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水文气候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水文
地表水
大连市地表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全区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由于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又受地形、地貌和下垫面土质及植被因素的影响,故在地区分布及时空变化上都存在差异。

一、河流
大连市境内河流均为独流入海的中小型季节性河流。

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3条。

其中:汇入黄海的23条,汇入渤海的10条;集水面积在 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3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3条,100~500平方公里的27条。

另有50~100平方公里河流29 条,30~50平方公里37条,20~30平方公里53条。

由于受地势影响,河流比降较大,平面形态复杂,急弯狭谷较多,洪水汇流时间短,洪峰持续时间一般只有10~30分钟,最多1~3小时。

洪水夹带的泥沙较多,断面冲淤变化较大。

(一)碧流河
据《奉天通志》记载,碧流河原名苾里海,水清澈碧绿,改称碧流河。

发源于盖县棋盘山南麓,位置在北纬39°24′~40°20′,东经122°10′~122°31′之间,河源海拔高程1047米,于庄河县横道河乡蛤什蟆岭附近流入大连市庄河县境。

干流全长156公里,流域面积2814平方公里。

其中,流经大连市河长100公里,流域面积1465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9.51亿立方米。

是大连市最大的河流。

碧流河上游流经盖县梁屯、太平庄、矿洞沟、万福、罗屯、杨屯6个乡镇,中下游经庄河县的横道河、桂云花、荷花山、城山、明阳、尖山和新金县的俭汤、双塔、墨盘、城子坦、碧流河等11个乡镇,在碧流河乡谢屯注入黄海。

其支流蛤蜊河在庄河县桂云花乡附近汇入干流。

进入中游丘陵区后,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河谷开阔,两岸土地肥沃。

庄河县后沙河村河段为该河中、下游分界。

下游两岸为滨海平原。

全流域内山地占63%,丘陵占24%,平原占13%。

该河中上游为卵石河床,冲淤变化不大;中游以下基本为细沙河床,冲淤变化较大。

中游河槽宽150~200米,洪水出槽河宽300~600米;下游河槽宽250~350米,洪水出槽河宽500~800 米。

洪水期挟带大量泥沙,据小宋家屯水文站实测,月平均输沙率最大在主汛期7~8月,为93.5~81.5千克/秒;最小在12月~来年1月份,只有0.01~0.012千克/秒。

多年平均输沙率16.0千克/秒,多年平均输沙量50.46万吨,侵蚀模数为200 吨/平方公里·年。

1981年实测最大断面含沙量10.3千克/立方米,最大断面输沙率131千克/秒。

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 0.53千克/立方米。

历年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6.5千克/立方米。

碧流河中上游是辽南暴雨区之一。

据流域内桂云花雨量站 1985年8月3日实测,最大日雨量达268.2毫米,年降水量变幅较大,枯水年和丰水年相差3倍以上。

上游茧场水文站1964年实测,年降水量1286.8毫米,1965年实测仅 367毫米。

下游的小宋家屯水文站1956年实测,年降水量1097毫米,1965年实测仅287毫米。

另外,由于上游山区植被较差,岩石裸露,遇有暴雨,地表径流迅速集中,水位涨落快,形成暴涨暴落的洪峰。

一般年份汛期洪水流量在1000~2000立方米/秒之间,每次洪峰持续时间1~3小时,最短30分钟,涨水流速大于落水流速。

据载,碧流河历史上最大一次洪水发生在光绪五年(公元 1879年),洪峰流量达79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达98.05米(假定基面,均换算到小宋家屯水文站)。

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30.2立方米/秒。

枯水期一般为1.5~3.5立方米/秒。

河流上游有几条较大支流,大多在营口市盖县境内。

大连市境内有一级支流15条,二级支流4条(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

1985年8,在碧流河干流(新金县双塔镇与庄河县荷花山镇的交界处沙河口)距入海口55公里处,建成碧流河水库。

(二)复州河
旧名沙河。

据《方舆纪要》记载:“复州卫沙河,卫南八里。

”后因流经复州城,故清代改称复州河。

复州河是大连市第二大河流。

发源于新金县同益乡老帽山南麓,海拔高程848米。

河流位置在北纬39°30′~39°59′、东经121°34′ ~122°21′之间。

流经瓦房店市松树、得利寺、祝华、太阳、老虎屯、复州城、胜利、杨家、三台子和新金县同益、安波、四平、瓦窝等13个乡镇,于瓦房店市三台子乡西兰旗的老羊头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137公里,流域面积1628平方公里。

