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1-3章 综合练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综合练习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嘉庆、道光年间,清朝由盛转衰,渐呈末世景象。
当时有人指出:当今天下财富,“上不在国,下不在民……淫侈愈甚,积于官吏,而兼并于大商,此国与民所以并困也。
”以下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清朝官吏腐败,贪污盛行
B.商业发展是导致吏治腐败的根源
C.官吏贪污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D.封建专制制度没落加剧官吏腐败
2.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的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长江流域下游城市B.长江和珠江下游城市
C.广东和福建沿海城市D.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城市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业生产最显著的变化是()A.大量土地荒芜B.受外国农产品排挤,中国农业萎缩
C.开始采用农业机械生产D.大量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4.列强为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而故意曲解和利用了()A.《黄埔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
5.下列地点中,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迫增开为通商口岸的是()A.汕头B.定海C.青岛D.湛江
6.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在日本海西海岸寻找出海口的机会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7.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包含资本主义性质社会保障政策的现代化方案是
()
A.《海国图志》B.《变法通议》
C.《资政新篇》D.《应诏统筹全局折》
8.清代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造成“万马齐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西学东渐B.文字狱
C.八股取士D.程朱理学
9.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时代特点是主要的是()
A.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C.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土地制度
D.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10.中国近代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和第一家炼钢厂分别设在
()
A.福州、上海B.福州、天津
C.上海、汉阳D.天津、汉阳
1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客观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②清朝适应历史变局的一种抉择
③前期以自强为主,后期重求富求知
④最终实现了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兵制中增加了新式兵种——海军。
当时洋务派在环渤海地区建成的海军基地是右图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
13.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历史背景是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逐渐强盛②日本统治集团制定“大陆政策”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④清政府实行“避战求和”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③
14.《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最远到达()
A.沙市B.重庆C.九江D.汉口
15.1895年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对此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目的是为中国主持正义
②说明了法俄德在全球利益一致
③体现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和联合
④反映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A.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6.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主要历史意义在于()
A.使日本侵略者始终不能在台湾立足
B.沉重打击了清朝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C.成就了刘永福、刘铭传、徐骧等众多民族英雄感动中国
D.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强意志
17.19世纪末在中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A.因循守旧与“西学为用”的思想交锋
B.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思想的交锋
C.改良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交锋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的交锋
18.戊戌新政中,涉及机构变革的措施是
()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B.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C.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D.改工部为实业部
19.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②都试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要求实现中国的独立与富强
④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正确认识是()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尖锐矛盾
②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足
③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④具有爱国的性质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1.《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条款是()
A.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B.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
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D.清政府保证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22.下列历史文献中,体现了“人民主权”学说的是()A.《资政新篇》B.《新学伪经考》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
23.下列关于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主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B.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民生主义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D.三民主义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24.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其原因不包括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B.多次发生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斗争经验丰富
C.较早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高涨
D.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组织,起义准备较充分
2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对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最深远的是()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B.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对近代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本题有3小题,共37分)
26.(12分)阅读以下材料: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的和欧洲的革命》一文中指出:“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现在已汇合成为一个不可抵抗的革命;不管造成那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不管那些起义带有何种宗教的、朝代的或民族的形式,这一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地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引起的。
在英国的枪炮面前,满清王朝的声威扫地以尽,以天朝为万古不朽的迷信破灭了;与文明世界的那种野蛮而密不通风的隔绝已被侵犯;互相交往的通路打开了,从那时起,在加利福尼亚与澳洲的黄金吸引之下,这种互相交往已迅速发展起来。
……完全的隔绝曾经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那种隔绝状态既已因英国的媒介而遽遭结束,则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分崩离析,这同小心谨慎地保藏在密封的棺材内的木乃伊一旦与外界接触必然要发生解体的情形一样。
”
回答:
(1)马克思所提到的“不可抵抗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有“宗教的、朝代的或民族的形式?”(4分)
(2)你同意作者对“这一次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吗?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必要条件又是什么?(3分)
(3)你怎样理解马克思对英国侵华战争所产生影响的分析?(3分)
(4)你从马克思这段文字中得到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
材料三: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胞等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四:忠天豫马丙兴告示:“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
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候,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倘有托词延宕,一经控
追,抗租与抗粮同办。
各宜凛遵无违。
”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年)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先后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政策和租税政策?(4分)
(2)太平天国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2分)
(3)太平天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其实质是什么?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4分)
(4)由太平天国土地租税政策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分)
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
1887年日本
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
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
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
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
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园,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
军费750万两。
材料四: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
府。
(1)据材料一、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6分)
(2)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7分)
三、(本题有3小题,共38分)
29.(10分)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地区之一。
结合有关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知识,说明该地区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因。
(10分)
30.(14分)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
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哪些探索?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7分)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
(7分)
31.(14分)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结合史实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8分),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4. C
