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哪国多重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哪国多重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它的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它由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那么大,是一台又大又笨重地机器。
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
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自第一代计算机诞生,计算机技术和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计算机科学已成为一门发展快、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学科,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自20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 第一阶段:早期计算机的诞生(1940年-1950年代)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还处于早期阶段,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但催生了计算机科学的诞生。
早期计算机采用真空管作为主要元件,代表性的计算机有ENIAC和EDSAC。
这些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应用,对于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第二阶段:集成电路的应用(1960年-19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应用,计算机开始变得更小巧、可靠且运行速度迅速提升。
计算机的成本也大幅下降,从而使得计算机逐渐应用于工商业领域。
IBM System/360 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它成为了计算机行业的标准,为多种应用提供了支持。
3. 第三阶段:个人计算机的普及(1980年-1990年代)这个阶段,个人计算机(PC)的普及成为计算机发展的新特征。
微处理器的发明和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改进带来了计算机的大众化,PC 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苹果公司的 Macintosh 和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4. 第四阶段:互联网的兴起(1990年代至今)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连接起来,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资源,例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等等。
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5. 第五阶段:人工智能的崛起(2000年代至今)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带来了新的应用领域。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兴起,使得计算机能够模仿和学习人类的智能行为,以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总结:经过几个重要的阶段,计算机从早期的庞大设备发展为现在随处可见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计算机发展的历程和里程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读者展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计算机发展的历程1. 早期计算工具的诞生计算工具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通过使用手指和石块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如算盘等简易计算工具,为计算任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 机械计算器的出现19世纪末,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机械计算器开始逐渐出现。
比如著名的帕斯卡计算器,它是由齿轮和滑杆组成的机械装置,可以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为人们的计算工作提供了更高的效率。
3. 计算机诞生之路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被研制成功。
这台名为ENIAC的计算机使用了真空管作为计算元件,它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从机械装置向电子装置的转变。
此后,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4. 主机和个人计算机的兴起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晶体管的发明,计算机开始变得小型化和可靠性更高。
在此期间,IBM推出了第一台商用主机,这将计算机带入了商业领域。
之后,苹果、微软等公司相继推出了个人计算机,使得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了普通人的家庭。
5. 互联网和移动计算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通信。
同时,移动计算设备的出现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访问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计算机发展的里程碑1. ENIAC的诞生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运算的计算机,它的出现开创了计算机的新纪元。
ENIAC的问世标志着人们可以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计算,并且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运算,为后来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发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小,效率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耗资100万美圆600美圆重量30吨10kg占地150平方米0.25平方米电子器件1.9万只电子管100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5000次/秒500万次/秒二、计算机发展历史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
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
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
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
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演示文稿-计算机概述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24日报道,比较全球超级计算机性能 的专家机构“TOP500组织”发布计算速度的最新排行榜,中国国防 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天河2号”实现三连冠,日本的“京”(位于神 户市)则保持全球第4位。 该排行榜每半年更新一次,2013年6月“天河2号”首次问鼎全球第 一。第2名的“泰坦”、第3名的“红杉”和第5名的“米拉”则均由 美国包揽。同时,前5名的排名顺序连续三次没有变化。 “天河2号”的计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京3862兆次,约是每秒运行1 京510兆次的“京”的三倍。“京”由理化学研究所和富士通共同开 发,在2011年6月和11月连续两次排名第一。
2、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
