低纬度对流层高度为 17~18 千米,中纬度对流层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例 2 下图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风杆(长线
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读图,回答(1)~
(2)题。
(1)此时,Q 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解析:第(1)题,由图文材料得知,图中风向标表示西北风,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年平均气温特征与成因的叙述,错误
的是 ( B )
A.①地受地势影响,气温低
B.②地受纬度影响,气温高
C.③地受纬度影响,气温低
D.④地受洋流影响,气温低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受地势影响,
海拔高,气温低,A 项正确。②地位于非洲北部,气温比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1.判断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 A 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 B 处。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 C 处。
(4)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 D 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2)由上题可知,该层是平流层。平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
增幅变大。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短波辐射。
高层大气中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呈电离状态。平流
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C 项正确。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题型二 气温
例 2 读下面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2)题。
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 )
A.7~8 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 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问温度过低
C.12 月一次年 1 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 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第(2)题,7~8 月,正值南昌市伏旱天气,降水稀少,蒸发
旺盛。覆盖的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
且该处大致从外向里吹,故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且位于北
半球。判断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画水平
气压梯度力,风向右偏,形成与等压线呈一定角度的西南
风。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2)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
A.M 地 B.N 地
C.P 地 D.Q 地
第(2)题,由图文材料得知,M 地附近低压槽处形成冷锋, 降水在锋后,而 M 地在锋前;N 地位于低压槽附近,最有 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所以 B 项正确。
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主要受沙漠的影响.B 项错误。
③地位于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C 项正确。④地受
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D 项正确。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题型三 大气的受热过程
例 3 下图中图 1 为南昌附近
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图 2 为
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
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回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如下图所示)。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2.逆温的类型
类型
辐射 逆温
平流 逆温
发生的条件和过程
出现的地 区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 中高纬度
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地区,黎明
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 前最强
逆温
当暖空气运动到冷的地面上空时,暖空气与冷地
搜索3.逆温现象的影响 Nhomakorabea不利 影响
出现多 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大 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 交通事故
加剧大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
气污染 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有利 抑制沙尘 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逆 影响 暴的发生 温不利于沙尘扬起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1)与世界年平均气温曲线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
A.经线
B.纬线
C.海岸线
D.等压线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曲线的走向大 致是东西方向,和纬线走向大体一致,B 项正确。经线呈 南北走向,A 项错误。海岸线的走向受陆地轮廓的影响, 与年平均气温曲线不一致,C 项错误。等压线受气压高低 的影响,走向不一定为东西方向,D 项错误。
C.对二氧化氮浓度的影响较小
D.使污染物的排放最增加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西宁在 7:00 的逆温频率
高,在 19:00 的逆温频率低,但是不能说明自 19:00 至
次日 7:00 逆温强度是增加的,A 项错误;由图中可以看
出,冬季逆温频率高于春季,但不能说明逆温现象自冬季
答(1)~(2)题。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1)乙图中( D )
A.①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最长波辐射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它一小部分
被大气吸收,故 A 项错误;②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
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 中纬度沿
影响大.气温降低较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 海地区
成逆温
搜索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锋面 逆温
地形 逆温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 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冷气闭 在下部,会形成逆温
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 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 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 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即地形逆温
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故 A 项
正确;其他说法均不符合实际,可排除。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C.降低了地面升温速率 D.减弱了空气上升运动 第(2)题,逆温现象不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空气上 升运动减弱。沙尘天气发生的条件为大风、沙尘和强对流 运动,因此,逆温现象可以通过抑制对流运动来抑制沙尘 天气,故选 D 项。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专题二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等压 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 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 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高度为 10~12 千米,高纬度对流层高度为 8~9 千米,图
中底层大气高度为 12 千米,故图示大气层是中纬度的平流
层,B 项正确。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2)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搜索
冷暖气团 之间的过
渡带 山地、盆 地和谷地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无逆温→逆温生成→逆温层最厚→逆温减弱→逆温消失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 厚,消失较慢。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至次年春季逐渐减轻,B 项错误;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读图可知,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与逆温频率相关性最小,
因此逆温现象对二氧化氮浓度的影响较小,C 项正确;污
染物质的排放量与经济活动有关系,与逆温现象无关,D 项
错误。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2)逆温对沙尘天气有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逆温( )
A.减弱了空气下沉运动 B.增加了大气降水频率
直接热源,故 B 项错误;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白天也存在,故 C 项错误;
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表示散失的少量
长波辐射,D 项正确。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2)照片拍摄时,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
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照片拍摄的时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例 1 (2020·四川资阳一诊)西宁市四面环山,分布在湟水
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中。下图为西宁市污染物季节平均
浓度与逆温频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 第二章 章末总结
搜索
(1)据图可知逆温现象( )
A.自 19:00 至次日 7:00 加强
B.自冬季至次年春季逐渐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