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教学初绽德与美交融的灿烂花卉——我是德育人(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养德 与 育美 耦 合 :关 于德 育 教 学 实 践 的探索
德 育教学 中的审 美立 美教育是 鲜活 的 、具 体 的 , 可通过 多种途径来开展 。
1.借 助 审 美惑 知 ,提 升 学 生的 道德 认 知 能 力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 。俄国作 家车 尔尼雪夫斯 基 曾说 ,“形象在 美的领域 中占统治地位”。学生要发 现美 ,就得调 动 自己的视觉 、听觉 、触觉等 感官去 感 知 多姿 多彩的形象 。如果缺少兴奋感 ,他们就不可能 有美的感受 。德育课程应 当在心旷神怡的审美场 中实 施 。因此 ,要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 ,促使学生在提 高审美感知能 力的 同时也提升道德认知能力。 如 “我们 的合作 ”(苏教版 《品德 与社会 》四年 级 上册 )一课教 学 中,教 师将“小水滴”的故事制作成视 频。 当教 师揭 示合作 的意 义 时 ,即开启视 频 :一滴 水 唤来 了千 千万 万个 小伙 伴 ,用 力扛 、拼命 托 ,此 时,画面上 搁浅 的木船 由静 而动 浮起来 了,音响 中 也传来 了水滴们 情不 自禁 的欢呼声 :“合 作 的力量 真 大啊 !”学生从 中认识到 :只要善于合作 ,一些原本 想都不敢 想的事都能办成。 通过学生 的审美心理 活动 ,既实 现 了审美 感知 ,
2.借助审美体验 ,提升学生的道德移情能力 在审美 心理结 构 中 ,情 感处于 中心 地位 。学 生 有 了审美感知 ,还要 进一 步通过 审美体 验孕 育审 美 情 感 ,即美感 。美感是一种 较深层 、较丰富 、较稳 定 的情 感 。美 感是分 层级 的 ,欣 赏 山水风 景产 生的愉 悦 感是 低级 审美情 感 ,而 满足 人的社 会性需 要而 形 成的道 德感属 于高级 审美情感 ,如荣 誉感 、崇高 感 、 责任 感 、正 义感 等 。在 德育 课程 教学 中 ,教 币要 注 重引领学生 由表入里去 感受 、体验道德人物 的美好心 灵 ,使之孕 育高级 审美情 感 。审美体 验一 般是通 过 联想 、想象 而实现 的 ,学生 在获得 审美体 验的 同时 , 也有利于其道德移情能 力的提升 。 如 “永恒 的中华 民族精 神”(人教版 《思想政治 》 必修 3《文化生活 》)一课教 学 中,伴 随着《思乡 曲》中 的音乐 声 ,学生感 受着苏 武在大 漠荒原 度过 的十九 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的生活 中,虽遭 遇种种磨难 , 仍 忠贞不屈的崇高形象 ;体会苏武牧羊 时仍怀抱 “使 节”,翘首遥望 南方的思 乡之情 。学生借 助想象 去透 视 苏武 的美好心 灵,仿佛 看到他挺 立在 茫茫沙漠 中 , 怒吼 的狂风 吹起他褴 褛 的长衫 ,吹乱他 被岁 月染 白 的胡须 ,苏武 翘首遥 望南方 ,注视 大雁南 归的踪迹 , 好像 在 向它们 寄予期望 :“飞吧 ,飞 吧,快快飞到 我 的祖 国 ,把我怀念故土之心 、效忠祖 国之情 转告给广 大的人 民吧 !”借助想象 ,以情激情 ,苏武 的爱国情 操 、美好心灵深 深地感 染 了学生 ,促使其道德感 与美 感 的 交 融 。 