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毕业论文(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毕业论文(2)
西方哲学毕业论文篇二
西方哲学主题的后现代转向及其时代回响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哲学都随其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产生某种新的哲学主题,西方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的精神状况。
后现代哲学代表着现代西方哲学由追求真理、权威和绝对的唯科学观转向追求理解、共识和宽容的人文精神。
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哲学对人类生存、人类现实生活意义遗忘的倾向,力图把哲学重新引回到关注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来,引回到对人类生活智慧追求的道路上来。
这一转向再一次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回响。
关键词:西方哲学;主题;后现代;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1-0088-05
任何时代的哲学都存在一个主题,而且该时代哲学的思考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哲学主题是指在某一具体的时间内某些哲学家想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因此,哲学的主题,既有变换的东西,也有不变的东西。
从具体的哲学主题来说,必然会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而变换,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220所谓“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们,使人们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哲学离不开自己的时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和社会的主题和精神,肇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再一次对我们生活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时代回响。
一、西方哲学主题转变的历程及原因
一般来说,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有不同的主题。
第一个阶段是崇拜世界的阶段或者叫本体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崇拜上帝的阶段或者叫神学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崇拜心灵的阶段
或者叫认识论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崇拜语言的阶段或者叫语言哲学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时代精神生活的哲学,其主题是随着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不断演变的。
[2]1,2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哲学都随其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产生某种新的哲学主题。
在古希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哲学家在探索世界本质时,总是以客体为研究对象,结果导致哲学与现实生活脱离,哲学成为统摄、降服地上一切的天上的东西。
在这一阶段,对经验与常识世界的超越,对超验和形而上学的迷恋,对概念辩证法的推崇,成为这一阶段哲学的?主题。
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寻求客观世界的本质时,其宗旨却是为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但是,到了中世纪,“神”主宰了一切,世界是神的世界,哲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神学的婢女,因此,研究论证上帝的存在、神学的合理性是整个中世纪哲学的主题。
当西方哲学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的时候,面临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与以神学为至高无上的经院哲学的?决裂。
近代欧洲哲学的主题是认识论,“自然”、“理性”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近代哲学家看来,哲学理所当然地应去讨论“是”、“存在”等问题,然而,现实的世界却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具体事物,而人的认识只能形成一般的概念与结论。
要解决这种不一致,就必然要求哲学的主题发生根本变革,这一变革是从笛卡尔开始的。
笛卡尔提出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是在证明上帝的存在过程中实现的,但是,这个命题的提出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即哲学已经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了,从此高高在上的哲学被拉到了人间,被纳入到人的认识领域。
哲学开始从抽象走向具体,由仅仅关注人身外的对象走向人本身,走进了主体世界。
认识论问题的突出,意味着人类理性自觉度的提高。
人们开始以哲学方式对自己的理性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力图合理地解决人类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真实关系。
黑格尔是近代本体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真理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而真理就是上帝;只有思想才能达到至高无上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精神”,认为“上帝是精神”,而“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思想。
所以,“精神”的内容,上帝本身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
在这种意义下,思想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而且是把握永恒
和绝对存在的最高方式,严格说来,是唯一方式。
[3]68这样,黑格尔借助思想的重估、真理的重新定义等方式,实现了康德两个世界的共融。
但是,他的局限性也在于把主体归结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绝对精神”,从而使他的哲学最终没有摆脱柏拉图式的巢窠。
因此,黑格尔哲学在登上哲学顶峰的同时,也标志着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时代的终结。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理论形式,人的存在与意义问题始终是哲学的主题。
为人寻找存在和生活的根本,也是人类确证自身存在与意义的一个途径,本无可非议。
但是到了近代,这种密切关注人的问题的哲学主张发生了转向:人的理性、人的认识何以可能?基于人的理性和认识之上的真理如何可能?这些认识论问题成了哲学的主题。
虽然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使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也使人类面临着理性的危机和技术的异化,并使人们的精神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异化。
面对这种情况,从叔本华开始,许多哲学家开始反思欧洲哲学的传统,反思自近代以来的理性哲学,于是,“人”、“人的生存状况”成了现代哲学的主题。
叔本华认为理性不再是西方哲学的主题,更不是主体,而是被放逐到意志实现的工具地位上。
叔本华的意志是与身体、人直接同一的。