5. A
6. B
7. C
8. A
9. D 10. 11.
A 12. C
13. A 14. B 15. B 16. D 17. B 18. C 19. C 20. A 21. D 22.
C 23. B
24. B 25. C
26.(1)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受西方宗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同时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仍然是摹仿了封建王朝的格局,称王封爵。
这一切都说明它带有“宗教的、朝代的或民族的形式”。
(4分)
(2)同意。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就是要把中国变成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变成其殖民地。
其必要条件就是,中国政治经济落后,而英国因工业革命迅速崛起,中国落后挨打。
(3分)
(3)马克思的分析是正确而又深刻的,他认为英国的战争,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人警醒起来;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状况,开始了同外部世界的接触与交往;使中国的封建经济、政治开始解体。
马克思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人强加给中国的,是侵略战争。
主观上毫无正义可言,但在客观上确实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刺激了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阶级力量的产生。
(3分)
(4)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经济上、政治上进取向上,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必须打破闭关锁国状态,主动地实行改革开放,学习和实行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闭关锁国就要落后,在世界上就没有一席之地;反封建反侵略这两大任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分)
27.(1)材料一:有田同耕,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承认土地私人占有合法;三:恢复旧的赋税制度,照旧交粮纳税;材料四:佃户照额完租,业户照章纳粮,抗租与抗粮同办。
(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满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承认土地私有、照旧交粮纳税是为解决国家财政开支的现实需要。
(3)由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承认封建土地所有制,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农民阶级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有其阶级的局限性。
(4)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他们不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最终浓民阶级只能回到封建制度的老路上去)无法领导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8.(1)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大陆政策》,把征韩侵华作为对外侵略的首要目标;发动侵华战争成为日本的既定国策。
(3分)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在军事上已做好侵华战争的准备,并加紧搜集情报,对中国状况了如指掌。
(3分)
(2)①清政府的腐朽,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
(2分)慈禧太后竟在国家危难之秋,削减军费开支,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
(2分)②清政府不认真备战,奉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外交上寄希望于欧洲列强的调和。
(3分)
29.(1)随着外国资本的侵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扩大。
(4分)广州成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外商企业出现。
(3分)受外商企业刺激,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在此投资建立近代企业。
(3分)30.(1)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大机器生产,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从而把中国带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潮流。
(3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促进中国工业化上起了积极作用。
(4分)
(2)戊戌变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1分)虽然失败了,但它是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2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颁布了“主权在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
(2分)
31.对抗——勾结“和好”——对抗——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3分)
原因和影响:(1)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以反对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为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暂时达到侵华目的,清政府政局变动。
(2分),清政府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洋务运动兴起;(2分)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出现边疆地区新危机,中华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组织抵抗,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中国民众掀起义和团运动;(2分)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义和团运动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清政府签定《辛丑条约》,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清政府的斗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分)
认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是其相互勾结的根源,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必须把反帝和反封建结合起来。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