◆通用计算机: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均指通用计算机。依据其规模、速度、功能 等综合性能指标可划分为: 超级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工作站: ◆专用计算机: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某种算法而研制的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全世界第一台使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IBM360
⑷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1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 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⑸第五代计算机:智能化计算机(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⑴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 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 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1946年,美国为计算弹道轨迹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2、发展:
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
第一代 1946——1958 真空电子管科学计算、军事研究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数据处理、事物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第四代 1971——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三、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数值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等
2、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
3、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
4、辅助工程:CAD、CAM、CA T、CAI等
四、计算机分类:
1、按规模分:巨、中、小、微
2、按用途分:专用机、通用机
五、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知己算计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单位为位(BIT)
2、主频:指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脉冲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内存容量:是标志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一向技术指标。
单位为字节(BYTE)。
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
4、外存容量:一般指软盘、硬盘、光盘。
计算机起源
计算机(全称:电子计算机;别称:电脑)中文:计算机。
汉语拼音:jì suàn jī英文:Computer、calculation machine、PC(个人计算机)、laptop(笔记本电脑)、Workstation(工作站)、Server(服务器)、Mainframe(大型机)、Supercomputer(超级计算机)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
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
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
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
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
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于计算弹道。
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制造的,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50千瓦的电力。
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
这个说法被计算机基础教科书上普遍采用,事实上在1973年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应该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约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于1939年10月制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ENIAC”的研究小组中的一个叫莫克利的人于1941年剽窃了约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并在1946年时,申请了专利。
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3年这个错误才被扭转过来。
(具体情况参阅百度百科----“约翰·阿坦那索夫”词条,希望大家记住ABC和约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后的教科书能够修改这个错误)。
计算机的发展史
1.2 计算机的诞生
? 1.2.3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小型机
?小型机是性能、规模、价格都介于大型机和微型机 之间的一类计算机。服务于一些中等规模的企业和单 位。小型机也秉承大型机的设计理念,强调高可靠性, 高可用性和高服务性(RAS)。所以,也有人说,小 型机是是低价格、小规模的大型计算机。
1.1 先驱的探索
1801 年,JosephMarieJacquard 展示 了一种自动提花织机 (Jacquard loom );
18 世纪出现差分机和 解析机;
1.1 先驱的探索
美国工程师Hollerith 制作了第一台 制表机,用于人口普查;
1.2 计算机的诞生
? 1.2.1 计算机理论的奠基
? 字长
字长以二进制位为单位,其大小是 CPU 一次操 作能够处理的数据的二进制位数,它直接关系 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 CPU 一次能够处理的数据位数越多,性能也越 好。
? 主频
主频就是时钟频率,是指 CPU 在单位时间 (秒)内发出的脉冲数。通常,时钟频率以 兆赫(MHz )为单位。时钟频率越高,其 运算速度就越快。
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 ——图灵,他提出了 计算抽象模型,被后人称为“图灵机”
1.2 计算机的诞生
? 1.2.1 计算机理论的奠基
?图灵机带子相当于存储器,可以存储计算的中间结果, 并作为输入输出的媒介。 ?控制器可以控制读写头在磁带上来回移动并切换状态, 控制器的命令相当于指令。 图灵机是可编程控制的。
1.2 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发展史 (1)
计算机发展史第一篇计算机的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教授和他的学生埃克特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经过3年紧张的工作,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即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问世。
ENIAC(读ainike)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由18000多个电子管、1500 多个继电器、10000多只电容器和7000多只电阻以及6000多个开关构成,总体约90立方米,重达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耗电140kw,耗资45万美元。
这台计算机每秒能进行5000次的加减运算或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电子计时器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
ENIAC是当时数学、物理等理论研究成果和电子管等电子器件产品相结合的产物,这台计算机的性能虽然无法与今天的计算机相比,但它的诞生却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事件,从此人类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篇计算机的发展史在计算机诞生后的短短几十年里,其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计算机的体积在不断变小,但性能、速度却在不断上升。
