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学前教育。

2.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学龄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

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

4.学前教育学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5.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既是近现代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在中外历史上有关教育理论、家庭教育的思想遗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流派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贝尔及其支持者。

7.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特点是学习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理论。

8.福禄培尔认为:人生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宗教等四种天赋活动本能。

9.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练习和初步知识教育。

10.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稚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又称物质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语言)活动。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3小时。

2.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全面性、情感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学前教育具有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的点。

3.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针对性,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具有群体性。

4.就教育时间上来讲,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具有长久性。

5.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

6.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衔接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合作,一种是直接合作。

7.社区是介于社会和团体之间的社会实体。

8.决定一个班级内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创设。

9.学前教育衔接,就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同家庭、教师以及学前教育同社区教育的衔接,保证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功能,和幼儿成长发展的连续性。

10.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科学区。

11.幼小衔接的任务总的来讲,是要解决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上的不适应。

12.在学习方式上,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而小学主要的学习形式是课堂。

1.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按快乐行事
2.“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是《纲要》中语言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

3.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交互作用。

4.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5.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

6.幼儿美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各种审美途径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7.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消化的主动反映能力。

8.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关键在于同化与顺化的平衡。

9.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功能特点有:价值规范性,普遍性,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

10.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学前教育和儿童的自主建构。

11.学前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关于学前期儿童发展及其培养目标的总要求。

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学前期儿童的要求,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2.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活动教育目标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13.品德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

1.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主要包括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2.区角活动目标的制定应注意:具体适应性,适度性,发展性。

3.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是特殊性、普及性、计划性和专业性。

4.幼儿教师的角色演变经历了“保姆”、“保育员”和教师的过程。

5.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有:非功利性、自主性、愉悦性、虚构性。

6.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活动时间与活动名称的确立、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准备的设计、活动过程设计、活动延伸的设计五个部分构成。

7.区角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学习性区角活动,游戏性区角活动,学习与游戏融合性区角活动。

8.幼儿园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方法包括:言语指导法,操作体验法,演示范例法。

9.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合理性的维度主要有:内容的年龄适宜性、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科学性、内容的生活性、相关环境材料的适宜性、内容实际的完成情况。

10.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形式根据活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

11.观察者对区角活动观察情况的记录方式一般可分为:文字描述性记录和表格式。

12.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主动性和幼稚性、创造性、全面性和细致行和主体性。

13.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二、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幼儿园,旧时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而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4.家庭学前教育: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7.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9.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
1.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哪些特性?
(一)学前教育公益性的理论基础。

(二)学前教育公益性体现在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上。

(三)政府参与是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的保证。

2.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一)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

(三)学前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3.简述国外近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二)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三)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四)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五)苏联的学前教育流派。

4.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他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做世界人”。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1.请解释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P225
答: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如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活动材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2、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

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2.简要说明学前教育衔接。

P269
答:从广义上讲,幼小衔接是指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和后续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超越已有的经验。

从狭义上讲,是指幼儿园要设置特殊教学内容,变换授课方式,和小学教育连接,开展以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3.简述行为情境理论。

P227
答:第一,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

也就是说,物质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方式会暗示人们出当下合适的行为,在每一个行为情境中,都有一些属于这个情境的行为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出现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

每一种行为情境,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均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且相互依存、交互影响。

4.举例说明幼儿心理适应。

P289
答:心理适应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让孩子做好接受新生活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呈现一个新生活的全景,让孩子对新的生活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这样孩子在小学面临新的事物和差别与以前幼儿园的学习任务不同时,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并主动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所以,在心理适应上,家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活,为孩子呈现小学生活的情境,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面临新的环境,出现新的问题,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努力去克服困难。

5.简要说明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

P240
答: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是指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其他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的活动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的具有复合功能的游戏场地。

它具有“类别多样”、“数量丰富”及“质、量可变性”的特征,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如移动的活动材料、自主选择的机会。

全方位或外活动场地应该包括一下区域:1、大型组合游戏结构区。

2、自然种植区。

3、草坪嬉戏区。

4、水池、沙坑。

5、动态材料建构区或“建筑工地”。

6、隐秘、游戏小屋或“隐密处”。

7、设置微坡地形。

8、文化一角。

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各领域的目标。

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

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领域的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领域目标:第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

