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3中考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03年中考化学试卷
物理部分见物理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 6 Na—23 S—32.Cl—35.5 Fe—56 Cu—64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共1 2分)
1.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醋 B.食用油 C.食盐 D.酒精
2.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A.金刚石 B.活性炭 C.炭黑 D.石墨
3.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排放尾气 D.使用氟里昂做制冷剂
4.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锌 B.胆矾 C.蔗糖 D.甲烷
5.钾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目前农村常用的钾肥是( )。
A.尿素 B.碳铵 C.硫饺 D.草木灰
6.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
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
A.Si3N4 B.Si4N3 C.Si3N7 D.Si7N3
7.距地球表面15 km~35 km处,有一个臭氧层。
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臭氧是一种单质
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D.臭氧转化为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B.氧化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C.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D.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9.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加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 )。
A.紫色、红色 B.红色、蓝色 C.蓝色、红色 D.红色、无色
lO.水煤气的组成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它们可由水蒸气和灼热的焦炭反应制得。
在该反应中,还原荆是 (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水蒸气 D.焦炭
11.往5.6 g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 )。
A.大于0.2g B.等于O.2g C.小于O.2g D.无法确定
12.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 D.溶解度增大
二、填空题(共l 2分).
13.维生素C(C6H806)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维生素C是由种元素组成的,每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
14.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涉及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并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和
15.某地区发生水灾,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缺乏洁净的生活用水问题,支援灾区的上海医疗队队员们挨家挨户地发放固体净水剂,并标明用量。
其中一包是漂粉精,其作用是杀菌消毒。
另一包是明矾,其作用是。
16.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以它为燃料的电池正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有许多方法可以得到氢气,请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指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7.“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
它无色,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
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18.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A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
中再加入钠盐B的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漓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A为 B为:
19.下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的标
签。
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
g,溶液的密度约为 g/cm3。
三、简答题(共21分)
5%。
20.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l 8世纪就先后独
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
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
”组
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
光和热,散逸。
到空中去了),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
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的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
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冲破了“燃素理论”的束缚,发现了氧气。
请回答: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的科学精神。
(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
(4)写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室可用法来收集氧气。
(6)用(4)和(5)中的方法制备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编号):。
a.试管 b.漏斗 c.酒精灯 d.导管 e.胶头滴管 f.集气瓶g.量筒21.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金属,随机取样对烟泥进行分析。
由下表中的数据可知,在烟泥中含有铜、锌以及能造成污染的硫。
因此从经济效益和环保角度出发,应
设计方案:
(1)写出步骤①和②中含铜元素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2)写出本方案中处理废气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步骤⑤中所用的操作方法是。
(4)在步骤④中,可选用试剂从混合溶液A中制取铜。
22.用下图中的装置A可进行气体和固体的反应。
(1)请在下表中写出3组不同的反应物(3组的气体必须各不相同)。
(2)请在上述3组中,挑选有气体产物生成的一组,先在方框B中填入组别编号,然后画出检验该气体产物所需的装置,并指明所画仪器中盛放药品的名称。
23. (1)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是否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为原料? (填“是”或“否”)为什么?
(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
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
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
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下面A,B,C,D 4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该装置相同的效果? (填写编号)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有关CO2的探究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仔细填写实验目的及有关仪器的名称。
实验目的:
四、计算题(共5分)
24.在一定温度下,将200 g硫酸钠溶液与1 00g氯化钡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得滤液27 6.7 g,往滤液中加入83.7 g该滤液的溶质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
求:(1)原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滤液中的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
●上海市03化学试题答案
一、1.B 2.D 3.A 4.B 5.D 6.A 7.B 8.D 9.C 10.D 11.C 12.C
二、13.3 20
14.二氧化碳(或CO2) 氮气(或N2)
15.吸附(或凝聚、絮凝、沉降)
16.2 H2O2H2↑+O2↑。
分解反应 (或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17.2C2H4O3→2C2H4O2+O2
18.氯化钡(或BaCl2) 硫酸钠(或Na2SO4)
19.237.5 1
三、20.(1)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增加。
(3)磷燃烧增重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①2KClO3KCl+3 O2↑
(或②2KMn04K2Mn04+MnO2+O2↑,
(或2H2O22H2O+O2↑)
(5)排水集气(或向上排空气)
(6)若(4)中写反应①或②:a,c,d,f。
若(4)中写反应③:a,d,f。
21.(1)2Cu+O2 2Cu0
CuO+H2SO4→CuSO4+H2O
(2)2NaOH+SO2→Na2SO3+H2O
(3)蒸发结晶(或蒸发、浓缩、结晶) (4)Zn
22.(1)
23.否因为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上,阻止了硫酸与大理石的进一步反应。
(2)B D (3)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比较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和空气密度大小) 2000 mL量筒2只
四、24.(1)设硫酸钠溶液中含溶质x g,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为y g。
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一200+1 00-276.7=23.3 g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33 2×58.5
x 23.3 y
x=1 4.2g y=11.7g S=36(g/100g 水)(或g)
答:原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 4.2g;滤液中的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6(g/1 00 g水)。
(或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