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和史书体例。

2.积累1-4段文言知识。

3.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学法指导】
识记、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知人论世
1.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

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

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作为经学理论家,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2.简介《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3. 苏武出使背景
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

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

匈奴:我国历史上北方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和亲政策
武帝: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作战取得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

知识链接
史书体例:
1.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史记》时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2.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

现存文献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

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

如《战国策》。

4.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多万字。

注: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

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5.其他文化常识:
(1)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临时充任使臣属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四夷: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基础夯实
1. 预习全文,注音
栘( )中厩( )监且()鞮()单()于()缑( )王王浞()昆()邪()王阏()氏()弩()
重()负国秩訾()熅()火北阙()啮()雪旃()毛牧羝()廪()食
节旄()於()靬()王弋()射纺缴()檠弓弩()棫()阳宫扶辇()斧钺()驩()
2.挖空训练(翻译字词或句子)
①武,字子卿。

少以.( )父任.( ),兄弟并为郎。

稍.( )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 )。

匈奴使来,汉
亦留之以相当.( )。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
..( )行.( )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赂单于,答.
( )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
..
..( )常惠等募.士斥候( )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②方欲发使送武等,会.(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

及卫律所将.( ) 降者,阴.( )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 )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
..( )与常。

③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其一人夜.
( )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 )。

单于使卫
律治.( )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以状.( )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 )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 )之。


④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 )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 )归营。

单于壮.( )
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
..( )张胜。

【问题探究】
1.快速浏览,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划分文章结构。

2.本文第二部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们已经梳理了文章的结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故事发展过程添加小标题,概括出最佳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人物事迹变化,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巩固提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长辈
B.私候胜曰候:拜访
C.恐前语发发:泄露
D.虞常果引张胜引:带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财物
B. 副有罪,当相坐坐:治罪,获罪
C. 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D. 惠等哭,舆归营。

舆:车子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何谓相坐何:副词多么 B.空以身膏草野以:介词凭借
C.后虽欲复见我虽:连词即使 D.匈奴之祸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
..
..行也 B.素与张胜相知
C.数通使
..
..相窥望 D.汉亦留之以相当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第四段写苏武为了保持气节,宁死不受辱,写张胜投降匈奴,更烘托了苏武的气节。

《苏武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积累文中常见字词和句式。

2. 鉴赏苏武人物形象,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法指导】
讨论法、探究法、点拨法、多媒体
【自主预习】
基础夯实
1.挖空训练
⑤武益.( )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 )虞常,欲因.( )此时降武。


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 )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 )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 )!”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 )两主,观祸败。

若.( )知我不降
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⑥律知武终不可胁,白.( )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 )雪,武卧啮.( )雪,与旃.( )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 )乃
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杖.( )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 ),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 )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 )。

⑦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
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
..( ),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
( )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 )人之地,信义安.( )所见.
( )乎?前长君
..( )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触柱折
辕,劾.( )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 )河东后土
..
(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
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 ),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
女弟
..( )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
( )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 )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
成就
..( ),常愿肝脑涂地
....
..( ),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 )。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 )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

愿勿复再言!”
【问题探究】
1.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请同学们概括此部分中各人物的性格特征。

2.苏武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本文是如何刻画的?
3. 思考: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

这是否矛盾?
【巩固提升】
一、课内知识点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通假字的一项是()
A、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信义安所见乎?
D、空自苦亡人之地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欲因此时降武。

A、天雨雪
B、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C、反欲斗两主
D、单于壮其节
3.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宜皆降之
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幸
①幸蒙其赏赐
②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③而君幸于赵王
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⑤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坐
①副有罪,当相坐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3.因
①君因我降
②因厚赂单于
③于今无会因
④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4.乃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
②乃幽武置大窖中
5.为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③凿地为坎,置煴火
④子为父死,无所恨
⑤皆为陛下所成就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节是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B.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B.斧钺是古代军中刑戮;汤是滚开的水,镬是古代的大锅,汤镬是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

C.如今的“丈人”一词,都是指妻子的父亲,有时也说“老丈人”。

但在古代,“丈人”一词并不是指妻子的父亲,而是对年长的人的尊称。

D.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对国家忠贞的感情。

不仅汉廷派往匈奴等处的使者持节,皇帝派往分封于各地的诸侯王的使者,同样要持节。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以后,唯天子得乘辇。

因此,“辇”常为天子、天子车驾的代称。

C.“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

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

《苏武传》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研读文章8-10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感悟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弘扬民族文化。

【学法指导】
识记、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挖空训练
⑧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 )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效.( )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 )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 )去。

⑨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 )武死。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 )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

使者大喜,如.( )惠语以让.( )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使曰:“武等实在。


⑩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 )降及物故
..( ),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武留匈奴凡.( )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问题探究】
1.思考: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思考: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3. 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

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

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巩固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司马迁与班固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合称“班马”,就如他们的著作《史记》《汉书》被合称“史汉”一样。