提 高审 美情 感的 另一优势 是 ,它能 提升学 生在 道德 领域的移情性理 解能力 。所谓 “移情 ”,有两 方 面 含义 :其一 ,社 会认知 方面 ,移 情是 个人 建构 自 己与他 人一致 性的心 理 图示 能 力 ,也就 是站 在他 人 的立场 上 ,像他 人一样 去认 知世 界 ;其 二 ,从情 绪 情 感方 面审视 ,移情 是 由想象他 人的情 绪情 感状 态 而引发的 、并与之相一 致的情 绪情感反应 。移情是 人
j
一
一
一
叫…
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让德育教 学初绽德 与美交融 的灿 烂花卉
我是德育人 (七 )
文 ,陈 光 全
爱美之心 ,人 皆有之 。对青少年而 言 ,热 爱美 、 追 求美 ,契 合他们 的生命 样态 和心理 需求 。提升 中 小 学德 育课 程教学 立美润 德树 人的 品质 ,可以 促使 德育课堂绽放 出德 与美交 融互彰 的灿烂花卉 。
64
I 呈 l
随 笔
—
—
又促 进 了学生 道德认 知 能力 的提升 。实 践表 明 :只 有 当学 生感受 到 自然美 ,才会 热 爱大 自然 ;只有感 受 到社 会生 活的 美 ,才 能 自觉 融入 社会 生活 ;只有 感受到 道德之 美 ,才 能激发 强 烈的道德 情感 ,产生 道德 自觉 ,并在道德行为 中加以彰显 。
也就 产生 了表现美 、创造 美的愿 望。 总的 来说 ,德 育课程教 学 的取 向与审 美立 美教
育 的 旨归是 同向同轨 的 ,价 值 目标趋 同。在德 育教 学 中,我们可 以充分借助德育与美育的 “姊妹关 系”, 通过 大 力弘扬 审美精 神 ,让 学生 强化道 德认知 ,提 升 道德情 感 的移 情能 力 ,增强 道德 自信心 与道德 自 律 能 力 ,形成 新的 道德行 为能 力 ,从 而提 高德 育教 学品质 ,实现德育教学效益 的最大化。
一 德 育与 美 育携 手前 行 :从理 论 视 角 、
审 视
在 学校 教育 中 ,有德无 美 ,教学会 因缺 少 美元 素的 滋 润而 显 得枯 燥 乏味 ,难 以保 证 实效 ;反 之 , 有 美 无德 ,教学 则会 因魂 之不 在而 出现价 值 偏 颇 。 要解决 上述 问题 ,德育 与美 育须携 手 ,方能取 得教 学效益的最大化 。
人的 品德构成 包括道 德认识 、道德 情感 、道德 意 志和道德行 为四个要素 。美学家朱光潜在 ((谈 美感教 育 一文 中说 :“美育不但 不妨碍德 育 ,而且是 德育 的基础 。”审美 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 美感知 、审美欣 赏 、审美评价和 审美创造能力 。其 中 ,审美感知是通 过 人 的感知 觉实 现的 ,是一种 整体 性 的领悟 ,大 多 经过 主体 的情 感活动 来 实现 ;审 美 欣赏是 指 人们 以 欢快 喜悦的心情 赞美 、赏识客观 事物 ,领略和享受其 中的 美 感 ;审 美评价 是 审美主 体在 一定 审 美观 的指 导下 ,在 感知美 、欣赏 美的过 程 中,对审 美对 象进行 的 审美判 断 ,它既 反映 了道德规 范 的社会 尺度 ,也 反映 了审美 主体 的审美情 趣和 审美理 想 ,其着 眼 点 不仅在 于感受美和欣 赏美 ,还在于鉴 别丑和 抵制丑 ; 审美 创造是 指人 们按 照美 的规 律 自觉地 创造 审美对 象的活动 ,审 美创造能力则是人们在 改造 自然 、改造 社 会以及 重塑 自我 的实践 活动 中产生和 形成 的一 种 特殊能 力。当青少年通过感受 美、欣赏 美 ,并 进一步 对客 观事 物和 自我 言行做 出审 美评价 的时 候 ,他们