有一级支流8条,其中左岸4条,以岚崮河为最大;右岸4条,以九道河为最大。

复州河流域地形较为复杂,山区丘陵占 86%,平原占14%。

中下游系平原与丘陵交错地带,土质好,适宜粮油作物和水果生产。

复州河属山溪性河流,河道平均比降 1.5‰。

上游河床为卵石,水流湍急;中游河床为粗沙和砾石,下游河床为细沙,水流较为平稳。

枯水河槽宽50~100米,洪水出槽河宽800~1000米。

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0.84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17.01万吨,最大年输沙率50千克/秒。

据关家屯水文站实测,最大年输沙量94.03万吨(1981年),最小年输沙量1.44万吨(1972年),相差 65倍以上。

流域内一般年份河道流量400~600立方米/秒。

多年平均降水量67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亿立方米。

最大年份径流量6.2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份径流量0.44亿立方米(1972年)。

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洪水调查,特大洪水发生在1523、1844、1949、1975、1981、1985年。

据调查,下游的西兰旗河段,
1844年洪峰流量4500立方米/秒,1949年8月洪峰流量2600立方米/秒。

1971年松树水库建成后,复州河下游的防洪能力大大增强。

1981年7月28日暴雨,松树水库将入库525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削减为1270立方米/秒泄出,起到调洪削峰的作用。

(三)英那河
相传河名由古时为民除害的英雄刘英纳的名字命名,原称“英纳河”,后改“英那河”。

英那河的一级支流小峪河,两岸风光秀丽,辟为大连市著名风景旅游区冰峪沟。

英那河发源于丹东市岫岩县龙潭乡老北沟,位于北纬39°43′~40°15′,东经122°51′~123°14′。

由北向南贯穿庄河县东部,河源海拔高程653.1米。

流经庄河县三架山、仙人洞、塔岭、大营子、小孤山、吴炉、黑岛等乡镇和沙岭农场,于小孤山镇蔡家村注入黄海。

河流全长95公里,平均比降2.31‰。

流域总面积10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9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490毫米。

河道上游河床为卵石,下游为细沙。

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5条、二级支流1条。

英那河中游的史家卜水文站实测,一般年份流量400~700立方米/秒。

1973年7月19日,史家卜水文站实测的洪峰流量为1980立方米/秒,水位67米。

1982年8月27日,洪峰流量1930立方米/秒,最大流速5米/秒。

该河1974年在干流中下游建有1座中型水库——英那河水库。

(四)大沙河
《南金乡土志》称为沙河。

后因河流较大,改称大沙河。

发源于新金县安波镇鸡冠山南麓,位于北纬39°20′~39°48′,东经122°01′~122°20′之间。

河源海拔高程471.2米。

流经新金县乐甲、沙包、元台、瓦窝、大田、夹河、大潭、泡子、唐家房、大刘家等乡镇及瓦房店市的祝华办事处,在新金县大刘家镇麦家村注入黄海。

是新金县最大的河流,河道全长96.5公里,流域面积96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34‰,河道平均宽350米。

有一级支流5 条。

多年平均径流深269.7毫米,径流量2.6亿立方米。

河床由细沙组成,洪水季节涨冲落淤。

上游及源头一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毫米,下游为650毫米左右。

河道流量丰、枯水年相差较大。

据刘大水库实测,干旱的1978年入库径流量 2832万立方米,而大洪水的1981年入库径流量达1.3亿立方米,是1978年的4.6倍。

河流下游支流建有1座供城市用水的水库——大沙河水库。

(五)庄河
清代,该河下游建有船坞,周围设有木桩,人们以此称之为桩河,后演变为庄河。

位于北纬39°40′~40°03′,东经122°37′~123°01′之间。

发源于庄河县蓉花山镇猴石岭,海拔高程500.5米,河流全长56.5公里,流域面积618平方公里,流经平山、太平岭、徐岭、石山等乡镇和庄河镇,于观架山乡龙王庙屯注入黄海。