第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第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第四,能努力做好力所
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第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

(4)、科学领域目标:第一,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第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领域目标: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

3.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答:体育的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智育的基本原则:1、直观性原则,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连续一致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美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体验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

4.概括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答: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

(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

(3)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

(4) 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

(5) 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5.简述儿童权利的含义、意义。

答、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

儿童权利的意义:1、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

2、儿童身心、道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健康、安全、和谐的气氛和不受任何歧视的环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生活水平是儿童的权利。

3、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观与儿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各国和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国际合作有利于保障各国儿童的发展,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儿童的权益。

5、受教育权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权利。

1.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

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

(2)主题自身的特点。

(3)教师。

(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
(1)评定教学目标;(2)评定教学内容;(3)评定教学过程;(4)评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5)评定教师
4.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有哪些?
(1)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

(2)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3)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

(4)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

(5)宽容对待幼儿的过失。

(6)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7)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5.简述幼儿园各常见游戏活动的内容、功能及组织指导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常见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游戏的功能: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发展;促进幼儿感知运动发展
组织指导要注意的问题:选择适合幼儿表演的文艺作品;帮助幼儿理解文艺作品;师幼共同创设表演游戏环境;表演游戏过程的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的观察和记录。

四、分析题
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答: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事业的独特的特点。

通过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学前教育,形成比较合理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学前教育学通过对学前教育现象、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学前教育规律,提出并验证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对学前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当然,学前教育指导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学前教育研究水平的高低。

只有那些能真正反映学前教育本质、清楚揭示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才能有效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2.思考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我国幼儿园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个地区或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这个地区或这所幼儿园的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能只简单地借用或套用外来的课程,包括被几乎所有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看好的瑞吉欧教育实践。

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条件下,针对时弊进行决策和调整。

1. 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模式等在环境创设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P233-235
答: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模式等虽然不能涵盖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全貌,但是这几种教育模式中的环境创设却真正体香了当代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潮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崇尚自然为主,真正开放的保护天性的环境创设思想。

1)体现了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的理念。

这些幼儿园本身真正秉持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由。

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看书或者参加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甚至可以选择独处。

2)真正考虑到了幼儿正常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

这些幼儿园都认识到幼儿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很多幼儿园都在教室里设置了“安静角”,或者以矮柜、屏风、布帘、帐篷等将教师分隔成相对隐秘的小空间,以便那些想独处的孩子,以及因失败、纠纷、误解而产生各种不痛快的孩子,可以来这里静静地坐着,或者钻进一个帐篷,或躺入悬空的摇床等,通过游戏、自省得到排解。

3)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

都是以“重返自然界”为环境创设的着眼点,注重朴实、自然及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没有很多人为的装饰,这些环境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朴素而自然。

4)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为主。

幼儿可以通过创造、组合、变换、移动各种材料,从而即满足自己身体运动、认知建构、发展想象力、交往互动等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享受游戏生活的快乐。

5)重视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

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中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2. 请您谈谈当前我国家园合作共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建议解决的策略。

答: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就教师发面来讲,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热情接待家长、为家长保护隐私、采纳家长的意见和与家长通力合作,但鉴于学前教育机构在幼教上的权威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无法达到真正的交流合作。

第二吗、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内容脱节。

第三、家长参与配合不够好,援助学前教育更少。

第四、母亲参与度明显高于父亲,不利于儿童阳刚性格的培养。

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1、幼儿园要主动创造条件开辟沟通渠道。

第一、教师要以诚相待,放下权威,把“支持每个家庭在学校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家长和教师共同思考家庭参与的途径,不断丰富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作为宗旨,实现与家长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

第二、引导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

第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幼儿园网站,为家园双方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家园交流的双向互动和信息共享。

第四、定期就儿童的家园表现进行交流。

第五、家访工作要落实到位。

第六、在家长每日接送孩子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家长交流。

2、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保教活动。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

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

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

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

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

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

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

(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

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

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2.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答: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

”但遗憾的是,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被人诟病已久的传统的儿童观还牢牢占据着统制地位。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观点,现代儿童受到家长的宠爱和疼惜,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特的人格。

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儿童的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