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46年~1958年。
电子管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结构上以中央处理器为中心。
它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可靠性低。
但是在这一代计算机的发展期间形成了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它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从事军事、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58年~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
内存储器使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外设种类也有所增加。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 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 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2. 计算思维的特征
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简单问题的多次 重复 。
10
1.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一、数制的定义
1. 进位计数制 按进位的方式计数的数制称为进位计数制。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多种进位计数制,人们使用最多的 是十进制。在十进制数进位运算中,采用“逢十进一”; 一年有12个月,采用的是十二进制。 2. 位权 位权是指一个数字在某个固定位置上所代表的值,简称 “权”。 例如:十进制数358=3*102+5*101+8*100。 位权的值是基数的若干次幂10n。
整数部分 8 68 8 8 取余 4 0 1 ͯ ͯ 小数部分 0.4375 8 3.50 8 4.0
8 1
0
21
例1-6:将十进制(2347)10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整数部分 16 2347 取余 11
16 146
16 9
0
2
9
22
3.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例】:将[111101.010111]2 =[0011 1101.0101 1100]2 =[3D.5C]16
• 计算机发展的4个时代
分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时间 1946~1953 1954~1963 1964~1970 主要电子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
技术特点
穿孔卡片,机器
语言和汇编语言
磁盘,高级语言,
科学计算,中小型 计算机 大型化,集中式计 算,远程终端 超大型化,微机化, 嵌入式,图形用户 界面,多媒体,网 络通信
1、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考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起源+历史+发展起源: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缩写(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制造ENIAC的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和继电器第一台计算机不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原理特征: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冯·诺依曼首次提出计算机存储程序的概念(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存储器、计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计算机发展的时代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电子管时代:基本电子元件为电子管主存元件:磁鼓;外存:磁带特点:体积大、耗电多,价格贵,运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高。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年)晶体管时代:基本电子元件为晶体管。
主存:磁芯;外存元件:磁带或磁盘特点:耗电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体积比电子管小,机械强度也较高。
除科学计算以外,已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集成电路(IC) 时代:基本电子元件为集成电路。
主存:半导体;外存元件:磁盘特点:体积和耗电量进一步减小,可靠性、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时代:基本电子元件为大规模集成电路。
主存:半导体;外存元件:软、硬磁盘、光盘特点:把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上。
使计算机朝巨型化和微型化的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为计算机网络化创造了条件。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计算机的特点1) 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2) 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3) 强大的存储能力4) 自动功能5) 网络与通信功能高速性:运算速度快精确性:计算精度高存储性:存储容量大通用性:通用性强自动性:工作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1) 科学计算主要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方法的实现和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与作用1.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⑪计算机的诞生:世界: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中国:1958年研制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速度每二千次。
1964~1965年研制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65年制造速度每秒7万次。
1971年研制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72年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1976年研制成功每秒200万次的计算机先后自行研制成功了"银河"系列的巨型计算机:"银河"于1983年问世,其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银河II"于1992年诞生,其运算速度为每秒10 亿次;"银河III"于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其运算速度为每秒为130亿次。
"神威I"计算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命名为"神威I"高性能计算机。
它每秒3480亿浮点的峰值运算速度,使"神威I"计算机位列世界高性能计算机的第48位。
⑫计算机的发展:①按用途分类:可分为专用机和通用机(如pc机);②以"代"分类:第一代(1946-1956):电子管器件;机器语言或符号机器语言,科学计算应用为主。
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1957-1963):晶体管器件;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高级语言,管理程序与操作系统;应用扩展至事务处理领域。
第三代(1964-1973):集成电路(IC)器件;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象、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远程终端联机系统,更完整的系统软件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第四代(1974-):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器件;微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和艾克特。