司马迁的《史记》,已有诸多褒赞,像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的评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深入与开展,对简练、晓畅的《汉书》,被读书人大为推崇。

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酷爱《汉书》。

黄庭坚甚至公开宣称,如果接连三天不看《汉书》,便觉得俗气逼人,________。

明朝时,《汉书》受到的追捧更是史无前例,连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朱元璋也对其________有加。

有一回,明军俘虏了元朝官员郭云,朱元璋见他相貌魁伟,便释放了他,还送给他《汉书》做见面礼。

受朱元璋的影响,明朝建文帝、神宗等几位皇帝,对《汉书》也是________。

可以说,在众多《汉书》的爱好者中,明朝的“粉丝”级别是最高的。

文人的著作,能够洛阳纸贵,在图书市场上________,当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而备受推崇,甚至被后人用来当作下酒的佳肴,更不失为一种至上的幸福。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班固的《汉书》却遭受各家的攻诘,后代大多数读书人对它并不认同
B.虽然《汉书》与《史记》齐名,但是《汉书》的认同度比《史记》要低
C.班固的《汉书》,虽然后人有些微词,但仍得到了大多数读书人的认可
D.虽然对《汉书》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大多数读书人还是表示认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宋之际,简练、晓畅的《汉书》,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读书人大为推崇。

B.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深入与开展,对简练、晓畅的《汉书》,读书人大为推崇。

C.唐宋之际,对简练、晓畅的《汉书》,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被读书人大为推崇。

D.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读书人对简练、晓畅的《汉书》大为推崇。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面目可憎垂爱手不释卷风行
B.面目狰狞钟爱爱不释手风靡
C.面目可憎钟爱爱不释手风行
D.面目狰狞垂爱手不释卷风靡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①,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③。

茂陵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⑤。

【注】①雁断:指苏武被羁留匈奴后与汉廷音讯隔绝。

②“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③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

丁年:壮年。

④茂陵:汉武帝陵墓。

指苏武归汉时武帝已死。

⑤逝川:比喻逝去的时间。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往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魂销”即“销魂”,多形容悲伤愁苦,但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时的惊喜之感。

B.颔联上句借“雁”“胡天”“月”等典型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

C.颔联下句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在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

D.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出使塞外前后人事已非的慨叹。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苏武传》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1.
2. ①武,字子卿。

少以(介词,因为)父任(被任用),兄弟并为郎。

稍(渐渐)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十余人)。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对老人和长者的尊称)行(辈)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因厚赂单于,答(回报)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临时充任使臣的属官)常惠等募士斥候(侦察兵)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送给)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②方欲发使送武等,会(恰逢,正好)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陷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率领)降者,阴(暗中)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拜访)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财物)与常。

③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起事),其一人夜(状语,在夜里)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活捉)。

单于使卫律治(审理)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被揭发),以状(情况)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被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招供,牵出)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假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宜皆降(使……投降)之。


④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审讯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拔出)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踩)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名作动,抬着)归营。

单于壮(意动,认为……壮烈)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逮捕收押)张胜。

【问题探究】
1.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情节脉络,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重点记述了苏武被扣留匈奴,饱尝艰辛,而坚守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2.(2—3)缑王谋反,殃及苏武;
(4) 苏武被审,以死明志;
(5)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6) 流放北海,持节牧羊;
(7-8)李陵再降,忠贞如一;
【巩固提升】
1.D(应做“招供”讲。

)
2.D(舆:抬着)
3.C(A怎么,如何;B用;D结构助词,的)
4.C(A项古义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为“妻子的父亲”;B项古义为“有交情”,今义为“相互了解”;C项为“互通使者”;D项古义为“互相抵数”,今义为“相等”。

5.A(B项不是张胜唆使;C项卫律没有归汉之心;D项文中没有张胜投降的内容。

)
第二课时
【自主预习】
1.挖空训练
⑤武益(渐渐)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判罪)虞常,欲因(趁机)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判处)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获罪,治罪)?”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布满)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背叛皇上、抛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使……争斗)两主,观祸败。

若(你)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⑥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告诉)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幽禁)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动词,下)雪,武卧啮(咬,嚼)雪,与旃(同“毡”,毛织的毡毯)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名作动,生育)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挖野鼠、收藏野生果实来吃。

)。

杖(拄着)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握着,拿着),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矫正)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困窘)。

⑦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真
..(向来关系很好/亲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诚,真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通“无”)人之地,信义安.(哪里)所见.(通“现”)乎?
前长君
..(大哥)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台阶),触柱折辕,劾.(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
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名作动,祭祀)河东后土
..(地神),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
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去世的委婉说法),
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
..(妹妹)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折磨)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关押)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凭什么说过我呢)?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

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
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形作名,亲近之臣),常愿肝脑
涂地
..(为国献出生命)。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的确,确实)甘乐.(以……为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遗憾)。

愿勿复再言!”
【问题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