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 (2分)(2018·金山模拟) 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性质是()
A . 非金属性:Cl>Br
B .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 酸性:HNO3>H2CO3
D . 碱性:NaOH>Mg(OH)2
2. (2分) (2016高一下·肇庆期末)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 . 制半导体的材料
B .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 制农药的材料
D . 制催化剂的材料
3. (2分) (2017高一下·武汉期中) 自然界中存在的碘的稳定性核素是碘﹣127( I).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I).碘﹣131 ( I)一旦被人体吸入,就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对于这两种核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I是一种新元素
B . I的摩尔质量为131g
C . I和 I互为同位素
D . I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74
4. (2分)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A . CH3CH2CH2Br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B . 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Cl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C .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D .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完全加成
5. (2分) (2016高二下·沈阳期中) 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其分子结构和H2O相似,但S﹣H键键能比O﹣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H2S分子呈V形
B . H2S沸点低于H2O沸点,因为S﹣H键键能低
C . H2S分子中只含σ键
D . H2S分子稳定性低于H2O分子,因为O﹣H键键能高
6. (2分) (2019高一下·桂林期中) 与K+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组微粒是()
A . Ar和H2O2
B . CO和F2
C . Na和NH4+
D . Mg和N2H4
7. (2分) (2016高一下·景县期中) 如果n为第ⅠA族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2)的Y元素可能位于()
①ⅡA②ⅢA ③ⅣA ④ⅠB⑤ⅡB ⑥ⅢB.
A . ①④
B . ②⑥
C . ③⑤
D . ②④
8. (2分) (2016高一下·射洪期中) 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其中完全不正确的组合是()
①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
②碱金属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
③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钾;
④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
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高.
A . ②③⑥
B . ②③④
C . ④⑤⑥
D . ①③⑤
9. (2分) (2017高一下·海淀期中)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有关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 . 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 . 都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XO4
10. (2分) (2018高三上·徐州月考)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 的原子半径是最小的,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r(Y)<r(Z)
B . 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 .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D . 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R的强
11. (2分) (2020高二下·淳安期中)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 所处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最高正化合价:X<Y<Z<W
B . 原子半径:W<X<Y<Z
C .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12. (2分) (2016高一下·金台期中)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 . 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 . a可与c、d元素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
D . b、c、d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得到电子
13. (2分) (2016高一下·淮安期中) X,Y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中K,L,M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Y原子比X原子少3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X,Y形成化合物表示为X2Y
B . X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
C . Y位于周期表中第ⅦA族,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
D . X,Y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离子都是10电子微粒
14. (3分) (2016高一下·枣庄月考)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 . 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 . 原子半径Z>Y
D . 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15. (2分) (2018高一下·天津期中) A,B,C,D是同周期元素,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碱性,且B 比A的碱性强,C,D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是酸,且C比D的酸性强,E是这五种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 E,C,D,B,A
B . B,A,E,D,C
C . B,E,A,D,C
D . A,B,C,D,E
16. (2分) (2016高三上·长春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氢气的燃烧热为△H=﹣285.5kJ•mol﹣1 ,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 2H2(g)+O2(g)△H=+285.5k•Jmol﹣1
B . 反应SO2(g)+2H2S(g)═3S(s)+2H2O(l)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 . 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
D . 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7. (2分) (2019高二上·通榆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③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⑥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③
C . ②③⑦
D . ①④⑤⑥
18.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Zn(OH)2+2Mn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
B .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ˉ=2MnOOH+2OHˉ
C .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 . 外电路中每通过 0.2 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 6.5g
19.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月考) 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 . 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C .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D .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20. (2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期中) 工业上合成的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X、Y、Z三种有机物均易发生加成反应
B . X、Y、Z三种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有可能共平面
C . X、Y、Z三种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D . Z的二氯代物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二、不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3分)
21. (3分) (2016高一下·宁夏月考) 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Z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X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B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 X>Y>W
C . X,Y,Z各元素最高价和最低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D . X,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X>Y>Z
22. (2分) (2016高三上·武邑期中)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C D


实验结合秒表定量比较锌与不同浓度的稀硫
酸反应的快慢
证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验证铁钉发生吸氧
腐蚀
可证明非金属性Cl>C
>Si
A . A
B . B
C . C
D . D
23. (3分) (2016高二下·合肥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 酸性:HClO4>H2SO4>H3PO4
B . 氢化物稳定性:H2S>HF>H2O
C . 碱性:NaOH>Mg(OH)2>Ca(OH)2
D . 氧化性:F2>Cl2>Br2>I2
24. (3分) (2019高二下·葫芦岛期末) 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 . 第一电离能:Cl>S>P>Si
B . 热稳定性:MgCO3>CaCO3>SrCO3>BaCO3
C . 晶格能:NaF>NaCl>NaBr>NaI
D . 共价键的极性:HF>HCl>HBr>HI
25. (2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中)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下列物质,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⑤酸性KMnO4溶液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三、非选择题Ⅱ卷 (共4题;共28分)
26. (4分) (2018高一下·桂林期中)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Z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 X、Y元素的氢化物中,较稳定性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 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4)请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与少量铁粉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7. (5分) (2016高二下·枣阳期中) 图中,A、B、C、D、E是常见单质,其中B、C、E为金属.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化合物,G物质有磁性.
已知:①C与G反应生成B和H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 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问题:
(1) C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单质A的分子式为________,化合物I的名称为________;
(3) 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过量I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8. (11分) (2017高一下·海淀期中)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A,B分别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A烧杯内的溶液温度升高,B烧杯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1) A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 B中Zn板是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Cu板上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A,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A中是将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B中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 原电池反应的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
B . 原电池装置需要2个电极
C . 电极一定不能参加反应
D .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拆开在两极发生.
29. (8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________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 0.5mol•L﹣1KI溶液,10mL 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 ﹣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20mL.(已知:2S2O32﹣+I2═S4O62﹣+2I﹣)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