“ENIAC”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03机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保存着。
103机体积庞大,仅主机部分就有好几个大型机柜,占地达40平方米。
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机体内有近四千个半导体锗二极管和八百个电子管。
1973年,我国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诞生。
1982年,757机诞生,这是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达到千万次的巨型计算机。
1983年,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研制成功,它将我国带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史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史自20世纪初以来,计算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实验室到普及应用的发展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的起源和早期工具、发展历程、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与影响。
1.起源与早期工具早在公元前5000年,人类就发明了算筹这一计算工具。
算筹是一种由石头、骨头或象牙制成的细棍子,用来表示数量和进行计算。
在宋代,中国发明了算盘,这是一种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可以快速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虽然这些早期计算工具十分简单,但它们为后来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发展历程20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能够自动执行计算的机器。
1930年代和1940年代期间,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探索用电子管组装的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这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从那时起,计算机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经历了多个阶段。
3.电子计算机诞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要归功于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
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1945年提出的计算机架构。
这个架构规定了计算机应该包含的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在此架构的基础上,计算机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改进,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发展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这一代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体积庞大,耗能高,可靠性差。
代表机型是ENIAC。
(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这一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体积相对较小,运算速度更快,可靠性也更好。
代表机型是IBM公司生产的IBM 360系列。
计算机的起源
⑤光驱、软驱(drive) 用以驱动光盘和软盘,是主要 的输入输出设备。其性能主要 由传输速度决定。
⑥显示器(display)
是计算机与使用者沟通的媒介, 使用者可以通它看到计算机的 运行结果。目前主要有显像管 显示器(CRT cathode ray tube) 和液晶显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两种。
常见的硬件还有键盘(keyboard) 鼠标(mouse)等等。
2、软件系统(re)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 用软件两大类。
①系统软件(system) 是对微机进行管理、服务的软件,根据 其功能可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 和服务性程序。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和 linux 等等。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自发明以来被广 泛应用于军事、科研、教育、医 学、工业、交通、商业 等各领域。
计算机系统组成
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使用的计 算机,一般是微型计算机,简称微 机,又叫个人计算(pc, personal computer)或电脑;第一台微型计 算机诞生于1981年,由IBM公司生 产。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包括硬 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晶体管时代:(1959-1964)以晶体管为主要元 件,体积减小,运算速度提高,耗电量减少。
3、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以晶体管被集 成电路取代,体积减小,成本降低,运算速度 快,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今)采用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 稳定性更高。
①中央处理器(cpu, center process unit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控 制器与运算器组成。控制器是指挥 控制中心,负责分析、解释程序中 的命令,控制、协调各部分的工作; 运算器负责进行各种运算。Cpu的 速度是衡量其性能的主要标准,以 吉赫兹(GHZ,1GHZ=1024MHZ) 来度量。目前常见CPU速率为2.4
计算机发展史事件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埃尼阿克”(ENIAC),它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告诞生。
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和博克斯组成,总工程师埃克特当时只有24岁。
这台计算机研制的初衷是将其用于二战中,但直到二战争结束一年后才完成。
它长30.48米,宽1米,占地面积为70平方米,有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件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30吨,耗电量为150千瓦,造价是48万美元。
“埃尼阿克”使用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1500个继电器和6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算,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1954年,防空用的计算机“赛其”诞生。
1954年,防空用的计算机“赛其”在美国诞生。
“赛其”(SAGE)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是用来帮助美空军追踪雷达信号的。
它是最早由人工操作的实时控制计算机系统,能够接收各侦察站雷达传来的信息,识别出来袭飞行物,然后由操作者指挥地面防御武器瞄准敌方飞行器。
它重达300 吨,放置在一个水泥堡垒中。
它配备了诸如调制解调器和图形显示技术,而且它的处理器还是“双核”的。
“赛其”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当时,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冷战日渐加剧,美国政府希望把电脑的优势用于军事目的上,由此建立了一个能使国家边境免遭空袭的半自动地面防御系统“赛其”。
1960年,日本电气公司生产出NEAC 2203。
1960年,日本电气公司(Nippon Electric Company )制造计算机NEAC 2203。
它是日本最早的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磁芯内存,这在当时还是很昂贵的。
NEAC 2203主要应用在商业、科学和工程领域。
1964年,IBM System/360 大型机问世1964年,IBM的System/360 大型机问世。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简史