支流庄河西支,发源于长岭镇桂云花山南麓,全长31公里,在太平岭乡前炮沿村汇入干流。

庄河河道弯曲系统数为1.33,坡陡流急,平均比降2.83‰。

多年平均径流深433.7毫米,径流量2.68亿立方米。

上游为卵石河床,下游为细沙河床,洪水期涨冲落淤,河道断面变化较大,河宽 60~80米。

多年平均流量8.9立方米/秒。

一般年份洪水期流量为300~500立方米/秒。

最大洪水发生在1958年8月14 日,洪峰流量145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1.67米。

年最大断面含沙量11.8千克/立方米,年最大输沙率28.9公斤/秒。

1958年于庄河西支兴建1座大型水库——朱家隈水库。

(六)浮渡河
原名铁场河,亦称龙口河、李官河。

位置在北纬39°57′45″~
40°06′37″,东经122°18′44″ ~122°56′46″之间。

发源于瓦房店市东北部万家岭镇老帽山,海拔高程848米,流经盖县二台子、归州,瓦房店市万家岭、许屯镇,于李官乡注入渤海。

是大连、营口两市的界河。

全河长45公里,全流域面积481平方公里,其中瓦房店市境内为 365平方公里。

干流上游比降为8.8‰,中下游为6.1‰,平均比降4.6‰。

有较大支流10条,其中瓦房店市境内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有4条。

流域上游为丘陵山区,山峦起伏,山高坡陡,沟壑发育,河谷狭长,呈“Ⅴ”字形,是一条陡涨陡落的山溪性河流。

上游山秃石多,植被稀疏,易发生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

1981年7月28日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山洪暴发,山体滑坡7800 多处,大量泥石流淤积河床,曾造成重大损失。

该河流未设水文站,无实测径流资料,用水文比拟法推算的1956~1989 年径流资料,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径流深为245毫米;瓦房店市境内径流量为0.89亿立方米。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1970年以前除有丰、枯2年交替1次外,大约每年左右有较大的丰、枯交替变化。

而1970年以后,经常发生连续3~5年枯水年,年径流量有逐年变小的趋势。

汛期6~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1%。

(七)小寺河
发源于庄河县光明山乡三角山,海拔高程276.9米。

流域面积245平方公里,河长54.2公里,河宽60~360米。

流经该县光明山、平山等乡镇,于新港注入黄海。

多年平均径流量0.93亿立方米。

(八)湖里河
又名石嘴河。

发源于庄河县塔岭镇围场沟北山,海拔高程333.9米。

流经庄河县塔岭、高岭、鞍子山、青堆子等乡镇,于鞍子山乡鳝鱼沟入黄海。

全河长44
公里,流域面积44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4.1‰。

多年平均径流深559毫米,径流量2.46亿立方米。

河道内建有1座大型水库——转角楼水库,调节水量1.284亿立方米,占总径流的52.4%。

有一级支流7条。

(九)登沙河
位于金州区的东部。

流域内为片麻岩地带,风化层较厚,雨季冲刷带入河道大量沙粒,含泥量很小,又因古时整个流域植被很好,河水清澈见底,故取名澄沙河,后改称登沙河。

位置界于北纬39°09′~39°29′,东经121°54′~122°06′之间。

发源于新金县太平乡,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金州区向应乡、华家镇、登沙河镇,于登沙河镇南嘴头注入黄海。

全河长25.7公里,河道宽90~125米,河道平均比降2.42‰,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51亿立方米,汛期6~9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1.4%。

汛期每遇暴雨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河水出槽,流量一般为100~200立方米/秒。

据调查,1913年8月洪峰流量达2110立方米/秒,水位13.01米。

1964年9月12日,登沙河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115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2.52米。