因而,叔本华对意志的研究就是对人的研究。
马克思是现代哲学的另一个奠基人,他是从黑格尔哲学出发,将思想的辩证法改造为社会历史的生活的辩证法。
这也是通过哲学主题的转换来完成的。
黑格尔的哲学主题是绝对理性,在黑格尔那里,主体、思想和客体是同一的。
马克思重新将主体、思想和客体分开,并将主题确定为现实生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人的心灵不再成为关注的对象,人的思想、理性降格为人的生活工具,客体也不仅仅是对象,因为它首先是生活对象才成为认识对象。
由此,思想的辩证法被改造成为生活实践的辩证法。
在马克思那里,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是同一个东西,人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之外的抽象“本质”,更不存在人类现实生活之外的所谓“基础”和“中心”。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4]67-68,72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人的社会关系、劳动对象、思想意识进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主
题成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果探究西方哲学主题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我们会发现,西方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其实都是伴随着哲学思维方式的变化而发生的。
众所周知,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都一直遵循着从感性中具体的东西追问理解中的抽象东西,遵循普遍性概念为事物之基础的“第一范式”的原则。
这是一种以“主体-客体”的思维模式为前提的追根究底的方式。
在这种追求永恒的、不属人的绝对和普遍的世界本原的过程中,哲学必然丧失其本性,丧失为人类安身立命提供意义支撑的资格,致使哲学越来越变得远离人世,甚至敌视人了,因为它追求的是死了的世界,而不是活人的世界。
现代西方哲学不满足于以抽象概念为基础而转向现实性,认为任何当前在场的现实事物都是我们思考和关注的焦点,而不必到事物背后寻找本质、基础和中心,所以,在叔本华和马克思开创现代西方哲学的“人”的主题之后,以尼采、海德格尔、胡塞尔和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西方哲学思想家们,也不满足于追求抽象的永恒的世界,而要求回到具体的、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
追求现实事物的意义,就是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
从追求彼岸的绝对的、纯粹的自然存在到关注此时此地的人的现实生活,哲学从“天上”回到了“地上”,哲学重新成了人的朋友,重新成为人类追寻自我意识和自身价值的载体。
后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沿着现代哲学的批判路径反抗、摧毁这种由来已久的形而上学传统,彻底消解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习性,即认为在世界的一切存在物的表象背后,一定隐藏着更为内在的、深层次的本质、意义或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兴起的后现代理论,其实质是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激进的反叛。
它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是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型。
二、西方哲学主题后现代转向的背景及深层逻辑
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是以追求意义、理解和主体间的对话为主要哲学指向的,寻求的是人与人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和共识的途径和桥梁,因此,后现代哲学代表着现代西方哲学由追求真理、权威和绝对的唯科学观转向追求理解、共识和宽容的人文精神。
正是对“意义”的追求把哲学从自然科学典范的统治下解救出来,把哲学自身的追求自我意识
和自身价值的逻辑凸现出来,从而恢复了哲学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和努力的本性。
后现代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解构,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哲学对人类生存、人类现实生活意义遗忘的倾向,力图把哲学重新引回到关注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来,引回到对人类生活智慧追求的道路上来。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主体、理性和科学一直是西方传统哲学所关注的主题。
自文艺复兴以来,三者共同造就了西方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但是,在西方社会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开始盲目崇拜主体、理性和科学。
西方传统文化这种对主体、理性和科学的盲目崇拜在哲学领域形成了认识论的基础主义、语言反映论、社会结构的原子论。
认识论的基础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只能根据无可怀疑的基础信仰而获得,并通过这种信仰的重建而被证实。
语言反映论认为语言必须通过它所表示的参照系或指称对象去获得它的初始意义。
社会结构的原子论认为个体先于群体而存在,并视之为一种关于伦理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研究方式。
这些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传统哲学的观点一直长期统治着现代哲学。
19世纪,许多思想家开始对这种以“认识论为主导、以奠定知识为基础为主要任务”的哲学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他们否定了作为一门特殊学科的哲学,也否定了作为拥有特殊身份的哲学家在整个人类文化中和人类精神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地位,要求变革传统道德观念、传统文化观念、传统政治观念和传统社会观念。
19世纪末,这种否弃本体论神学传统的运动,在哲学领域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要从根本上终结西方哲学传统及其在现当代变种的后现代哲学运动。
按照后现代理论家和哈贝马斯等人的共同理解,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启蒙运动到20世纪5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而走向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发明、革新和活力的“现代化过程”。
“现代性”(modernity)体现的是人类的理性和启蒙的精神。
它使人们相信在理性和启蒙精神的指引下,人类社会历史将不断走向进步和发展,人性和道德将不断得到改良和完善,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
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现实历程,在带给人们无数幸福幻想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无数的现实苦难。
人类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工业化造成的对农民、无产阶级和工匠的压迫;
妇女被排除在公共范围之外;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采取了种族灭绝和大屠杀的政策;现代社会产生的整套惩罚的制度和实践,以及使它的统治方式和控制方式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话语。
现代性使理性和启蒙走向了它的对立面,使自由走向了压迫和统治。