德 育教学 中的审 美立 美教育是 鲜活 的 、具 体 的 , 可通过 多种途径来开展 。
1.借 助 审 美惑 知 ,提 升 学 生的 道德 认 知 能 力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 。俄国作 家车 尔尼雪夫斯 基 曾说 ,“形象在 美的领域 中占统治地位”。学生要发 现美 ,就得调 动 自己的视觉 、听觉 、触觉等 感官去 感 知 多姿 多彩的形象 。如果缺少兴奋感 ,他们就不可能 有美的感受 。德育课程应 当在心旷神怡的审美场 中实 施 。因此 ,要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 ,促使学生在提 高审美感知能 力的 同时也提升道德认知能力。 如 “我们 的合作 ”(苏教版 《品德 与社会 》四年 级 上册 )一课教 学 中,教 师将“小水滴”的故事制作成视 频。 当教 师揭 示合作 的意 义 时 ,即开启视 频 :一滴 水 唤来 了千 千万 万个 小伙 伴 ,用 力扛 、拼命 托 ,此 时,画面上 搁浅 的木船 由静 而动 浮起来 了,音响 中 也传来 了水滴们 情不 自禁 的欢呼声 :“合 作 的力量 真 大啊 !”学生从 中认识到 :只要善于合作 ,一些原本 想都不敢 想的事都能办成。 通过学生 的审美心理 活动 ,既实 现 了审美 感知 ,
2.借助审美体验 ,提升学生的道德移情能力 在审美 心理结 构 中 ,情 感处于 中心 地位 。学 生 有 了审美感知 ,还要 进一 步通过 审美体 验孕 育审 美 情 感 ,即美感 。美感是一种 较深层 、较丰富 、较稳 定 的情 感 。美 感是分 层级 的 ,欣 赏 山水风 景产 生的愉 悦 感是 低级 审美情 感 ,而 满足 人的社 会性需 要而 形 成的道 德感属 于高级 审美情感 ,如荣 誉感 、崇高 感 、 责任 感 、正 义感 等 。在 德育 课程 教学 中 ,教 币要 注 重引领学生 由表入里去 感受 、体验道德人物 的美好心 灵 ,使之孕 育高级 审美情 感 。审美体 验一 般是通 过 联想 、想象 而实现 的 ,学生 在获得 审美体 验的 同时 , 也有利于其道德移情能 力的提升 。 如 “永恒 的中华 民族精 神”(人教版 《思想政治 》 必修 3《文化生活 》)一课教 学 中,伴 随着《思乡 曲》中 的音乐 声 ,学生感 受着苏 武在大 漠荒原 度过 的十九 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的生活 中,虽遭 遇种种磨难 , 仍 忠贞不屈的崇高形象 ;体会苏武牧羊 时仍怀抱 “使 节”,翘首遥望 南方的思 乡之情 。学生借 助想象 去透 视 苏武 的美好心 灵,仿佛 看到他挺 立在 茫茫沙漠 中 , 怒吼 的狂风 吹起他褴 褛 的长衫 ,吹乱他 被岁 月染 白 的胡须 ,苏武 翘首遥 望南方 ,注视 大雁南 归的踪迹 , 好像 在 向它们 寄予期望 :“飞吧 ,飞 吧,快快飞到 我 的祖 国 ,把我怀念故土之心 、效忠祖 国之情 转告给广 大的人 民吧 !”借助想象 ,以情激情 ,苏武 的爱国情 操 、美好心灵深 深地感 染 了学生 ,促使其道德感 与美 感 的 交 融 。 提 高审 美情 感的 另一优势 是 ,它能 提升学 生在 道德 领域的移情性理 解能力 。所谓 “移情 ”,有两 方 面 含义 :其一 ,社 会认知 方面 ,移 情是 个人 建构 自 己与他 人一致 性的心 理 图示 能 力 ,也就 是站 在他 人 的立场 上 ,像他 人一样 去认 知世 界 ;其 二 ,从情 绪 情 感方 面审视 ,移情 是 由想象他 人的情 绪情 感状 态 而引发的 、并与之相一 致的情 绪情感反应 。移情是 人
