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全美学校2020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全美学校2020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同素异形体)。
在100 kPa时,1 mol金刚石和1 mol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5.4 kJ和393.5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石墨转化为1 mol金刚石时要放出1.9 kJ的热能
B. 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的能量高
C.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
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参考答案:
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元素的性质,需要明确键能、稳定性和元素具有的能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1 mol 金刚石和1 mol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5.4 kJ和393.5 kJ,说明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
据此分析解答本题。
详解:A.1 mol 石墨转化为1 mol 金刚石要吸收1.9 kJ 热能,故A错误,B.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大,能量越低,越不容易发生反应。
由题干阐述可知,1 mol石墨的键能更大,更稳定,故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的能量低,故B错误;C.1 mol石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1 mol金刚石少1.9 kJ ,说明石墨燃烧时吸收了更多的能量来破坏其共价键,故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故C正确;D.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大,能量越低。
所以1 mol 石墨比1 mol 金刚石的能量低,即石墨更稳定,故D错误;答案为C。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分子间距离决定
B.相同温度时,CO2和N2O若体积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一定相同
C.100g浓度为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浓度大于9mol/L
D.14 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 mol/L的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大于40%
参考答案:
D 略
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 [化学式为Ca m(PO4)n 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
HPA化学式中的m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
A
略
4. Cl2用来消毒生活用水的原因是
A.Cl2能杀灭细菌
B.Cl2是氧化性很强的气体
C.Cl2有毒
D.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参考答案:
D
5. 碘缺乏症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实施“智力工程”。
下列措施中,最经济可行的是 ( )
A.食盐加碘(碘酸钾) B.面包加碘(碘化钾)
C.全民大量食用海带 D.注射含碘药剂
参考答案:
A
略
6. X、Y、Z、W均为含氮元素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反应全是氧化还原反应):(1)X→Y+O2;(2)Z+Y→H2O+W (3)
Y+SO2→Z+SO3则这四种化合物中氮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A. ZWYX
B. XYWZ
C. YWZX
D. ZWXY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第一个反应中,反应后产生了氧气,氧化合价升高则氮的降低所以X>Y;第二个化学反应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以得出W中的氮位于Z、Y之间,第三个化学反应中硫的化合价升高,则氮的降低,由此Y>Z,故W,Y,Z的关系为Y>W>Z。
答案选B。
7.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NH3→NH4Cl
B. N2→NH3
C.NO2→HNO3
D.NO→NO2
参考答案:
B
略
10.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B、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参考答案:
D
11.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
A. 44
B. 44g
C. 44g/mol
D. 44mol
参考答案:
C
略
12. 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
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
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 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X
C. 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
D. XH4的稳定性比SiH4强
参考答案:
D
略
13.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参考答案:
A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无毒、不能燃烧,应该标记为腐蚀性液体,故选A。
14. 如图所示是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将电极a、b分别与负载连接后,电池就能正常工作。
下列有关该燃料电池工作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电极一定是负极
B. 若X是H+,则H+将从a电极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向b电极
C. 若X是O2-,则生成的水将从d口流
D. 溶液中的电流方向是从b流向a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燃料电池中,燃料为负极,故A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流动\、阴离子向负极流动,BC正确,电流经过外电路由正极流向负极,D错误。
15. 将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病人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白酒
C、食
盐 D、葡萄糖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做了许多实验,其中两个如下:
实验探究一: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⑴ 取两个试管,各加入5mL 12%的双氧水(H2O2)溶液
⑵ 将其中一支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对比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被加热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未加热的试管缓慢产生气泡
结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甲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认为不够严密,该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严密可不填)。
实验探究二:KI溶液和FeCl3溶液反应(2Fe3+ + 2I- = 2Fe2+ + I2)存在一定的限度
可选试剂:①0. 1mol·L-1KI溶液;②0. 1mol·L-1 FeCl3溶液;③FeCl2溶液;④盐酸;
⑤KSCN溶液;⑥CCl4。
实验步骤:⑴ 取5mL 0. 1mol·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 1mol·L-1FeCl3溶液
⑵ 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⑶ 取其中一份,加试剂____(填序号),用力振荡一段时间,现象_____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
⑷ 另取一份,加试剂____(填序号),现象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意(1分)
一般液体加热沸腾也能观察到大量气泡,不一定是化学反应(2分);改直接加热为水浴加热(2分)
⑥(1分); CCl4层显紫色(1分);说明反应生成碘(1分);
⑤(1分);显血红色(1分);说明还有Fe3+,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为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设计如下实验.
(1)填写各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选填相应序号;不重复选).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2)实验④:向1mL 1mol/L AlCl3溶液中滴加2mol/L 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实验现象:、
(3)实验⑤: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中出现
白色凝胶.相应化学方程式:,证明酸性:
(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⑥: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观察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相应离子方程式:,证明氧化性:(用化学式表示).
通过以上实验和讨论,推断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
(选填“增强”或“减弱”),硅、硫、氯的非金属性逐渐(选填“增强”或“减弱”).
参考答案:
(1)
3
、Al(OH)3+OH﹣═AlO2﹣+2H2O;
(3)H2SO4+Na2SiO3═H2SiO3(胶体)+Na2SiO4;H2SO4>H2SiO3;
(4)S2﹣+Cl2═S↓+2Cl﹣;Cl2>S;减弱;增强
【考点】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1)金属钠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现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金属镁和沸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投入2mL 1mol/L盐酸中,金属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氢气;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片铝投入2mL 1mol/L盐酸中会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氢气,但是不如金属镁的反应速率快;
(2)氯化铝和少量的氢氧化钠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可以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得到偏铝酸钠溶液;
(3)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反应得到硅酸沉淀和硫酸钠溶液;
(4)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会发生反应S2﹣+Cl2═S↓+2Cl﹣,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解答】解:(1)金属钠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现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金属镁和沸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反应中加酚酞后现象: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投入2mL 1mol/L 盐酸中,金属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氢气,即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片铝投入2mL 1mol/L盐酸中会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氢气,但是不如金属镁的反应速率快,即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故答案为:
得到偏铝酸钠溶液;依次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3)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反应得到硅酸沉淀和硫酸钠溶液,即
H2SO4+Na2SiO3═H2SiO3(胶体)+Na2SiO4;反应遵循强酸制得弱酸的规律,即酸性:H2SO4>
H2SiO3;故答案为:H2SO4+Na2SiO3═H2SiO3(胶体)+Na2SiO4;H2SO4>H2SiO3;
(4)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会发生反应S2﹣+Cl2═S↓+2Cl﹣,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Cl2>S,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减弱,硅、硫、氯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S2﹣+Cl2═S↓+2Cl﹣;Cl2>S;减弱;增强.
18. 化学科学在药物的开发、合成和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小苏打、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可治疗胃酸过多,硫酸亚铁可补铁、防治贫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小苏打与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2)现有一瓶胃舒平药片(复方氢氧化铝),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主要成分。
(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将药片碾
碎,
则说明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
(3)自选合适的氧化剂,将补铁剂中的Fe2+氧化成Fe3+,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参考答案:
(1)HCO3—+ H+ == CO2 ↑+ H2O (2)取少量碾碎的药片粉末溶解到过量稀盐酸中,过滤,取滤液少许,并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3)2Fe2+ + Cl2 = 2Fe3++2Cl—
略
19. (10分)有X、Y、Z 三种元素,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该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X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40,X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是相同的;Y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2X,Y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与X 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其单质常温为气态,是双原子的分子。
(1) 画出X2―的结构示意图
(2)Y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各2分;
(2)3分2Na+O2Na2O2
(3)3分Cl2+H2O=HCl+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