这样,一直困扰西方哲学的科学理性和人文价值的矛盾促使西方哲学发生了后现代转向。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到了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和消费社会,在文化形态上也进入了对以弘扬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哲学进行批判的后现代时代。
进入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时代的人类社会,产业结构、社会生活、传播方式、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暴露得更加充分。
这就促使哲学家们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来反思资本主义发展的命运,反思现代化过程的利弊,反思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基础的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的正确与否。
由此引发了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人类历史正在经历一次断裂和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的生产结构、文化形态交流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必将引起人类哲学思维方式的变化。
哲学这种思维方式变化的特点就是反对普遍化、总体化、同一性、等级体系、本质论、基础论和表象论,肯定多元性、多样化、差异、非中心、零散化、机遇、混沌、不确定性、流动和生成。
在这种境况下,一些具有强烈时代意识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们开始以真正哲学的方式寻求自由呼吸的空间。
后现代主义正是在现代人觉得现代主义令人窒息的时候、渴望能够呼吸到一股新鲜空气的时候产生的。
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要求用新的价值和政治学去克服现代话语和实践的缺陷,呼唤新的范畴、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
在“过去20年来,后现代争论占据了全世界众多学科中的文化和知识活动领域。
……后现代转向的倡导者们对传统文化、理论和政治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5]1在哲学方面,后现代转向主要表现为对传统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解构,同时,许多后现代理论的倡导者开始向一种与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罗蒂、利奥塔等人相联系的新的后现代哲学欢呼了。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
这种后现代哲学力图在人类历史活动的基础上重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来解决西方哲学面临的困境。
三、西方哲学主题后现代转向的时代回响
一般来说,我们对后现代理论可作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理解是最新《牛津英语词典》对“后现代”(post-modern)条目的定义:“一种艺术或建筑学思潮或作品,以背离或抛弃被认可的或传统风格和价值为特征。
”广义的理解把后现代理论当作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或文化现象,除后现代艺术、建筑之外,还包括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哲学。
在20世纪,当代哲学家在庆贺告别了现代自称为后分析哲学家、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时,在西方哲学界就已经形成一种“后主义”(postismus)思潮。
“后现代哲学”就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最后阶段。
“这里所说的‘最后’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就是说不仅指发生于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间的哲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表示现代西方哲学必然结局的逻辑概念。
后现代哲学集中了现代西方哲学内部一个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因素;它标志着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但却未能超越西方哲学的传统和现实,而成为一种全新的哲学或文化形态。
”[6]64-72
后现代理论究其实质是一种世界观和哲学观。
正如美国的格里芬指出:“这类后现代思想的建设性活动不仅局限于一种修正的世界观;它同样是与一个新的世界观互倚的后现代世界,后现代世界一方面将涉及具有后现代精神的后现代的个人,另一方面,它最终要包含一个后现代的社会和后现代的全球秩序。
”[7]237而且这种世界观、宇宙观对我们的生活和理想起着决定作用。
“后现代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重新发现了如下事实:我们的宇宙观、世界观必然决定着我们的伦理观和生活方式。
”[7]214后现代哲学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产生的对我们产生重要影响的新的世界观和哲学观,而且它已经开始影响我们对未来哲学和生活的一些看法,并且对西方哲学的困境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面对现代社会中扭曲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事实,面对西
方哲学文化由现代范式向后现代范式嬗变的历史境遇,后现代哲学把握住了西方文化兴衰的脉搏,并指出一条可行的后现代文化建设之路。
作为一个后现代哲学家,必须使西方思想从形而上学的独断中走出来,形成一种开放宽容的民主文化氛围;没有任何一种西方政治势力或权力中心可以垄断、控制思想探索和精神自由,也没有任何一种新观点或学说可以无视其他观点和学说。
后现代精神就体现在所有思想领域禁区的突破,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触角伸向自己陌生和渴求的精神领域。
因为,自20世纪以来,科学不再是所谓知识精英和少数天才的事业,科学日益成为大众的事业,成为社会民众日常践行的生存活动方式。
要实现这种生活方式,罗蒂认为我们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包容心态和宽容的对话精神来对待一切“他者”以及“他者”的思想。
总而言之,从古代哲学经过中世纪到近代、现代、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条主线是相当清楚的,那就是关注人与世界、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主题罢了。
哲学主题的转变说明哲学是植根于生活深处的理论自觉。
只有当它提供了属于它那个时代的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根本问题的哲学解说时,只有当它解说的问题依然在场,也只有它用以解说问题的理论、范畴依然有效的时候,哲学的主题才会以新时代的形式存在着。
在历史上有所作为并且今天人们依然在研究它们的哲学,都是因为它们研究了属于它那个时代的哲学主题或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根本问题。
那些遗忘了人类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不再关注人类命运的哲学一定是缺乏生命力的“贫困哲学”,最终也会被人们遗忘,或者它就从未被人们所过问过、重视过。
后现代思潮的兴起正是在对当今时代的把握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观念,也正是因为其把握住了当今哲学发展的主题,所以,其哲学思想才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后现代哲学认为哲学的“终结”不是“完成”,不是绝对的死亡,相反,它是开端,是伟大时刻的开始。
正如历史的终结意味着大写的历史将让位于小写的历史一样,哲学的终结也将意味着“大写的哲学”要让位于“小写的哲学”——这或许就是“后现代哲学”的真实含义,即有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理解的“哲学终结”的真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