j
一
一
一
叫…
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让德育教 学初绽德 与美交融 的灿 烂花卉
我是德育人 (七 )
文 ,陈 光 全
爱美之心 ,人 皆有之 。对青少年而 言 ,热 爱美 、 追 求美 ,契 合他们 的生命 样态 和心理 需求 。提升 中 小 学德 育课 程教学 立美润 德树 人的 品质 ,可以 促使 德育课堂绽放 出德 与美交 融互彰 的灿烂花卉 。
64
I 呈 l
随 笔
—
—
又促 进 了学生 道德认 知 能力 的提升 。实 践表 明 :只 有 当学 生感受 到 自然美 ,才会 热 爱大 自然 ;只有感 受 到社 会生 活的 美 ,才 能 自觉 融入 社会 生活 ;只有 感受到 道德之 美 ,才 能激发 强 烈的道德 情感 ,产生 道德 自觉 ,并在道德行为 中加以彰显 。
也就 产生 了表现美 、创造 美的愿 望。 总的 来说 ,德 育课程教 学 的取 向与审 美立 美教
育 的 旨归是 同向同轨 的 ,价 值 目标趋 同。在德 育教 学 中,我们可 以充分借助德育与美育的 “姊妹关 系”, 通过 大 力弘扬 审美精 神 ,让 学生 强化道 德认知 ,提 升 道德情 感 的移 情能 力 ,增强 道德 自信心 与道德 自 律 能 力 ,形成 新的 道德行 为能 力 ,从 而提 高德 育教 学品质 ,实现德育教学效益 的最大化。
一 德 育与 美 育携 手前 行 :从理 论 视 角 、
审 视
在 学校 教育 中 ,有德无 美 ,教学会 因缺 少 美元 素的 滋 润而 显 得枯 燥 乏味 ,难 以保 证 实效 ;反 之 , 有 美 无德 ,教学 则会 因魂 之不 在而 出现价 值 偏 颇 。 要解决 上述 问题 ,德育 与美 育须携 手 ,方能取 得教 学效益的最大化 。
人的 品德构成 包括道 德认识 、道德 情感 、道德 意 志和道德行 为四个要素 。美学家朱光潜在 ((谈 美感教 育 一文 中说 :“美育不但 不妨碍德 育 ,而且是 德育 的基础 。”审美 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 美感知 、审美欣 赏 、审美评价和 审美创造能力 。其 中 ,审美感知是通 过 人 的感知 觉实 现的 ,是一种 整体 性 的领悟 ,大 多 经过 主体 的情 感活动 来 实现 ;审 美 欣赏是 指 人们 以 欢快 喜悦的心情 赞美 、赏识客观 事物 ,领略和享受其 中的 美 感 ;审 美评价 是 审美主 体在 一定 审 美观 的指 导下 ,在 感知美 、欣赏 美的过 程 中,对审 美对 象进行 的 审美判 断 ,它既 反映 了道德规 范 的社会 尺度 ,也 反映 了审美 主体 的审美情 趣和 审美理 想 ,其着 眼 点 不仅在 于感受美和欣 赏美 ,还在于鉴 别丑和 抵制丑 ; 审美 创造是 指人 们按 照美 的规 律 自觉地 创造 审美对 象的活动 ,审 美创造能力则是人们在 改造 自然 、改造 社 会以及 重塑 自我 的实践 活动 中产生和 形成 的一 种 特殊能 力。当青少年通过感受 美、欣赏 美 ,并 进一步 对客 观事 物和 自我 言行做 出审 美评价 的时 候 ,他们