1985年8
月发生的台风暴雨,实测洪峰流量980立方米/秒,水位变幅2.47米。

河流最大涨落率每分钟达20~50厘米,水浅流急冲刷大,一般冲深30~40厘米,洪峰过后淤积河床。

实测最大含沙量23.7千克/立方米,最大年输沙率为9.6千克/秒。

多年平均流量0.95立方米/秒。

每逢旱年,大部分河段枯竭断流,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

中下游一带的河沙为优质建筑材料,每年向城市运出量达10万吨以上,河床逐年下降。

干流建有防洪堤39.07公里、丁字坝6处,防洪标准可达到20年一遇,可保护耕地0.6万亩。

(十)清水河
发源于新金县莲山镇白云山(老白山),流经新金县莲山、皮口、夹河、杨树房4个乡镇,于杨树房镇赵家村入黄海。

河流全长3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3‰,平均宽度150米。

由15条小河汇集而成,整个流域北高南低。

上游山高林密,水土流失严重。

流域面积2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332.4毫米,径流量0.75亿立方米。

河流上游修建有1座中型水库——大梁屯水库。

二、地表水特征
(一)降水量
降水量及其分布。

据水文站资料,大连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折合成水量为91亿立方米。

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自西南向东北递增。

瓦房店、旅顺最少,不足600毫米左右;庄河县最多,为800毫米。

各河流
降水量不等,碧流河、复州河、英那河、大沙河等主要河流年平均降水量657~874毫米。

境内诸河流域降水总量50.13亿立方米,占全境年降水总量的55%。

降水量年际变化较悬殊。

大连雨量站1905年以来实测降水资料,最大年降水量(1914年)为 1124.9毫米,是最小年降水量(1957年)318.7毫米的3.53倍;沙里涂(庄河县)水文站33年实测降水资料,最大年降水量(1971年)为1199.1毫米,是最小年降水量(1965年)425.2毫米的2.82倍;登沙河(金州区)水文站35年实测降水资料,最大年降水量(1964年)为948.4毫米,是最小年降水量(1965年)325.7毫米的2.91倍;小宋家屯水文站(新金县)36年实测降水资料,最大年降水量(1956年)为1097.2毫米,是最小年降水量(1965年)287.4毫米的 3.82倍。

大连地区自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发生超过百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有3次:1971年9月2日发生在庄河县东部永记水库一带千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雨量552毫米;1981年发生在瓦房店市的老帽山一带千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雨量581.5 毫米;1971年9月2日发生在庄河县徐岭乡一带的百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雨量338.5毫米。

(二)蒸发
大连市多年平均蒸发量1300~1800毫米(20厘米口径蒸发皿测试结果,下同),由东向西递增。

长海县、庄河县和新金县东南部1300~1500毫米;市属6区和新金县大部分地区 1500~1700毫米;瓦房店市1800毫米左右。

年蒸发量以春季为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

5月份最大蒸发量为200~350 毫米,占年蒸发量的15%;6月份次之,占13%;1月份最小,为35~50毫米。

由于蒸发的峰值正好出现在少雨的春季,因而形成十春九旱。

(三)径流
年径流量及其地区分布。

大连市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4.8亿立方米,其中境外流入本境的5.55亿立方米(碧流河流入4.13亿立方米,英那河流入1.42
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60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1000立方米的水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700立方米的28.1%。

其中,金州以南地区人均占有量仅有200立方米。

按耕地面积平均每亩占有径流量66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每亩占有径流量1755立方米的38%。

水资源贫乏。

降水分布不均,径流自西向东渐大,同纬度黄、渤海两岸径流深最大相差300毫米。

庄河县英那河至地窨河一带年径流深是全市最高值,达450~500毫米;碧流河中下游一带300~350毫米;复州河中下游流经瓦房店市区一带200毫米左右;旅顺口区为100~140 毫米,为全市最小。

径流量年内分配。

大连地区的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年内分配基本相似。

据各水文测站近30年的资料分析,6~9月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3%;10~12月占7.9%;1~2月占3.9%;3~5月占5.2%。

径流年际变化。

径流的年际变化比降水年际变化更为明显,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悬殊,最大年与最小年径流量的倍比为5.8~17倍。

庄河沙里涂水文站的实测最大径流量为 1964年的5.22亿立方米,最小径流量为1965年的0.9亿立方米,相差5.8倍。

登沙河水文站1964年出现最大径流量 0.664亿立方米,最小径流量出现在1968年,仅有0.038亿立方米,相差17倍。

主要河流径流量。

碧流河、复州河、英那河、大沙河等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8.51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4亿立方米的河流有2条,接近4 亿立方米的河流1条,2亿~3亿立方米的河流3条,0.5亿~1.18亿立方米的河流3条。

地下水
大连地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3大类,地下水资源不丰富。

最有经济意义的地下水资源是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其次是松散岩类孔隙水,但这类地下水大多分布在独流入海的小河河谷区,含水层厚度小,需要采用大口径浅井或地下水库方式开采;基岩裂隙水分布范围很广,但多数难以聚集成有较大水量的开发地段,经济意义不大。