1.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 莫尔学院举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 计算机ENICA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揭幕典礼, 预示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 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等学院的院士。 由于ENICA本身没有存储器,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的第 二台电子计算机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它采用存储程序的方案,即程序和数据都存在内存中,这个设计思想奠定 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基础,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们将 以此设计思想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冯·诺依曼机”。
1.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到50年代中 期)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 其基本特征是: • 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件。 • 输入输出方式主要采用穿孔卡片。 • 运算速度仅为每秒几千次。 • 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编写程序。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体积大、耗电量大、可靠性 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主要用于军事和科 学研究工作。
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年)
阿兰·图灵是世界上公认的计算机科学奠基人。他在计算机科学 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图灵机(Turing Machine , TM)模型,在理论上证明了通用计算机存在的可能性,奠定了可 计算理论的基础;二是提出图灵测试,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 基础,使他荣膺“人工智能之父”的称号。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间是什么时候?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工作中的ENIAC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有什么特点?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间,希望对你有用!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间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 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
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
由於吃电很凶,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
曾有人调侃道:「只要那部机器可以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手称庆了。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过程194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由Pennsyvania大学John Mauchly教授和John Presper Echert工程师提出的制造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的计划,其目的是计算新型火炮的弹道轨迹。
ENIAC于1946年2月14日交付使用,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耗资45万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秒执行5000次 加法或400次乘法 没有存储器 采用十进制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杰出人物
计算机科学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 阿兰.图灵1912-1954 主要贡献: •提 出 图 灵 机 模 型 , 奠定了可计算理论的 基础 •提 出 图 灵 测 试 , 阐 述了机器智能的概念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3个苹果改变的世界 夏娃 欲望 看到这个新世界 牛顿 知识 了解这个新世界 乔布斯 创新 体验这个新世界
希望:下一个乔布斯会在中国出现,下一个苹果会砸 中中国的创业者…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Logo
Click
to
edit
company
创造力和想象力定义了一个时代,他重新诠释了创新的意 义,创新不仅是颠覆性的,更是持续性的: 苹果公司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开创微机图形用户 界面 皮克斯工作室《玩具总动员》再次引领了3D动画领域 的新潮流 iPhone、iPad、iPod等给PC、电影、互联网、音乐、手 机等行业带来了颠覆新的创新
计算机发展史
分析机
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由许多轮子组成存储库; 运算装置; 能对操作顺序进行控制, 并选择所需处理的数据 以及输出结果的装置。 主要用于计算多项式, 运算精度达到小数点后 6位 查尔斯.巴贝奇
计算机诞生
ENIAC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长30.48米,宽1米,30 个操作台,重达30吨, 占地170m2,耗电150千 瓦,造价48万美元 18000个电子管
slogan
.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2
主讲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思维 计算机的诞生
1
章节
1 引言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2 3
计算思维基础
问题: 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计算机?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1 引言—计算机的发展
具有历史意义的计算工具 手动
•算筹 春秋战国时期 •算盘 中国唐代 •计算尺 1622年 英国
机械
•加法器 1642年 法国 •计算器 1673年 德国 宾夕法尼亚 大学研制的 ENIAC
计算机发展史
算筹
计算机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 「筹」即小竹棍或小木 棍,古人用它来进行计 算,称为算筹。 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 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 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 自然数,从而进行计算。
计算机发展史
算筹
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珠算口诀:最早的体系 化算法
计算机发展史
加法器
机械式计算机 19岁的法国科学家帕斯 卡引用算盘的原理
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 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 一个齿轮转过一位 只能做加减计算 人的某些思维过程与机 械没差别,用机械模拟。
Blaise Pascal 帕斯卡
电子计算机之父: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冯.诺依曼1903-1957 主要贡献: •与同事研制人类第二台计算 机EDVAC •提出二进制与程序存储思想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 和工作原理
苹果CEO 史蒂夫·乔布斯 1955-2011 主要贡献: •创立并领导 苹果公司 •改变了生活 方式
创新例: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