大连地区在1265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12.94亿立方米/年,微咸水3.84亿立方米/年,储存资源9.13亿立方米/年。

已勘察的面积198平方公里,得到国家批准的地下水开采资源2.4亿立方米/年,这部分地下水资源
可直接用于开发。

大连市工业用地下水年开采量0.82亿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0.19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1.5222亿立方米。

不含农村人畜饮用水井,全市地下水开采井总数8307眼。

各地区地下水年开采量:市内三区(中山、西岗、沙河口)0.132亿立方米,甘井子区0.661亿立方米,旅顺口区0.167亿立方米,金州区 0.721亿立方米,长海县0.025亿立方米,新金县0.425亿立方米,瓦房店市0.435
亿立方米,庄河县0.7亿立方米。

全市总计地下水年开采量3.266亿立方米。

一、地下水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资源不丰富,但类型齐全复杂,有些类型还比较独特。

(一)基本类型
大连地区地下水基本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3大类。

1. 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在独流入海的冲积河谷中,面积较小,含水层厚度不大,由第四系的沙和沙砾石组成。

2.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分布在瓦房店市、金州区的西部以及大连市区和旅顺口区的北部,面积较大,由震旦系中上统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含水层分布深度取决于裂隙和溶洞发育深度,多数在地面下80米以内,个别地段可以达到100~200 米或更深。

这是大连市最有开采意义的地下水类型,也是受海水入侵影响最大的地下水类型。

3. 基岩裂隙水。

除了上述2种类型地下水分布地区以外,其他地区都分布着这种类型的地下水,分布范围广大。

在庄河县、新金县、长海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瓦房店市东部、金州区东部、大连市区和旅顺口区南部均分布着此种类型地下水。

其含水层包括火成岩、变质岩及非碳酸盐岩质的沉积岩,但地下水富集条件很差,开采条件比较好的含水层是石英岩、石英沙岩、泥灰岩、钙质板岩、大理岩等,地下水的富集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开发。

(二)存在形式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按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结合水、重力水、气态水、固态水和矿物中的水。

重力水,即通常讲的地下水。

固态水即大地结冻期间存在的暂时性的水分,固态水融化之后表现为土壤的墒情(含水量),对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类型的地下水在大连地区普遍存在,但水资源意义极小。

(三)埋藏条件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和自流水。

1. 包气带水。

指地下水位以上空隙中的地下水,如果是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则称为“墒”。

包气带水在大连地区普遍存在,包括气态水、结合水、毛细水及过路的重力水。

2. 潜水。

与大气带直接接触,具有自由水面的饱水带中的地下水,基本特点是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密切,为大连地区基本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中的大多数即含水层直接出露在地表的浅层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绝大多数基岩裂隙水都属于潜水。

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

3. 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的含水层通常埋藏较深,但因承受较大压力,水位埋藏深度却较浅。

大连地区承压水分布在下列地区和条件下:板岩与石英岩、石英沙岩互层中,在此种条件下,板岩作为隔水层,石英岩和石英沙岩作为含水层,大连市区和旅顺口区南部的地下水即属这种情况;含水层埋藏在第四系隔水层或其他隔水层之下的裂隙岩溶水,如金州大魏家盆地中的裂隙岩溶水亦属这种情况;断层带中的地下水多数为承压水,金州海中龙眼即为承压水。

4. 自流水。

属承压水中的一种。

承压水的水位过高,有时从地表流出,成为自流水。

大连市区和旅顺口区南部有些井中地下水流出井口。

从断裂中流出的地下水、热水和碳酸矿泉水均为这类地下水。

(四)温度分类
1. 按普通温度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水绝大多数属于“冷水”(4~20°C);一些温泉点上的地下水属于“热水”(37~42C°)。

2. 按热水温度分类
大连地区地下热水天然露头(泉)都属于“中温热水”(40~60°C),钻孔揭露的地下热水都属于“高温热水”(60~100°C)。

大连地区未见过热水
(>100°C)。

(五)化学成分分类
1. 基本化学成分分类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分类主要依据地下水化学成分的重碳酸根(HCO3)、硫酸根(SO4)、氯根(CL)3种主要阴离子。

大连市地下水基本化学成分类型有:
(1)重碳酸型水。

分布在远离海岸的较高位置上,如旅顺和大连市区的南部、金州区大黑山地区、瓦房店市东部山区、新金县及庄河县的山区。

由于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这种反映天然水质的地下水的分布面积不断缩小。

(2)重碳酸—硫酸型水。

分布在受工业污染地区和煤矿(包括金属矿区,如华铜铜矿)地区。

这些地区地下水受污染的结果是硫酸根离子的加入,从而形成这种类型地下水。

分布地区包括大连市区、县镇郊区、复州湾和董家沟煤矿地区等。

当硫酸根的离子含量大于重碳酸根时,就演化为硫酸—重碳酸型水,甚至为硫酸型水。

(3)重碳酸—氯化型水。

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带和受海水入侵的地段,如营城子、革镇堡、辛寨子、南关岭、大连市区、金州镇、开发区、大魏家、大莲泡等地段,还分布在金州石棉矿、复州湾粘土矿等采矿地段。

当氯离子含量大于重碳酸根离子含量时,就演化为氯化—重碳酸型水。

另外在广大农村居住区,由于人为污染,也会产生这种类型地下水,但都分布在浅部潜水含水层中。

(4)氯化钠型水。

分布在沿海海水天然入侵地段,海水入侵特别严重时会形成这种类型地下水。

由于地下水中阳离子类型和含量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很多地下水类型。

2. 按矿化度分类
天然状态下,大连地区地下水绝大多数为淡水,受天然海水入侵和人工开采地下水后海水入侵的影响,出现有微咸水(1~3克/升)、咸水(3~10克/升),分布在一些河口三角洲,如青云河口、复州湾河口等地。

海岸上升、蒸发强烈的地区还形成盐水及卤水,制盐部门已经开始利用。

大连地区还广泛分布有矿水及矿泉水,已发现有偏硅酸型、锶型、锌型等,分布在火成大岩、变质岩等断裂带附近。

市辖各县区都有发现。

二、松散岩类孔隙水
大连地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分布面积不大,厚度较薄,主要分布在登沙河、青云河、东大河、北大河、三十里堡河、马栏河、牧城河、大魏家河、碧流河、复州河、浮渡河、庄河、英那河、大沙河、湖里河、李官河等河流的河谷第四系(以全新统为主)的沙、砾石和卵石中,在含水层中分布的比较均匀。

(一)庄河县的孔隙水
分布于湖里河、英那河和庄河河谷区为潜水。

在河谷的I、Ⅱ级阶地和河漫滩部位,单井涌水量(经过开采井口径和开采水位降深统一换算后的标准单井涌水量,下同)100~1000立方米/日,含水层由中粗沙、沙砾石组成,厚度2~8米,地下水位埋藏深度2米左右,属低矿化的重碳酸氯化钙(镁)型淡水。

在英那河、湖里河的支流谷地内及其他的山间和丘陵谷地内,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但都小于 4米,埋藏深度2~4米,由中粗沙、沙砾石组成。

地下水位埋藏深度2~4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日,矿化度小于0.2克/升,以重碳酸氯化物型水为主。

在庄河、英那河、湖里河、地窨河下游的冲海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带分布有承压水。

含水层由沙、沙砾卵石组成,厚度5~10米,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埋藏深度 1~2米。

其中,英那河河口三角洲含水层为沙砾卵石,厚度8~10米,变化较小,承压水位埋藏深度0.8~1.54米;湖里河河口承压含水层由中细沙、中粗沙、沙砾石组成,以沙为主,厚度5.6~8米,连续分布;地窨河三角洲含水层颗粒较细。

承压水矿化度 0.2~0.5克/升,以重碳酸氯化物型水为主,单井涌水量100~1000立方米/日,近海岸地带受海水影响,地下水以氯化物型水为主,矿化度大于1克/升。

在庄河县,与海岸平行的1~4公里(最大9公里)宽度范围内为咸水或微咸水分布区,含水层由中粗沙、沙卵石组成,潜水与承在压水并存。

英那河河口局部地段地下水矿化度46克/升,接近卤水。

根据计算,庄河的河漫滩和阶地地区的地下水补给资源2513万立方米/年,地窨河河口滨海平原地区414万立方米/日,英那河大洼子滨海平原地区498万立方米/日。

(二)新金县的孔隙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